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就業辦法多舉措實(民生視線)

2020-12-18 人民網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

  眼下,各地正在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智聯招聘最新周報顯示,目前仍有三成勞動者尚未返城,有29.3%的職場人仍在等待公司的復工通知。返崗者能否順利復工?待崗者如何找工作?在崗者是否會面臨減薪?記者進行了探訪。 

  ——編 者

      

  「送人到崗」,返崗途中有保障

  「省際班線全部停運,今年還走不走得成?」正月十五一過,如何返城返崗讓四川省仁壽縣寶馬鄉決心村村民鍾維犯了難。「往年這會兒,大伙兒已經坐著長途汽車去深圳復工了。」

  幸好,當地政府啟動了「點對點、一站式」運輸服務。日前,鍾維就戴著口罩、背著行李,和32位同鄉一起登上返深直達車。「這下好了,明晚就能到深圳,既能及時返崗,又不用擔心傳染。」

  和鍾維一樣,受疫情影響,不少員工尤其是7500萬跨省務工農民工的返崗路被「阻斷」。勞動者有困難,政府幫扶得跟上。日前,人社部等有關部門紛紛出臺政策,暢通勞動者返崗路。

  先搭平臺,摸清返崗需求。第一時間上線農民工「點對點」用工對接信息平臺,支持各類企業在線填報員工的返崗需求,支持各地人社部門第一時間掌握這些信息,實現輸入地和輸出地的信息及時對接。

  在廣東,看著返崗人數從2萬多人上升到3萬多人,伯恩光學人力資源總監俞耀川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疫情期間,公司訂單不停,節前用人總數超7.8萬人,春節在崗僅有2.1萬人,缺口極大。」讓俞耀川沒想到的是,上報用工需求後,廣東省第一時間與員工比較集中的雲南人社部門對接,啟動省際幫扶協作調劑,幫助伯恩員工及時返崗。

  再建機制,暢通返崗之路。人社部會同公安、交通、衛生健康等部門和國鐵集團成立了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協調小組,組織專車、專列、專機等護送農民工安全返崗。

  2月26日上午11時,搭載著88名農民工的EU1821次航班從四川交投巴中恩陽機場起飛,2個半小時後,航班抵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該航班是四川巴中發出的首班農民工返崗包機。

  據了解,巴中市作為四川勞務輸出重點地區,為切實解決農民工返崗問題,當地人社部門積極與用工地人社部門、用工企業對接,由地方政府組織,企業承擔包機費用,實施了「包郵」返崗行動。

  最後強服務,做好疫情防控。「今年返崗,手裡多了2張表,一張健康證明、一張返崗登記表。」鍾維說,前者是由鎮村兩級衛生機構出具,證明本人及家庭成員沒有疫情症狀;後者由所屬社區或村鎮出具,證明其確屬返城返崗人員。

  當地人社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有了這兩張表,相關部門就能核實和追溯出行人信息,並推送至目的地交通、人社部門,形成疫情防控的閉環。

  政策護航,出行無憂。截至目前,全國已通過組織專車、專列、專機等方式,「點對點」運送農民工返崗超80萬人,農民工的返程路日益通暢。

  同舟共濟,政府幫扶穩崗位

  返崗有困難,不少員工藉助信息技術,開啟了「雲復工」,實現「雲在崗」。

  因疫情影響,回武漢老家過年的劉國銀遲遲不能返回江蘇工作。儘管如此,身為雙良冷卻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的他,工作節奏和平時並無區別,他負責的全球最大全鋼結構空冷塔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

  「多虧了信息化辦公軟體和視頻會議系統,能實現遠程辦公。只是上崗地點不同,工作進度不受影響。」劉國銀介紹,公司職工通過遠程辦公等形式工作的,都算返崗復工。

  復工了,在崗了,職場人依舊有煩惱。凱德集團董事會和高管自願降薪,淡馬錫宣布全員凍薪一年……智聯招聘調研結果顯示,有43.5%的受訪者表示存在收入減少的風險。在崗員工的權益如何保障?

  「我們將通過減免、緩繳社會保險費,返還失業保險金,發放援企穩崗補貼等措施來減輕企業的負擔,幫助企業不裁員、少裁員,穩定和諧的勞動關係。」人社部副部長遊鈞說。

  為應對疫情影響,國務院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醫保費和實施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有望為企業減負6000多億元,幫助企業穩定崗位。同時,人社部、財政部還宣布,放寬失業保險返還申領條件。只要中小微企業裁員率不超過5.5%,30人以下的企業裁員率不超過20%,都可申領返還企業所繳上年度失業保險費的50%。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向11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34億元。

  「僑銀環保向旗下3.5萬多名環衛工人承諾,我們不減薪、不裁員、不離棄;向社會承諾,我們不畏懼、不退縮、不添亂,為戰勝疫情提供環保保障。」日前,僑銀環保的「六不承諾」鼓舞了全國各地的環衛工人。

  「環衛工人也是抗疫一線的戰士,他們的工作很累很髒很危險,企業必須關心和愛護他們。」公司執行總裁陳立葉坦言,一個擁有3.5萬名員工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要做到這「六不承諾」並不容易,多虧了各項利好政策的幫忙。「尤其是減免社保費,極大地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更讓陳立葉意外的是,廣東省人社廳主動上門,提醒企業可以申請認定扶貧基地。「我們有很多環衛工人都是貧困人口,如果申請成功,不僅企業能領取一次性補助30萬元,每個貧困者還有5000元補貼。」 陳立葉說,這樣一來,企業穩崗保薪的信心更足了。

  不過,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確實面臨困難。「對此,我們鼓勵企業和職工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指導企業和職工通過協商,採取調整薪酬、縮短工時、輪崗輪休等方式來穩定崗位。」遊鈞說,對暫無工資支付能力的,企業經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可以延期支付職工工資;對確實需要裁員的,依法規範裁員,防止違法裁員,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根據人社部的通知,對受疫情影響、用完各類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勞動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指導企業參照國家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與職工協商,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按有關規定發放生活費。

  專家建議,企業調整薪資前與員工充分溝通,以期得到員工的理解。同時,企業可以承諾度過危機後對員工進行相應的補償,並與員工籤字確認,以確保雙方的權益。

  共克時艱,待崗在家心不慌

  「村裡貼了招聘公告,二維碼『掃一掃』就能找崗位。加上鎮勞動保障所推薦,我已經在家附近的包裝廠上班了,月工資3000多元!」陳細英是江西省高安市石腦村的貧困勞動力,原本在廣東東莞一家電子廠務工,受疫情影響遲遲未能返崗,加上兒子即將成家,她打算在本地找份工作。

  「我們市有6458名外出貧困勞動力,目前還有2100餘人滯留本地。」高安市就業局局長葛君介紹,為了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高安市一邊開通微信公眾號,發布了近1900個用工崗位,並將招聘宣傳單貼至各個村莊;一邊積極開闢公益性崗位,確保疫情期間滯留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不返貧。

  我國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有1.7億人。受此次疫情影響,不少地區的農民工不能外出或不願外出,只能待崗在家。參加技能培訓,提高自身能力,成為不少人的迫切需求。

  「每天2小時網課,學習日式保潔方法,課後再練習2小時,日子過得很充實。」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村民康敏信心不減。大城市家政缺口大,在家把基本功練好,疫情結束後不愁沒有好工作。

  看準需求,有關部門再次化身「服務員」,啟動「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今年將遴選50多家優質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臺,推出覆蓋100個以上職業(工種)的數字培訓資源,補貼開展100萬人次以上的線上職業技能培訓。

  受疫情影響就業進度的,還有高校畢業生這一重點群體。武漢大學研三學生吳婧雯便是其中一員。「去年下半年忙於實習,沒太參與秋招,準備將心思集中放在春招。現在疫情導致市場招聘需求下滑、招聘進程延遲,後期還有論文答辯。面對這雙重壓力,確實有些著急。」她說。

  為解決這一問題,多途徑招聘渠道正在開闢。教育部與5家招聘網站合作,推出「24365校園招聘服務」,第一批80餘萬個崗位上網;國投集團國投人力推出「國聘行動」,匯聚70餘家央企、近50家優質民企,進行線上「雲招聘」;3月份各地各高校還將舉辦近2萬場網上招聘活動……線上宣講、視頻面試等在線招聘模式日益豐富,促進高校畢業生與用工企業精準對接。智聯招聘數據顯示,復工後第四周,人才市場在供需兩端都呈現持續回溫的趨勢,招聘職位數環比增長21.43%,求職行為環比增長35.05%。

  「藉助這些渠道,我已經向幾家心儀的企業投遞了簡歷,正在等待筆試面試通知。面對挑戰,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心態放平和,拓寬就業選擇面,最後一定會有滿意結果。」目前在山西太原家中等待返校的吳婧雯,正積極為就業和畢業論文做充足準備。

  2月28日,在江蘇江陰海達橡塑股份有限公司,車間正熱火朝天地進行生產。企業當前返崗率約90%,因疫情影響的待崗員工中,有20多人來自湖北。副總經理胡蘊新介紹,對於操作工,公司與職工協商優先使用帶薪年休假的方式,按照相關規定正常發放工資;用完年休仍不能返崗的,按江陰最低工資標準進行發放,每個月2020元,「疫情之下,湖北籍員工可以安心在家等待返崗,企業和職工一塊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等待他們平安歸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06日 19 版)

(責編:李楓、嶽弘彬)

相關焦點

  • 千方百計穩就業 全力以赴保民生
    (本報記者張有水攝)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百姓「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條條穩就業、保就業的精準舉措落地落實,一次次提升服務的創新實踐惠企惠民。在就業這件民生頭等大事上,濟南千方百計,全力以赴。
  • 太原市小店區出臺17條政策舉措 優先穩就業促消費保民生
    太原市小店區出臺17條政策舉措 優先穩就業促消費保民生 2020-06-18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有的放矢)
    就業是民生之本。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就業壓力顯著加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只有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才能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 溧陽市推出「人才夜市」穩就業保民生
    溧陽市推出「人才夜市」穩就業保民生 發布日期:2020-08-25 14:34 來源:溧陽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日前,溧陽市舉行2020年首屆「穩就業 保民生」人才夜市專場招聘會活動現場設置了政策諮詢區,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人社業務諮詢。據統計,當晚有上上電纜、科華控股、華鵬變壓器、天目湖旅遊等110餘家企業參加此次「人才夜市」,共提供各類就業崗位2000餘個。活動當晚累計入場人數超過1500人次,達成初步就業意向328人。
  • 穩就業、保民生,白河鎮這樣做
    穩就業、保民生,白河鎮這樣做 2020-12-09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解好「最大民生」必答題 湘西州織好「四張網」穩就業
    紅網時刻通訊員 龍興昌 張偉 湘西報導今年以來,湘西州人社局突出「六穩」中穩就業基本盤,狠抓「六保」中保居民就業到位,把穩就業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計織好四張「網」,集中全力做實四個「送」,在戰「疫」大考中解好「最大民生」必答題,奮力書寫了穩就業、保就業、固民本的合格答卷。
  • 關鍵詞:人民至上——穩就業保民生:今年工作優先項
    聚焦2020全國兩會「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在昨天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上,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持續引發天津代表委員熱議。大家圍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完成「六保」任務,切實兜牢民生底線,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等,談思路、提對策、建良言。
  • 東南亞多國穩就業舉措初顯成效 就業市場逐步改善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東南亞多國穩就業舉措初顯成效(國際視點)核心閱讀在持續出臺的幫扶政策推動下,東南亞多國就業市場近期出現改善。分析認為,東南亞地區經濟普遍存在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地區國家需要著力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多元化,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以保持就業市場的長期穩定。
  • 端穩「飯碗」保就業 加碼護航促創業 | 「民生必答題」我市交上...
    保就業舉措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能用盡用,促創業手段可施盡施!面對今年位列「六穩」「六保」之首的就業工作,我市於危機中育新機,通過建機制、穩崗位、拓渠道、保重點、兜底線、強培訓、優服務等系列舉措,為「民生必答題」交上了一份務實答卷。
  • 就業是最大民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標杆
    同時強調人社事業改革發展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努力推進穩就業工作,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完善勞動關係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另一方面,「穩就業保民生」,做好高校畢業生、異地務工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截至目前,共有1600多家優質企業提供超6萬個崗位,全市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已吸納8700名應屆畢業生就業,有力拓寬了畢業生就業渠道。加快推進失業補助金發放。向19.06萬人發放失業補助金5.94億元。
  • 2020重點民生實事|渝中:多點發力穩就業 託起民生幸福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的背後是一戶戶渴求安居樂業的家庭一個個想要通過拼搏實現理想的創業者今年以來,面對各種就業挑戰,渝中區凝心聚力,落實減負、穩崗、擴就業一系列力度大、靶向準的政策措施,讓居民牢牢端穩「飯碗」,交出了一份築牢民生之基的滿意答卷。
  • 「以工代訓」助力穩崗促就業
    這是鹽城市有效應對疫情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對就業影響,做好「穩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業是民生之本。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就業壓力顯著加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只有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才能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 就業是最大民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標杆
    同時強調人社事業改革發展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努力推進穩就業工作,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完善勞動關係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另一方面,「穩就業保民生」,做好高校畢業生、異地務工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截至目前,共有1600多家優質企業提供超6萬個崗位,全市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已吸納8700名應屆畢業生就業,有力拓寬了畢業生就業渠道。加快推進失業補助金發放。向19.06萬人發放失業補助金5.94億元。
  • 穩就業 保民生,溧陽創新推出「人才夜市」
    一百多個「攤位」排列的整整齊齊,在每一個「攤位」面前都擺放了崗位需求展架,「攤主」們一個個都使出渾身係數吸引前來的求職者……溧陽市商務部和溧陽市人社區聯合了溧陽人才網,在溧陽市任命廣場共同舉行了「2020溧陽首屆『穩就業 保民生』人才夜市專場招聘會」,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 東南亞多國穩就業舉措初顯成效 就業崗位增加
    核心閱讀在持續出臺的幫扶政策推動下,東南亞多國就業市場近期出現改善。分析認為,東南亞地區經濟普遍存在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地區國家需要著力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多元化,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以保持就業市場的長期穩定。
  • 穩就業、保就業,長順各行業領域新增就業崗位1282個!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穩」「六保」之首。長順縣根據自身實際,想辦法、出實招,利用工業企業、農業產業、服務業等,積極開發崗位,拓寬就業渠道,實現群眾穩就業。截至目前,長順縣工業企業實現就業崗位8000個,新增就業崗位800餘個。在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中,長順縣按照「勞務公司+勞務服務中心+勞務合作社+農村勞動力」的運作模式,健全勞務服務體系,形成鏈條式勞務產業輸出。
  • 「創」出就業潛力,「扛」起民生責任——來自一線的穩就業觀察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題:「創」出就業潛力,「扛」起民生責任——來自一線的穩就業觀察新華社記者 侯雪靜、姜剛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今年前10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提前2個月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目標。
  • 杭州工會「三助三保」穩就業保民生
    在日前杭州市總工會舉辦的2020年就業服務月網上招聘周活動上,來應聘的職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杭州各級工會累計開展網上助力企業招工活動9280場(次)。如今,杭州工會從「線下活動」轉向「線上服務」,綜合施策,打出助就業、助創業、助學業,保安全、保生活、保福利的「三助三保」組合拳,千方百計「穩就業保民生」。  為待崗職工送崗位的同時,杭州市總還千方百計「助創業」。
  • 東南亞多國穩就業舉措初顯成效(國際視點)
    近期,受益於地區各國政府積極有效的穩就業政策舉措,泰國、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就業市場出現回暖跡象,一些國家新增就業崗位明顯增加。  多國就業市場逐步改善  23歲的泰國小夥查瓦裡原本是一名旅遊巴士司機。因疫情導致來泰外國遊客銳減,查瓦裡通過朋友介紹,改行成為泰國物流公司「閃電達」的摩託車快遞員。
  • 鶴山高質量實施三大培訓工程 紮實推進「促發展穩就業保民生」工作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鶴山市人社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鶴山市委、市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要求,通過高質量實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培訓工程,並發揮其獨特作用,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和社會經濟全面復甦的同時,紮實推進「促發展、穩就業、保民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