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南通:萬裡長江江海交匯處...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11月23日,由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特邀的黃河流域三省省級黨報共同攜手啟動的「大江奔流攜手共進 主戰場 主動脈 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來到南通。

一早,採訪團到達五山地區,重走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視察之路,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彰顯主流媒體優勢、履行省級黨報使命,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輿論氛圍。

萬裡長江奔騰而下,在南通和上海之間匯入大海。南通,這座江海平原上的「明珠」,始終用勤勞和智慧日夜守護著這片江海的連接處。

在南通濱江,五座青山拱立,成為了長江入通後首先映入眼帘的最別致的風景。仿佛南通的另一面——溫婉而秀麗。

南通古地名「崇川」,指的是有江有山的地方。其中山指的就是狼山、軍山、劍山、黃泥山和馬鞍山五座青山,這五座青山加上周邊的長江岸線腹地,統稱為五山及沿江地區,總面積17萬平方公裡,沿江岸線約14公裡。

南通在長江岸邊,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卻陷入「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的發展窘境。

由於歷史原因,五山及沿江地區產業單一效能偏低,散貨碼頭設施老舊,生產工藝落後,能耗汙染大,加之港區陸域空間狹窄,港城結合地帶成為南通主城區髒亂差的集中區域,一度出現了嚴重蠶食生態的現象。此外,更重要的是資源多頭分割管理、質態不優,管理和保護實施難度很大。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南通市委、市政府很早就開始意識到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切實增強「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長江生態修復和保護擺在壓倒性位置,在全省率先實施濱江港區整體搬遷轉移與業務轉移,優化調整濱江岸線功能,促進老港區有序退出與港產城融合發展,實現還岸線於市民,還岸線於生態。

2016年底,南通統籌推進沿江地區產業退、港口移、城市進、生態保,拆遷「散亂汙」企業203家,清理整治「小雜船」162條(戶),拆遷河道周邊各類違建6.5萬平方米,退出沿線港口貨運功能,修復岸線12公裡。幾年間,五山地區新增森林面積約6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初步形成林地、自然保留地、溼地、水體層次互生的生態體系,有效促進了長江岸線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2018年,狼山國家森林公園更是以全票通過專家評審,成為南通首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採訪團在濱江花園詳細的了解到沿江地區的今昔變化。現場,南通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施渠平還特別介紹了沿江整治下南通新港口的建設和規劃。未來,通州灣新出海口,將以呂四港作業區為起步港區、通州灣作業區為主體港區,推動沿海港口規劃「一張圖」、布局「一盤棋」、資源「一本帳」,構建市級統籌、各板塊共同參與的發展格局。要生態更要經濟高質量發展,南通以港口興城,在生態治理的過程中更要推動港口經濟進一步合理發展。

在黃泥山西端的龍爪園,南通市水利局副局長蔡莉全面的介紹了南通的水系布局以及近年來「治水」的經驗和成績。她說:"過去這段岸線小景區、老港區、破廠區、舊小區相互交織,水質可想而知,在經過多年的有效治理後,現在濱江水質一度可以達到二類標準。"

隨後,採訪團來到習近平總書記駐足的濱江步行棧道,狼山旅遊度假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邵文建向採訪團生動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這裡時的細節。採訪團遠眺萬裡長江南通江面,浪濤拍岸、江風徐來,映著遠處的五山精緻,深刻體會到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價值和現實意義。

狼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理辦公室主任成賓說:"將更加深刻地領會、更加堅決地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意圖和決策部署,繼續高點定位、全面推進、日夜奮戰,讓五山和沿江地區真正成為南通的一張靚麗名片,讓南通真正成為一個面向長江、春暖花開的濱江城市。」

讓採訪團印象深刻的是,在五山及沿江地區的生態修復過程中,南通始終不忘記兩點,一是要讓人民群眾切實在生態修復中感受到幸福;二是始終抓牢「轉型升級」四個字,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了讓人民群眾在美好生態環境中幸福生活,南通市將生態修復完成的區域內超過三分之二的面積免費向市民和遊客開放,沙灘、足球場、滑板場和11.5公裡慢行步道等功能配套同步到位,市民和遊客可以隨時隨地走進森林氧吧,欣賞長江碧波,繪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此外,南通在全省率先實施濱江片區港口整體搬遷與業務轉移,全面退出市區段沿江貨運功能,搬遷至下遊新建現代化碼頭。已建成的貨櫃碼頭2019年完成貨櫃吞吐量113.6萬標箱,同比增長70.9%,躋身國內江河港口貨櫃吞吐量前三強,做到了產業在「騰籠換鳥」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籠子」變得更乾淨,「鳥」也飛得更遠。

(交匯點記者 胡春春 趙冉/文 朱江/攝)

相關焦點

  • 「江蘇山水如畫,來了還想來」——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聯合考察採訪...
    中國江蘇網訊 11月22日-24日,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黃河流域部分省級黨報代表,聯合開展「大江奔流攜手共進 主戰場 主動脈 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南京、南通、張家港和常州四地採訪,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江蘇實踐」給媒體記者們留下深刻印象。
  • 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聯合考察採訪側記 | 「江蘇山水如畫,來了還想...
    11月22日-24日,新華日報與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黃河流域部分省級黨報代表一道,聯合啟動「大江奔流攜手共進 主戰場 主動脈 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採訪團對南京、南通、張家港和常州四地深入採訪,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江蘇實踐」讓外地同行印象深刻,而外地同行的敬業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們。  外地記者眼中的江蘇——  長江兩岸滄桑巨變  江蘇在推動長江大保護中的每一個亮點,都給來自長江經濟帶的省級黨報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一路看下來,長江治理『江蘇樣本』別具特色,長江江蘇段可謂一步一景。」
  • 長江經濟帶首次聯合考察採訪「張家港篇」:打造最美「江海交匯第一...
    陳勇/攝地處江海交匯處的張家港市擁有長江岸線80多公裡,是蘇州境內長江岸線最長的地區。11月23日下午,「大江奔流攜手共進 主戰場 主動脈 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走進雙山島和張家港灣,聚焦在既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又築牢長江綠色生態長廊方面,張家港人的解題思路。雙山島:長江慢島、沙上綠洲綠蔭揚波,水灣相連,走進張家港雙山島,一幅靜如桃源的水墨丹青印入眼帘。雙山島是一座江心島,如皇冠一般,頂在蘇州最北端。
  • 「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長江大保護,江蘇這樣幹|...
    11月24日,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聯合考察採訪團繼續沿著長江岸線向上而行,來到了長江下遊最短岸線所在城市——常州市。  新華村緊緊依靠著當地化工產業發展的重要區域,乘車沿著大道一路向前,沒過多久就到達了江堤,這裡距離長江僅有幾十米,稍稍抬一下頭,便能望見波濤。作為長江下遊岸線最短的城市,江蘇省長江岸線有830公裡,而常州市只佔25.8公裡,岸線雖短,但用江功能卻是最全的,輪渡、碼頭、排汙、取水……應有盡有。
  • 長江經濟帶首次聯合考察採訪「張家港篇」:打造最美「第一灣」
    陳勇/攝地處江海交匯處的張家港市擁有長江岸線80多公裡,是蘇州境內長江岸線最長的地區。11月23日下午,「大江奔流攜手共進 主戰場 主動脈 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走進雙山島和張家港灣,聚焦在既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又築牢長江綠色生態長廊方面,張家港人的解題思路。
  • 2020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南通舉行 江海聯運發展潛力指數...
    原國家交通運輸部部長黃鎮東、李盛林等部委領導,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部委專家及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等長江經濟帶輻射城市的政府代表、企業代表們齊聚南通,以「江海聯動互通共享」為主題,圍繞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縱覽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成果,共商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大計。旨在更好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
  • 【共舞長江經濟帶】八百裡揚子江,脫胎換骨進行時
    萬裡長江浩蕩奔流,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險灘,納千湖百川,在下遊江海交匯處滋養出一片美麗富庶之地——江蘇。站在江海交匯點,如何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這裡,是萬裡長江入蘇「第一站」,也是觀察長江江蘇段變遷的「第一鏡頭」。江蘇,以江得名、因江而興、依江發展。長江橫貫江蘇433公裡,岸線總長1169公裡,串聯起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8個設區市,提供了全省80%的生產生活用水,兩岸5000多萬人盡享魚米之足、舟楫之便、岸線之利。
  • 串起萬裡黃金水道的新使命——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的「對話」
    新華社杭州2月28日電 題:串起萬裡黃金水道的新使命——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的「對話」新華社記者萬裡長江,奔流入海;千埠並起,因水而生。從嘉陵江口到黃浦江畔,密布著中國40%以上的人口和他們居住的上百座城市。
  • 共商江海聯動發展大計|2020年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南通啟動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專家學者及江浙滬等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的政府代表、企業代表等相聚在美麗的紫琅湖畔,縱覽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成果,共商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大計。啟動式上,新華社中國經濟社有限公司總裁徐玉長現場發布了《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發展指數報告(2020)》主要成果。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奮力譜寫長江「水」的時代新篇   □ 羅來軍●江蘇及南京更要用好長江「水」這一最鮮明的關鍵要素,強化政策措施,落實具體舉措,朝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邁步前進,當表率、做示範、走前列,奮力譜寫長江「水」的時代新篇。「十三五」規劃收官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開啟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後首次國內考察。
  • 《長江之戀》聯合直播將共譜「長江之歌」
    《長江之戀》聯合大直播活動,總時長7小時,由十二個省市廣播電視臺聯合承制,屆時將共同勾勒出長江的壯美圖景。長江,這條奔騰萬裡的母親河,從唐古拉山脈蜿蜒而來,對中華民族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她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兒女心靈的圖騰。
  • 「海報集錦」黔蘇皖湘川滇6省代表委員暢談長江經濟帶保護與發展...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的總規矩,要求長江經濟帶要做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
  • 上海:南通為江北第一站,機場引流,帶動沿長江北部經濟帶!
    上海目前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主要是土地有限,腹地有限,在規模上做大受限,而南通就是一個突破口,過去一直在發展蘇南地區,主要是長江的屏障使得交通不便,因此上海沒能輻射到江北地區,這次南通就是上海在江北的第一站。過去針對蘇南地區,由於距離較近,交通方便,上海採取的是野蠻式擴張,直接建立配套園區,外資很快就被吸引到了蘇南地區,蘇南建廠,上海辦公。
  • 衛星告訴你,長江經濟帶是個什麼「帶」
    出雪山,越高原,穿峽谷,奔流上萬裡,浩浩湯湯的長江,孕育出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依託長江形成的長江經濟帶,形似巨龍騰飛,散發著獨特的優勢和巨大潛力。  以長江為依託形成的長江經濟帶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沿江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裡,人口和GDP總量均佔中國40%以上。一條腹地遼闊的長江經濟帶由此形成。
  • 全面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
    全面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 我省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0%
  • 問策長江經濟帶①:長江裡藏著江蘇經濟發展的秘密
    國家政策支持、產業基礎好、經濟結構多元、縣域經濟強、江蘇人勤奮探索……多位專家在向長江策(ID:changjiangce)分析這一問題時,觀點很多元,但都提到了長江,即地處長江入海口的地緣優勢推動了江蘇經濟的崛起。無疑,長江是江蘇的黃金髮展帶,長江江蘇段也成為長江經濟帶上的鑽石級區域。
  • 橋橋橋……長江經濟帶這五年
    「詩和遠方」5年來長江經濟帶的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產業規模佔全國比重均超過50%2019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457805億元同比增長6.9%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6.2%湖北|長江經濟帶湖北,轉型推動發展51個省級重點園區完成循環化改造加快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經濟發展「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不斷攀升總書記說南京這次座談會上
  •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上海連續六年位居第一
    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的協同發展能力中,上海以66.01分位居第一,連續六年位居榜首,龍頭作用顯著。12月12日,華東師範大學發布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顯示,協同發展能力前十強城市依次為:上海、杭州、武漢、成都、南京、重慶、蘇州、長沙、寧波、合肥。合肥首次躋身TOP10,無錫則因生態支撐能力欠佳(4.63分)首次跌出TOP10。南京則從2019年的第2名降為第5名;蘇州繼2019年跌出前三後,今年繼續位居第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