24個項目籤約、涉資1210億,只是開始?南通打造「風電產業之都」!

2020-12-10 騰訊網

文 | 風電頭條 魏小壞

海岸線206公裡、海域面積8701平方公裡、沿海灘涂面積307.3萬畝、可利用土地面積37.2萬畝、年平均風速7.14米/秒、風功率密度357瓦/平方米,等等海域及風資源利好條件,給南通風電產業發展帶來了無限想像空間。

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南通風電產業鏈式發展和融合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南通風電產業規模已接近300億元,真正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6月8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南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如東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中國(南通)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在如東縣成功舉辦。

風電產業發展方案發布,

南通力圖打造「風電產業之都」

過去的幾個月,正是醞釀風電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思考長期布局的最好時機,也是檢驗政府及企業捕捉機遇能力的時刻。南通市政府以此為新的轉折點,聚焦「南通打造風電產業之都,形成千億級風電產業集群」,推動風電產業鏈式發展和融合發展,力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

這次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嚴重影響,但南通海上風電產業卻逆勢上揚,「1-5月,南通風電裝備產業增長超過60%」,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說。

會上,《南通打造風電產業之都三年行動方案》正式發布,標誌著南通風電產業落地架構已經成型。今明兩年,南通風電產業計劃總投資將達到840億,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呼之欲出。

根據該行動方案,2020年南通市要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投資總額300億元;累計裝機容量近500萬千瓦;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800億元。2021年,再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投資總額400億元;累計裝機容量近700萬千瓦;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到2022年,在遠海風電規劃和示範項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較為完善的風電產業體系和產業創新體系;累計裝機容量近800萬千瓦;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200億元。

據介紹,著力建設海上風電裝備製造、海上風電運維、海洋新興產業三基地和風電科技研發、風電設備檢測、風電智慧大數據三中心,是未來三年南通風電產業發展的基本目標。

《南通打造風電產業之都三年行動方案》的落地,代表著南通市政府打造「風電產業之都」的信心和決心,也代表著南通發展風電產業有了實質性進展。通過制定優渥的政策和完善配套服務,將吸引更多參與者不斷湧入南通風電市場。

24個項目籤約、涉資1210億,

只是開始?

多年來,南通已經吸引了龍源、華能、中廣核等一批優質風電開發企業相繼落戶。截至目前,已累計投產風電項目22個,併網規模250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項目9個、陸上風電項目13個,裝機總容量達到250萬千瓦。

在會上,24個項目集中簽約,涉資1210億元,其中上海電氣風電產業園、中國海裝風電產業園等10個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215億元;國家電投H4、H7海上風電施工項目合作項目、三峽新能源與上海電氣合作4兆瓦風電機組項目等11個產業合作項目金額535億元;如東縣政府分別與郵儲銀行南通分行、農業銀行南通分行和中國銀行南通分行籤訂融資授信戰略合作協議,總授信金額460億元。

一個個在南通沿海落戶的風電開發企業,也帶動風電產業鏈不斷拉長。中國海裝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重通成飛風機葉片、上海電氣風電智能製造等成為行業創新龍頭,引領著海上風電技術浪潮;中天海纜、海力風電等本土龍頭企業紛紛進軍風電海纜、塔筒、承載平臺及施工運維等領域,技術水平全國領先。

目前,南通已初步形成風機整機和配套設備製造為主,風電技術研發、風電場施工建設和運營維護、勘察設計、防腐材料、海洋環境保護等配套產業鏈的風電全產業體系,如東縣獲批成為全國首家國家火炬海上風電特色產業基地。

特別要說的是,為了破解大規模海上風電的送出難題,電網配套的500千伏扶海變、220千伏蓬樹開關站及送出線路已建成投運,新建的500千伏通海變也已納入2020年實施計劃。

中國的「埃斯比約」正在形成

會議現場,南通(如東)風電母港裝備產業基地正式揭牌。產業基地由風電場集控中心、風電母港及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組成,能夠提供倉儲、運輸、安裝、運維等風電產業全流程配套服務,藉此北上可覆蓋江蘇、山東沿海,南下則可服務上海、浙江、廣東地區。

目前,風電母港核心功能區已建設完成,上海電氣、海力風電、中信世紀新材料等一批風電機組總裝和材料零部件企業相繼落戶,正在打造華東地區首屈一指的百億級海上風電產業綜合平臺。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說,「這裡有望成為中國的「埃斯比約」。為何這麼說?秦海巖秘書長繼續說到,埃斯比約港成功的基礎是依託產業生態體系,南通(如東)恰恰具備了這個條件,據了解,如東全縣風電產業鏈企業已達67家,貢獻稅收7.04億元。

具體來說,這裡正在打造成為集「產、學、港、研、服」為一體的風電產業中心。秦海巖秘書長進一步闡釋:產,即匯集整機製造商、大部件製造商、通用部件製造商;學,即擁有高校分效與實踐基地、風電/海工人員培訓中心、國際交流基地;港,即繼續擴大港口面積,並完善周邊配套;研,即建立測試與實驗研究基地、數據監控與分析中心;服,即強化運維服務、設立物流中心、搭建第三方海上項目服務基地以及金融中心。

放眼全球,海上風電產值規模已超萬億。在全方位開拓海內外市場的同時,南通不斷做大做強做優海上風電產業,通過產業鏈招商合作,持續擴大市場份額,為未來幾何級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來源: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裝助力打造「風電產業之都」 繪就海上風電發展新藍圖
    6月8-9日,2020中國(南通)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在江蘇南通成功舉辦。作為國內海上風電領域的先行者和最早落戶南通的整機廠商,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應邀參會。未來,中國海裝亦將充分貫徹中國船舶集團的戰略發展方向,依託「雙子星」科研平臺(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做優做強風電產業鏈,助推地方經濟發展,助力南通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同時為國家能源轉型、綠色發展作出貢獻。
  • 射陽:致力打造全球第一的風電裝備產業港、國內最優的風電產業母港
    人才培養板塊,根據產業、港口等不同需求制定人才梯隊整體規劃,定向培養技術研發專業人才、打造海上風電人才梯隊。   科技研發板塊,設計海上風電產品技術中心、海上風電場設計中心、海上工程服務研究中心等三個海上風電科研中心,建設海上風電技術高地。
  • 雲尺科技雲項目正式籤約落地南通
    (籤約現場圖)   2019年6月24日南通市開發區辦公樓,雲尺科技董事長王景平與南通開發區管委會副書記董克新,共同就「南通雲尺科技雲計算項目」舉行了隆重的籤約儀式。南通開發區的政府領導董克新、曹海鋒、張斌、曹建石等與雲尺科技董事共同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籤約儀式上,雙方籤署了項目合作協議及相關條款,旨在將雲尺科技先進的分布式雲存儲商業理念與南通市政府優越的國家級大型數據產業規劃相結合,共同打造一個世界級,技術領先的雲尺科技集團分布式雲存儲服務基地,全面提升雲存儲產業服務能力,推進南通市大數據產業發展。
  • 總投資1億美元 臺灣紅葉風電項目落戶淮安
    昨日下午,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會見紅葉風電控股集團總裁張凱明一行,並共同見證紅葉風電與淮安工業園區合作項目成功籤約。淮安市領導李森、顧坤、周毅,紅葉風電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清等出席活動。姚曉東說,今年4月份在臺灣舉行「淮安周」期間,我曾到訪紅葉風電,就開展合作達成初步共識。
  • 60天內,8.32GW+光伏、風電項目籤約,國家電投領跑
    10月至今,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共有10家光伏企業籤約13個涉光伏項目,項目總裝機容量超8.32GW,總投資超253.9億元,項目建設地點遍布新疆、甘肅、雲南、河北、遼寧、四川、內蒙古、湖南、貴州9個省區。本次籤約的13個光伏項目中,國有企業略勝一籌,佔比60%。
  • 福建自貿區一季度實際利用外資2.66億美元 三個片區籤約項目65個
    一季度,實際利用外資2.66億美元、增長117.9%,高於全省104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571.7億元、增長16.3%,高於全省20個百分點。一季度,三個片區籤約項目65個、投資總額362.7億元。福建自貿試驗區圍繞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加快推出一批創新舉措。
  • 如東:風電母港補短板 項目強鏈育新機,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新聞...
    ,蘇交控如東H5海上風電場項目首臺4兆瓦風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近期,如東風電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喜訊頻傳。得益於海上風電場大規模建設的帶動,今年1到11月,如東風電及風電裝備產業實現應稅銷售320億元,同比增長58.6%,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擁有中國「埃斯比約港」之稱的小洋口風電母港碼頭一片繁忙,碼頭上的2臺800噸龍門吊來回運作,將一隻只重達上百噸的單樁、塔筒裝上運輸船,發往沿海各大風電場。
  • 南通第二屆通商大會籤約項目28個總投資343億
    「通江達海第一洲,自古風流賢士眾,春來家鄉再聚首,期待通商新未來」,5月21日上午,由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第二屆通商大會在南通濱江洲際酒店隆重開幕,來自海內外南通籍知名人士、通商代表和嘉賓400餘人聚首家鄉,共話發展。
  • 南通農行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
    該項目全部機組完成併網發電後,正常年份售電量將達到12億千瓦時,能為華東地區近百萬戶家庭帶去光明和熱量。三峽集團是農行南通如東支行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縮影。從最早的龍源電力集團公司如東第二風電場100兆瓦項目獲批,到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建設,再到如今全國獨有的「海上風電母港」打造,農行南通如東支行已為包括國家電投、上海電氣、龍源電力、華能集團等在內的一批國內風電龍頭企業提供了授信近200億元的綠色信貸支持,不僅為「南通打造風電產業之都,形成千億級風電產業集群」護航,更為地區在推動清潔能源產業升級、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幹主力作用貢獻了金融力量
  • 風電+機場,黑山縣一天籤下兩個大項目
    7月2日,黑山縣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籤約儀式在錦州舉行。國家電投集團東北電力有限公司的風電項目和河北拓源通用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的通用航空機場項目現場籤約。現場籤約的風電項目和通用航空機場項目是國家政策重點支持的產業項目,也是黑山紮實做好「六穩」、落實「六保」任務取得的重要成果。近幾年,黑山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持續開展「大規劃、大招商、大宣傳、大聯絡」活動,初步形成了農副產品深加工、農機裝備製造、風電光伏新能源等三大主導產業。
  • 德惠一天籤約三個項目
    近日,落戶德惠市朱城子建材產業園區的長春市恆升玻璃有限公司玻璃加工項目和吉林省北程裝飾裝潢有限公司鐵藝圍欄製造項目,在德惠市政務服務中心舉行了三方籤約儀式。此外,德惠市還與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籤訂風電開發框架合作協議,計劃總投資4.2億元,在德惠市境內建設華電德惠60MW分散式風電項目。長春市恆升玻璃有限公司年產30萬平方米玻璃加工項目和吉林省北程裝飾裝潢有限公司年產30萬平方米鐵藝圍欄製造項目,佔地面積均為1.5萬平方米,投資分別為5000萬元。
  • 坪山在深圳全球招商大會上簽約24個重點項目
    作為深圳市最年輕的行政區之一坪山區在這次大會上面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與24個重點企業完成籤約,籤約項目總投資規模近600億元。其中賽諾菲巴斯德去年在中法兩國元首見證下成功籤約,助力深圳建成國內首個「一體化數字健康城市」和世界級疫苗創新中心;村田科技深耕坪山15年,致力於打造村田集團總規模最大的新型電子元器件關聯產品生產基地,連續8年榮獲深圳工業百強企業,並獲得廣東省外商直接投資百強企業、中國質量認證A類企業等榮譽稱號。
  • 50個項目、200多億元投資,海安這次不單是和萬達籤約!
    海安作為南通的「北大門」,區位條件優越,發展要素完備,產業基礎雄厚,文化氛圍濃鬱,政務服務高效,經濟社會一直保持健康快速的發展,連續6年在南通綜合考核中名列第一,連續11個季度在南通項目建設綜合考核中勇奪「流動紅旗」,為南通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單曉鳴指出,南通和海安將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邁開追趕超越步伐。
  • 投資5個億,金鷹將在徐州打造24小時商業街
    1、投資5個億!金鷹拿下地鐵1號線沿線配套商業空間經營權!將打造24h情景街區 !7-11便利店也要來了! 2、官方發布!剛剛,2020徐州公辦初中施教區範圍劃定!
  • 廣西首個海上風電示範性項目開工建設!
    新年伊始,廣西持續推進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產業升級等重大項目建設,努力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1年1月6日,廣西·欽州國際海上風電產業園華能西門子海上風機總裝項目暨海上風電示範性項目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1100億元,將建設1000萬千瓦標準化海上風電場,年發電量近350億千瓦時,可每年節約標煤1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2700萬噸。
  • 汕頭首個海上風電項目開建 總投資額106.395億元
    據介紹,當天集中開工的項目中,汕頭大唐勒門I海上風電項目總投資50.77億元,力爭年發電利用小時數達到3400小時,年發電量7.51億千瓦時,建成投運後年產值約7億元,預計每年可節約標煤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萬噸左右,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汕頭乃至粵東地區的海上風電發展具有重大標誌性意義。
  • 榆林文化產業招商推介:籤約24個項目總投資48.6億元
    陝西網訊(記者 劉芯靚)12月18日,在陝西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峰會之際,2020榆林文化產業招商推介會暨籤約儀式在西安舉行。本次會議由榆林市委、市政府主辦,榆林市委宣傳部、市政府駐西安聯絡中心、市文旅局、市外事外經局、市招商服務中心承辦,以「文化賦能、產業引領、共創未來」為主題,旨在通過搭建文化產業交流合作平臺,積極宣傳推介榆林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資源優勢、產業基礎、重大項目、優惠政策及營商環境等,促進文化產業資源、資金、人才、技術等市場要素集聚整合,助力榆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 防城港在第17屆東博覽會集中簽約4個項目
    防城港市在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集中簽約4個項目11月27日下午,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南寧舉行,防城港市共有4個項目參加集中簽約,投資總額41.2億元。副市長廖雲出席籤約儀式並見證項目籤約。防城港市籤約的4個項目分別是廣西桂海實業集團聯影醫學影像創新中心項目、華潤電力上思縣風電項目、東興市「智慧園區」及跨境電商項目、新型建材生產基地項目。
  • 通州灣現代紡織產業園6個項目集中簽約,預計年銷售將超過40億
    7月30日,通州灣示範區現代紡織產業園6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超70億,投產後預計年銷售將超過40億。據悉,這6個項目包括博達特闊紡織項目、佳瑤高端面料印花染色整理項目、全技高端紡織項目等,其中,總投資60億的洲際高端紡織項目總規劃用地面積約1100畝,項目分二期實施,一期開發建設500畝,建設以染整為核心的全產業鏈,包括織造、染整、家紡(床上用品)等,項目投產後可新增就業崗位4000個,預計實現年銷售35億元,實現年稅收3億元以上。
  • 上海電氣風電公司首發上會,風電產業資本暗潮洶湧
    這四家風電企業背後都有「財大氣粗」的財神爺給撐腰。又一家風電企業要獨立上市了。根據其招股說明書,電氣風電本次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5.33億股(不含超額配售權),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40%。電氣風電擬募集資金31.06億元,將投資於「新產品和技術開發項目」、「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山東海陽測試基地項目」、「後市場能力提升項目」、「海上風電機組柔性化生產技改項目」、「陸上風電機組柔性化生產技改項目」、「補充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