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客家人的你,有沒有那麼一刻,想回到梅州?

2020-12-12 大叔談旅遊

曾有人說: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廣東東北角,三省交界處

有一座城市

人們講客家話,吃客家菜

這裡是世界客都

是客家人千年遷徙的最終歸屬

梅 州

宋開寶四年

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

改「敬州」為「梅州」

「梅州」之名即始於此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重點僑鄉之一

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達700多萬

也是港澳臺同胞重要祖籍地之一

臺灣500萬客家人中有180萬祖籍梅州

說起梅州

很多廣東人首先想到的恐怕是

山區、客家聚集地

還有令人垂涎的客家美食

休閒到梅州,享受慢生活

它的靈動、溫暖、魅力

總有某個細節讓人戀戀不捨

2019年,客都梅州

即將進入高鐵時代

廣鐵集團董事長武勇明確表示:

梅汕高鐵將於國慶

即新中國70周年之際開通運營

廣州到梅州的動車、

梅州到潮汕的高鐵將開通

以後梅州發展將更進一步

人傑地靈的低調小城

如果不說,你肯定不知道

低調的梅州有多人傑地靈

這裡誕生過545位將軍、

25位院士、225位大學校長

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

戎馬一生魂歸故裡,他是梅州人的驕傲

此外,亞洲球王李惠堂、

丘逢甲、外交家黃遵憲祖居於此

張國榮、黎明、羅大佑、彭于晏

都是祖籍梅州

它默默地

享有20多個榮譽稱號

中國十大休閒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國足球之鄉中國自駕遊最佳目的地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首個宜居城鄉示範城市......

下轄2個市轄區5個縣

代管1個縣級市,各具特色

正在飛速發展著自己的經濟

梅江區:梅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也是梅州市的「首善之區」。

梅縣區:有「中國旅遊強縣(區/市)」、「中國民間藝術(山歌藝術)之鄉」的美譽。

興寧市:素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足球之鄉」之美譽。

平遠縣: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入選了「中國最佳文化休閒旅遊縣」,有國家3A旅遊景區「中國丹霞地貌盆景」五指石;有「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南臺山等。

蕉嶺縣:是客家民系聚居的地方,是廣東的重點臺鄉之一;是「全國綠化模範縣」、廣東省文化先進縣、體育先進縣、全國首批文明縣城。

大埔縣: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之譽,被認定為中央蘇區縣。

豐順縣:人文厚重,客潮相融。是中國溫泉之城、中國長壽之鄉、中國金融生態縣、中央蘇區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廣東電聲之都。

五華縣:五華是農業大縣;且民間藝術斑斕,文化底蘊深厚,品種較多。有木偶戲、採茶戲、竹馬舞、春牛舞、花朝戲等

底蘊深厚的世界客都

梅州是客家民系的

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

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

1994年第十二屆世界客屬聯誼會上

梅州被尊為「世界客都」

成為全球客家人的精神聖地

中國客家博物館

漢民族諸多民系中

唯一的民系文化專題博物館

向世人展示著客家文化的歷史底蘊

稱得上"客家文化大觀園"

以「客從何來、客家風情、

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

五個主題展覽《客家人》

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

泰安樓

建於清代

客家圍龍屋的代表作

整座大樓只一個入口

樓內的天井可儲備半年以上糧食

宛如一座城堡,易守難攻

數十戶、幾百人同住一樓

聚族而居,和睦融洽

花萼樓

花萼樓是客家土圍樓的典型代表之一

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

雖不如福建土樓出名

但建築古樸大氣,建造精緻

梅州客天下景區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

客家文化生態旅遊產業園

成為梅州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建築風格再現客家建築的精髓

把新客家建築融於山水之中

是體驗客家民風民俗的最佳去處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

粵東第一家國家5A景區

以茶文化為主題

群山環抱、茶田疊嶂

四季如春的自然景觀令人沉迷

鬆口古鎮

有千年歷史的鬆口古鎮

是客家先民南遷的始居地之一

經千百年孕育

保存著豐富的客家人文資源

鬆口港曾是廣東內河第二大港

火船碼頭上光滑的石階旁

歷經風雨的船墩在講述著滄桑

東山書院

位於梅州城區東山狀元橋畔

是梅州遺存的唯一古書院

也是我國客家地區規格最高的

「重簷歇山頂」式書院建築

至今已歷經260多個春秋

走出了葉劍英、葉選平、曾憲梓等

一批批國家棟梁

是客家崇文重教的歷史記憶

東山中學,創建於1913年

是葉劍英元帥的母校

勇儉愛誠的校訓

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會的棟梁

梅州話

梅州話以梅縣話為代表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客家節目都以梅縣話作為播音標準語言

考考幾道客家話

知道答案的在留言區告訴大叔

桃源古鎮,媲美江南

百侯古鎮

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這裡人傑地靈,出百位封侯

「一腹三翰林」、「同科三進士」、

「同堂七魁」等典故流傳九州

千佛寶塔

嶺南明珠琉璃淨土

建於南漢,塔身鑄有千佛

千佛殿內大佛鑲嵌20000顆寶石

攀上塔頂,可一覽梅州美景

倉子下

地處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

一屋一瓦一山一水一樹一梯田

保存著淳樸的客家風情

每年12月,紅楓滿山

山間田野,村口巷尾,一派萬紫千紅

橋溪村

陰那山下的客家小桃源

村口有一片五彩林

紅楠木、白桂木、青藍木林立

應和著小橋流水人家

宛如一幅田園油墨畫

石橋、溪水、古樹、民居……

構成一幅秀美的客家田園風光畫卷

被評為廣東省十大最美古村落

村裡住著朱、陳兩姓人家,世代聯姻

青山碧水,流連忘返

梅州風光旖旎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這裡的美景數不勝數

五指石

遠看五指石,形如伸展的五指

拔地而起,直刺雲天

奇山異景,林密泉清

風光無限好

一條懸空的棧道橫亙於懸崖峭壁上

如長龍遊臥山間,大氣磅礴

這是廣東第一高空棧道

蕉嶺長潭

因水流深邃狹長而得名

這裡一川綠水,碧波蕩漾,兩岸青山

有「嶺南日月潭」之稱

一到秋天層林盡染,秋色斑斕

宛如人間仙境

高觀音山

梅州城區最高峰

站在山頂平臺遠眺

梅州城市美景盡收眼底,蔚為壯觀

陰那山

梅州首屈一指的勝景名山

人稱粵東群山之祖

夜色降臨,銀河在夜空橫臥

星星隨歲月流轉

是天文愛好者最佳的觀賞地點

雁鳴湖

以大雁南飛北歸在此棲息

為這裡的山明水秀鳴唱而得名

泮坑

素有"梅南勝境"之美譽

山幽水雅,青潤如玉

來這裡呼吸負離子空氣,肯定沒錯

客家美食,聞名天下

在外打拼的梅州人

一年,總有那麼365天想家

有50%是想念家鄉的人

剩下的50%全裝著家鄉的

醃粉 醃面 缽粄 味酵粄 鹽焗雞 鴨爪 雞翅 雞爪 肉丸 釀豆腐 娘酒雞 牛雜 雪花 鹹煎餅 老鼠粄 腸粉 梅菜扣肉 牛奶燉蛋 捆粄 百侯薄餅 仙人粄 豆腐花 小湯圓 算盤子 筍粄 清明粄 蘿蔔粄 炒粉 炒麵 炒田螺 炒花蟹 炒花甲 炸雲吞 砂鍋粥 清蒸鯰魚 豬雜湯 三及第湯 鹹菜牛肉湯 五華魚生 平遠臍橙 大埔金柚 客家娘酒 蒜蓉辣椒醬......

by 羊城攻略

以至於每次趁著回家一趟

都一頭鑽進各種小店

打卡各種客家美食

醃面和三及第湯

梅州人的一天

是從醃面和三及第湯開始的。

挑個起微風的清晨

吃一碗醃面,配一碗三及第湯

這樣的慢生活實在太愜意

客家釀

在客家人眼裡,萬物皆可釀

釀苦瓜、釀豆腐、釀青椒......

梅菜扣肉

這一道菜百吃不膩

扣肉脫去了油膩,梅菜超級好下飯

客家鹽焗雞

食完保證返尋味

那種濃鬱的香味會在手上久久不散

大盆菜

一次性吃過客家多樣美食

瞬間就愛上了這樣的吃法

丙村開鍋肉丸

肉丸非常的彈牙

肉味十足,卻不會讓人覺得膩味

石扇魚燜飯

魚燜飯在於魚血的重要性

會放入魚血攪拌均勻,燜熟了香氣十足

白渡牛肉乾

富有客家風味的傳統名牌食品

很多回鄉探親的海外鄉親

都會把其當為伴手禮

在這片土地上

人們有著舒適的居住環境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很充足

收入只是不如北上廣深

但沒有人們想像得那麼低

衣食不愁,家族興旺就是最好的希冀

相關焦點

  • 梅州客家人過年的習俗
    梅州作為客家人最集中的聚集地,她的民俗風情富有魅力。「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在客家過春節我感覺到異常的熱鬧,客家人很重視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都會在自家門前或陽臺上掛著內存帶著燈的紅燈籠,甚至在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夜晚休息時主人會告誡你,無論如何紅燈籠裡的燈,不能關掉。
  • 梅州|《回到圍屋》,記錄客家人尋找身份歸屬的挽救式行動
    >當下的中國城鎮化的腳步轟隆作響大批移民被裹挾在時代的大潮中離開故土融入新生活一些傳統文化正在逐漸被人們遺忘許多現代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廣東梅州>開始了「拯救圍屋」行動他們選擇回到圍屋,活化圍屋梅州市委宣傳部指導,梅州市廣播電視臺、佛山市和光影視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紀錄片《回到圍屋》所記錄的圍龍屋活化故事,反映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
  • 人物|這位梅州客家人,厲害!
    王純萬大使 ▲作為祖籍梅州客家人的風雲人物,王純萬大使對祖國的深深眷戀 使館工作人員向筆者展示的25盧比紙幣照片上,印有廣東梅州客家人朱梅麟的頭像。
  • 新春見聞: 梅州客家人選購油炸小吃過大年
    中新網梅州2月5日電 題:梅州客家人選購油炸小吃過大年  作者周濤李穎欣蔡欣欣  南瓜圓、煎圓、饊子、芋圓等都是客家人愛吃的油炸小吃。每到年關,梅州客家人都會到附近油炸店買上一些香酥可口的油炸小吃食用,酥脆可口的口感,讓許多梅州客家人愛不釋口。  近日,記者走進梅州的「炸品一條街」——油籮街,走訪了當地的油炸店。臨近年關,購買者紛至沓來,大包小包地挑選自己心儀的油炸小吃。  梅州客家人製作油炸小吃已有數百年歷史。
  • 厓是客家人,我要回梅州了!
    同時,梅州既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後落腳點,也是明清以來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發地。梅州鹽焗雞是廣東久負盛名的一道漢族傳統佳餚,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流行於廣東深圳、惠州、河源、梅州等地,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皮脆肉酥,香鮮可口,是梅州地區的一道名菜。釀菜,是客家菜中特有的做法,通常是用葷菜作為餡料填入素菜裡,講究葷素搭配的原汁原味。客家釀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
  • 圖文:梅州有個"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必看!
    你肯定去過不少的博物館,而作為一個客家人,梅州的「中國客家博物館」一定不能錯過!今天,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去看看享譽天下的「中國客家博物館」吧: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梅州,是我國漢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稱。
  • 涯系客家人,涯愛轉梅州了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同時,梅州既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後落腳點,也是明清以來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發地。「粄」是客家人用來稱呼米製品的專有名詞,客家稱為「粄」的食品非常多,常見的有「蘿蔔粄」「艾粄」「捆粄」「紅粄」「發粄」「甜粄」「粄條湯」「炒粄」......
  • 臺灣學者莊英章:梅州有望成為客家人的「心靈家園」
    臺灣學者莊英章:梅州有望成為客家人的「心靈家園」 2011年07月05日 15: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那麼,梅州和臺灣兩地的客家文化是如何互為整體的呢?   莊:臺灣的客家人佔了全臺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這一龐大的客家群體,很大一部分是從梅州地區遷徙過去的。遷徙過程中,梅州的客家人還帶去文化、習俗和信仰。如今,在臺灣還能找到不少「梅州印記」:客家方言、客家圍龍屋、陶瓷、廟宇等。在兩岸的客家文化交流中,梅州客家人可以從臺灣看到自身的影子,也可以從中看到差異性。
  • 在客家人的遷徙歷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中心
    作為一名客家人,又是一位漢語言文學系的科班生,我沒有理由不知道黃遵憲。遺憾的是,對他的了解,只不過局限於他作為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之詩界革命魁傑而已!此次躬觀人境廬和榮祿第,方知其不僅著有史詩之譽的人境廬詩草,作為傑出的客家人之一,黃遵憲還是歷任清廷駐日本、英國參贊,駐美國、新加坡總領事,盡力保護華僑權益,不卑不亢,促進國際友好合作的近代卓越外交家;是宣揚變法改革,復於湖南協助巡撫陳寶箴厲行新政,傳播民權思想,首倡民治於眾,卓有成效,影響深遠的改革家;是思想上承龔自珍、林則徐、魏源,下盡康有為、梁啓超、孫中山,不斷進步,晚節彌堅的啟蒙思想家。
  • 梅州客家人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客家人有「冬至不過不寒」的說法,寓意冬至後天氣將日漸寒冷。那麼,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梅州的客家人都會怎麼過呢?其實客家人過冬至的習俗很多但總結起來——一個字:吃!關於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客家人大部分都是吃湯圓噠~因為在梅州,冬至有三樣東西必吃,那就是羊肉、湯圓、糯米燜飯。
  • 除夕年夜飯,梅州客家人會吃這些菜,你全吃過了嗎?
    另外梅州客家人還要準備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梅州人的年夜飯十分注重菜式的齊全,包括葷菜、素菜、粄食和酒。菜餚視各家經濟情況而不同,一般都會有魚肉雞鴨等。除夕年夜飯,梅州客家人會吃這些菜,你全吃過了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雞肉在梅州客家人地區,雞肉是年夜飯必不可少的。
  • 臺灣客家人回家鄉做了這些事...讓梅州人稱讚不已
    也紛紛回到家鄉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客家人遷臺的歷史稍晚於閩南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起客家人通過軍隊、開墾或者偷渡等各種途徑先後來到臺灣開墾定居形成了臺灣第二大民系成立於2014年的臺灣客家商會就是凝聚臺灣客商力量的一個重要組織現今有會員100多人會員企業所從事的行業非常廣泛如:京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苗慄捲菸廠ego臺灣租車旅遊集團公司
  • 梅州圍龍屋:客家人的土木堡壘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濃鬱客家風格特色的民居建築,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南部地區。這種民居以土木結構為主,集合宜居和防禦功能於一體的營壘式建築,歷史悠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典型的漢族民居建築,遍布於廣東省梅州市,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歷史。
  • 客家人真真真系有料
    不只梅州,在整個廣東,以及福建、江西、廣西、四川、臺灣等省份,幾乎都有客家人的身影。客家人也不是外地人「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客家人有著上千年的遷徙歷史。目前廣州地區的客家人數有戶籍在冊的不少於200萬尤其是天河區鳳凰街的柯木塱村和漁沙坦村更是廣州近郊最純正的客家村落居民和村民98%以上是客人。
  • 廣東"第三大"的地級市,是客家人聚居地,被譽為"世界客都"
    廣東有個地級市,面積全省第三,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34;來人間一趟,一定要好好感受這世間美好。這裡是小方談旅行,帶你探索山川湖海。國內很多地方居住著客家人,國外不少地區也有客家人的存在,分布範圍十分廣泛。目前全球約有8000萬客家人,國內擁有5000萬,其中有一半分布在廣東,其他的主要集中在江西、福建、臺灣等地。在廣東,有一個地級市,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譽為&34;,同時它也是一個存在感不是很高的城市。
  • 帶你走進梅州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看中國,中國客家看梅州。客家人很喜歡遷徙,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以獨特的文化傳承,講述著一個個悠久的遷徙歷史。如今,想要了解客家文化只有前往客家人的聚集地—梅州,才能一探究竟。第一站:訪百年圍龍屋,品客家建築文化始建於唐朝的圍龍屋,雖然歷史久遠,但其堅固且結構精巧,依然屹立在這片大地之上,講述著客家人的勤勞與智慧。如今,保存完好的客家傳統民居,坐落於梅州市梅江區松口鎮。來到這裡我們不僅可以從傳統民居中了解客家文化,也可以品嘗到客家傳統菜餚:盆菜宴、梅州鹽焗雞、梅州客家娘酒等美食。
  • 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居住的圍樓展現了獨特的美麗!
    廣州梅州是客家人遷徙的聚居地,這裡被稱為「世界客家」,客家是漢族的一個分支。在兩晉至唐宋時期,因戰亂原因,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歷經五次南下大遷移,先後定居南方的廣東、福建、江西、香港新界等地!大批的客家人湧進梅州的時間也已經800多年前了,那時候是宋元時期,大家居住在一起又像是一家人了!泰安樓已經有250年的歷史了,但是在客家圍樓中,它還算是年輕的,用磚石建成,客家族舉全族的力量,建造一個相對封閉的居住環境。出入異鄉的客家人需要抱團取暖,才有家的感覺。
  • 客家人的土木堡壘——走近梅州圍龍屋
    當有來犯之敵時,圍屋層就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禦屏障。圍龍屋還建有堅固的多層「角樓」,既可用來儲備糧草,又可居高臨下射擊來犯之敵。在圍屋與正堂之間有一塊半月形空地,稱為「花頭」。「花頭」用來種植花木或用碎石、鵝卵石等可留有空隙的材料鋪就,而不用石塊或三合土鋪平,寓意著「龍氣不會閉塞」之意。在客家人眼中,這裡可是全屋的風水寶地。
  • 梅州唯一!這個村被省裡看中了!|客家人|潭江鎮|梅州|鳳坪畲族村|...
    上面 藍字 | 客家人聚集地!客家人都關注,近日廣東省民族宗教委選出了28個「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其中有一個就在梅州那就是豐順縣潭江鎮鳳坪畲族村你有沒有聽說過呀?快隨日報君一起來了解了解~梅州唯一少數民族(畲族)聚集地鳳坪畲族村位於潭江鎮東部,地處鳳凰山脈最高峰雞公髻山(海拔1409米)北麓,是梅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畲族)聚居地。全村現居住有926人,其中畲族81戶608人。
  • 「客家之最」身為梅州客家人,你知道幾個?
    19條客家之最,身為客家人,你知道幾個?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華人共和國(客家人建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  (客家人建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1777年,在今印尼的加裡曼丹島誕生,由廣東梅州客家人羅芳伯建立。客家人最多的省份廣東省  據有關學者估計,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佔到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客家語也是當地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世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梅州  梅州廣東省梅州市總人口約500萬,其中客家人佔97%,享有「世界客都」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