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達爾文港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12月15日,一名澳大利亞高級國防官員承認,在美國海軍的重要戰略港口將被部分出租給中國公司一事中,沒能通報美國政府是一個疏忽。
今年10月,山東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約合23.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籤下了對達爾文港商業設施的長期租賃權。
位於澳大利亞西北端的達爾文港,是駐澳美軍距離中國最近的港口。海運貨物由此出發前往上海,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
美國最大為光火的是,事先竟然毫不知情。在參加完波士頓舉行的澳美年度外交事務和國防會議之後,返回澳大利亞的美國官員才從公開報導中得知協議達成。
上個月,在菲律賓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雖然只是一筆帶過,美國總統歐巴馬還是就此事指責了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明確表示他理應早些獲知交易。
15日,在接受國會調查質詢時,澳大利亞國防部秘書長丹尼斯·理查森不認為籤署協議應徵詢美國官員,但承認如提前告知美方,將是「明智的」。他說,「存在疏忽的情況,我個人對此將負起責任。」
雖然美海軍陸戰隊和澳大利亞軍隊每年有半年時間停留達爾文港作訓,但軍港部分顯然未被包括在交易中。
一宗商業交易,引發兩國首腦關注,凸顯了澳大利亞尚需磨練在中美兩個大國間的平衡藝術。
一方面,澳與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間經濟聯繫日漸緊密,另一方面,美國是其傳統意義上最親密的軍事和政治盟友。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不能全怪澳大利亞國防部「疏忽」。
達爾文港的租賃協議無需經由澳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的批准,因為它屬於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所有,而不是澳聯邦政府。理查森認為,顯然這是一個與外國收購法存有矛盾之處的「系統性問題」。
理查森還透露,澳大利亞總理對交易因政策盲區「漏網」也十分關注,在協議宣布達成前一周,他要求對這方面的法律問題進行審查。
此後的11月中旬,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宣布,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該國最大的私人土地出售計劃,讓有意拿下這塊總面積與浙江省相仿土地的中資公司落空。
就在本周,北領地的首席部長亞當·吉爾斯正在中國訪問。他此行是為了向嵐橋的代表們保證,政府依然支持這筆協議。據官網資料,嵐橋集團是大型民企,總部位於山東日照,業務集中於石油化工、港口物流、旅遊地產、國際貿易等四大領域。在大宗商品蕭條之際,澳大利亞的礦業和能源項目稅收大幅花落,嵐橋集團的投資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嵐橋集團澳大利亞分公司負責人麥可·休斯否認了澳當地媒體關於其擁有武裝民兵、戰時會參戰的報導。他表示,該公司對這一租賃協議招致眾多爭議,感到驚訝和失望。
「嵐橋集團將達爾文港視為對北澳投資的催化劑」,集團希望未來在北澳和北領地擴大投資,「特別是在礦業、石油天然氣、旅遊,甚至農業和食品領域」。
以中國為代表的外國投資者對澳大利亞基礎設施投資興趣高漲。去年,招商局集團與澳大利亞海斯丁斯基(HastingsFundsManagement)聯手,以17.5億澳元贏得了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98年租期的招標。紐卡斯爾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碼頭。在基礎設施方面,中交集團收購澳大利亞建築巨頭John Holland的交易也在今年正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