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三地聞,一腳踏三省,快來看看是在哪裡

2020-09-18 龍巖焦點

來源:閩西新聞網—閩西日報

戶外驢行永遠在路上,周末又一次背起行囊,一天穿越閩粵贛邊的項山和黃草山,用雙腳丈量那裡的山山水水。

早上6點30分人民廣場集合出發,上高速,走縣道,拐鄉村,經武平出省,進入廣東平遠縣仁居鎮項山甑下大華自然村,從這裡徒步登頂梅州市第二高峰項山甑,穿越福建武平民主鄉坪畲村的黃草山,全程近20公裡。

福建有兩個三省交界的地方,一個在南平的浦城縣,分別與浙江衢州的江山市和江西上饒的廣豐區相鄰,還有一個就是閩西的武平縣民主鄉坪畲村,它南接廣東平遠縣差幹鎮新嶺村,西北與江西尋烏縣項山鄉福中村交界,距離均為2000多米,是福建唯一三省交界的村莊,腳下一不留神就到廣東或江西,名符其實的「一腳踏三省」,1997年國務院在三村交界的山坳中立有三省界碑。

山甑是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最有名的大山,主峰海拔1529.8米,它既是平遠和尋烏的界山,也是他們境內第一高峰,距平遠縣五十一公裡,尋烏縣二十三公裡,屬於武夷山脈末端。 項山甑的地名令人費解,為何叫「項山」?雖山下有項山鄉,但境內並無項姓人居,據資料記載,此山因其形似客家地區用來蒸飯的木桶盛器,「像山甑」諧音「項山甑」,由此演變得名。另一種猜測,早期此地確有項姓人家,至南宋末著名將軍潘任率全家項山避難,成為尋烏潘氏的開基世祖,並衍為大姓之一,是否後來項姓遷徙他鄉。

路途遙遠,加上鄉村道路狹窄,仁居境內路面全線拓寬,耽擱不少時間,到達目的地整理裝備後即刻登山。原本可以在村民屋後的茶園直達項山甑半山,邂逅為了大家飽覽群山的風光另劈路徑,走過對面的竹林,才行進小段機耕道,沒了軌跡。拱吧,戶外常常就是這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還好,這裡的竹木植物特別是藤條荊棘,知道我們遠道而來,沒有拉扯牽絆,輕鬆的拱到山脊,尋找到另一處上山的小路。

出了叢林,綿柔的茅草碧綠碧綠,好像人工種植,修剪整齊,天空是藍色的,白雲飄過,時而霧氣升騰,把天地相連,一會陽光刺射,雲霧四散飛跑。陣陣輕風吹來,爽歪歪的舒服,或許是立於山頂三臺高大的「風扇」,不停的轉動,為我們送來了清涼。風停之時,處處瀰漫著泥土夾帶異味,地上牛羊的廢物使得青草豐茂,又滋養著牛羊。

走在草甸上,仿佛是在西北的大草原,山嶺起伏連綿,一片綠油油的,偶爾少許石頭點綴在草地,轉身抬頭只見上方一處高高的石頭上,站著兩隻黃牛望著我們「哞哞」的叫,是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嗎?還是我們侵犯了你的領地。翻過一個山坡,一大群牛聚在這裡,黃色、黑色,大牛、小犢,有的低頭啃草,有的相互依偎竊竊私語。

快到山頂,坡度有點陡峭,接近中午,肚子開始造反了,是休息補充能量,還是繼續,有經驗的老驢說,填飽肚子,難邁步子,幸好景色宜人,大家邊走邊拍,如同蝸牛一步一步往上爬。

原以為是最高峰,哪知一山更比一山高,離頂峰還差幾個山頭呢!不過,已經可以看到三省了,這是江西,不對,那邊是武平,大家胡亂猜測。風景那個美喲,用邂逅的俗語:「哇,不得了,太美了!」一時間也忘了飢腸咕嚕,舞棍弄箭,賣弄風騷,拍照、錄像、發送,第一時間分享朋友圈。

稍作歇腳用過午餐,繼續走吧,項山甑在招手啦。下山、隘口、上山,走過幾個山脊,低矮的灌木,白色的茶花,攀爬峭壁,終抵最高峰,只見一塊石壁刻有「項山甑,海拔1529.8米」,項山,千裡迢迢我來了。邊上一塊巨石巍然屹立在陡峭的山坡,這個「飛來石」,高約2.5米、長寬各2米,而支撐這塊百噸重的龐然大物,竟是一塊巴掌大小的石頭,千百年來歷經風雨雷電侵蝕,傷痕累累滿目滄桑,仍就我自巋然不倒。

站上石頂,山高我為峰,感覺雲和天空觸手可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佇立邊陲,毗鄰三省風光盡收眼底,極目遠眺,平遠、尋烏、武平等縣城清晰可見。廣東群山巍峨連綿,向南延伸,坡上青青草綠,江西所見連片塑料覆蓋,猶如冬天白雪皚皚,茶山、果園?贛南的風電在山脊一字排開,延綿幾十裡,甚是壯觀,開發的同時山體也遭到破壞,滿目瘡痍,風電後面的福建,青山滴翠,層巒疊嶂,林海茫茫。項山的山體為多樣的巖石組成,以高、險、俊、奇名揚三省邊界,令人心曠神怡,輕柔的風,祥和的雲,波濤霧湧,山峰披紗,若隱,若現,山下村莊似珍珠鑲嵌,星星,點點。

風光旖旎,景色不需要任何濾鏡,美得動人心魄。山巒起伏,綠野蔥蔥,高山聳峙,怪石嶙峋,或聚或散,或臥或站,身披鐵甲的戰士,和藹可親的老壽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還有的像飛禽走獸,姿態萬千。

上山容易下山難,坡度陡峭的石壁,小心翼翼,慢慢下到山坳的叢林,樹木遮擋了火熱的太陽,較前面平緩了許多,走過一段山路,來到了風電的便道。

前方不遠處傳來「咩咩」的叫聲,轉過彎一群黑山羊在山邊吃草,看到我們這些不速之客,慌忙向山裡跑去。吃的上好青草,喝的是石縫中的瓊漿玉液,肉質自然鮮美,細膩無羶味,尋烏的「項山糯米」和「項山山羊」歷史悠久,久負盛名。

沿砂石便道繼續前行,火辣辣的太陽烤著,汗如雨下,隊伍拉得老長,身上的水基本喝光,個別的已經是步履維艱,巧遇道路施工,為保證安全,管理人員讓我們等齊通過,一帥哥007(車牌),知道我們缺水,馬上從車裡拿來大桶礦泉水,給大家補給,感謝你,007!

上下不停的盤旋,終於到了武平的坪畲村啦。「雞鳴三地,煙飄三省」的地方,國務院立的三省界樁,就在一個毫不起眼的山溝密林中,若無人帶路,是很難找到一腳踏三省的界碑。

坪畲村的黃草山,與項山甑相連,時常雲霧繚繞,人間仙境,綠色家園,在這裡便可領略北國的風光,廣闊的高山草甸,構成三省邊陲的天然牧場,每逢春耕之後,山下的村民將自家的牛趕往山上,為便於辨別,人們習慣在牛的某個部位做上標記。從暮春到初冬,山之庇佑、甘露滋潤,林茂草豐、浪漫度假,或三五成群悠閒踱步,或成雙入對卿卿我我。漫長歲月的滋養,春華秋實,每頭牛都毛色晶亮,渾圓結實,體格健碩,待冬寒之時結伴而回,常常一頭母牛上山,回家時已是兒女成雙。

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一日行走三省,有些都未能看上一眼,還是有些遺憾。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的興起,當人們的目光聚焦到這裡,撩開那神秘的面紗,高山草甸,你是否還能保持原生態的古樸,寧靜與安詳,但願吧,南國的草原。

作者 廖亮璋

相關焦點

  • 羅中璽:行走赤水河(1)雞鳴三省,一雞長鳴,三省可聞
    雞鳴三省,一雞長鳴,三省可聞對於「一雞鳴三省」之地或「一腳踏三省」的地方,在中國的版圖上,至少可以找到40餘處。三家隔河相望,相距直線距離均為200米左右,雄雞報曉,三省可聞。於是,不知從何年何月開始,這裡便有了「雞鳴三省村」。
  • 雞鳴三省在哪裡?
    今年1月21日,一則新聞映入人們的眼帘:歷時三年,位於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雞鳴三省大橋通車了。從此,這三省邊陲的偏僻之地,告別了相望不相通的歷史。這座大橋,對人文地理愛好者來講,還有著特別的吸引力。因為四川敘永水潦彝族鄉岔河村、貴州畢節林口鎮、雲南威信坡頭鎮交界處,名列中國十大「雞鳴三省」標誌地榜首。
  • 尋覓陝西「風雷鎮」,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驚
    這座古鎮位於寧強西北角,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處,西臨九寨溝,"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驚",這個西北"最傳奇"的古鎮——漢中青木川古鎮,經歷了很多歷史的巨變,是一個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結合的古鎮。著名作家葉廣岑的《青木川》寫的也是這裡的故事,許多人在看完相關電影和書籍以後就想到這個古鎮去遊玩和考查。
  • 「金雞鳴,三省知」又叫「一雞鳴三省」你知道這是哪個地方嗎?
    在這裡最出名的就是雞鳴三省了雞鳴三省"意指,早晨一隻雄雞啼曉,三個省都可同時聞聽,即古人所說"金雞齊鳴,三省皆知",又俗稱"一雞鳴三省"或 "一腳踏三省"之地。雞鳴三省又叫做雞鳴四縣(雲南鎮雄縣和威信縣、四川敘永縣、貴雲貴川雞鳴三省之--三岔河州畢節市七星關區),位於雲南省鎮雄縣坡頭鎮德隆村白車、威信縣水田寨、四川省敘永縣水潦彝族鄉岔河村、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苗寨畢節雞鳴三省景區交界處。這條岔河把雲、貴、川分開來。
  • 我國西南一處雞鳴三省之地,位置偏遠,景色不輸熱門景區
    "雞鳴三省",什麼意思?顧名思義,這個地方的一隻雞五更天打鳴,三個省的村子百姓都被喚醒。這樣的地方,也通常被叫做「一腳踏三省」。我國地域廣大,省市土地相接,這樣的地方肯定不少,今天要說的是在我國大西南的一處地方。
  • 一腳踏三省——洪安古鎮
    在長江上遊地區、重慶市東南部,距秀山縣城47公裡,有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洪安古鎮,該鎮位於重慶、湖南和貴州的交界處,東與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的邊城鎮隔河相望,南與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的迓駕鎮山水相連,為渝東南門戶。
  • 五一去哪裡,雲貴川三省交界,雞鳴三省旅遊區遊記#五一小長假#
    我向大家推薦的是 :雲貴川交界的雞鳴三省旅遊區,貴州屬於防疫低風險區 這是我去年國慶節期間去雞鳴三省旅遊見聞,僅供大家旅行參考。 有什麼特色:三省交界,一日遊三省,1,雞鳴三省觀景臺(公雞打鳴,三個省的村民都能夠聽到),2,雞鳴三省紀念碑,3,雞鳴三省大峽谷。4,雞鳴三省大橋(2020年1月已通車) 地理位置: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雞鳴三省旅遊區 開放類型:全年免費開放(自駕遊只收停車費10元) 登觀景臺方式:1,徒步。
  • 中國最奇葩的古鎮:「一腳踏三省,三省一條街」,你知道在哪嗎?
    而中國地大物博,真的有這麼個地方一腳踏三省,就是豫(河南)、鄂(湖北)、陝(陝西)接壤處的白浪街!1、「雞鳴聽三省,犬吠三省聞」白浪街依山臨水,因緊靠發源於陝西湘可鎮南部的白浪河而得名。2、三省碑:三個方位面對著3個不同的省鎮白浪街的街心,有一塊露出地面的三稜石,一面朝西,一面朝東南,一面朝東北。下邊有渠水穿街心而過,人稱「三省溪」。自古以來,以三稜石中心為起點,朝西的一面歸陝西管;朝東南的一面歸湖北管;朝東北的一面歸河南管。
  • 長江之城 | 一腳踏三省——洪安古鎮
    長江航運在長江上遊地區、重慶市東南部,距秀山縣城47公裡,有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洪安古鎮,該鎮位於重慶、湖南和貴州的交界處,東與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的邊城鎮隔河相望,南與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的迓駕鎮山水相連,為渝東南門戶。
  • 一腳踏三省的古鎮,「朝秦暮楚」一詞的由來地,你知道在哪嗎?
    在我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古鎮,之間我們也見過不少,不過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地理位置獨特,人們稱它「一腳踏三省」的荊紫關鎮。,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
  • 重慶又一古鎮走紅,人稱渝東南門戶,卻以「雞鳴三省亭」享譽全國
    ,所以這裡也被人們稱之為「一腳踏三省」、「渝東南門戶」,同時這裡也是沈從文筆下《邊城》的原型。說來這個地方也是非常的神奇,來到古鎮的亭子裡,不僅僅是一腳踏三省的土地,更是從三個省份傳來的雞叫聲都能清晰地聽到,所以這裡也以「雞鳴三省亭」而享譽全國。來到洪安古鎮,立馬會被這裡的古建所吸引,一處處帶有年代感的古建坐落在那裡,極具觀賞價值。
  • 尋烏:項山甑,一腳踏三省的神秘之山
    在尋烏縣項山鄉,當地有座山,名叫項山甑,因地處武夷山脈尾部、贛粵閩三省交界處而聞名。當地傳言有一腳踏三省、雞鳴聞三鄰。項山甑分大、小兩甑,因遠遠看去似客家人煮飯用的飯甑,故而得名。毛澤東在《尋烏調查》中曾寫有「三標的貨,項山的糯」,項山糯米釀製的米酒香甜醇厚。項山山羊生長在海拔高地,吃高山青草,喝山澗泉水,所以肉質鮮美、細膩,無羶味。
  • 在晉陝蒙三省交界,看到了打鳴的雄雞,感受到神奇的雞鳴三省聞
    我們追溯黃河源頭的旅程來到了內蒙、山西、陝西的交界,黃河從這緩緩流過,山上巨大的紅色公雞就是這裡的象徵,意在告訴遊客這裡就是雞鳴三省聞的地方。陝西的沿黃路我走過,所以我認為來這個景區還是從府谷方向來更加方便。路邊幾棟房子我們就可以理解為是遊客服務中心,有簡易的廁所,為遊客提供方便。
  • 雞鳴三省:
    雞鳴三省村風光敖玉龍攝  秋日的清晨,濃厚的綠意籠罩著貴州大地。我來到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雞鳴三省村,赤水河緩緩流淌,村中到處綠蔭如蓋,紅旗隨風飄揚。  「雞鳴三省」,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省的雞叫,在三個省都能聽見。「在這裡可以看到,左邊隔著渭河的是雲南的白車村,右邊隔著赤水河的是四川的岔河村,三省交匯的山水峽谷奇景一覽無餘。」站在老鷹巖的玻璃棧道上,畢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甘德富介紹著雞鳴三省的地貌特徵。這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谷崖壁陡峭,險峰重嶺,河谷幽深。谷底,渭河和倒流河匯集成赤水河,一派壯麗奇秀的山水峽谷風光。
  • 中國「1號公路」:沿黃公路最北端,雞鳴聞三省之地
    起點也是三省交界之處,被稱為「雞鳴聞三省之地」!
  • 「雞鳴三省會議」——遵義會議的繼續和補充
    雞鳴三省位於黔、川、滇三省交界處的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雞鳴三省村。「雄雞啼叫,三省皆聞」、「一步踏三省」是雞鳴三省這一村子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村名的由來。 雞鳴三省處在東經105度18分至105度19分、北緯27度40分至27度42分之間,面積約三平方公裡。
  • 「一腳踏三省」的古鎮,曾日進鬥金,有「小上海」的美譽
    它依山臨水,「一腳踏三省」,地理位置可謂優越。荊紫關古鎮,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丹江右岸,因為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古鎮有「一腳踏三省」和「雞鳴三省荊紫關」的稱號。悠久的歷史,在此留下了豐厚的商業文化和絢麗的古建遺存,三省一條街、平浪宮、山陝會館等,這些或古樸、或俊秀、或雄奇、或莊嚴的人文景觀,無不充分展現出荊紫關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泗水繞山城,雞鳴三省聞」,你知道竹溪這個古鎮的由來嗎?
    不了解的快和小微一起來學習!泗水關扼鄂、渝、陝三省(市)交通咽喉,自古有「三省通衢」之美譽。商周時期,泗水關就是交通要塞和兵家重地,這裡至今還殘留著武王伐紂時的古驛道、絕龍嶺和泗水關古戰場遺址。「泗水繞山城,雞鳴三省
  • 沈從文筆下的那座湘西小城,其實也是個雞鳴三省之地
    有句老話叫「金雞齊鳴,三省皆知」,現在我們一般說成「雞鳴三省」或者「一腳踏三省」,這樣的說法常見於旅遊領域,最著名的可能是雲貴川交界處的那個景區。「雞鳴三省」之說不假,並且細心的遊客還能在古鎮的河邊一個三角亭下看到兩面分別刻有「三省聞雞鳴」和「一腳跨三省」的石碑,還有用小石頭砌成的一個大大的腳印。
  • 一腳踏三省的古鎮,「朝秦暮楚」一詞的來源地,你知道在哪嗎?
    導讀:一腳踏三省的古鎮,「朝秦暮楚」一詞的來源地,你知道在哪嗎?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這個古鎮的歷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蘊那也是非常深厚,而且還擁有著最為獨特的地理位置,這個地方是一腳踏三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