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被譽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因為它遍地是寶。的確,我們經常會看到新聞中說西安的地下又出土了哪個朝代的文物或是遺蹟,它們是這座城市的過去,也是這座城市引以為豪的名片。但是,也有人說,對文物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西安地下空間的發展。
從開頭首條地鐵線路至今,雖然歷經8年之久,但西安地鐵網絡體系的構建仍在完善中,且修建過程中的確會因為意想不到的文物而戛然而止。但是,對於這座擁有重要地理位置的樞紐城市來說,除了地鐵,還有關係到未來區域發展的更重要規劃,那就是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
作為鼎鼎有名的旅遊名城,去過西安的朋友一定會感受到這種城市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大。無論是西鹹國際機場還是西安北站,規模宏大的交通樞紐撐起了這座城市的門面。當然,對於這座常住人口迅速增加的國際化都市而言,現有的交通配套設施顯然無法滿足它的發展,而與機場擴建同步展開的,當然就是新火車站的規劃落地。
雖說現有的西安北站已經算得上是一座超大型的鐵路樞紐,但由於多條由西安引出的高鐵或普通鐵路正處於修建中,所以這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火車站來承接這些新的通道。其中,除了正在改擴建的西安火車站外,在東郊和南郊還分別規劃有一座大型高鐵樞紐,分別是西安東站和西安新南站。
西安東站,自規劃伊始便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它的設計規模之大,站臺數將達到17臺35線,成為又一座媲美北站的高鐵樞紐站。雖然關於這座車站的詳細細節尚未公布,但從其相關配套的建設進度和定位來看,東站所承擔的職責將會是非常重要的,且關係到整座城市未來的發展。
眾所周知,西安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備受古人青睞。在高鐵網絡逐漸成形的今天,西安向東的腳步也在不斷加快。畢竟,如果能夠拉進其與中部乃至沿海地區的距離,這對西北地區將產生深遠影響。武西高速鐵路,這條西安東出南下的重要通道,始發站便位於規劃中的西安東站。
武西高鐵,拉進的不僅是中西部兩大都市的距離,對沿線秦嶺南北地區的中小城市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機遇。武西高鐵建成後,從西安通過陸路交通運輸,最快僅需2小時便可直達九省通衢的武漢。關中平原和長江中遊,這兩個在古人看來遙不可及的地方,高鐵將把它們緊緊聯繫在一起。
為了充分發揮東站的樞紐作用,西安規劃了5號線、13號線、15號線三條地鐵在東站設立換乘。其中,地鐵5號線目前處於在建狀態,與東站相關聯的幾個站因選址問題尚未確定。未來,隨著多座樞紐的相繼動工,我們也期待西安東站能夠給這座城市帶來更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