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進博會5日在上海開幕。嵐橋集團巴拿馬瑪島港攜手中國嵐橋港、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如約亮相本屆進博會,全方位、多角度的向世界展示嵐橋集團「三港互聯互通」港口物流產業鏈,贏得了到場觀眾的關注和熱議。
作為本屆進博會的參展商之一,嵐橋集團是一家以基礎設施和能源產業為核心的跨國企業集團。一直以來,嵐橋集團致力於發展實體經濟、向海經濟,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以鑄就民族品牌為己任,按照「產業在國內、資源在國外」的全球化經營構想,開展境內外基礎設施、能源投資和跨國經營活動,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了集港口物流、石油化工、文化旅遊及國際貿易於一體的綜合性跨國產業鏈。
對於此次參展,嵐橋集團董事長葉成表示:「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勢!我們中國的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活躍的市場,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世界需要中國,離不開中國。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不僅是推進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項重大決策,更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一個重大舉措。海洋經濟蓬勃發展是「激發全球貿易新活力、共創開放共贏新格局」的必然之路。嵐橋集團作為「一帶一路」踐行者,旗下中國嵐橋港、巴拿馬瑪島港、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實現了三港互聯互通,直接服務和助力全球實現大貿易、大流通,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最大力量!」
嵐橋集團此次參展展位主要圍繞「一帶一路」和「海洋經濟」兩大主題,緊密結合嵐橋集團港口物流產業發展實際,以及「產業報國 澤益民生」的創業宗旨。展臺分為文化展示區、合作洽談區,整體融合海洋元素,結合港口標誌性設備設施,以淺藍色為基調,突出嵐橋集團嵐橋港、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巴拿馬瑪島港「三港互聯互通」布局。
展臺頂部採用波浪造型,象徵廣袤無垠的大海,兩側吊屏分別代表嵐橋港、達爾文港,與中間的瑪島港貨櫃大船交相輝映,寓意著三港在世界經濟的海洋中互聯互通。展臺中部的貨櫃運輸船造型是設計亮點,船頭底部為沙盤造型,直觀展示三港整體規劃效果。整體設計造型風格突出,有感染力,給人身臨其境感受,讓人體會到港口工業的風採和魅力。
據了解,嵐橋集團巴拿馬瑪島港地處巴拿馬運河大西洋入口,是過往巴拿馬運河必經港口,位於西半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科隆自由貿易區,與香港和記黃埔Cristobal碼頭相望。科隆自由貿易區擁有便利的海-鐵-陸-空多式聯運,是世界貨物集散中心。
嵐橋集團2016年5月成功收購巴拿馬瑪島港,這也是中國企業在巴拿馬建設的最大現代化貨櫃碼頭。瑪島港擴建後將新添4個貨櫃專用泊位,實現年通過能力200萬標準箱,成為中國連接南北美洲的核心樞紐港口。在瑪島港擴建工程中,嵐橋集團深入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將創新、高效、綠色、友好的建設方案帶到巴拿馬,在推進工程進度的同時,促進了中巴友誼長遠發展。
嵐橋港是嵐橋集團旗下龍頭企業,於2004年開始投資興建,現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民營港口。嵐橋港位於山東半島南翼、黃海海州灣北側,是魯南經濟帶和河南、山西、陝西等中原地區最近的出海口。嵐橋港規劃建設50餘個泊位,年設計通過能力過3億噸,於2009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運營,2011年8月被山東省政府批准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目前,嵐橋港已建成投產8個泊位,40萬噸級礦石泊位是日照港區和連雲港港區最大的鐵礦石專用泊位,是國內靠泊等級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裝卸效率最高的鐵礦專用泊位,是交通部規劃的全國重要鐵礦石集散地。嵐橋港已形成以港口為載體,集港口裝卸、倉儲物流、國際貿易與金融、電子商務、船舶代理、外輪供應等業務於一體的港口物流產業鏈。到「十三五」末,嵐橋港將發展成為吞吐量過億噸的大型現代港口企業。
嵐橋集團澳大利亞達爾文港位於澳大利亞北領地,是澳洲北部最大的深水港和澳洲最大的郵輪母港,也是距離亞洲及中國最近的澳大利亞港口。自達爾文港到中國僅有7天的航程;它不僅是連接新興亞洲市場的商貿大門,也是澳洲西北部產品輸出的必經之路。達爾文港主要有礦石碼頭、原油碼頭、貨櫃碼頭、散雜貨碼頭以及豪華遊輪碼頭,達爾文港外運的貨物種類主要是貨櫃、石油、液體散貨、牲畜、散裝礦石。目前,經達爾文港外運的貨物,百分之九十輸出到亞洲,其中又有一半是輸出到中國。
達爾文港所處位置突出,腹地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澳大利亞北部沿海具有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北領地達爾文市以日益發展的石油和天然氣服務和供應中心而著稱,吸引著全世界的能源勘探和生產企業,美國康菲公司(Conoco Phillips)液化天然氣生產基地,以及日本INPEX液化天然氣生產基地均已建成投產,達爾文港是其產品運往世界各地的最優選擇。
澳大利亞政府正在深入實施「北部大開發」戰略,對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北領地政府積極推進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開發、陸上礦業生產與出口,大力發展液化天然氣工業,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建設達爾文臨港工業園區,使北領地成為澳大利亞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經濟體。今後五年,北領地的經濟預計增長約20%。
藉助於「嵐橋港—達爾文港」港港直通的優勢,中澳(日照)產業園、澳中(達爾文)臨港產業園進展迅速,開啟兩國、兩港、兩園合作新模式,達爾文港已經成為兩國深層次合作的重要支點。
目前,嵐橋集團實現了亞洲嵐橋港、大洋洲達爾文港、美洲瑪島港三港互聯,可以充分發揮港口互聯互通優勢,打造「一帶一路」的重要海上合作支點,讓「一帶一路」成果惠及更廣闊的空間。
嵐橋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嵐橋港總經理田林表示:「過去四十年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對外開放政策環境的持續改善,為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嵐橋集團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應運而生,見證並參與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歷史進程。嵐橋集團非常榮幸能夠參與本次盛會。希望藉助進博會的廣闊平臺,充分發揮嵐橋集團旗下嵐橋港、達爾文港、巴拿馬瑪島港三港互聯互通優勢,進一步推動嵐橋集團港口物流產業的轉型升級,打造向海經濟的新高地,把實體經濟、向海經濟做實做大。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新成果。」
據悉,本次展會期間,嵐橋集團巴拿馬瑪島港將攜手中國嵐橋港、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將分別與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東方國際集團、加拿大新斯科特省雪梨港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各方將發揮各自產業優勢,構建優勢互補的產業合作,促進雙方業務聯動,助力國家經濟建設,努力實現互利互進,合作共贏。
嵐橋集團與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將有力推動中國嵐橋港、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巴拿馬瑪島港將與寧波舟山港共建港口物流業務聯動,並且雙方將在碼頭建設、港口經營管理、臨港產業開發以及物流產業等領域展開系列交流合作。
嵐橋集團和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將共同合作進一步開拓巴拿馬屬地市場以及周邊的加勒比區域市場,尋求在自動化港口碼頭、智能製造、智慧城市以及民生工程領域的更大發展。
嵐橋集團巴拿馬瑪島港與東方國際集團旗下的上海新海航業公司就有關巴拿馬貨櫃業務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港口物流園區和便利化的國際供應鏈服務產品體系,優化整合進口商品集散流程,提升綜合物流效率、降低綜合物流成本,不斷提升在供應鏈服務上的核心競爭能力。
嵐橋集團與加拿大新斯科特省雪梨港將從貿易、港口服務、航運物流等方面展開一系列陸續合作。
(經濟日報 記者:李治國 責編:胡達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