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最新報導,日前美國駐澳大使小亞瑟·庫爾豪斯與澳國防部長琳達·雷諾茲在達爾文召開聯合記者會。雷諾茲表示,目前,其對於達爾文港沒有任何國防或安全上的擔憂,也即暫時沒有威脅。他們清楚地知道,達爾文的主要國防港口是庫納瓦拉皇家海軍基地,而不是達爾文港本身。

這則消息看上去似乎跟我國半點關係也沒有。但實際這裡面大有文章。早在7月下旬,「五眼聯盟」中的美國和澳大利亞,就達成一個針對中國的「絕密防禦合作框架」,這個所謂未來軍事合作計劃的中心,就定在澳大利亞港口城市達爾文。而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港口,很可能改變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平衡。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礙於該港特殊的地理位置。資料顯示,達爾文港位於澳大利亞最北端,遠離澳大利亞主要經濟區域,卻距離東南亞較近。其距離東帝汶首都帝力的距離只有656千米,中間只間隔了帝汶海,到印尼首都雅加達的距離為2735千米,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距離為3206千米。從以上就可以看出,達爾文港雖然不在亞洲,但是從其地理位置來看對亞洲地區的軍力平衡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巧合的是,一家中企在2015年便收購了達爾文港99年經營權。才過了5年,澳大利亞就開始動壞心思。八月末澳大利亞對外釋放信號,稱其將會推出新的法律,其中就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即在澳大利亞與其他國家籤署的合作協議中,只要被認定違背國家利益,澳大利亞聯邦就有權將其否決。對於這一舉動,外界紛紛猜測跟中國有關。
也就是說,澳大利亞想以這一法案作為反悔的藉口,拿回達爾文港。對於中國來說,一旦達爾文港出現一些意圖不軌的常駐兵力,那將對我國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如果日、美、澳三國形成海上同盟,則達爾文港將成為南太平洋上距離中國最近的橋頭堡,其對於中國海軍來說作用絕不是正面性的。

不過,最終澳大利亞再三評估後決定鬆口。畢竟對於任何國家而言,經濟上合作的利益遠比軍事上的來的重要得多。近段時間,隨著澳大利亞頻繁跟隨美軍對華施壓,使得中澳關係跌入低谷,這在雙方的經濟交往中表現更甚。據彭博社援引中國海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從澳大利亞的進口同比下降26.2%,至88.1億美元,中國對澳大利亞的進口降幅,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為降幅最大。這對於大幅依賴對華出口的澳大利亞經濟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
不過即使是現在澳大利亞在這一問題上鬆口,我們仍然不能放鬆警惕。(付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