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維密 更多內衣品牌要搶佔中國330億美元市場份額

2020-12-25 贏商網

  隨著2017維密上海大秀的落幕,除了各種花邊新聞之外,實際上能否給品牌的業績帶來提升還是未知數。   

  中國內衣市場的規模確實讓人眼饞,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30億美元,並且每年以近20%的速度在增長。中國內衣市場競爭激烈,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也開始瞄準和布局中國內衣市場,還有各種微商加入其中,都想爭奪市場份額分一杯羹,也代表了中國有強勁的消費需求。

  內衣品牌的售賣方式從百貨專櫃轉向在購物中心開設專賣店,並借鑑「快、狠、準」的快時尚模式;店鋪布局變化更加注重場景體驗,使得購物氛圍更加自由;同時產品方面也愈發多元化發展,往全品類系列和集合店的模式轉變,滿足消費者的更高的需求。

  從傳統專櫃轉向購物中心專賣店

  據悉,歐洲女性人均每年花費約500歐元在內衣上,而中國女性每年人均內衣消費僅200元,其中二、三線城市消費更低。中國消費者比較熟悉的知名國內傳統內衣品牌大部分一開始是百貨公司系品牌:例如愛慕、安莉芳、曼妮芬、都市麗人、三槍等, 還有來自日本的Peach John蜜桃派和華歌爾,德國著名品牌黛安芬等國際大牌都是比較早進入中國市場,並且收穫了一批忠實粉絲。   

  但這批粉絲大多數是百貨公司的主要消費人群:成熟女性或媽媽級別的,而如今的消費主力是年輕人,如何吸引千禧一代才是品牌的挑戰和出路。每擁有一個新的年輕顧客,就意味著擁有未來幾年的購買力。   

  隨著千禧一代個性化和多樣需求的來臨,百貨商場不再是內衣品牌的唯一出路,更多的內衣品牌開始轉移到購物中心開設獨立門店,甚至也在天貓和京東開店,線上線下同步拉動消費。  

  各種國外內衣品牌相繼「入侵」,除了維密以外,還有快時尚內衣品牌Oysho、設計師品牌Clavin Klein Underwear。被稱為「內衣界的勞斯萊斯」義大利高端內衣品牌La Perla也在中國內地開了十多家店,其中品牌內衣產品佔亞洲地區銷售額的 30% 左右 。同時,La Perla也進駐了京東今年新推出的奢侈品電商平臺TOPLIFE,並開設天貓旗艦店。

   

  拉攏年輕消費者,尋求新變化

  為了給消費者更多元化的選擇,很多內衣品牌都會從內衣主題走向生活和女性主題,研發全系列、全品類、分齡化的產品,提供一站式的消費服務,讓消費者更全面的感受品牌,提高品牌認知度和忠誠度。

  來自法國的少女品牌6ixty 8tight同樣表現不俗,在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有超過100家門店,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的主要購物中心。品牌走的是快時尚的路線,主要針對少女及年輕女性消費者,價格相對比較平價。產品包括內衣、泳衣、家居服、休閒服、配飾系列等豐富產品。門店猶如一個特別為女生而設的粉紅色大衣櫥。  

 

  1.尋求年輕化道路   

  傳統內衣品牌也在尋求年輕化道路,比如安莉芬旗下的年輕少女品牌芬狄詩;德國內衣品牌黛安芬旗下推出少女系列Sloggi,於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有售。

  維密的副線品牌PINK系列價格更加親民,同店銷售增加11%-13%,正邁向3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

   

  2.新興內衣品牌出現   

  國內新興內衣品牌也受到投資方的喜愛,NEIWAI內外便已完成7000 萬元 B 輪融資,由Vertex祥峰投資領投,跟投方啟賦資本、華強資本、真格基金、真成投資。

  NEIWAI內外主打簡約風格的無鋼圈、舒適內衣產品,比起SKU幾百上千的傳統內衣品牌,內外僅有不到30款文胸。自身產品線的延伸以及線上線下渠道結合,近三年來業績保持著5—6倍的增長速度,2017年銷售額預計達到1.8億元。內外將目前在上海、南京和重慶已有5家門店,明年加快開店速度,計劃在一二線城市開30 家以上的直營店。

   

  3.開設全品類旗艦店

   

  維密從去年開始回收代理權,果斷砍掉泳裝及服裝業務,並且接連在中國上海、成都、重慶和北京開了4家全品類直營旗艦店。維密大秀上讓人眼花繚亂的奢華內衣、鑲滿鑽石的fantasy bra.....而現實中品牌卻是走平價路線,每年兩次的big sale減價活動,普遍價格在50美元左右。

  為了體現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更是將一年一度的維密內衣大秀移到上海舉辦,鋪天蓋地的宣傳,想靠秀場和性感來打開中國市場,但是否能真正促發購買,能否在中國立足,還是有待業績報告。

   

  運動型內衣流行,線上渠道拓寬

  運動型內衣和無鋼圈內衣已經慢慢成為一種新的潮流時尚。   

  據A.T.Kearney諮詢公司數據顯示,運動內衣作為單獨品類,2016年銷售額達到35億美元,同比增長20%, 而傳統型內衣銷量卻在不斷下滑。維密近兩年也藉助健身潮流重新吸引消費者,但它的競爭對手除了其他內衣品牌,還有各大運動品牌:NIKE、Adidas、lululemon、Under Armour等。維密雖然主打性感路線,但內衣的銷量卻得益於暢銷的運動文胸及超薄文胸,並取得了14%—16%的增長。

  相比實體零售業,電商的最大優勢就是成本低,價格便宜。2015年,有一款名為「氧氣」的APP出現,專注於女性內衣推薦,主打舒適的無鋼圈內衣,由國內外買手親身試穿後的推薦。這款APP獲得了由 SIG 領投、零一資本跟投的 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就連亞馬遜也在年初宣布跨界女性內衣市場,推出了自主內衣品牌 Iris&Lilly,在亞馬遜平臺售賣不高於10美元的內衣,想以價格取勝。

  根據諮詢機構Technavio報告,全球內衣市場將以17%的年增速增長,到2020年將超過580億美元,而中國內衣市場能達到330億美元,無論是對一心想擴張時尚業務的亞馬遜,還是其他想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內衣品牌來說,及早抓住這個時機也是很重要的。

相關焦點

  • 2017年維秘將大力在華開店 大眾品牌才是中國內衣市場根基
    維秘仍舊不會放過中國內衣市場這個超過美國兩倍、預計達到250億美元的巨大蛋糕,但其面對的最大問題或許還不是品牌熱度流失,而是那些強勁有力的競爭對手。國內反腐政策對本土奢侈品市場衝擊的同時,意外引發消費者對於高端內衣市場的偏好,當下像義大利LaPerla、德國Triumph黛安芬等海外內衣品牌在華大行其道,同時諸如都市麗人這樣的本土內衣品牌也開始揚言進軍高端市場。
  • 4000億的女性內衣剛需市場,無尺碼內衣躥紅,一天賣出一億
    全球內衣市場有4500億美元,中國市場4000億元,但從Ubras、neiwai內外等往前推十年,國內卻沒有出現過一個新的品牌。從古至今,內衣市場的變化從來沒有停止過。性感、獨立、自信、舒適,從取悅男性到悅己,女性的自我價值和審美不斷進步提高。如今內衣在售賣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在普及、迎合新女性崇尚自我的價值觀。
  • 維密美國市場份額被蠶食至24%;微信的「小紅書」被曝光 | 每日時尚...
    維密在美國的內衣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市場份額下降至24% 據Coresight Research發布的報告,內衣品牌維密去年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已從2013年的31.7%下降至24%,正遭受Thirdlove和Savage x Fenty等新興競爭對手的挑戰,這些小品牌的市場份額已從2013年的28.1%增長到36.2%。
  • 維密清倉甩賣,是要退出中國?|維密|中國市場|力寶廣場|馮曉凱|l...
    維密上海力寶廣場店的多個沿街櫥窗上,也貼上了標有「三折」字樣的巨幅海報。不少消費者和網絡博主紛紛表示,周末衝進維密門店搶購,都是因為聽聞維密要清倉甩賣後關閉力寶廣場旗艦店,並隨後退出中國市場。對此,維密母公司L Brands中國相關人員否認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並表示"力寶店關門純屬謠言。"
  • 被「維密」壓制了40年,華歌爾如何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
    「您此行,是要花10億美元買下維多利亞的秘密麼?」2月初,一位投資人向來到美國出差的安原弘展(Hironobu Yasuhara)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安原弘展是日本內衣和紡織品巨頭華歌爾集團(Wacoal Holdings Corp)總裁。聽到這個問題,安原弘展詫異的回問道:「維密的估值已經跌成這樣了?」
  • 日本內衣巨頭華歌爾如何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
    安原弘展是日本內衣和紡織品巨頭華歌爾集團(Wacoal Holdings Corp)總裁。聽到這個問題,安原弘展詫異的回問道:「維密的估值已經跌成這樣了?」   就在不久後的2月下旬,美國私募基金Sycamore Partners以5.25億美元收購Victoria’s Secret(維多利亞的秘密,以下簡稱「維密」)55%的控股權。
  • 維密興衰啟示錄:從風靡全球到被賤賣,敗在哪裡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玥)2月26日,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以下簡稱維密)母公司L Brands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同時,L Brands對外宣布,維密出售事項將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此前,維密被作價11億美元「賤賣」,這家風靡全球的內衣品牌從興盛到衰落究竟經歷了什麼,又給中國內衣品牌帶來了哪些思考?
  • 維密註冊新商標或推出網際網路內衣品牌;歐萊雅集團中國區換CEO |...
    若該商標獲得批准,這意味著維密將生產一系列以「First Love」為名的產品,例如內衣、家居服、泳裝和美妝等。截至目前,維密母公司L Brands暫未透露註冊商標後的具體計劃。深有意味的是,有分析認為維密此舉主要針對的是網際網路內衣品牌Third Love。
  • 復星剛買完青島啤酒 又擬收購義大利奢侈內衣品牌
    外資品牌們都將目光看向了龐大的中國內衣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內衣市場年銷售額在1000億以上,女式內衣約佔到60%,市場規模超過600億元,且以20%的年增速在增長;消費者的收入和觀念變化帶動了中高端內衣的需求,對於款式、面料、工藝質量、品牌價值有更多的想法和追求。
  • 一天賣一億,「不性感」的內衣到底有多大誘惑?
    2017年,維多利亞的秘密將大秀搬到中國,更是掀起了一陣內衣風潮,刺激了國內湧現出一波內衣新秀。全球內衣市場有4500億美元,中國市場4000億元,但從Ubras、NEIWAI內外等往前推十年,國內卻沒有出現過一個新的品牌。從古至今,內衣市場的變化從來沒有停止過。性感、獨立、自信、舒適,從取悅男性到悅己,女性的自我價值和審美不斷進步提高。
  • 維密一季度關35家銷售額大幅下降 維密大秀或停播
    ,集團整體銷售額為26.29億美元,與上一年同期的26.26億美元相比幾乎無增長,淨利潤則大跌15%至4030萬美元,不過均超過分析師預期。對此,分析師Ike Boruchow曾表示,維密近年來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除了消費者對性感內衣喜好度的下降外,還來源於該品牌對線上業務崛起後線下門店疏於管理有關,因為即使品牌的消費者出現了大量向線上轉移的趨勢,該品牌也並未關閉任何的線下店鋪,這也導致了成本的持續增加。
  • 內衣市場融資潮與關店潮齊飛,維密、都市麗人們已經「老」了
    另一邊,中國內衣市場湧出多個新銳內衣品牌,如天貓雙11內衣銷售榜首Ubras、天后王菲站臺的NEIWAI內外(下稱「內外」)等,並掀起一陣融資熱潮。內衣這門生意的玩法,早已發生巨變。投後蕉內估值達到25億元,也是近十年來中國估值最高的內衣公司。為了爭奪服裝市場裡的「最後一塊蛋糕」,新銳內衣品牌均拋棄傳統內衣品牌的固化審美,通過產品承載女性渴望獨立自主的情感需求。
  • 維多利亞的秘密並不想放過中國這個市場 卻不賣內衣
    「中國女性與美國女性身材有所不同,直接將美國市場的內衣拿到亞洲銷售恐怕不太合適,」ValiramGroup(維密授權合作的馬來西亞代理公司)港澳執行總裁KhalidRouissi曾在2013年接受訪問時談到,同時也有投資者認為維密內衣的性感豔麗與中國女性的需求不相符合,但這種觀點似乎站不住腳,至少電商平臺上繁榮的維密代購就足以說明中國女性仍然熱愛這個品牌。
  • 「配股+發債」融資40億美元 小米集團加速搶佔市場份額
    「配股+發債」融資40億美元 小米集團加速搶佔市場份額 融資 小米 市場份額
  • 維密開拓中國市場困難重重 美國尺碼在華遇挑戰
    作為維密在亞洲舉辦的第一場大秀,雖然經歷了嘉賓被換、模特拒籤、現場秩序混亂、國模奚夢瑤走秀摔倒等等窘境,但話題度卻一點也不比以往任何一場維密秀低。作為一個最具聲望的美國內衣品牌,此次對中國市場的探索聲勢浩大,但是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在少數。
  • 維密首家香港旗艦店即將開業
    事實上,在整個中國市場上,維密直到2016年才對產品進行調整並發售內衣產品,開始從中國代理商手中收回20餘家門店的經營權並於同年入駐天貓旗艦店,目前品牌在天貓上的粉絲數量已高達203.3萬。維密於去年3月加快進軍中國市場,圖為上海旗艦店開業有分析指出,維密於去年3月高調進軍中國反映出的是美國本土市場飽,品牌急需為陷入停滯的業績開闢新的增長點。
  • 維密秀之中國仙女
    11月20日,一年一度的「維多利亞的秘密時尚秀」(Victoria's Secret Fashion Show)即將登陸中國上海,這也是維密首次登陸中國,整個過程與11月29日正式播出。儘管近日傳出有多位參與演出的明星與超模無法來華登臺的消息,但並沒有降低人們對大秀的期待,提前亮相的眾超模與展覽已然掀起了「維密」熱潮。
  • 國際品牌搶灘中國女士內衣市場
    原標題:國際品牌搶灘中國女士內衣市場2019年全球內衣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500億美元左右,複合增速6.5%。中國內衣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更快,到2019年的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元,年複合增速為14.5%,其中女性內衣佔總市場規模的60%以上。從品牌角度來看,進口品牌約佔60%的市場份額,中國國產品牌約佔市場的40%左右。中國女士在內衣上的人均消費金額僅為20.2美元/年,為西方發達國家的1/4。
  • 二三線內衣品牌搶佔市場 加速擴張
    二三線內衣品牌搶佔市場 加速擴張 2011-07-11 00:00:00 來源:來源:全球紡織網 內衣、尤其是文胸行業和戶外行業並列被服裝業內人士公認是未來服裝產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