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緊張忙碌了一段時間,利用幾日閒空,約了一位好友,驅車去嵩山少林寺園區休息幾天假日。
中嶽嵩山,東依豫西鄭州,西臨洛陽,南靠穎水,北居黃河。嵩山山脈之中有少室山,因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武術名揚天下。
雖已是夏暑季節,但進入嵩山後,卻覺涼爽了許多,進入少林寺園區,下塌在園區內的賓館。這座賓館規模不大,但設計裝修很好,很舒適。
午餐後,我們一起進少林寺進香拜佛,寺院內、外中、外遊客很多,香火十分旺盛,問過工作人員,始知這裡天天基本如此。寺院內有武僧練功的大殿,有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的壁畫,有練功用的梅花樁。
我和朋友都是練傳統武術四十餘年了,對少林武功崇敬已久,對少林寺一切與武術有關的記載和器械都興趣十足。
從寺院出來,沿著寺院左側一條上山的小路,翻過兩座山嶺,即可尋到當年達摩老祖面壁坐禪的山洞。坐禪日久,洞外光線竟將達摩老祖身形影刻在了石壁上。少林寺僧人鍛鍊身體習武,就是達摩老祖倡導的。
從少林武僧助唐活捉隋將王仁則後,唐太宗李世民對少林武僧一事十分重視,劃土地千頃給少林寺,敕封《天下第一名剎》,大力支持少林武術的發展,其時武僧團人數曾達數百人,除少林拳法外,少林寺收集整理天下武術拳種和兵器,由武僧習練並世代傳承。明朝嘉靖年,日本倭寇犯境,在東南沿海燒殺搶掠,十分兇殘。明朝軍隊幾次圍剿,一來軍事指揮不當,二來倭寇善使長刀,招式詭異,明軍屢次戰敗。明朝廷敕令少林武僧協助明軍作戰。少林武僧持長劍、鐵棍六次隨軍赴東南沿海迎戰倭寇,少林武僧對倭寇暴行十分憎惡,加之身體強壯,武藝高強,陣前殺敵十分兇悍,幾次將陣前倭寇斬盡殺絕,令倭寇聞之膽寒。戚繼光、俞大猷組建軍隊抗倭,已是少林武僧抗倭幾年後的事了。兩位將軍在抗倭戰事上,對軍隊陣法及使用什麼兵器上,都有通盤考慮,對少林寺的訓練方法和兵器有自己的認識,實屬正常。(戚、俞二位將軍日後給軍隊配備了小型火炮、狼筅、戚家長刀)
次日早晨,我們專門去觀摹了少林武僧的練功,看了少林武僧的力量訓練,和踢、打、翻、拿的武功訓練,看著這一群銅頭鐵臂,武功強悍的武僧,我十分明白,他們如果進入肉博的戰場,將會發生什麼。
夜晚的少林寺一片寂靜,一輪明月照亮了少室山的群峰碧嶺。兩天的觀摹,使我們得到了明確的答案:少林寺是中華武術的寶庫,雖然歷經劫難,卻依舊像少室山的三十六峰,巍然挺立。少林寺是專業武術培訓基地,這裡有武功修練,有內、外功修練,更重要的是,有佛教的禪修,和武德的修養。
(一然/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