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在達爾文參加北澳投資論壇的嵐橋集團董事長、總裁葉成和嵐橋基建澳大利亞公司負責人邁克·休斯。
中國經濟網11月9日訊(記者 孟令娟)北澳投資論壇首場分論壇的會場不大。外國人聽會很認真,150人的會場鮮有走動。會場外的走廊很空,只有3個人坐在窗前的沙發上,中間的一位竟然是中國人。中國經濟網記者下意識地走向中間那位:「我也是中國人,我們換張名片吧。」
記者換到的名片上寫著「嵐橋集團葉成,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人大代表、嵐橋集團董事長、總裁。」這是記者在達爾文換到的第一張中國企業家的名片----最近因斥資5億澳元獲得達爾文港99年租賃權而身名大振的中國老闆。
三問葉成
葉成拿名片的過程沒有猶豫,記者也直接把從當地聽到的說法作為第一個問題提給了他。有計程車司機說,達爾文港只能租給中國,不能賣,就像中國香港那樣,讓英國人管理99年,等香港發展起來了,再讓英國人離開。中國人可以幫澳大利亞發展達爾文港,但發展起來後,港口還是澳大利亞的。
葉成語速不快,但回答很直接:「中國的工業用地使用權是50年,住宅用地使用權也只是70年,達爾文港的使用權是99年,基本就是一百年了。99年的時間已經很長了,99年以後也沒說不可以續租,無所謂的事情……現在在澳大利亞所有的公用設施,比如水、電,使用權一般都是99年。」答完問題,葉成反問記者:「我們國內有永久的東西嗎?你買的房子也是70年吧。」
達爾文港所在的達爾文市是澳大利亞北領地首府,為報導11月8日在這裡召開的北澳投資論壇,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北京乘機到廣州,廣州轉機到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再由布裡斯班轉機到達爾文,歷時近31個小時。因此直航的必要性是記者提給葉成的第二個問題。
「我現在正想做南航的工作。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要加大力度發展北澳的基礎設施,中國的南航和東航應該在這邊經停。如果廣州到達爾文經停,然後到紐西蘭,對我們國內也是有好處的。」葉成說。
5分鐘的時間過得很快。對於當地計程車司機用「敏感」、「可疑」描述他對中國投資人的感受,葉成的語速放慢了:「計程車司機是普通的底層工作者。他講這樣的話,我們也不要怪他。」
三人談葉成
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獲得達爾文港租賃權以前,葉成即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據2014年10月底福布斯中文網數據,52歲,擁有91.8億人民幣的葉成排名第115位。下午主論壇開幕前,記者採訪到的兩名中國人均對達爾文港一事有所關注。
一位常駐澳大利亞的中國金融界人士告訴記者,當年交割的港口一般按第二年的EBITDA乘以25倍來作價。EBITA指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是反應企業收入的重要指標。「達爾文港租期是99年,和25年相比,時間很充分。現在達爾文港雖然以出口為主,但不用擔心投資回報率的問題。去年紐卡斯爾港99年租期是17.5億澳元成交的。」
一位與會的中國政府官員表示,澳大利亞地方政府的策略是把所有權和管理權、運營權分開,把運營權私有化,出售給企業。「達爾文港的所有者是北領地的國有企業,用起了港口45%的倉儲能力,55%是閒置的,運營效率不高。LEASE應該翻譯成運營權轉讓,畢竟企業的盈利能力更強。99年以後,看當時的發展吧。目前日常的管理權、控制權在嵐橋。」
下午1點半,北澳投資論開幕式正式開始。首位發言的澳大利亞貿易投資部長安德魯·羅伯在致辭中說:「中國嵐橋集團對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的投資是一個範例,很榮幸上午能與嵐橋集團董事長葉成見面。」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