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效應顯現畢業生需求增加 貿易、物流企業多一倍
東方網11月6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又到一年招聘季。貿易、物流等行業的企業數量比去年翻了一番。在就業專家看來,這正顯示了上海自貿區設立的效應。
昨日,中智「外企進名校」2014屆畢業生校園招聘會在上海財經大學開場,這也是本年度上海地區首場大型外企綜合招聘會,主辦方透露,隨著上海自貿區的設立,與港口貿易有關的行業招聘需求大幅增加。
貿易、物流企業增一倍
昨日的招聘會集結了包括三菱電機、龐貝捷、蒂森電梯、國際紙業等諸多全球500強企業在內的100餘家外企。
中智上海招聘服務中心總監朱詩勃透露,此次招聘會上貿易、物流相關行業的企業數明顯增加,比去年參會的同行業企業數量翻了一番。「以前,貿易、物流業所佔的比重很小,這次上升到20%。」朱詩勃表示。早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近鐵國際物流、嘉裡大通物流等企業的招聘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隊。不少物流企業表示,希望招收到更多對自貿區規則有所了解的人才。
中智上海公司副總經理王慧表示:「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就業市場回暖有積極影響。在美國,2012年自貿區總共提供了32萬個就業崗位。隨著更多的企業進入上海自貿區,會帶來更多的貿易、進出口操作、IT和物流等人才崗位需求,行業薪酬也會相應提升,其拉動效應會逐漸顯現。」
同時,隨著上海轉型發展的需求,不少生產製造類企業開始陸續退出上海。在昨日的招聘會上,製造業、機械加工業的企業數量較往年下降了10%。
這讓伊萊克斯、蒂森電梯等少數製造業企業的攤位前排滿了學生。上海理工大學機械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小吳表示,「走了一圈,適合機械類專業的企業少,崗位更少,之前參加的幾次校園宣講會也是這個感覺。」
主辦方透露,除生產製造類企業,今年招聘需求整體比去年有所上升。在此次招聘會舉行前,不少企業表示會釋放這部分需求,重新開放編制,因此2014年的畢業生整體就業形勢會略好於2013年。
學生就業可放眼全國
復旦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教育服務中心昨日傳出信息,2014屆復旦畢業生求職出現新變化,學生熱捧西部「國」字號單位。
復旦學生職業發展教育服務中心負責人劉金華認為,「北上廣」的企業招聘力度加強,中西部國家重點企事業單位也紛至沓來,所謂「大學生就業難」只是結構性的問題,大學生可以把就業的眼光從關注「北上廣」到放眼全國,就能獲得廣泛的就業機會。
(來源:東方網 選稿:項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