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有一座城市
坐落於廣東東北部
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
這座城市
歷史文化悠久、源遠流長
自然風光精彩、水光山色
她就是
梅州
梅州,聲名遠播
梅州是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是閩粵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也是沿海經濟開放區,也是海西經濟區的重要成員。同時,梅州既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後落腳點,也是明清以來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發地。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十大休閒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
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森林城市
中國金融生態城市
梅州還是中國著名的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山歌之鄉、金柚之鄉、客家菜之鄉、單叢茶之鄉、油茶之鄉、漢樂之鄉、溫泉之鄉、長壽之鄉、中華詩詞之市。
梅州,底蘊深厚
梅州是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1994年第十二屆世界客屬聯誼會上,梅州被尊為「世界客都」,成為全球客家人的精神聖地。
中國客家博物館
中國客家博物館,是一間集收藏、研究、展示客家歷史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其外觀為圓形客家土樓造型,氣勢宏偉。
博物館由主館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大學校長館、梅州將軍館、梅州市華僑博物館、客家匾額館、梅州名人廉吏館、展覽中心以及《客家文博》雜誌社等組成。
雁南飛茶田景區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融旅遊觀光、茶葉種植和休閒度假於一體,是都市人的心靈棲息之所。選一空閒時間,離開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都市,回歸自然,感受雁南飛帶來的舒適休閒生活。
走進雁南飛,身處山野,呼吸帶著草木香氣的清新空氣,平日因繁忙工作積壓的疲勞感瞬間消失。
靈光寺
梅州靈光寺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陰那村五指峰。是廣東四大名剎之一。建築布局大體為面闊三間,進深七間,擁有山門、殿堂、樓閣等建築,內有大雄寶殿、金剛殿、羅漢殿、鐘樓、鼓樓、經堂、客堂、齋堂等。
有「靈光三絕」:儘管香火鼎盛,但香燭濃煙卻從寶殿頂端的螺旋形風鬥「八藻井」散發而出,使殿堂終年清新,此為一絕;殿頂外古樹參天,但瓦面卻片葉不留,此為二絕;寺大門前挺立兩棵古柏,一榮一枯,一生一死,生者枝繁葉茂,死者枯而不朽,奇特之「生死樹」,世所罕見,此為三絕。
梅州客天下景區
梅州客天下,是梅州客家文化的縮影,是客家民俗的完美呈現。客天下的口號「梅州客天下,喜迎天下客」,寥寥數語,已能帶給人暖意。將「文脈」轉換為「景觀之脈」貫穿全園,是梅州集歷史和現代,文化和休閒為一體的縮影。
十大景觀和五大景區緊緊圍繞著「客都」的精神,突出梅州客家人文特點,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山水風情,抑或景區規劃,以及旅遊產品特色,都融入了「客」元素。
五指石風景區
五指石風景名勝區位於粵、贛、閩三省交界的平遠縣差幹鎮內,由寶鼎石、羅漢石、天竺石、降龍石和寶蓋石組成,其形似伸展的五指,拔地而起,直刺雲天,故名「五指石」。
其地形由於垂直節理髮育,長時間受到強烈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作用,形成了山體陡峭、穿縫發達、巖深洞幽、雄渾雋秀的典型丹霞地貌景觀,又因植被覆蓋茂密,更使石峰顯出外俊內秀的美色,因而具雄、險、奇、秀、幽、古的特色。
葉劍英紀念園
葉劍英紀念園位於葉劍英元帥的故居--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虎形村,是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景區建設集展現偉人風範、弘揚客家文化、推進生態旅遊於一體。
園內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文化厚重,傳頌著元帥兒時的故事,展示著偉人的豐功偉績,分為紀念景區、人文秀區、生態林區和旅遊休閒服務區,是一個集展現偉人風範、緬懷偉人功績、弘揚客家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紀念園。
鬆口古鎮
鬆口古鎮地處梅縣區東北部,在梅江下遊,閩粵贛三省的交界處,是個依山傍水的小盆地。古鎮有著上千年歷史,是古時嶺南四大古鎮之一,享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山歌之鄉的美譽。
它是歷史上商業貿易繁榮之地,屬商貿重鎮,有著「自古不認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後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馳名中外,文物古蹟天然風景比比皆是。
泰安樓
大埔泰安樓,簡稱泰安樓,位於廣東省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
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規模宏大,設計精巧,樓內中軸線主體建築為平房,三層樓房把主體平房環抱在中間,樓中有屋,功能齊全,是中國少見的石方樓,被譽為「客家的水立方」。
長潭旅遊區
長潭旅遊區屬廣東省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蕉嶺縣東北部。距蕉嶺縣城5公裡。區面積40平方公裡,有寬闊的水域,水質清澈,有「山似巫峽,景似灕江」之稱。
因水流深邃狹長而得名,屬山水風光、客家民俗旅遊風景區。空氣負離子含量達每立方釐米18000多個,置身其間,令人心曠神怡。
橋溪古韻
橋溪古韻景區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該村四面環山,村內客家民居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致。整個村落內小橋、溪水、古樹、民居構成一幅秀麗客家山村的田園風光。
這裡極具隱世氣質,為清時期興建的16座客家傳統民居建築,至今仍保存完好。走進景區,一湖幽幽碧水映襯著茂密植被,聽著水聲,沿路而入,只見群山簇擁中的村莊若隱若現,幽靜與古樸撲面而來。
五華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五華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是投資近10億元建設的集市民健身、娛樂、文化交流和足球競技等為一體的體育場館,主要由五華惠堂體育場、五華威光體育館、五華紅色體驗館、五華足球科技館等場館組成。
五華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規劃用地面積95976.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680平方米,其中惠堂體育場可容納3萬名觀眾,各類功能設施齊全,是梅州客家足球俱樂部中甲聯賽的主場,完全達到中甲聯賽體育場標準。
嘉應學院
嘉應學院是一所廣東省屬全日制公辦本科高校,至今已有107年的辦學歷史。學校佔地面積107.07萬平方米,現有普通全日制學生近2.6萬人。沉澱歲月,嘉大底蘊渾厚,歷久彌新。
東山中學
東山中學創建於1913年,是葉劍英元帥的母校。勇儉愛誠的校訓,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會的棟梁。
梅州話
梅州話以梅縣話為代表,客語各方言地方特色很強。環繞梅縣的平遠、大埔、蕉嶺、興寧、五華、豐順等縣,幾乎每個縣的客家語都有其各自特色,可以看成一種獨立的方言。而在不同的客語方言裡,聲調也有所不同。
考考幾道客家話
知道答案的留言區見
▼
梅州美食,好評如潮
粵菜,主要由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三種各具特色的地方風味組成。其中廣府、潮州美食被不少人熟知,客家美食卻常常被大家忽略,認為客家美食只有「釀」菜。其實,在廣東,客家美食遠遠被低估了!
梅州鹽焗雞
梅州鹽焗雞是廣東久負盛名的一道漢族傳統佳餚,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流行於廣東深圳、惠州、河源、梅州等地,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皮脆肉酥,香鮮可口,是梅州地區的一道名菜。
釀菜
釀菜,是客家菜中特有的做法,通常是用葷菜作為餡料填入素菜裡,講究葷素搭配的原汁原味。
客家釀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製作釀豆腐,就是往豆腐裡填入醃製過的餡料,再將釀好的豆腐過油煎,吃的時候,外面的豆腐脆脆的,裡面卻很嫩滑,再加上鮮美的釀餡,讓人愛不釋口。
而釀的做法,也能延伸到茄子、苦瓜上,再加上釀豆腐,這三道釀菜一起被稱為「煎釀三寶」。
除此之外,還有釀蓮藕、釀青椒、釀香菇……可以說,客家人是看見什麼釀什麼!
梅州醃面
梅州醃面是傳統的漢族小吃,把中原部分飲食方式帶到南方的結晶,形成了的獨特地方美食。一碗顏色金黃,味道爽口香滑的梅州醃面正如簡單樸實的客家人一樣,雖是普通的撈麵,再加上蔥花或芝麻,卻讓人吃得回味無窮。
三及第湯
由豬肉、豬肝、豬粉腸、枸札葉煮成的「三及第湯」是梅州醃面最好的搭配,加入幾滴酒糟,一面一湯,便是客家人的傳統早餐。
何為三及第?因為在科舉取士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後人就把用豬肉、豬肝、豬粉腸三種豬內臟比作三及第,這也象徵著客家人奮發圖強,耕讀傳家。
梅州肉丸
客家人愛吃肉丸,客家人取「丸」與「圓」同音,寓意團圓、圓滿。像大家熟知的牛肉丸,很多人以為是潮州菜,但其實是正宗客家菜。其中豬肉丸、牛肉丸、牛筋丸被成為客家三大丸。
梅江醋溜魚
梅江醋溜魚是廣東梅州市梅江區的特色美食,醋溜魚是廣東地區漢族傳統名菜,是將特製佐料澆覆在魚上,食之魚肉酸甜,炸香,令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梅州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雞是一道廣東省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娘酒雞具有暖身,驅寒,補血之功效,通常是客家女人坐月子會吃的一道菜。
客家紅燜肉
客家紅燜肉是梅州名菜之一。紅燜肉,油潤柔糯,味美異常,紅紅旺旺,可是地地道道的客家風味菜,油而不膩,千裡飄香,味道可謂梅州菜之一絕!
長樂燒酒
長樂燒酒,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樂燒酒釀造技藝最早可以追溯到晉代,具有「醇厚綿柔,舒適引口,回味怡暢,醉不上頭」的獨特風格,在廣東和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均享有盛名,素有「南國佳釀」美稱。
粄
客家美食不得不說的,還有「粄」(bǎn)。「粄」是客家人用來稱呼米製品的專有名詞,客家稱為「粄」的食品非常多,常見的有「蘿蔔粄」「艾粄」「捆粄」「紅粄」「發粄」「甜粄」「粄條湯」「炒粄」......
甜粄是客家地區的年糕,每逢過年,客家人大多都有「蒸甜粄」的習俗,還有「不蒸甜粄不過年,沒有甜粄不成禮」的說法。
在米粉漿中摻一些用酒糟做成的酵種,充分發酵後倒入小陶缽中蒸熟,蒸熟後的「發粄」從碗面隆起來,像一座尖頂的小山峰,且出現裂縫,客家人稱之為「笑」,喻為喜事降臨的徵兆,所以,發粄要「越笑越好」。
客家魚生
客家生冷美食不多,但是少數中的經典——客家魚生,只要是吃過的人,就一定忘不了它的鮮美。尤為出名的是梅州五華縣魚生和河源龍川縣龍母魚生。
▲ 用竹簍裝盛的五華魚生,吃之前先浸醋。圖/cctv《每日農經》
客家魚生鮮滑爽口、脆嫩清香,吃起來非常過癮,是高濃度白酒的絕佳下酒菜。白酒和辣醬的雙重刺激,更適合在冬天食用。
梅州,人傑地靈
如果不說,你肯定不知道,低調的梅州有多人傑地靈。這裡誕生過545位將軍、25位院士、225位大學校長。
蒲風
中國著名革命詩人
徐華清
清末醫學家
被譽為「中國軍醫之父」
葉劍英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
中國十大元帥之一
李惠堂
亞洲球王
林風眠
歷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
國立藝術學院 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
現代畫家
美術教育家
陳槃
著名的歷史學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
梁素珍
國家一級演員
原廣東漢劇院院長
丘逢甲、外交家黃遵憲、「中國百校之父」的田家炳祖居於此,此外,不少大家熟悉的明星張國榮、黎明、羅大佑...祖籍都是梅州。
這就是梅州
邁過悠遠歷史、跨越騰飛未來
既有源遠流長的文化氣息
也有五光十色的自然美景
*聲明:本文來自客家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