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人口最少的縣,和福建接壤,擁有長潭景區

2020-12-25 偉遊四方

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有2個區、5個縣,還代管1個縣級市。在這些縣中,蕉嶺縣無疑是梅州是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縣了。

蕉嶺縣面積960平方公裡,人口約23萬,下轄8個鎮,2017年GDP排在梅州各區縣最後一名。從各方面綜合來看,蕉嶺都是一個小縣。蕉嶺地處閩粵贛三省邊陲地帶,和福建省龍巖市的武平縣、上杭縣接壤,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蕉嶺是一個長壽之鄉,這可能是因為境內優良的生態環境,蕉嶺森林覆蓋率高,風景優美,山清水秀。境內旅遊景區景點有:長潭、石寨土樓、桂嶺書院、文福古塔、謝晉元紀念館、皇佑筆林場等等。

長潭景區有「形似巫峽,景似灕江」的美譽,位於蕉城北面長潭鎮白馬村西北部,綠水茫茫,水似瀟湘,景似灕江,移步換景,別具風光。這裡奇峰突兀,峭壁懸空,兩岸青山夾著急流,注入石窟河,直瀉梅江,匯入韓江,風景十分秀麗。景區內有一線天、雙門闕、滴水巖、二姑山、高臺庵、浮水月、天馬山等眾多景點。每年吸引著海內外遊客慕名而來,流連忘返。

石寨土樓亦稱方樓,位於蕉嶺縣南礤鎮石寨村,建於明末嘉靖年間,歷時300多年日曬雨淋,至今仍保存完好。整體布局獨特,造型別致,結構堅固,石寨土樓是極具典型地方特色的古代客家民居,在土木建築史上有重要參考價值、研究價值。

各位朋友,你們有關於蕉嶺縣的故事嗎?歡迎留言分享!(文章僅供娛樂閱讀,數據僅供參考,圖源網絡,如有紕漏敬請指出)

相關焦點

  • 江西撫州人口最少的縣,和福建南平相鄰,擁有大覺山景區
    在江西省撫州市,有一個縣既是撫州面積最小的,同時也是撫州人口最少的,它就是資溪縣。資溪縣位於撫州市的最東端,和福建省南平市接壤,縣城正好處於省界附近,是江西的東大門和重要的入閩通道。資溪縣總人口約13萬,規模較小,除了面積、人口是市內之最外,資溪的GDP也是撫州最少的縣,2017年約39億元,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小縣。資溪縣生態良好,群山連綿,河溪遍布,自然風光集山嶽、河川風景於一身,旅遊資源頗為豐富,位於兩大世界級風景名勝區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主要旅遊景區景點有:大覺山、九龍湖、法水溫泉、御龍灣、高雲塔、等等。
  • 福建福州最北的縣,是福州人口最少的縣,擁有海洋世界旅遊區
    福建省福州市除了有6個市轄區外,還有7個縣市,在這些縣市中,人口最少的便是羅源縣了,該縣人口只有約27萬人。雖然在福州縣市中是最少的人口,但羅源卻不是福州人口最少的縣級行政區,市轄區之一的馬尾區,比羅源縣的人口還要少。
  • 四川成都人口最少的縣,和眉山相鄰,擁有朝陽湖景區
    四川省會成都是一個特大城市,下轄共20個縣級行政區,即11個區、4個縣、5個縣級市。在這些區縣市中,人口最少的就是蒲江縣了,該縣總人口約28萬。蒲江地處成都市的西南端,和眉山市、雅安市接壤,毗鄰天府新區,屬於成都「半小時經濟圈」。
  • 安徽宣城人口最多的縣,和浙江、江蘇接壤,擁有太極洞景區
    打開安徽省宣城市的地圖,會發現宣城最東部的縣是廣德縣,同時廣德縣也是安徽省最東部的縣。廣德縣地理區位優勢明顯,是安徽省唯一的一個同時和浙江、江蘇接壤的縣,被稱為「三省通衢」。東臨杭州、嘉興、湖州,北倚蘇州、無錫、常州,周邊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省會城市和十幾個大中發達城市。廣德是東進西出的橋頭堡、南北經濟的結合點,是華東沿海經濟挺進安徽等中西部地區的第一站,交通便捷,運輸發達,滬渝高速、宣杭鐵路複線等穿境而過。廣德縣人口約52萬,雖然不是什麼百萬人口大縣,但在宣城市內,卻是人口最多的縣,僅次於市區宣州區。
  • 廣東梅州有個縣,人口26萬,享有「客家文化始祖地」的美譽
    平遠縣是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的中央蘇區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粵贛閩三省交界處,東連蕉嶺縣,南接梅州市梅縣區、興寧市,西鄰江西尋烏縣、北與福建武平縣接壤。平遠建縣於公元1562年,總面積1381平方公裡,轄12個鎮、136個村、7個社區,人口26萬。縣城設在大柘鎮,是廣東古八賢之首客家先賢程旼的故鄉,享有「客家文化始祖地」的美譽。被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是中國最佳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中國最佳文化休閒旅遊縣、中國最美生態休閒旅遊名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綠色名縣、中國油茶之鄉、中國仙草之鄉。
  • 湖北襄陽人口最少的區縣,全是山區,擁有五道峽景區
    湖北省襄陽市共有9個縣市,其中人口最少的是江原縣。該縣總人口約28萬人。襄陽人口最多的棗陽有100多萬人口,與江原縣的差距很大。為什麼保康縣人口少?地理環境是位於襄陽西部的江原與新農家林地區接壤的一大因素。
  • 福建龍巖唯一的縣級市,和泉州、漳州接壤,人口僅約30萬
    福建龍巖唯一的縣級市,和泉州、漳州接壤,人口僅約30萬,漳平市有很多特點,首先其區位獨特,是龍巖市最東端的縣域,是「龍巖東門」, 漳平市位於四個地級市結合部,與福州經濟強省接壤,與漳州、三明相鄰。在交通方面,漳平市內有兩條高速公路相交,涉及很多鐵路, 其中高鐵站有漳平西站和雙洋站(雙洋鎮),漳平的交通四面八方,非常方便,漳平的交通和布局都很有優勢,你知道嗎? 漳平總人口約30萬人,是龍巖市人口最少的縣域,在福建約80個縣市中排名第55位, 另一方面,漳平面積為2975平方公裡,居省內第7位,漳平可以說是「地廣人稀」。
  • 梅州8區縣人口一覽:興寧市117萬,梅江區42萬
    梅州市是廣東省21個地級市之一,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廣東、福建、江西三省交界處,境內廣梅汕鐵路、梅坎鐵路、汕梅高速、梅河高速、長深高速、梅龍高速、濟廣高速、汕湛高速等交通幹線縱橫交錯,是粵東北地區交通樞紐及粵閩贛交界區域中心城市;境內生態環境良好,農產品及礦產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4.35%
  • 四川宜賓人口最少的縣,和樂山相鄰,擁有八仙山大佛
    四川省宜賓市有7個縣,有一個縣有點獨特,為什麼呢?因為它是宜賓面積最大的縣,然而卻是宜賓人口最少的縣,它就是屏山縣。屏山縣幅員面積1504平方千米,僅次於敘州區,總人口約31萬。由於人口相對較少,屏山的GDP約48億元,在市內排名最後一位。縣城位於岷江河畔,西部和樂山市相鄰,西南端和涼山州接壤,南部和雲南省昭通市隔長江(金沙江)相望。屏山縣城緊鄰宜賓市區,新城距離宜賓中心城區僅約28公裡,交通便利,水路沿金沙江、岷江東下可直達重慶、武漢、上海等大城市。屏山縣旅遊資源頗為豐富,擁有八仙山大佛、老君山、黑凼子水庫、龍華古鎮等等。
  • 廣東東北一個縣,緊鄰福建,名字容易讀錯
    在廣東東北部,韓江流域,有一個和福建省接壤的縣,它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大埔縣。大埔縣,可能部分第一次見到它的讀者,會讀成大埔(pu)縣,這是一種錯誤讀法,「埔」是多音字,在這兒讀埔(bu,音布)。大埔縣隸屬於梅州市,是梅州最東部的區縣,全縣人口57萬。
  • 湖南永州人口最少的縣,和廣西桂林相鄰,擁有陽明山景區
    湖南省永州市有2個區、9個縣(含自治縣),其中人口最少的就是雙牌縣,總人口僅約20萬。中國的一些縣,動不動就號稱是歷史悠久、千年古縣,雙牌縣卻不是這樣的縣,因為它1969年才成立,到如今也才約50年的歷史。
  • 廣東梅州的一個小縣,人口26萬,享有「世界客都第一村」的美譽
    平遠縣,是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粵、贛、閩三省交界處,東邊與廣東省蕉嶺縣相鄰,南邊與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相鄰,西北與江西省尋烏縣相鄰,西邊與廣東省興寧市相鄰,北邊與福建省武平縣相鄰。
  • 廣東梅州8縣市區全成蘇區縣
    繼大埔縣2009年被確認為我省首個「中央蘇區縣」後,南雄、饒平、龍川、平遠、興寧、梅縣相繼也被確認為「中央蘇區縣」。近日,中央黨史研究室再確認梅州市的梅江區、蕉嶺縣、豐順縣、五華縣4縣區為原中央蘇區範圍。至此,廣東由「蘇區七縣」變為「蘇區十一縣」,其中8個在梅州。「梅州要大力弘揚中央蘇區精神,主動爭取中央和省裡的支持,全面促進梅州的振興發展。」
  • 江蘇鹽城人口最少的縣,和連雲港相鄰,擁有雲梯關景區
    在江蘇省鹽城市和連雲港、淮安的交界處,有一個響水縣,它是鹽城最北的縣,總人口約62萬,是鹽城市人口最少的縣。響水縣城位於灌河南岸,和連雲港市隔河相望,響水縣城距離連雲港市區直線距離約50公裡,而到鹽城市區卻有約100公裡。響水縣在鹽城算是一個小縣,除了人口相對較少,GDP也是鹽城區縣中最後一名。響水是一個沿海縣,地形平坦,境內擁有鹽城市唯一的山和島——開山島、雲梯關、東林生態園等旅遊景區。
  • 山東臨沂面積最大的縣,和濰坊接壤,擁有地下大峽谷景區
    翻看山東省臨沂市的地圖,會發現地處最北,且面積最大的縣就是沂水縣了。沂水縣面積約2435平方公裡,不僅是臨沂市面積最大的縣,而且還是山東省面積第二大縣級行政區,僅次於青島市的平度市(縣級市)。當然如果不算縣級市,那麼沂水就是山東面積最大的縣了。沂水還是人口大縣,總人口約116萬。經濟方面,2017年沂水縣GDP約400億元,是臨沂最高的縣,次於蘭山區、羅莊區、河東區。從這些方面看來,沂水可以說是臨沂最強的一個縣了。
  • 湖南永州「人口最少」的縣,擁有陽明山景區,山川秀麗
    湖南省永州市有兩個區,九個縣(包括自治縣),其中人口最少的是雙牌縣,總人口約20萬人。中國的幾個縣,動不動就歷史悠久,被稱為千年古縣,因為雙牌縣剛成立於1969年,至今也有約50年的歷史。當時從零陵、道縣、寧遠分部分山區設立林區,然後廢除林區設立雙牌縣,這也是雙牌人口少的原因。雙牌縣位於湖南省南部、永州市中部,縣境西部和廣西桂林市有小幅度邊界,山地地形佔總面積的9成,山川秀麗,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適合一年四季旅遊,景點數不勝數,主要景點是陽明山、瀟水湖。
  • 廣東梅州很「委屈」的縣,是「客家文化始祖地」,發展卻不盡人意
    強悍的實力造就了廣東,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這片土地便有著發達的陶瓷貿易,那時的廣東便已經有了先進的「先秦文明」,同時廣東也是我國「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和「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生活習慣、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均保留著自己的特點,這一點在國內的眾多省份之中是不多見的。
  • 廣東梅州這個縣發展潛力巨大,439億高鐵入駐,有望成為旅遊名縣
    很多人喜歡旅遊,他們享受假期出門觀賞大自然風光,領略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吃到不同的地方美食,無論是美景、美食還是美人都吸引不少遊客,到處走走走看看,開闊視野,享受不一樣的風景風光,而一般出門旅遊的遊客多了,也會出現交通壓力,讓城市之間的交通出現擁擠的情況,而很多地方都在不斷的發展交通,那麼現在交通的發達也很大程度上促旅遊,乘客們在路途中花的時間也在不斷減少,所以交通和旅遊都在互相處境
  • 有「嶺南小九寨溝」美稱的長潭風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美不勝收
    不知道大傢伙有沒有聽說過梅州的長潭風景區呢?梅州長潭風景區是廣東省的一個自然保護區,長潭風景區在廣東省的梅州市,它距離縣城大約有5KM的路程。長潭風景區是國家4a級的風景區,甚至還有著「嶺南小九寨溝」之稱,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地方是有多漂亮。
  • 五華建縣1070多年,看梅州各縣區建立的歷史!
    自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以來,至今下轄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蕉嶺縣和平遠縣,簡稱「兩區一市五縣」。古代屬龍川縣地。東晉置興寧縣,以境內寧江而得名,另一說縣內興旺無內患而得名。此後這裡逐漸發展成廣東、江西、福建交界處的地區性重貿中心,曾有「小南京」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