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告訴你,長江經濟帶是個什麼「帶」

2020-12-25 大眾網

  出雪山,越高原,穿峽谷,奔流上萬裡,浩浩湯湯的長江,孕育出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依託長江形成的長江經濟帶,形似巨龍騰飛,散發著獨特的優勢和巨大潛力。思客通過衛星影像及數據分析,帶你領略這條跨越中國東西的騰飛巨龍。

  01

  中國大地「金腰帶」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承載著中國人特殊的文化記憶與情感。

  作為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幹流全長6300多公裡,是貫穿東、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在流域綜合運輸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沿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

  ▲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示意圖。

  以長江為依託形成的長江經濟帶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沿江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裡,人口和GDP總量均佔中國40%以上。一條腹地遼闊的長江經濟帶由此形成。

  02

  巨大引擎「經濟帶」

  依託這條「黃金水道」,長江經濟帶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地,從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起始,途經以皖江城市帶、環鄱陽湖城市群、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為主體的長江中遊城市群,直抵長江上遊的成渝經濟區。

  ▲長江經濟帶夜光圖

  夜光圖能直接反應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一般情況下,夜光圖越亮,也就意味著該地區經濟水平越高。從圖中可以看到,長江經濟帶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文化多元、教育興旺、人才薈萃。以中國最大城市上海為首的數十個大城市、特大城市明珠般鑲嵌在長江沿岸,長江經濟帶是中國經濟發達水平最高、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經濟帶和中國經濟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撐帶。

  三個城市圈,三大增長極連成一條帶,區域經濟發展將呈乘數級提升。2019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457805億元,同比增長6.9%,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6.2%。

  ▲2019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GDP。

  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城市GDP前10強名單中,長三角經濟帶城市佔據7位,長江經濟帶對我國經濟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03

  一江清水「生態帶」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江流域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然而,長期粗放式發展,長江不堪重負,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刻不容緩。

  ▲圖為南京市江心洲衛星圖。數據來源:吉林一號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10字道明了長江保護的方向。

  近年來,長江保護和修復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成效明顯,兩岸綠色生態廊道基本建成,共抓大保護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嚴重透支的「母親河」,終於得到喘息的機會。

  位於京杭大運河、新通揚運河和芒稻河交匯處的江都水利樞紐,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為確保「一江清水北送」,揚州在調水源頭推進生態溼地恢復、林網建設,有效服務了南水北調工程。

  ▲被稱為「江淮明珠」的江都水利樞紐

  大江無聲,變革早已悄然發生。截至2019年11月底,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82.5%,優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為1.2%,優於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一江清水浩蕩奔流。

  擁有中國最大、最發達、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全球城市上海和長三角城市群,長江經濟帶是中國位置居中、區位良好、規模最大、經濟發達、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經濟帶。

  踏上發展新航程,長江經濟帶必將煥然一新,猶如能量巨大的「巨龍」,成為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新華網思客

  新華網5G富媒體實驗室

  聯合出品

  總策劃:周紅軍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作者:郭建偉 祁麗君

  編輯:馬宇聰

  數據視頻:舒克凡

  製圖:李權 祁麗君

  校對:周佳苗

  衛星數據來源:吉林一號 高分二號 Sentinel-2

  [ 責編:張蕃 ]

相關焦點

  • 長江經濟帶與黃河生態經濟帶科研表現哪家強?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主任彭以祺介紹,《長江經濟帶與黃河生態經濟帶科研表現對比分析》報告採用文獻計量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情報研究的方法,揭示了長江經濟帶、黃河生態經濟帶及其各省份在基礎研究版圖當中的地位和影響。為黃河生態經濟帶的戰略構建以及我國不同區域的科研布局和協同發展,提供了客觀的數據支撐。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江西南昌這樣舞動長江經濟帶「巨龍」的「黃金...
    中國青年網南昌7月5日電(記者 周圍圍)長江經濟帶橫貫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覆蓋11個省市,地域面積約205萬平方公裡,人口和經濟總量超過全國40%,經濟增速持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經濟帶動作用強、輻射範圍廣,是全球重要的內河經濟帶,在我國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這次考察,總書記深入長江、運河岸線和南水北調水利樞紐調研,對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涉「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對新發展階段下江蘇發展提出新任務和新要求。江蘇和南京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圍繞長江「水」下足功夫,始終做到三個堅持。堅持把生態優先放在絕對首位。
  • 【品味】舌尖上的長江經濟帶!16款美食,帶你吃遍長江
    長江沿線物產豐饒,武昌魚、小龍蝦、大閘蟹,獨具長江風味。
  • 橋橋橋……長江經濟帶這五年
    請將手機橫屏(手繪:李丹丹 俞驥白 李佳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長江經濟帶覆蓋的11個省市分別在長江上、中、下遊的重慶、武漢、南京三座城市主持召開三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長江經濟帶三次座談會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8年
  • 戰略|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戰略優勢明顯「長江萬裡東注,曉吹卷驚濤。」流經11個省市,橫跨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的母親河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孕育著中華文明,成為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經濟帶輻射半個中國,可謂生態地位顯著、綜合實力強勁、發展潛力巨大。
  • 都是我國的母親河,為什麼有長江經濟帶而沒有黃河經濟帶?
    「經濟帶」(又稱經濟圈或經濟區),通常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交通運輸和商品流通為脈絡,具有發達的內部經濟聯繫,並在全國經濟聯繫中擔負某種專門化職能的地域生產綜合體。從經濟帶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發現,交通運輸的發達與便捷,對於經濟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經濟帶的範圍越大,對於交通運輸的要求就越高,越需要有能夠完整串聯整個經濟帶的交通運輸方式。
  • 長江經濟帶3大核心城市,撐起整個地區的發展,有你家鄉嗎?
    長江經濟帶,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命脈,在長江流域的中,韓國經濟多座大城市的誕生,其包含了重慶、蘇州、長沙、武漢等,另外,在長江經濟發展帶中,有上海、武漢、重慶三個城市。這座城市是中國長三角平原上極其重要的經濟大都市,在整個長三角經濟帶中起著核心發展城市的作用,在上海附近,有不少城市,包括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杭州等經濟城市,它的經濟發展實力和得天獨厚的發展資源,此外,上海還將形成本地城市發展群,擴大自身經濟發展影響力,發揮帶動更多城市的作用,上海這座城市在長江經濟發展的下遊地區中,城市地位非常高,起著重要的城市作用。
  •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長江經濟帶
    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長江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   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主持召開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
  • 【共舞長江經濟帶】通江連海,南京港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和長江...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於璧嘉)一寸水深一寸金,隨著2016年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南京至長江出海口可全程通航5萬噸級及以上船舶,這對企業發展對外貿易絕對是個利好消息。7月4日上午,南京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聯宏向「共舞長江經濟帶」網絡主題活動探訪團介紹道。
  • 長江經濟帶如何在生態環境問題中突圍?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新建設思路,引發了包括長江經濟帶沿岸11個省市在內的全國「兩會」代表和委員的熱議。中央對長江經濟帶的全域發展進行重新謀劃,將生態環境保護居於壓倒性的戰略地位,「不搞大開發」、「壓倒性位置」等詞語凸顯了當前長江經濟帶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緊迫性。那麼,長江經濟帶如何在生態環境問題中突圍?
  • 黃奇帆:加強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發展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強戰略性實施。  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要在國際上提升綜合競爭力,形成與國際市場相通的、佔有相應比重的產業體系和市場輻射體系,至少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在戰略新興製造業和戰略新興服務業方面,形成富有競爭力的上中下遊一體化的產業鏈集群。
  • 全面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
    全面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 我省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0%
  • 長江水利委員會積極推進長江經濟帶水利重點工作
    本站訊 4月13日,長江水利委員會召開長江經濟帶水利重點工作推進會,貫徹落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水利部關於長江經濟帶水利重點工作部署,對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經濟帶水利重點工作和涉水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進行再部署再落實。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胡甲均主持會議。
  • 綠色發展:湖南對接長江經濟帶的戰略重點
    湖南作為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的結合部,要抓住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機遇,充分發揮湖南的綠色資源優勢,加快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以綠色發展北接長江經濟帶,南融沿海開放經濟帶,擔當結合部綠色發展的旗手使命,在「一帶一部」的新坐標上,定好位、走好湖南現代化的綠色發展新徵程。
  • 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長江經濟帶的新使命
    在2020年11月14日的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長江經濟帶發展有關重大問題做出系統闡述,並對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在對外開放方面,總書記要求長江經濟帶要「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正確處理發展、開放和安全之間關係,織牢開放安全網。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階段的內在要求,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水平開放。
  • 39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已整改完成23個
    7月30日,記者從生態環境廳獲悉,截至目前,國家移交我省的兩批39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已整改完成23個,整改任務已完成過半,其中7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為今年新增完成。
  • 20201206長江經濟帶;嫦娥五號完成月球樣品轉移;非洲大陸自貿區
    時長:30分鐘; 關鍵詞:長江經濟帶;嫦娥五號完成月球樣品轉移;非洲大陸自貿區; 長江經濟帶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 湖南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綜述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湖南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綜述  2016年1月5日,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相繼進入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船少了,再過兩三年,魚就多了,生態更好了。」63歲的「上岸」漁民何烈友,言語中有不舍,也有欣慰。  多與少之間,演繹著「長江大保護」的湖南故事。  4年前的1月5日,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 四年間,長江經濟帶發生了什麼?
    2019年1月至11月,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82.5%,優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發展保持強勁。前三季度沿江11省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1%,高於全國增速0.9個百分點,經濟總量佔全國44.5%,比重持續提升。沿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長江經濟帶正成長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