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涅槃!佛祖釋迦摩尼的死因

2020-12-19 王彼得的文史筆記

小編皈依佛門13年,以釋迦摩尼佛為本師,以下簡稱釋師。

釋師2500多年前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是太子。29歲出家,過了6年苦行僧的生活,覺得苦修苦證這條路走不通,就放棄了。然後釋師洗洗澡,吃飽飯,在菩提樹下整理了多年的思緒,數天之後,睹啟明星悟道,這年釋師35歲。

釋師悟道後成立佛教,一生三法轉輪,五時說法,度化眾生無數。小編最愛法華時,釋師晚年講了七年法華,一生智慧到此已圓融無礙。

釋師80歲的時候,一路北上去拘屍那迦城弘法的路上,陰雨連綿使其染病,途中休息時接受了鐵匠純陀供奉的發黴菌類食品得了痢疾,使病情加重。

進入拘屍那迦羅城後,釋師讓阿難在雙樹間敷座設床,頭北面西(如今我們在各個寺廟都看到的臥佛造像,就是描述這個場景)。釋師在這晚單手襯頭,臥於床上,最後弘法《涅槃經》,並告知所有弟子,將於這晚圓寂,入涅槃大定。

釋師在彌留之際,叮囑諸佛子,簡而言之四句話:以戒為師、依四念處安住、默擯惡人、所有佛經經首標註「如是我聞」。

各位初學的同修可能會有疑問,佛入涅槃大定,還會救渡眾生嗎?這就著相了。佛說非身,是名大身。色身的生老病死,色界的成住壞空,都是無常的。佛有三身分別是清淨法身、圓滿報身、百億化身,千處有求千處應哦~~~求佛莫在心外求,靈山只在汝心中。

相關焦點

  • 釋迦摩尼佛祖圓寂後舍利佛牙到底有多少顆?至今又在哪裡供奉?
    釋迦摩尼佛祖圓寂後舍利佛牙到底有多少顆?至今又在哪裡供奉?釋迦摩尼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他是佛教的創立者,涅槃時年齡已是八十歲高齡,傳播佛教共四十五年。在當時的古印度,佛教盛行火化,釋迦摩尼圓寂後弟子們舉行了荼毗火葬。然而意外的是,釋迦摩尼被火化後清理灰燼時,發現了大量的「珍珠樣的晶體」和完全晶化的牙齒。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佛牙」和「舍利」!據資料統計,釋迦摩尼的遺物共有一塊頭頂骨、兩塊肩胛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
  • 為什麼佛教和道教一直認為如來佛祖釋迦摩尼就是太上老君老子本人
    而如來佛祖也就是釋迦摩尼,則是古代印度著名的佛教創始人,佛教幾千年來一直茁壯發展成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如來佛祖和太上老君作為佛教和道教的最高領袖深深的引入了全國人民的腦海中,其實一直以來有著一種說法,那就是釋迦摩尼實際上就是李耳本人,而且這一說法居然神奇的獲得了佛道兩教一致認可,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 原來釋迦摩尼是這樣成佛的!
    然後隨形設計,紅皮上淺浮雕雕刻釋迦摩尼,凝聚著日月精華的皮色渲染出莊重雋永的格調。   佛祖端坐於蓮臺之上,佛顏溫雅雋秀、神態安然,背後的佛光塑造出佛祖尊貴威嚴的儀態。一圈祥雲紋飾既凸出佛家慈祥為懷的宗旨又豐富了作品吉祥的寓意。
  • 一個人的朝聖之我的藍毗尼:佛祖釋迦摩尼的出生地,萬國來此建寺
    如今已經是許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那時候的藍毗尼,記得園子往裡走是一大片的泥土路,記得有一座湖,記得在水泥路的一端,有個小小的孩子指天的神情——那就是小小的釋迦摩尼。據說他出生的時候,便說了一句話,上天下地,唯我獨尊。傳說不可考據,今人所見才為經歷。
  • 《尼泊爾藍毗尼釋迦摩尼誕生地菩提樹風景》玉麒麟-協助拍攝
    藍毗尼聖園裡,釋迦摩尼佛祖的腳印永留於此。中華寺內熱鬧非凡,菩提無憂樹下,一群群信徒懷著虔誠的心來朝拜。旁邊的建築物上,一隻只鴿子來回飛舞,與人群交相呼應。一番熱烈而隆重的佛教儀式後,印順順利升座,傳燈法會接著舉行。
  • 釋迦摩尼的由來,和佛浴節的傳說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佛教文化更是意義深刻啊,說起釋迦摩尼他是佛教的創始人,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呢看看吧,浴佛節,必然要說到佛祖釋迦摩尼的誕生,,釋迦摩尼是佛教的創始人,因此被稱為佛教的創始人,因此被稱作佛做,簡稱佛,釋迦是種族的名稱,意思是「能」,牟尼可以意譯成「文」,是一種尊稱,含有「仁、儒、寂意思。
  • 梵天、釋迦摩尼、太上老君,東方三大宗教神祗哪個更厲害?
    今天爆炸君就給大家講一講東方三大宗教的神祗:梵天、釋迦摩尼和太上老君,看看他們仨,誰的神通更厲害?梵天首先是印度教的梵天。梵天亦稱造書天、婆羅賀摩天、淨天,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創造之神,與毗溼奴、溼婆並稱三主神。「大梵天」是個仁慈無比「有求必應」的神靈,在印度的神話傳說中,只要向他許願無論是「神、魔、人」,他都會應允他們的願望。
  • 釋迦摩尼身為皇子,為何選擇悟道成佛?看完讓人終生受益
    人們時常吃齋念佛,祈求佛祖的庇護。保佑人世間無病無災。在佛經中記載,佛祖原名釋迦摩尼,原本是一名皇子。在皇宮中無憂無慮的生活,有一天出宮遊玩,發現百姓生活疾苦,多病多災。他就不禁反洗為何自己幸福生活,但是眾人去深受苦難。於是他離開皇宮,離開錦衣玉食的生活,放棄高貴的身份。想要尋求答案,尋找真理。釋迦摩尼在街道中漫無目的的行走,他始終想不出為什麼會這樣。
  • 釋迦摩尼的牙齒、手指骨以及佛頂骨真實存在,堪稱佛教三大聖物
    兩千五百多年前,也就是中國孔子生活的春秋年代,古印度的一個王子,名叫達摩·悉達多,獨自一人在菩提樹下苦苦悟道,最終他創立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此人被後世人們稱為釋迦摩尼,他在中國更多的被叫為如來佛祖!釋迦摩尼釋迦牟尼傳道說法45年後,完成了他的步道的使命,80歲時這位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尊者入滅。
  • 佛教中的五大佛祖:藥師佛、無量佛、彌勒佛、燃燈佛、釋迦彌尼佛
    佛祖文化在佛教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佛」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覺悟真理之人,是佛教修行最高的境界。表示一個人對於人生的道理已經徹底通透,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者。佛教用「佛祖」的稱號來表達對於佛教創始者的尊敬,也用這個稱號來稱呼真正解脫的人。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佛教中的五大佛祖。
  • 釋迦摩尼悟道成佛之地,世界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今天已是旅遊勝地
    小時候看《西遊記》的時候,就了解了佛祖釋迦摩尼悟道成佛,普度眾生的故事。相傳釋迦摩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生於公元前565年農曆四月初八,是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王淨飯王之子。這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太子自幼過著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生活,博學多才,卻厭倦了世間的爭鬥,29歲時出家雲遊。起初他認為需要苦行才能悟道,就在森林裡苦修了6年,非但沒成功還身心俱疲。
  • 泰國北部香火「最旺」寺廟,20米高大金塔存有佛祖釋迦摩尼的舍利
    據說在20米高的大金塔內存有佛祖釋迦摩尼的舍利子
  • 泰國北部香火「最旺」寺廟,20米高大金塔存有佛祖釋迦摩尼的舍利
    據說在20米高的大金塔內存有佛祖釋迦摩尼的舍利子,也因此,帕辛寺成為清邁地區最高級別的寺廟。帕辛寺開設有冥想課程,很受歐美遊客的喜歡,可以和高級別的僧侶近距離接觸,停他們講佛教故事。潑水節期間,帕辛寺是潑水節慶祝儀式的主要場地之一,一當地人正一邊看著手機的佛語一邊念念有聲。
  • 全球最大釋迦摩尼坐佛像:佛身下有9999座小佛,存有佛祖真身舍利
    全球最大的釋迦摩尼坐佛像:佛身下有9999座小佛,存有佛祖真身舍利我國是世界上有名的佛教大國,《西遊記》就是講述唐三藏西去取經的故事,佛教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所以我國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佛像和寺廟,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景點,是位於吉林省敦化市的一座大佛
  • 釋迦摩尼不是印度人,而是尼泊爾人?印度也不是佛教的發源地?
    釋迦摩尼不是印度人,而是尼泊爾人?印度也不是佛教的發源地?說起佛教,大家肯定就會想起釋迦牟尼,並且在民間肯定少不了信佛的人,所以說信仰佛教的人就稱之其為佛祖,有的時候也稱為如來佛祖。這不,尼泊爾有位歷史專家聲稱咱們平常所說的佛祖不是印度人而是中國人,所以說他就是在證實這個事,不能讓這種錯誤的說法繼續流傳下去,從而影響更多的人。而且他在此次譴責了那些宣傳錯誤文化的人們以及當地的政府,並且他的這一說法得到了其他國家學者的肯定。其他國家的學者很是贊同這個說法,根據這個說法也就證明了為什麼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佛教文化最繁榮得地方。
  •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代聖人釋迦摩尼為何創立佛教?
    釋迦摩尼為什麼會創立佛教?而且佛教在如今發展得如此之大之廣,甚至成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釋迦摩尼釋迦摩尼在中國幾乎可以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而且在後來還有許多人在不停地追問釋迦摩尼是真的存在於世界上嗎?還是一個神話人物?
  • 東方兩位頂尖哲學,老子和釋迦摩尼人生智慧的相似之處
    老子我們再看看釋迦摩尼講的人生最高境界。理解了釋迦摩尼的道理,有助於理解老子的道理,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生的問題,所以今天多講一些釋迦摩尼的道理。釋迦摩尼講:「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是由於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就是說,如來的智慧和德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常人只是因為一心追求金錢地位這些外在的東西,所以才找不到它。正像莊子所說的:「其嗜欲深者,天機淺」。就是說,追求金錢地位的欲望越深,明白的道理越少。
  • 佛教與臘八節的淵源,佛祖成道日,說說臘八粥與佛祖食乳糜
    首先臘月初八,在我國佛教被認定為「釋迦摩尼成道日」,也是「法寶節」,因為佛教正是釋迦摩尼創立,對於他的成佛日,可以說是佛教最為盛大的節日。佛祖食乳糜·網絡供圖所謂成佛,其實就是釋迦摩尼證悟了。而在他證悟前的那段時間,發生了一件事,從此有了佛教徒的「對佛供養」,也有了「臘八粥」由來。
  • 對於釋迦摩尼演說《金剛經》的祇樹給孤獨園,您知道多少?
    可見《金剛經》是釋迦摩尼在祇樹給孤獨園,為眾生做的開示。不僅《金剛經》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佛教的很多經典都是在這個地方講的。據說這個「祇樹給孤獨園」黃金鋪地,富麗堂皇,被世人稱為「精舍」,非常非常的華麗。眾所周知,釋迦摩尼出家前雖然貴為太子,但出家後一直修苦行,更何況出家人四大皆空,釋迦摩尼佛怎麼會有這麼華麗輝煌的道場呢?
  • 釋迦摩尼與十八羅漢
    釋迦摩尼的兩大弟子,目犍蓮和舍利弗一手持錫杖一手託缽,分別侍立左右。佛陀的左右兩側和下方環繞著十八羅漢,左側(佛陀的右側)從上到下依次是因揭陀尊者、阿多尊者、伐那婆斯尊者、伐羅佛多羅尊者、迦裡迦尊者、跋陀羅尊者、迦諾迦伐蹉尊者和迦諾迦跋黎墮尊者;右側從上到下依次是巴沽拉尊者、羅怙羅尊者、注塗半託迦尊者、賓度羅跋羅墮尊者、半託迦尊者、那迦犀那尊者、戍博迦尊者、阿秘特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