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8縣市區全成蘇區縣

2021-01-21 中國網

繼大埔縣2009年被確認為我省首個「中央蘇區縣」後,南雄、饒平、龍川、平遠、興寧、梅縣相繼也被確認為「中央蘇區縣」。近日,中央黨史研究室再確認梅州市的梅江區、蕉嶺縣、豐順縣、五華縣4縣區為原中央蘇區範圍。至此,廣東由「蘇區七縣」變為「蘇區十一縣」,其中8個在梅州。「梅州要大力弘揚中央蘇區精神,主動爭取中央和省裡的支持,全面促進梅州的振興發展。」梅州市委書記朱澤君在前天召開的梅州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說。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梅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建了五(華)興(寧)龍(川)、梅(縣)(大)埔豐(順)、饒(平)(平)和(大)埔詔(安)和蕉(嶺)平(遠)尋(鄔)革命根據地。這些革命根據地曾分別屬於中央蘇區閩粵贛、粵贛省、贛南省、福建省、江西省管轄區域,為中央蘇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據介紹,梅州開展「申蘇」工作幾年來,前後三任市委主要領導劉日知、李嘉、朱澤君都擔任「申蘇」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在中央黨史研究室和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的指導下,梅州市「申蘇辦」、黨史研究室和老促會齊心協力,實現了梅州「一片紅」。

目前,中央黨史研究室已經確認全國共有97個縣(市、區)屬原中央蘇區範圍,其中江西49個、福建37個、廣東11個。

相關焦點

  • 廣東梅州下屬8縣市區經濟排名和建城區面積排名表
    梅州,廣東省省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部與福建省龍巖市和漳州市接壤,南部與潮州市、揭陽市、汕尾市毗鄰,西部與河源市接壤,北部與江西省贛州市相連。梅州市區梅州全市2019年gdp為1187.06億元,排在廣東21個地級市中第17位。
  • 廣東梅州很「委屈」的縣,是「客家文化始祖地」,發展卻不盡人意
    說到廣東,我想每個人都不會陌生,這座位於我國華南地區的省份,自1989年成為國內經濟排名第一的省份之後,已經維持該排名長達31年的時間,其2019年的GDP已經突破10萬億,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座經濟達到這一水平的省份,這樣的表現不僅在國內極為耀眼,即便是放眼全球都是不俗的存在,由此可見廣東的強悍
  • 五華建縣1070多年,看梅州各縣區建立的歷史!
    興寧建縣於東晉鹹和六年(331年),由古龍川分治而立,縣轄區有今五華、興寧全境以及龍川縣東部和紫金縣東北部。1985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興寧隸屬梅州市。1994年6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興寧撤縣設市,為縣級市,由梅州市代管。
  • 梅州繼梅縣區之後,或將新增一大區,一縣市有望「撤市設區」
    (文:旅行日記官,歡迎轉載與分享,創作不易,請註明出處)提到廣東的城市,可以說是強者眾多,除了我們熟知的幾個大型的城市,很多城市的發展也不容小覷。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梅州這個名字,但它也是廣東的一個地級市,處於廣東、福建、江西三個省份的交界處。總面積為15864.50平方千米。
  • 梅州「最有潛力」的縣,7條高鐵貫穿全境,未來或將「撤縣設市」
    梅州很多人不熟悉,屬於廣東客家聚居地,華人華僑的故鄉,它被稱為「世界客都」,據說僅這個數字就有900多萬人,梅州自身經濟發展怎麼樣?答案也很厲害,不想想梅州在哪裡,但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周邊城市實力優越,可以帶動和輻射,所以人不可小覷,經濟發展自然也不差,2019年GDP高達1187.06億元,今天我要說的是梅州「最有潛力」的縣,7條高鐵貫穿全境,未來或將「撤縣設市」。
  • 廣東「最窮」的三個縣,和「最富」的三個縣,相比差距好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廣東是個很豐富的地方, 其實,廣東的一些地方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富裕,反而落後貧窮,在這裡,我舉幾個例子,看看廣東落後的地方有多窮,讓你更好地理解廣東,廣東「最窮」的三個縣,和「最富」的三個縣,相比差距好大。
  • 廣東最窮的三個縣,和最富的三個縣,相比差距好大!
    可惜現在的陸豐,卻成了廣東最窮的三個縣之一。2017年,人均GDP不到2萬,與東北、西北一些縣市相當。 3,興寧市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廣東最窮的縣是梅州的興寧。
  • 【點讚】梅州2縣1村5企4人入選廣東電商扶貧典型(附名單)
    【點讚】梅州2縣1村5企4人入選廣東電商扶貧典型(附名單) 2020-12-11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梅州的一個小縣,人口26萬,享有「世界客都第一村」的美譽
    平遠縣,是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粵、贛、閩三省交界處,東邊與廣東省蕉嶺縣相鄰,南邊與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相鄰,西北與江西省尋烏縣相鄰,西邊與廣東省興寧市相鄰,北邊與福建省武平縣相鄰。
  • 廣東梅州人口最少的縣,和福建接壤,擁有長潭景區
    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有2個區、5個縣,還代管1個縣級市。在這些縣中,蕉嶺縣無疑是梅州是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縣了。蕉嶺縣面積960平方公裡,人口約23萬,下轄8個鎮,2017年GDP排在梅州各區縣最後一名。從各方面綜合來看,蕉嶺都是一個小縣。蕉嶺地處閩粵贛三省邊陲地帶,和福建省龍巖市的武平縣、上杭縣接壤,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 浙江一「黑馬」縣,有望實現「撤縣設區」,併入溫州市區
    溫州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人口密集、區域面積跟不上發展的速度等問題,所以很多人也都在討論,溫州市區周邊的可以合併的區域有多少,合併後或許就能為溫州的發展帶來一個新的突破點。溫州下轄的永嘉縣就是浙江的一個「黑馬」縣,有望實現「撤縣設區」,併入溫州市區內。
  • 八縣市區的梅州市, 2017年各地成績已出, 看看你縣位次
    梅州屬中國經濟第一強省廣東的一個省轄市,去年的廣東,全省GDP接近9萬億元,更強大的是省內擁有兩座GDP超兩萬億元的超強城市,廣州和深圳依然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領頭羊,這兩個城市經濟總量接近全省的將近一半,多達21個地級市的廣東,各地經濟發展也是極不均衡,廣深兩市太強,佛山、東莞則處在全省經濟的第二梯隊
  • 廣東梅州有個縣,人口26萬,享有「客家文化始祖地」的美譽
    平遠縣是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的中央蘇區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粵贛閩三省交界處,東連蕉嶺縣,南接梅州市梅縣區、興寧市,西鄰江西尋烏縣、北與福建武平縣接壤。縣城設在大柘鎮,是廣東古八賢之首客家先賢程旼的故鄉,享有「客家文化始祖地」的美譽。被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是中國最佳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中國最佳文化休閒旅遊縣、中國最美生態休閒旅遊名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綠色名縣、中國油茶之鄉、中國仙草之鄉。
  • 遼寧一「黑馬」縣,有望「撤縣設區」,併入鞍山市區
    鞍山市的市區內目前有4個區,東北的城市大多都有著廣闊的面積,鞍山的整個市的面積不小,但是鞍山市區的面積並不大,周邊的縣市要比鞍山市區大得多。鞍山如果要發展,一步步拓展市區面積也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在鞍山周邊就有一個「黑馬」縣,它雖然是遼陽市的下轄縣,但它是很多人心中有望「撤縣設區」,併入鞍山市區的縣,它就是遼陽縣。
  • 梅州代管的一大縣市,4大高速在此交匯,未來有望「撤市設區」
    眾所周知,梅州是廣東境內的一大地級市,位於省內的東北部,是廣東、江西以及福建的交界地,和境內的潮州、揭陽相連接,是廣東境內一座交通便捷的城市,除去交通外,這裡也是一座歷史古城,早在天下分九州的時候,這裡就屬於揚州地界,後歷經多個朝代更替,成為了省內的知名古城,也正是因為此地有深厚的文化、良好的區位,所以這裡的經濟發展才非常迅速,在2019年,這座城市的經濟值就高達
  • 梅州代管的一大縣市,4大高速在此交匯,未來有望「撤市設區」
    眾所周知,梅州是廣東境內的一大地級市,位於省內的東北部,是廣東、江西以及福建的交界地,和境內的潮州、揭陽相連接,是廣東境內一座交通便捷的城市,除去交通外,這裡也是一座歷史古城,早在天下分九州的時候,這裡就屬於揚州地界,後歷經多個朝代更替,成為了省內的知名古城,也正是因為此地有深厚的文化、良好的區位,所以這裡的經濟發展才非常迅速,在2019
  • 廣東6個最「窮」的縣,有4個是相鄰的,這也太巧了吧
    廣東,是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在許多人眼裡,廣東人有錢。廣東確實發達,也有許多超級富豪;。但是,廣東經濟發展不均勻,珠三角地區就很富裕,而粵東、粵西、粵北部分地區還很落後,甚至不如西北部分貧窮落後的地區。龍川,是廣東河源下屬縣;我們乘坐京九線列車,都會經過這個縣。這個縣人口不到100萬,就有30多萬海外華僑。按理說,這個縣應該很富裕;恰恰相反,龍川人均GDP很低,2017年度,只有19867元。雷州,是廣東湛江代管縣級市;與海南島隔海相望,海岸線長達400多公裡。
  • 8月四川183個縣市區空氣品質排名出爐,涼山這個縣排第一
    8月四川183個縣市區空氣品質排名出爐,涼山這個縣排第一 2020-10-13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這個縣,曾經是山區的貧困縣,現在卻比市區還富裕!
    最近南方新聞網在微信官方帳號微信優先政策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比較了廣東各市縣區的房價,相比之下發現一個山區城市的一個縣的房價比這個城市的市區,也就是所謂的佛岡縣的房價要貴。這個縣還是廣東省的一個貧困山區縣,雖然工業製造業近年來蓬勃發展,但決定其人民收入的是其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佛岡大力發展旅遊業,106國道甚至成為佛岡的黃金大道,106國道兩側都是景點和農舍,沿著106國道向北走,佛岡公路旁邊有許多受歡迎的景點。
  • 梅州有2區1市5縣,而客家話為何卻以梅縣話為代表!
    而大量客家人經由汀江和贛江水路,翻越南嶺進入廣東的鎮平(今蕉嶺)、大埔、程鄉(今梅縣)、興寧、長樂(今五華)、和平、龍川一帶以後,到了明末清初,客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就逐漸由汀州南移到了嘉應州的中心梅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