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月2日電題:「希望新一年能摘下口罩」——香港市民的新年願景
新華社記者朱宇軒、蘇萬明、張雅詩、萬後德
撐開保健器材店鋪閘門,依次向外衣、皮鞋和挎包上噴灑消毒劑,取下護目鏡,摘下口罩,脫掉乳膠手套……整套動作行雲流水,香港市民林採先正式開啟了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
「員工進店前都得消毒,我們早熟練了。」林採先笑呵呵地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尖沙咀人流並不多,但林採先還是早上9時許就開店營業。「也許能多幾個客人呢。」她期許。
林採先樂觀,但2020年對她實在不算友好。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來,香港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打亂了林採先們的正常生活。
「過去一年沒什麼好日子過。」在灣仔經營一家洗衣店的梁先生坦言,社會事件之後又有疫情,他們這些做小生意的商戶十分困難。
「哪裡有生意?你看街上的鋪位『十室九空』。」梁先生說,原本他和家人每年有兩、三次回內地探親,但自從疫情暴發以來,全家只得留在香港。學校停課,正在讀小學的孩子也只能在家學習。
2日中午,司機何志強駕駛著計程車,駛過銅鑼灣威非路道。他告訴記者,香港2020年外地遊客銳減,本地市民上街也明顯減少,學生上課時斷時續,計程車行業狀況極為惡劣,生意每況愈下,他的收入同比下降超過50%。
在計程車駕駛室顯著位置,何志強掛著一摞牌子,共7張。每一次疫情高峰,特區政府為市民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他都積極參與,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12月22日,至今他已做了7次檢測,並把陰性結果證明——那一張張小牌子掛在車上,讓乘客更加放心。
「如果下次政府再呼籲檢測,我還會接受,也希望可以實現全民檢測,儘快斬斷病毒傳播鏈。」何志強說,希望特區政府抗疫基金的援助再多一些,幫助受影響的行業共抗時艱。
「新一年最希望不用戴口罩!」美發用品店職員肖女士告訴記者她的新年願望。戴著粉色口罩的她露出一雙化了精緻眼妝、仿佛懂得微笑的明眸。
這家美髮店在九龍經營了數十年,最近半年在銅鑼灣開設分店。店內貨品琳琅滿目,其中最醒目的是包含吹風機和專業剪刀等的特惠美發套裝,每當有客人前來,肖女士都會努力推銷。
「因為疫情,很多顧客都在家自己動手剪頭髮,於是我們便推出套裝應對市場需求,一天可以賣六、七套。」肖女士說,過去一年的確不好過,但只要堅持下去,動動腦筋,按照市場情況作出調整,咬緊牙關,還是能熬過的。
為防控疫情,特區政府推行「限聚令」等措施,要求市民保持社交距離。從事金融行業的許小姐說,過去一年是她工作以來參加「雲」會議最多、「宅」在家中最久的一年。
許小姐的公司近日剛剛搬至港島地鐵上環站附近,預計1月底開展業務。「內地很快戰勝疫情,實現經濟增長,讓人印象深刻。」她說,特別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加速,香港依託祖國內地廣闊雄厚的市場,找準自己定位、發揮自己的特色優勢,依然大有可為,前景無限光明。
黃達勝經營一家保健品銷售公司,已連續3年參加了進博會。他告訴記者,受社會事件和疫情影響,2020年生意額比2019年下降七成。
「新的一年,最重要的是打敗疫情。祖國好,香港就會好。只要國家安定、世界和平,哪能沒有生意啊!」黃達勝期待滿滿。
為儘快「清零」,特區政府積極採購了多家藥廠的新冠肺炎疫苗。何志強說,希望香港市民早日接種疫苗,讓生活恢復正常。「我會選擇內地研發的疫苗,安全,副作用小。」他說,期待重新摘下口罩的那一天,大家能開心地生活。
「新的一年,我們希望香港能夠重新出發,控制疫情,改善民生,重建繁榮。我們殷切期望香港明天會更美好,東方之珠更加璀璨。」嘉祥集團(國際)有限公司主席姚志勝期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