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農行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

2020-12-11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金融賦能 點亮長江綠色經濟


南通如東有著江蘇1/9的海岸線,依託豐富的海洋和風能資源,近年來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農行南通如東支行以服務風電開發企業和風電產業鏈為主線,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深耕綠色金融藍海。


三峽集團是一家定位於服務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京津冀協調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國有企業,2018年,其項目公司三峽新能源南通有限公司在如東成立,農行南通如東支行及時問需,為其開立了基本帳戶。2019年末,公司三峽新能源南通如東H6、H10兩個海上風電項目成功獲得海洋環評批覆,農行南通如東支行迅速與農行江蘇省分行、湖北三峽分行及江蘇三元支行多級聯動,組建調查評估小組,為解決貸款規模和風險防範問題,經過多方數次協同分析溝通,對兩個項目突破條件準入,以系統內聯合貸款的方式共計融資60億元,實施優惠利率,其中農行南通如東支行作為牽頭行參貸30億元。該項目全部機組完成併網發電後,正常年份售電量將達到12億千瓦時,能為華東地區近百萬戶家庭帶去光明和熱量。


三峽集團是農行南通如東支行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縮影。從最早的龍源電力集團公司如東第二風電場100兆瓦項目獲批,到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建設,再到如今全國獨有的「海上風電母港」打造,農行南通如東支行已為包括國家電投、上海電氣、龍源電力、華能集團等在內的一批國內風電龍頭企業提供了授信近200億元的綠色信貸支持,不僅為「南通打造風電產業之都,形成千億級風電產業集群」護航,更為地區在推動清潔能源產業升級、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幹主力作用貢獻了金融力量。


金融創新 推進港口轉型升級


作為古長江入海口的如東洋口港,經過多年建設,已成為集長江口北冀億噸級深水海港、現代化石化基地、江蘇沿海重要重化工業基地、長三角地區運輸中轉樞紐港和物流中心等特色為一體的組合港。近年來,為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南通市將如東沿江化學工業園搬遷和升級作為解決「化工圍江」問題的抓手之一。


2017年,專為進一步提升該區域綜合承載能力和投資環境而制定的「江蘇省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洋口新城開發建設PPP項目」被成功納入江蘇省PPP項目庫,並於2018年獲批建設。在獲悉此情況的第一時間,農行南通如東支行就組織專人跟蹤,主動與承辦該項目的中交小洋口如東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對接金融服務需求。經過近半年多輪溝通,為項目建設量身訂製了專項金融服務方案,牽頭組建中交小洋口如東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江蘇省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洋口新城開發建設PPP項目」19億元銀團項目,以小洋口如東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和江蘇省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籤訂預期收益質押的方式解決擔保問題,同時積極向上級行爭取信貸規模,參貸9.5億元,目前已成功實現投放。屆時項目竣工後,將建成其轄內旅遊食品加工園、一河兩岸濱水街區、海上風電生裝產業園等基礎配套,並有效帶動當地就業,進一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金融「輸血」 提升交通樞紐能級


「時間緊迫,項目表發起衝刺,我們每天要完成約10公里舖軌任務。」鋪軌現場,鋪軌機緩慢開行,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對落在無砟道床上的鋼軌進行調整和扣件固定。鹽通鐵路建成後,可連接連鹽、徐宿淮鹽、通蘇嘉、滬通等鐵路,將改善蘇北沿海城市的交通條件及投資環境,縮小江蘇沿海城市間時空距離,增進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加速人力資本、信息、技術等經濟要素的流動,為國家江蘇沿海開發提供強有力的運輸保障,對響應國家沿海發展戰略和推進沿海經濟的發展等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該項目也是策應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江蘇北部地區融入上海都市圈,促進區域經濟相協調發展和推進沿線城鎮化建設進程的重要舉措。


鹽通鐵路的順利推進,得益於金融的強力支持。2018年,隨著央行政策的收緊,建設資金多依賴銀行貸款支持的鐵路建設受到衝擊。作為蘇北鐵路最關鍵的節點工程,鹽通鐵路建設一旦停工,不僅影響蘇北鐵路的工期,還會造成工程建設成本的增加。南通農行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與項目方對接,了解工程進展和資金需求,開通綠色通道,由徐州分行、南通分行、鹽城分行、三元支行組建內部銀團,發放固定資產貸款60億元,海安支行承貸15億元,用貼近、貼實、貼心的全流程服務有效協調解決了鐵路建設中的資金難題,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


鹽通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的第一縱沿海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串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的重要交通脈絡,預計2020年12月實施通車。下階段,南通農行還將進一步圍繞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規劃目標,繼續支持北沿江高鐵的建設,提供貸款100億元,為其量身訂製綜合化、個性化金融服務,全力服務交通強省「加速度」建設,以農行新金融實踐助力「強富美高」新南通建設。


金融「旋律」 奏響服務文旅之聲


農行南通分行積極響應當地市政府打造「國家森林城市」的號召,大力開展「金穗南通五山旅遊聯名卡」專項營銷活動,做大批量獲客,擴大客戶規模,提升社會品牌度,取得一定成效。截至10月30日,全市「金穗南通五山旅遊聯名卡」累計發卡20.67萬張,其中:I類帳戶14.28萬張、II類帳戶3.88萬張;綁定存款15.67億元。目前人臉信息採集6.82萬戶、年票充值3.52萬筆、累計繳費330萬元。


2018年10月農行南通分行推出全省首例採用人臉識別技術方便遊客進出景區的「金穗南通五山旅遊聯名卡」智慧項目。聯名卡具備借記卡基本金融功能,同時兼具狼山風景區年票使用權限,有效提高了年票的辦理效率,獲得景區和廣大市民的肯定。2019年南通獲批首個國家森林公園,農行南通分行意識到「金穗南通五山旅遊聯名卡」的項目推廣意義,再次對狼山度假區管理辦公室進行跟蹤營銷,進一步開發加載項目卡的功能運用,發展狼山景區酒店、遊樂場、遊泳池等多家優惠商家,打造客戶消費環境,加強商圈的配套服務,提高客戶的刷卡頻率,優化用卡體驗。


金融智慧 助力新出海口建設


通州灣位於江蘇省最東端,長江入海口北翼,是中國東部沿海最後一片寶貴的深水海域。自2012年通州灣開發之初,南通農行全程陪伴,見證了通州灣強勁有力的發展步伐。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籤約了《通州灣新出海口開發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南通農行以優質的產品和高效的服務,成為當地政府金融合作的首選,2019年成為通州灣非稅收入收繳代理行,2020年成功中標南通沿海開發集團政府專項債專戶開戶的第三標段代理銀行,為1.7億元通州灣項目監管資金提供服務。


沿海建設水利先行,為了整合區域內水利工程資源,暢通水運通道,通州灣新區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實施、滾動發展」的總體思路,啟動三夾沙港區和腰沙南部港區開發,建設5-30萬噸級碼頭和航道。農行南通通州支行經過4個多月的項目評估和審查,為其發放項目貸款3.8億元,助力其對55條河道整治疏浚、河道岸坡整治及區內控制建築物完善,為當地惠民利民工程提供核心源動力。


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通濱海園區「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項目8億元的貸款無法如期歸還,農行南通通州支行再次伸出援助之手,為該項目貸款重新約期,重新制訂還款方案,將貸款還款期延長5年,有效對接政府的金融需求,確保政府建設不斷資、不減檔。此外,該行還以「金科通」「稅e貸」等產品為抓手,累計投放貸款2000餘萬元,支持通州灣轄內的博尚工業、方鼎精密鑄造等小微企業發展,為通州灣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南通農行深入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積極主動,靠前服務,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大局,為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提供金融支撐,爭做區域內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首選銀行。


  轉自:南通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鋼鐵長龍」持續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幾千年來,源遠流長的長江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孕育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發展潛力巨大,應該在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 以地圖創新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專訪自然資源部第三地理...
    一部由自然資源部第三地理信息製圖院、成都地圖出版社編制,以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為主題的綜合性大型地圖集,包括9個圖組:區域概覽、資源環境、社會人文、綜合經濟、水利水電、立體交通、城鎮發展、區域規劃和文化分區。
  • 2020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南通舉行 江海聯運發展潛力指數...
    原國家交通運輸部部長黃鎮東、李盛林等部委領導,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部委專家及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等長江經濟帶輻射城市的政府代表、企業代表們齊聚南通,以「江海聯動互通共享」為主題,圍繞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縱覽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成果,共商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大計。旨在更好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
  • 共商江海聯動發展大計|2020年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南通啟動
    南通正處在戰略機遇疊加的風口,「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交匯疊加,《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等重大戰略工程,南通迎來了百年未有的大機遇。
  • 問策長江經濟帶①:長江裡藏著江蘇經濟發展的秘密
    國家政策支持、產業基礎好、經濟結構多元、縣域經濟強、江蘇人勤奮探索……多位專家在向長江策(ID:changjiangce)分析這一問題時,觀點很多元,但都提到了長江,即地處長江入海口的地緣優勢推動了江蘇經濟的崛起。無疑,長江是江蘇的黃金髮展帶,長江江蘇段也成為長江經濟帶上的鑽石級區域。
  • 上海:南通新機場建立後,該怎麼發展?蘇南臨江經濟怎麼發展?
    長三角協同發展中,南通確定建立第二機場,配合長三角的發展,一時間南通這批黑馬誕生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南通如何定位?如何具體可行地去發展?如果作為沿長江經濟帶入海口來發展的話,那長江南岸的蘇南縣域經濟是不是也該上場,充分發揮優勢地理位置的作用呢?南通如何定位?如何發展?
  • 助力「國內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農行順德分行:為內需擴大...
    原標題:助力「國內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農行順德分行:為內需擴大、消費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在當前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
  • 沿江高鐵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強動能
    作為連接沿江一帶重要交通樞紐,鐵路建設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國交通網絡版圖質量,而且還可以有效促進鐵路沿線旅遊、經濟飛速發展。而今,國鐵集團與沿江六省市共同出資組建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讓沿江高鐵建設再次提速,為構建長江沿岸經濟交通綜合運輸體系,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了全新動能。沿江高鐵建設,為長江沿岸摁下「快進鍵」。
  • 落實「共抓大保護」 南通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南通正按照十九大報告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一幅壯美的生態圖卷正徐徐展開。在詳細察看島上生態資源保護現狀後,陸志鵬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保護好我市在長江中的這塊寶貴島嶼資源,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南通地處長江入海口,依水而生、因水而興,讓長江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是江海兒女的夙願。
  • 【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南通:萬裡長江江海交匯處...
    11月23日,由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特邀的黃河流域三省省級黨報共同攜手啟動的「大江奔流攜手共進 主戰場 主動脈 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來到南通。一早,採訪團到達五山地區,重走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視察之路,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 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本報北京1月5日電(記者趙展慧)1月5日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五周年。當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5年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南通:青春守護「母親河」
    南通主城區崇川濱江地帶,曾經是船舶、倉儲物流等重化工密布的「工業鏽帶」,「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如今,已成為「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秀帶」。不少到這附近的濱江體育公園來跑步的市民發現,「一段時間不來,五山變得更美了」。
  • 最高檢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服務保障...
    12月11日,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副廳長呂洪濤在會上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下稱《白皮書》),介紹了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成效。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積蓄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有關部門和沿江省市做了大量工作,推動長江共抓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奔騰不息的長江正在用磅礴的力量書寫新時代的發展傳奇。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五個關係。「長江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確把握『五個關係』,各項任務取得積極成效,長江經濟帶已經成為我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陣地。」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成效顯著
    羅來軍 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重大國家戰略,在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中發揮了積極的重大作用。長江經濟帶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既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還是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又是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多年來,長江經濟帶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在推動長江上中下遊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 助力鄉村振興,農行十堰分行與鄖西縣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楚天都市報11月20日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吳向生)11月18日,中國農業銀行十堰分行與鄖西縣人民政府助力鄉村振興「耕耘行動」戰略合作啟動儀式在卓越天河酒店舉行。農業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鄒衛兵,鄖西縣委書記張濤、縣長查宏,農行十堰分行行長彭前進出席籤約儀式。
  • 北沿江高鐵串起眾多網紅景點,更助力沿線地區經濟發展
    不僅對於上海、南京這樣的大城市意義顯著,對於自身具有特色的泰州、啟東和南通而言也具有不同意義。泰州這座長江三角經濟區中的重要城市,被稱為鳳凰城的泰州市,有自己獨特而重要的地理位置,北沿江高鐵的建設可以說讓泰州這座鳳凰城真正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背後的稅務力量
    2020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為了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近年來,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通過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企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協調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讓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生態優先 稅務助力丹江口在保護中發展 湖北丹江口,綠水逶迤,青山相向,一泓清水向北不息奔流,滋潤著廣袤的華北大地。
  • 綠色發展·協作保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19)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對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等重要指示,為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浙江:努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畫龍點睛」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地處長三角南翼的浙江,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一環。從長三角到長江經濟帶,浙江主動對接、積極融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發揮優勢、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創新發展,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戰略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