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有2區1市5縣,而客家話為何卻以梅縣話為代表!

2020-12-25 梅州0753

客家話以哪一方言點的話為代表,不是由某個人的主觀意願決定的,而是有其客觀歷史條件作為依據的。人們普遍認為,梅縣話是客家話的代表,這是因為自明末清初以來,梅縣長時期是客家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我們知道,宋代末年,大批客家先民自贛南進入閩西汀江流域,在封閉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條件下,最終形成了客家民系。在客家民系的形成時期,汀州曾經是客家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而大量客家人經由汀江和贛江水路,翻越南嶺進入廣東的鎮平(今蕉嶺)、大埔、程鄉(今梅縣)、興寧、長樂(今五華)、和平、龍川一帶以後,到了明末清初,客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就逐漸由汀州南移到了嘉應州的中心梅縣。清代中葉以後,嘉應州治各縣的客家人,不少翻越五華岐嶺經東江遷移至粵中、粵北、粵西等地,更有不少經韓江水路陸續往東南亞以至海外各地謀生和發展,因而嘉應州亦即今天的梅州也就被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公認為「世界客都」。

自北宋以至清初,梅州隸屬潮州。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格為嘉應州,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程鄉五縣,稱嘉應五屬。民國建立後,程鄉改稱梅縣。解放以後,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平遠、蕉嶺、豐順、大埔七縣,專員公署設於梅城。1965年,設立梅縣專區,仍轄七縣。1988年至今,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轄梅縣、興寧等七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①梅縣位於閩粵贛邊,在軍事上有重要地位。南宋末年,文天祥曾率領義軍在梅縣一帶與元軍奮戰。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太平軍翼王石達開部屬和康王汪海洋部曾先後兩次攻佔嘉應州。1925年,廣東革命政府東徵軍討伐反動軍閥陳炯明,曾兩度進駐梅城。1929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六千多人,在朱德率領下亦曾進駐梅城。②抗日戰爭期間,梅揭師管區設在梅城。解放後,興梅軍分區司令部亦設梅城。長期以來,梅縣成為粵東純客住地區的政治活動中心,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同。

梅縣是文化之鄉。北宋元符元年,即1098年,御史劉安世(字元城)貶謫梅州,於城內創建了一所書院, 後人因其字命名為「元城書院」。③其後陸續創辦的書院有濂溪書院、錦江書院、周溪書院、義學書院、東山書院和南口培南書院等。抗日戰爭期間,梅縣已有省立梅州中學、省立梅州農業學校、省立梅州師範學校、省立梅州女子師範學校、省立嶺東商業職業學校等5間省立中學,加上東山中學等共有中學三十多間,還有一所南華學院。不僅鄰縣的優秀學子慕名報考梅縣的省立中學,連贛南、閩西、潮汕一帶的青少年都有遠道前來梅縣求學的。梅縣學術文化界的名人為數甚多,清代有宋湘、黃遵憲、丘逢甲等,現代有饒芙裳、蒲風、張資平、李金髮、黃藥眠等。自民國至1987年,據不完全統計,梅縣一個縣就出了大專院校正副校長、院長45人,學部委員7人,正副教授324人,高級工程師105人。⑤梅縣成為粵東地區的文化中心,是有其長期的文化積澱的。

正是因為梅縣是粵東廣大客屬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周邊各縣的客家人與梅縣有著經常的聯繫和往來,由梅縣地區移居到海外的華僑亦常往返梅縣。人們接觸梅縣話的機會非常多,自然會認同梅縣話作為客家話的代表。

而又因為梅縣話內部的話音有些差異,這就需要有一個大眾認同的標準音。這個標準音就是梅城話,即以舊時梅縣城區,也就是相當於現今梅州市梅江區中心所說的話為標準。上個世紀50年代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派人前來梅縣招聘客家話播音員,就提出以原梅縣人民政府(今梅江區人民政府)為中心,以半徑2公裡範圍內原居地的知識青年為推薦對象。這個範圍恰好就是梅縣城區及其近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前海外客家話節目播音員張國華,教場背樓下塘人,就是那時在這一範圍內擇優挑選到北京的。因此梅縣話以梅城話為標準音,應該是得到廣大客家人公認的。

相關焦點

  • 客家文化|為何客家話朗誦唐詩更動聽?
    世界客屬第27屋懇親大會祭拜活動 客家方言通常稱「客家話」,在廣西叫「新民話」或「麻介話」,在四川叫「土廣東話所謂的「客家」是相對「土著」而言。一般認為,客家話在南宋便初步定型,二十世紀被定名為客家話。語言研究中,客家話以梅縣話為代表。客家話最特別的是聯結大陸各省,乃至全球各華人地區客家人的民系認同,只要會說客家話,就會互相視為「自家人」。 客家先民本是古代中原一帶的漢族居民,因避戰亂謀求出路,從中原南遷。歷史上發生過三次大規模南遷,這三次南遷的漢人大都定居山區。
  • 首屆海峽兩岸客家話演講比賽(龍巖)觀後感
    龍巖市臺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龍巖電視臺等單位承辦的「說客家話,道桑梓情——首屆海峽兩岸客家話演講比賽」在龍巖市舉行,龍巖市長汀、連城、上杭、武平、永定等五個客家縣和臺灣派出代表隊參加。  首屆海峽兩岸客家話演講比賽在福建省龍巖市舉行,龍巖市長汀、連城、上杭、武平、永定等五個客家縣和臺灣派出代表隊參加。  「月光光,秀才郎。公公教公式念文章,阿婆教公式唱山歌。每日乖乖上學堂。月光光,秀才郎。
  • 廣東梅州的客家話十裡不同音。你哪的客家?你說的我聽不懂喲
    枉我也算是盲目自大,號稱「通曉三國語言(中文、日文、英語)+N種方言(普通話、白話<粵語>、客家話以及半桶水的潮汕話<與閩南語同類>」,自詡語言天賦不錯,竟然一下子也沒有聽懂。毫無疑問,河源客人的客家話是正宗客家話。我的客家話雖然有些偏門,但是也算是比較正宗的客家話。
  • 五華建縣1070多年,看梅州各縣區建立的歷史!
    自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以來,至今下轄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蕉嶺縣和平遠縣,簡稱「兩區一市五縣」。古代屬龍川縣地。東晉置興寧縣,以境內寧江而得名,另一說縣內興旺無內患而得名。此後這裡逐漸發展成廣東、江西、福建交界處的地區性重貿中心,曾有「小南京」之稱。
  • 梅州客家最大、最高、最老的圍龍屋都在哪?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遍布於梅州(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蕉嶺縣、平遠縣共2區1市5縣)全市8縣(市、區),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歷史。,佔地面積達3.5萬平方米,其規模相當於早先發現的梅縣最大的客家圍龍屋丙村仁厚溫公祠的3倍。
  • 梅縣客家足協杯參賽名單 梅州11將領銜粵派強陣
    以下是梅縣客家隊足協杯參賽名單。  球隊全稱:梅縣客家足球俱樂部  球隊簡稱:梅縣客家  領隊:鍾傑章 隊醫: 李澤健 隊務:謝勇、蔣自力  主教練:樂敬忠  助理教練:鍾傑章  守門員教練:李華東163cm58kg前衛廣西梧州何海政111988/2/2170cm63kg前鋒廣東梅州陳權君121991/2/25
  • 梅州繼梅縣區之後,或將新增一大區,一縣市有望「撤市設區」
    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梅州這個名字,但它也是廣東的一個地級市,處於廣東、福建、江西三個省份的交界處。總面積為15864.50平方千米。梅州市是周邊區域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國著名的華僑之鄉。2019年,這裡實現GDP1187.06億元,梅州市的礦產資源豐富,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 好齊全的客家話字典辭典、電視、廣播、語音教材匯總【收藏】
    字典1、漢語方言發音字典(香港的惠陽音)http://cn.voicedic.com/m/ 2、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臺灣四縣音等)http://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 3、Syndict線上客語辭典(大陸梅州各地
  • 廣東省梅州市建成區排名,有你的家鄉嗎?
    梅州周邊城市梅州目前公共管轄2區1市5縣,那麼哪個地方是梅州發展最好的地方呢?梅縣區梅縣區是梅州唯二的市轄區之一,成立較晚,2013年由梅縣撤縣設區而來,實測建成區面積19.1平方公裡。興寧市興寧市是梅州下轄的唯一縣級市,位於粵東地區最大平原寧江平原之上,是著名的「版畫之鄉」,實測建成區面積16.1平方公裡。
  • 中國客家博物館落戶梅州 揭客家文化神秘面紗
    在客家的多次大遷徙中,這一古老的民系將自身的文化一路撒播,與所經地的本土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傳承,在國內外也形成了包括江西贛州客家文物博物館、江西贛縣客家博物館、四川客家博物館、深圳龍崗鎮客家民俗博物館等在內的比較有影響力的多家博物館,然而中國客家博物館的殊榮最終卻為梅州市得到,除了博物館本身的建設規模等因素外,世界客都的品牌也是這段博弈中梅州的核心競爭力
  • 作為客家人的你,有沒有那麼一刻,想回到梅州?
    下轄2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各具特色正在飛速發展著自己的經濟▼梅江區:梅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也是梅州市的梅縣區:有「中國旅遊強縣(區/市)」、「中國民間藝術(山歌藝術)之鄉」的美譽。興寧市:素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足球之鄉」之美譽。
  • 客家圍屋話鄉音 歡聲笑語敘鄉情
    資料顯示,客家話為十大漢語方言之一,被譽為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如今,客家話正以逐年遞增的速度在式微,原汁原味的「阿姆話」越來越少人會講,引發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擔憂。有感於此,2019年年初開始,在導演韓榮聲的帶領下,一群有志於保護客家語言和客家傳統文化的電影工作者,共同投入到了電影《圍屋喜事》的創作當中。
  • 「崖系梅州」——這是一張最完整的梅州名片
    家庭成員:2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2個市轄區:梅江區、梅縣區5個縣:>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代管1個縣級市:興寧市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程鄉升為敬州,宋開寶四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梅州」的名稱即始於此。宋熙寧六年廢梅州,以程鄉縣隸潮州;元豐五年,梅州復置;紹興六年,廢梅州復設程鄉縣隸潮州;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元至元十六年,改梅州為「梅州路」;至元二十三年,復為梅州。明洪武二年,廢州為程鄉縣,隸潮州。
  • 梅縣美食地圖,尋味客家美食
    在客家話中,「丸」的發音和「圓」、「緣」相同,因而圓形、飽滿的肉丸往往被視為「圓滿」「良緣」的象徵,是客家人逢年過節和喜慶宴會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煮的時候冷水下鍋,煮到沸騰1、2分鐘,然後把水倒掉,從新加乾淨的冷水煮熟。
  • 客家人卻以講客家話為恥,算不算一種悲哀?!
    「我們家鄉的很多人以說客家話為恥,他們到了珠三角打工竟然不願意和家鄉人說客家話,而是說白話,好像說客家話低人一等。」
  • 海外客家籍華人華僑人物(軍政篇)
    模里西斯的老華僑華人約有3萬多人,以廣東梅縣地區客家人為主(約佔90%),大多已加入模里西斯國籍。最近20多年來,近1萬名左右來自中國大陸(主要為廣東、浙江、福建和江蘇省)、香港、臺灣地區及東南亞地區的華人新移民以投資、勞務或跨國婚姻等方式赴模里西斯定居及就業。在模里西斯說中國話,就是講的梅縣客家話。至於講普通話,人們說講「京話、正音」。模里西斯政府規定,小學到高中,每天要上一節中文課。
  • 揭陽市本地原居民方言介紹,揭陽人你們都還會說家鄉話嗎?
    揭陽市本地原居民方言介紹,揭陽人你們都還會說家鄉話嗎?揭陽市,廣東省地級市,地處廣東省東部。北靠興梅,南瀕南海,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陸地面積5240.5平方公裡。內陸江河主要有榕江、龍江和練江三大水系。素稱「魚米之鄉」「浮水葫蘆」、「水上蓮花」。
  • 「世界客都」梅州概況
    梅州市是中國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被尊為「世界客都」。梅州中國著名僑鄉,祖籍在梅州的華僑華人及港澳臺同胞超過360萬。
  • 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這次,給大家安排的,是一條橫貫福建、廣東的文化旅遊路線:福建永定-廣東梅州大埔-興寧。這是一條以感受客家文化為主的線路,而線路的最大看點則鎖定在客家建築代表:土樓和圍龍屋上。沿著客家先民的遷徙之路,看這一路南下客家建築的特色和變化,來感受這一程歷史文化。眾所周知,客家其實是早年居住在中原的先民,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而被逼南遷。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潮汕話排第一,粵語排最末位,你認同嗎?
    比如,粵語、客家話、潮汕話1.粵語,第一大類,省內幾乎可通用,當地稱白話,以廣州為中心的省內大部地區,尤其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珠三角;2.客家話,粵北大部、粵西局部,以梅州地區為代表包括河源、惠州等地級市,深圳、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