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霜降,由於頭一天四川省川西高原下了一夜的雪,霜降這天顯得天氣格外的好。無論是甘孜州還是阿壩州,都是一片雪景,有的朋友就問我了,那距離成都市最近的巴朗山彩林黃沒黃?巴朗山的確是距離成都最近的大雪山,僅170公裡左右,埡口海拔4481米。好吧,這次我給大家帶回10月底巴朗山路況和彩林最新消息。
巴朗山隧道還沒有積雪,只是零星的有一些雪花。但如果走老路,你將會看到另外一個世界。巴朗山老路維護得還不錯,道路破損目前還不嚴重,積雪也有人清理,估計是融雪劑的原因。
在這樣的季節翻越海拔4481米的高山,四驅很重要。然而我並沒有說過兩驅車不能走,兩驅車是可以的,我還看見一些兩驅轎車,但走得比較辛苦。路面雖然積雪已經被清理,但是很多地方還會有硬冰。
就連我停車拍照,也選擇的是碾壓積雪,而沒有在路面上停車,這是為了給兩驅車爬坡騰出位置,以免擋路。兩驅車一旦在這個路面上停車,再加上坡也比較陡,是很難再次起步的。
積雪經過車輛碾壓,也容易形成光滑的冰面,但四驅就不成問題。巴朗山是一座時常大霧的山,因為地勢,阻擋了四川盆地上來的水汽,因此靠近汶川縣一側容易形成大霧。翻越這座山要選好時間,一般是中午之前翻山,天氣會比較好,一到了下午,尤其是2點以後,就開始起霧了,經常能見度不到10米。
這次翻山,我選擇的是上午10點,萬裡無雲,天氣晴好。
在這樣的環境下尤為注意,必須常備墨鏡,本來海拔就高,紫外線強烈,再經雪面反射後加倍,容易灼傷眼睛,嚴重的會失明,就是我們常說的雪盲。
到達公路最高點,海拔4481米的埡口處有一座王母廟,作為經常行駛在這條線上的司機,我會去拜一拜,討個吉利。
埡口的氣溫是-2℃,天寒地凍,門口插著的香火都變成了這副模樣,就像發福的棉籤一樣可愛。但這裡太冷了,風也大,寒風颳在臉上就跟刀子在刮一樣,除了像我這樣的攝影人,一般人也呆不了多長時間。
埡口路段,由於人踩得多,不管是汽車走的路面還是路基,冰面比較硬,人在上面走,一不留神會摔跤。要保護好手機的相機和手機,汽車停車也要擇路而停,光滑的冰面上是個問題。
所以我在這裡順便解答許多網友的留言,跑川藏線很多人說轎車可以,兩驅車沒問題,你要分季節、看運氣。這樣的天氣,還是四驅SUV和越野車比較好,你連巴朗山都過不了,跟別說川藏線了。上山的途中,親眼所見一輛捷達在冰面上打滑,車身打橫了,撞在了路邊靠山一側的巖石上。還好是靠山,不是懸崖。
這天巴朗山汶川縣一側上山的天氣很好,小金縣一側下山路卻雲霧繚繞,這跟我們平時的經驗的相反的。沒辦法,大自然的天氣就是這麼奇怪,拜完了王母廟,準備下山。
既然來到了巴朗山,在下山途中就免不了在雪地上撒撒野,離開公路,到積雪的泥地上去跑一跑,發揮一下四驅的優勢。說實話上山途中我一直用的是4WD AUTO,也就是自動的適時四驅,上山途中這樣的路面已經足夠能應付了,但沒有用4WD LOCK我好像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這輛三菱歐藍德是我的座駕,2.4L自然吸氣4WD的,國產廣汽。以前駕駛兩驅車型翻越巴朗山到四姑娘山、小金縣,在深秋或者冬天都要準備鏈條,但這樣的路況歐藍德不必掛鏈條,4WD LOCK在雪地上牛氣哄哄的,它還可以自動檢測冰雪路面,儀錶盤上顯示possible icy roads,自動分配扭矩和四輪動力。
當下到海拔4000米的時候,冰雪路面就沒有了,周圍零零星星的積雪。逐漸的,山間的彩林色彩逐漸呈現了出來,由於還有積雪,在一片白色的冰雪世界裡,有這樣一組金黃的山林,怎能不感嘆不虛此行。
深秋彩林,一直是四川省旅遊的一張名片。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米亞羅、黑水、光霧山等著名的彩林觀賞點,平時自駕路上路過的一些看起來很平常的路邊,其實也是值得駐足的,比如今天來的巴朗山。只要你用心留意身邊的每一個細節,這樣的風景就時常會被發現。
四川省每年都在發布紅葉觀賞指數,也就是說,紅葉成型是有數據可依的。由於從巴朗山翻山下來就是四姑娘山景區,那麼四姑娘山的紅葉指數是可以參考的,巴朗山的紅葉10月底目測可達II級,也就是說,部分已經呈暗紅色,其餘在發黃狀態。
天氣很好,陽光的照射使樹林之間形成了光和影的交錯,再加上雪的襯託,就成為了四川西部高原的最美風景。而巴朗山距離成都市也就僅僅170公裡,沿著都汶高速、映臥路,4小時就可以到達,時間綽綽有餘。像我這樣只是為了給各位讀者探一探紅葉的,當天就可以從這裡打一個來回,返回成都。
時間充裕的朋友,可以用2天時間,第一天從成都出發翻越巴朗山到達四姑娘山,可以走隧道,喜歡看風景的也可以走老路,兩驅車最好準備鏈條,四驅不用準備,到達四姑娘山也就是一個上午的事情。遊覽完四姑娘山景區以後,選擇從夾金山、寶興、磽磧返回成都,國道351路況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