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惠藏」中國畫壇重要代表人物鄭乃珖及其兒子鄭大幹作品欣賞

2020-12-17 藝惠藏

鄭乃珖

鄭乃珖(1911—2005),號璧壽翁,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精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獸、青銅器皿、蔬果時鮮等;能工擅寫,工寫並用;在意境、取材、構圖、用線、敷彩、題款諸方面均突破前人藩籬,作出開拓性貢獻;作品曾參加歷屆全國美展並獲獎;作品為中南海、天安門、人民大會堂及中國美術館等珍藏;曾任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福建省政協常委、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福州畫院院長、文聯名譽主席,是中國當代畫壇重要代表人物;出版有30餘冊畫集。

鄭乃珖先生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福建分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西安美術學院教授、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顧問、中國工藝重彩畫學會顧問、中國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理事、福建省文聯常委、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福州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鄭乃光的畫用色敢於對比,善於對比,又能在對比中求調和,因而他的工筆花鳥畫作給人的印象是十分鮮明,豔麗雅逸,清新悅目。此外,除在工筆花鳥畫領域中,在寫意花鳥、山水畫、人物畫領域中,鄭乃珖先生也均有建樹。他的潑墨潑彩山水,筆墨酣暢,元氣淋漓,大氣磅礴。他的許多山水小品以西北山川為描寫對象,具有濃鬱的黃土高原氣息。鄭乃珖先生的繪畫藝術受到群眾的普遍喜愛和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

鄭乃珖兒子鄭大幹作品欣賞:

●檀東鏗(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

大幹兄自幼在家跟隨父親耳濡目染,眼界自高;進而涉獵中西方藝術創作出的作品不落窠臼、融合旁通。宋郭若虛云:「凡畫,氣韻本乎遊心,神採生於用筆、用筆之難,斷可識矣」,他道出了作畫用筆的重要,白描作品更是。勾勒線條當粗當細、要方要圓、宜長宜短、需曲需直、該連該斷,都得心中有數,才能得心應手、如錐畫沙、婉轉自如。大幹兄用筆可以說已做到這些了,他善於從微妙的變化中表現不同的形象和意趣;或挺拔或柔韌,或瀟灑或拙樸,有時輕描淡勾,有時卻金石般雕鑿,如《劍蒲》的長葉線條的斷續就處理得恰如其分,落筆起筆,筆斷意連。《辛夷》、《鳳凰》花朵線條靈動活潑,《素心蘭》、《鳶尾》用線細勁多變,畫出的花朵多姿多態,仿佛正透出幽香,令觀者精神得到慰藉,心靈得到淨化。

(摘自《一枝清採妥湘靈——讀鄭大幹白描花卉作品》)

謝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後以字行,晚號壯暮翁,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江蘇常州人。擅長書法及古書畫的鑑定。初與張珩(張蔥玉)齊名,世有「北張南謝」之說。 歷任上海市文物保護委員會編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館顧問、中國美協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國家文物局全國古代書畫鑑定小組組長、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等。著有《敦煌石室記》、《敦煌藝術敘錄》、《水墨畫》等,編有《唐五代宋元名跡》等。

張大千,吞吐大荒,固然堪稱一世之雄,可是在他心裡,能和自己在畫藝上頡頏雁行,並駕齊驅的,恰恰為這位「柳弟」。三分割據又為何人?放眼望去,沒有人選。在傾蓋相交之間,在生死契約之後,昔年莫高窟前萬裡流沙,青城山裡滿目青蔥,映照著他們敲詩聯句、論畫談書身影。大千豪邁、稚柳溫婉、這樣一對、異姓兄弟,平分畫壇的天下。 從黑白印刷圖版中只能依稀窺探出元人的遺韻,真跡一旦赫然在目,難免有種望外愉悅。畫面從左上角縱橫伸開的兩枝樹幹,幾組闊葉掩映其間、設色古雅,一絲不苟的、神貌,散發出宋人院體繪畫特有拙樸。一隻黑猿舒展雙臂攀援樹中,是易元吉畫中精靈。深厚繁複點染,凝練沉穩勾勒,似乎比張大千的纖巧更貼近古人靈魂。畫中題雙款,書法已經逐漸脫開陳老蓮瘦硬古拙,變得豐腴與端莊起來。戊子年的題款說的是關先生北遊回歸後,特地把此幅贈送的原委,另一種說法是關家弄璋之喜賀禮。自己得意力作,隨贈朋好、活得如此灑脫,人生還有什麼遺憾可言。

從瀟灑謹嚴宋元規範到老去粗豪的落墨格調,徜徉在煙雲懵懂的江南山色,迷戀著霧合煙圍荷塘月影、紅葉經霜和芙蓉沐雨、幽蘭吐芬及梅竹鬥寒,典雅溫文的筆調像宋人小詞一樣雋永脫俗,看久了,覺得滿身的塵囂都為其滌蕩掃除。

陸儼少(1909年-1993年),現代畫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縣南翔鎮人。1926年考入無錫美術專科學校,1927年考入無錫美專學習,同年從王同愈學習詩文、書法;次年師從馮超然學畫,並結識吳湖帆,遍遊南北勝地。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62年起兼課於浙江美術學院,1980年在該院正式執教,並任浙江畫院院長。擅畫山水,尤善於發揮用筆效能,以筆尖、筆肚、筆根等的不同運用來表現自然山川的不同變化。線條疏秀流暢,剛柔相濟。雲水為其絕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雲勾水,煙波浩淼,雲蒸霧靄,變化無窮,並創大塊留白、墨塊之法。兼作人物、花卉,書法亦獨創一格。

陸儼少1927年拜馮超然為師,並與吳湖帆相識,在兩位先生處,看到不少歷代名家真跡。抗日戰爭期間,陸儼少流寓內地,1946年回歸故鄉。在此之前,陸儼少的作品大部分是對古代傳統的消化和吸收。返鄉途徑三峽的經歷,引發了他的創新意識,開始將以前局部改造傳統轉換為有意識地建立個人風格。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61年至1966年,赴浙江美術學院兼職山水畫教席;在此期間,其繪畫個性得以發展,最終在晚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西 沐(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歷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博導)

鄭大幹可謂是實力派畫家。他的實力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家學淵緣,重生活感受,力圖將用筆、用墨、用色統一起來,將工、寫統一起來,並且走的是工筆重彩的路子;二是用書法用筆調和色墨的關係,走具有時代審美感的意境的路子。色不礙墨,墨不礙色似乎成了中國繪畫的一個瓶頸,於是很多畫家寧願在筆墨上求得發展,也不願在色彩上下功夫;造型、布局、筆墨、色彩只是繪畫的手段,工筆、寫意、潑墨、青綠只是繪畫的形式,要在水墨與色彩中尋找到新的突破點,在色彩的冷暖中尋找墨色的變化,豐富色彩的層次,加強色彩對比,這需要一個魄力和大膽吸收並舉的過程,鄭大幹在這方面的著力也卓有成效;三是心態平和,直指本懷、直奔目標的事業取向是實力派畫家的基質。鄭大幹在當下浮躁的畫壇上,仍能沉得下來,探索出新,每有心得,令人感嘆敬佩。市場在這新一輪排位中,始終實力雄厚、成就卓然的畫家就會「水落石出」。我們確信,鄭大幹會成為人們熱點關注的一位!

(摘自《厚積薄發、終成大器——鄭大幹繪畫市場態勢分析》)

書畫,是平凡中的美,乍看無味,實則像水、像空氣、像陽光一樣,滋養靈魂。愛上書畫,就像走進沒有一丁點汙染的綠色森林,讓人全身從裡到外都感到舒爽!書畫,讓人的靈魂乾淨、空靈而充實。

花鳥畫是以動植物為主要描繪對象的中國畫傳統畫科。又可細分為花卉、翎毛、蔬果、草蟲、畜獸、鱗介等支科。中國花鳥畫集中體現了中國人與作為審美客體的自然生物的審美關係,具有較強的抒情性。它往往通過抒寫作者的思想感情,體現時代精神,間接反映社會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類題材的繪畫中表現出十分鮮明的特點。其技法多樣,曾以描寫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為工筆花鳥畫和寫意花鳥畫(又可分為大寫意花鳥畫和小寫意花鳥畫);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異,分為水墨花鳥畫、潑墨花鳥畫、設色花鳥畫、白描花鳥畫與沒骨花鳥畫。#藝惠藏#

「藝惠藏」紅牆畫家鄭大幹,厚積薄發、終成大器可謂德藝雙磬

「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師古不泥古,獨創「陳家山水」

「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顯唐宋之大氣

「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多幅山水畫作品走進國家級殿堂場館

「藝惠藏」陳清泉獨創陳家山水,遊藤可寓畫飛瀑能催詩,承古顯今

相關焦點

  • 「藝惠藏」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薛永年對大寫意畫家張錄成的學術評價
    「藝惠藏」王鏞、徐寒評張錄成的畫具有蒼茫之美,及博大的意境「藝惠藏」山水畫寫生中,筆墨語言都是來自畫家對自然山水的探索藝惠藏範曾和書畫家潘文良詩書畫無一不通,你更喜歡誰的作品「藝惠藏」中國畫壇重要代表人物鄭乃珖及其兒子鄭大幹作品欣賞
  • 「藝惠藏」董玉飛其畫恪守法度,寓物賦形,精瑾娟秀,隨意以得
    「藝惠藏」山水畫寫生中,筆墨語言都是來自畫家對自然山水的探索「藝惠藏」一代名師鄭乃珖真正的藝術家,兒子鄭大幹也具大家風範「藝惠藏」中國畫壇重要代表人物鄭乃珖及其兒子鄭大幹作品欣賞「藝惠藏」紅牆畫家鄭大幹,厚積薄發、終成大器可謂德藝雙磬
  • 「藝惠藏」蘇慧龍作品《赤壁圖》《蘭亭雅集圖》《聽琴圖》賞析
    #藝惠藏「藝惠藏」著名畫家王大為老師駿馬圖作品欣賞,真是太美了「藝惠藏」朱神光覺性油畫藝術家,國內最優秀的油畫家之一「藝惠藏」梁健戲曲人物畫設色古雅,造型鮮活自然,形神兼備殿堂畫家韓書閣山水畫高古典雅,大氣磅礴,恬靜怡然,清新可人藝惠藏名人字畫
  • 「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雋典麗,盡顯清雅古韻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霍春陽先生入室弟子兼助教、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理事、中國畫學會河北分會理事、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李亞是當今畫壇很活躍的一位青年花鳥畫家,他師出名門,受霍春陽先生親授,工花鳥、人物,兼深厚的書法功底,出道以來,受到書畫收藏界的廣泛關注。李亞擅工筆花鳥走獸,師承有素,遠挹宋代院體畫諸大家,濡染既深。
  • 「藝惠藏」黃志康山水畫奇峰競秀,煙雲舒捲,勁松傲立,瀑布奔流
    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現為藝惠藏書畫院籤約畫家,廣西陽朔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桂林象山區美協會員,任桂林長田山水畫研究院常務理事。出版有《桂林長田山水畫研究院作品集》。「藝惠藏」李亞師出名門辛勤耕耘,入古而能出今,作品大美不言
  • 「藝惠藏」國禮畫家胡夢師承名門,推陳出新獨創胡氏道境書畫
    曾任杭州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擅畫花鳥和鷹,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鷹圖》《松鷹圖》《蘭竹》《晴雪圖》《水禽圖》。1978年出版《李苦禪畫輯》[1]。1983年6月11日,李苦禪逝世。如果有人問我,我只能這樣回答,我幾十年寫作畫畫。
  • 「藝惠藏」張新宏獨創洗墨、洗色法畫魚,享有「金陵魚仙」之美譽
    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後拜師學藝,其作品以花鳥畫見長,山水、人物皆能,獨創洗墨、洗色法畫魚,享有「金陵魚仙」之美譽。畫風工細涵厚,趣味高遠,逐本思遠,是畫壇中為數不多的堅持用最原生態的繪畫語言來創作的藝術家。故其被盛譽為中國新「金陵魚仙」,可謂是當之無愧。其畫魚的功力可見非凡,畫中魚紋理分明,線條流暢,魚的形象極為生動,九條魚動態各異,或戲水或遊動,使畫面靜中有動。
  • 鄭大幹出身翰墨世家,自幼受家庭薰陶接觸詩文書畫,博採眾長
    鄭大幹簡介:鄭大幹,號梅峰山人,福建福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鄭乃珖藝術研究會會長、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藝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福建省民盟書畫學會常務副會長、文化部中國詩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研究員、福州市政協9、10、11屆委員會委員、福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州市海內外書畫家聯誼會副會長
  • 「藝惠藏」霍春陽追求畫的意境,用簡約表達出深沉、博大的意境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畫系原主任,天津市中國畫學會會長,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考察霍春陽先生的繪畫藝術,我們不得不先從傳統文人畫的發展及其特徵入手。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霍春陽先生曾被列入新文人畫代表畫家的行列,但並沒有得到畫家本人的認可。
  • 「藝惠藏」張錄成作品《汗血秋風圖》臺北2020大型春季拍賣成交
    #藝惠藏#「藝惠藏」著名禪意人物畫家家劉子玉作品集,美不勝收「藝惠藏」畫壇才子潘文良詩書畫三絕,作品拍賣再次刷新紀錄「藝惠藏」著名畫家潘文良庚子年最新拍賣紀錄「藝惠藏」著名書法家高來標舒體書法作品,美不勝收可謂承古顯今
  • 「藝惠藏」著名書法家朱非書法作品賞析:陸放翁跋李莊簡公家書
    「藝惠藏」丁嘉耕用筆氣韻生動,觀其作品古樸厚重,盡顯正大氣象「藝惠藏」殿堂畫家陳清泉的作品的山水畫雄偉壯闊多神秀氣象萬千「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山水畫《氣壯山河》走進最高殿堂「藝惠藏」丁嘉耕是書壇泰鬥沙孟海、歐陽中石教授的得意弟子
  • 「藝惠藏」潘文良推陳出新已形成自己獨特的「詩境山水」藝術風格
    「藝惠藏」畫作進入商業化是一種必然,但不一定要成為商業的奴隸「藝惠藏」大師範曾身上的狂傲是一種自信,您贊同這種說法麼?「藝惠藏」石濤和範揚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卻扯上了理不清的關係「藝惠藏」範曾和啟功先生是可以載入書法史的書法大師嗎?
  • 「藝惠藏」林敦席—當代最具潛力的著名彩墨山水畫畫家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蘇省版畫家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東方畫院院長,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法國巴黎美爵藝術基金會常任秘書長。藝術簡歷被編入《世界名人傳》《中國美術家辭林》《中國美術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青年名人大辭典》《92中國美術家》等九部大型專著。
  • 「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的山水畫雄偉壯闊多神秀,盡顯大家風範
    所以,聯想和想像,是認識理解藝術作品的特殊方式,是藝術欣賞中審美享受的重要條件。由於每個人的文化底蘊,藝術修養,審美水平,藝術見解參差不齊,所以對於藝術鑑賞力,什麼是正確的藝術鑑賞力,確定沒有固定的答案如同對於畫家而言,對於繪畫創作而言,由於每個畫家的繪畫功底,藝術見解,生平,文化修養,興趣點不同,所以造就的每個畫家的繪畫風格不同。
  • 「藝惠藏」殿堂畫家黃廷海獨創山水畫荷花,被譽為「江南荷王」
    《雲卷紅蓮映靑山》、《四季荷塘系列》等便是這類作品的代表。其次,黃廷海的荷蓮作品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既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術賞性,又有耐人尋味的精神內涵。從技法上講,黃廷海的荷蓮作品造型是寫實的,而語言講卻是寫意的。黃廷海在創作此類作品時常常將潑墨、潑彩、工筆、寫意等等融為一體,技法獨特。
  • 「藝惠藏」範曾、吳昌碩與齊白石的藝術成就更高一些?
    作品熔山水花鳥人物於一爐, 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在繪畫語言上有創新,功力不凡。他的古代人物畫,識者謂其氣韻生動,神彩飛揚,精湛嫻熟,筆力遒勁,線條簡括,形象生動。他雖然以花鳥畫著稱,但涉獵題材及其廣泛,山水、人物、花鳥、果蔬、動物,天上飛的,水裡遊的,路上跑的,無不精工。另詩、書、印也是了得。齊白石的畫,色與墨對比強烈,幹練而豐富,高雅而和氣,是將高潔之氣拉近生活之中,有「大俗大雅」之美譽,被廣泛喜愛。 如果一定要回答吳昌碩和齊白石誰的成就更好一些,我的答案是:站在藝術時代的角度看,二人各領風騷五百年。
  • 「藝惠藏」家裡掛什麼字畫好,徐朝江小楷書法古樸秀逸,法度嚴謹
    「藝惠藏」李亞花鳥畫出則淡雅寧靜入則婉約蘊藉,以形寫神瀟灑簡單,文人精神溢滿紙上「藝惠藏」李亞老師精品力作,格調高古,清雅不俗,有著鮮明的筆墨性格與靈魂!「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六幅作品集「藝惠藏」付厚黨這組古意盎然的花鳥,帶給人們不僅僅是的唯美意境,更是心靈的享受
  • 「藝惠藏」高寬的潑墨山水畫煙雲氤氳意存高古,清奇詭美大氣磅礴
    現為自由藝術家,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主攻當代潑墨巖彩藝術形式研究與創作。崇山楓葉紅,歧路隱雲中。危橋臥天塹,流泉吟秋風。「藝惠藏」朱神光覺性油畫藝術家,國內最優秀的油畫家之一「藝惠藏」高寬的潑彩山水繼承了張大千的藝術遺風中
  • 「藝惠藏」最具潛力的青年畫家張浩登花鳥畫作品賞析
    張浩登現為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張浩登的畫風樸素、本色、率真,同他的人品一樣,而人品與畫品的結合,又為他的作品平添了人格美的意蘊,使其繪畫閃爍著靈性之光彩。張浩登聰慧好學,師法古今,遍覽古今精品畫作,吸取名家畫風畫技,融會貫通,結合自己的大膽創新,以傳統筆墨為框架,繪製當代新概念中國畫,開創出一片自己的藝術天地。他的作品,以花鳥、翎毛走獸為主,尤擅猛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