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成效顯著

2020-12-11 手機中國網

羅來軍 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重大國家戰略,在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中發揮了積極的重大作用。長江經濟帶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既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還是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又是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多年來,長江經濟帶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在推動長江上中下遊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頂層、中層設計基本完成

頂層設計指的是《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這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總規,更是綱領性文件。中層設計指的是國家有關部委和沿江11省市針對規劃落實,制定了一系列專項規劃、政策文件和實施方案。如:水利部《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長江經濟帶發展水利專項規劃》《長江經濟帶沿江取水口、排汙口和應急水源布局規劃》、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還有各省市陸續制定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至此,長江經濟帶「1+N」模式的規劃政策體系已經形成,規劃引領的先導作用在發展過程中被充分運用。此外,立法進程加快推進,201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草案)》迎來首次審議,這將是我國首部流域性的法律文件,未來長江經濟帶有望形成「1+N+1」的規劃政策和法律體系。

(二)生態環境保護修護持續改善

長江經濟帶生態資源稟賦、生態系統獨特、生物種類繁多,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區。在「共抓大保護 不搞大開發」政策指引下,一系列針對生態環境保護修護的專項行動得以有效開展,其中「4+1」工程取得明顯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2019年11月底的數據顯示,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82.5%,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劣Ⅴ類比例為1.2%。長江幹線非法碼頭已徹底整改1361座,1318萬畝土地造林綠化,長江生態屏障得以鞏固。

(三)經濟指標穩步提升

四年來,長江經濟帶經濟增長態勢較好,基本處於中高速水平,經濟總量逐年提升。2017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從2016年的33.3萬億元增加到37.38萬億元,增量4.08萬億元;2018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40.30萬億元,增長7.4%;2019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45.78萬億元,增長6.9%,總量已佔全國46.20%。

(四)創新驅動發展持續向好

自主創新取得突破。長江經濟帶多省市加快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上海、湖北、重慶、四川等省份走在前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型省份加快建設。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快。一產、二產、三產結構不斷優化,三產發展趨勢最佳,現代工業體系逐步形成。2019年,沿江11省市3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獲國家發展改革委重點支持建設。

(五)開發開放程度不斷深化

從我國開發開放的宏大藍圖中可以看出,長江經濟帶對外通過「一帶一路」「陸海新通道」等,銜接廣袤的歐亞內陸和南亞、東南亞等遼闊海洋,對內輻射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聯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開發開放格局不斷深化。目前,我國已掛牌的18個自貿區中,有7個(其中2019年新批覆設立2個)位於長江經濟帶,這是長江經濟帶對外開發開放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是推動區域經濟「引進來」和「走出去」的主要支撐。

(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快建設

四年來,長江經濟帶「鐵水公空」多式聯運協調發展,有效促進了區域內外交通互聯互通,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基本成型,「黃金水道」的優勢和效益開始顯現。目前,長江航道航運能力明顯提升,數據顯示:5萬噸海船可直達南京,萬噸輪船可達武漢,3000噸級船舶可常年通達重慶。沿江港口、綜合保稅區協同發展力度加大,航運效率獲得提高,運輸成本進一步降低。

(七)共抓大保護形成強大合力

一是在國家生態環境保護修護的嚴要求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絕大部分已經得到整改,生態系統發揮出對經濟增長的強有力支撐。二是建立健全國土空間管控機制,劃定54.42萬平方公裡生態保護紅線,佔帶內國土面積四分之一。三是生態補償機制探索初見成效,一方面,建立省內生態補償機制,另一方面,籤署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如:雲貴川、浙皖等。四是三峽集團、國家開發銀行等多家央企或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共抓大保護工作,提供穩固的金融支撐。(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焦點

  • 國家發改委介紹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
    8769次閱讀 作者:鬱紅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1年01月08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1月5日,國家發改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王善成
  • 江蘇南通:唱響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最美樂章
    作為長江江蘇段最下遊的城市,也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後一站",南通為響應長江大保護戰略部署,通過系統打造沿江特色示範段,積極推進長江大保護工作,沿江生態環境和發展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現在這裡綠色植被連綿成片,沿途隨處可見靚麗的風景線。
  • 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本報北京1月5日電(記者趙展慧)1月5日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五周年。當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5年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積蓄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有關部門和沿江省市做了大量工作,推動長江共抓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奔騰不息的長江正在用磅礴的力量書寫新時代的發展傳奇。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五個關係。「長江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確把握『五個關係』,各項任務取得積極成效,長江經濟帶已經成為我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陣地。」
  • 貴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築牢長江上遊綠色屏障
    長江上遊南岸最長支流、貴州母親河烏江,通過多措並舉的流域治理,水質從2015年的劣V類達到2017年的III類水質標準,一泓清水描繪了貴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生態畫卷。
  • 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本報北京1月5日電(記者趙展慧)1月5日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五周年。當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5年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以科技創新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由湖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點題,湖北省政協研究決定,十二屆十次常委會議圍繞「以科技創新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主題開展協商議政。湖北省政協專門成立了調研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九個調研重點並成立相應調研組,圍繞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優勢新興產業發展、創新挖潛與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分頭組織力量深入調研。
  • 長江沿岸11省市代表委員共話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不搞大開發,共抓...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實踐證明,只要思路對頭、紮實推進,實現舊動能和新動能的轉換是大有可為的。目前,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正努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打造新的高質量經濟增長點。
  • 綠色發展,沙鷗翔集水雲間!寫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5周年之際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 古老母親河譜寫新篇章 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建設紀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把生態環境保護擺上優先地位,以改革激發活力、以創新增強動力、以開放提升競爭力,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一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長江之歌正在神州大地上唱響,母親河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 來自長江上遊的綠色迴響——重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
    如今,長江經濟帶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處理保護與開發關係的根本遵循。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徑中,重慶,這顆長江上遊的閃亮明珠,在使命、責任與機遇面前,正在向著未來書寫這一輩人的答案。 「發揮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作用」的重慶使命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重慶是一座重工業城市。
  • 瀋陽工業經濟轉型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原標題:瀋陽工業經濟轉型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暖春時節,在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瀋陽工具機建設的5D智造谷正式投入運營;在瀋陽市渾南區,將對東北工業轉型升級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的東北工業大數據中心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
  • 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重慶生態環境,強調「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要深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上中下遊協同,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示範」二字,既是信任,也是鞭策。
  • 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
    1月5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王善成、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趙世新、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蘇傑出席發布會,介紹5年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的成效,並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如何推動工作落實,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船舶和港口汙染防治、綠色發展試點示範等方面的舉措和成效
  • 以地圖創新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專訪自然資源部第三地理...
    反映了長江經濟帶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及長江流域及沿江相關省市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及生態文明建設成就,揭示了長江經濟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趨勢,突顯了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同綠色發展、實現中國經濟升級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可為長江經濟帶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資源開發與集約利用、產業布局與優化調整、航道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提供信息服務。
  • 劉子偉:為長江經濟帶增添一抹「綠色」
    劉子偉:為長江經濟帶增添一抹「綠色」 作者:祝科 李治飛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1-02 我叫劉子偉,現任湖北宜昌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
  • 立足浙江跳出浙江 努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立足浙江跳出浙江 努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作者:郭丁源 孫弋弋
  • 完善體制機制 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貢獻江蘇「智慧」
    江蘇的發展離不開長江的滋養,但曾經粗放的發展方式,也付出了生態退化、環境汙染的沉重代價。近年來,江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戰略思想,聚焦「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全力推動長江江蘇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沿江及全省在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的同時,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戰略支撐。
  • 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重慶該如何發揮示範作用
    這一重要指示,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是指引重慶推進高質量發展、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的強大思想武器。  重慶要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還具有重大實踐意義。重慶地處長江上遊、三峽庫區腹地,保護好長江母親河,事關全國發展大局、事關重慶長遠發展。
  • 中國大力推進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綠色可持續發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喬全興):中國北部的黃河和中部的長江,都是孕育中華文明的重要河流。今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被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之前,中國還提出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的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