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一中校園內的「崔府君廟」迄今保留完好

2020-12-19 賽羚旅遊

小編在長子中學就讀4年,最引起注目的就是進了校門,迎面的閱覽室。

說是閱覽室,其實看上去就是一座廟堂。

它建在高出地面十幾個臺階的臺基上,飛簷翹角,雄偉壯觀,雕梁畫柱,頂部飾有精美的雕刻。

整個正廳是被周圍的十幾根大柱子撐起來的,這廳大的能坐下全校師生,每逢全校集合都會在這裡進行。

單從功能上來說,我們在校時,這裡被稱作會議室或禮堂一類的更為恰當。這也可能是在我們之前,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師生們閱讀報紙、雜誌或查找資料的地方。後來雖然功能改變,但稱呼卻從師兄師姐們那裡一屆一屆傳下來,習慣稱其為閱覽室罷了。

這個閱覽室,就是迄今保存完好的"崔府君廟"。

雖然我們在校時,與這座廟堂朝夕相伴整整四年,但對它的歷史根本不了解,直到離校多年以後才得知,我們的閱覽室本是"崔府君廟"的原委。

所謂「崔府君」,本名崔珏,字元靖,隋末唐初樂平(今山西省昔陽縣)人。唐貞觀七年(公元633年)時崔元靖為長子縣令,其在職期間秉公執法、除惡揚善,一時間威名四震。

崔曾嚴戒民間不得殺生,但有一日,有人講在發鳩山一帶有猛虎傷人,於是崔元靖派人去拘捕該虎。虎見其吏即隨之而至縣衙,崔元靖升堂歷數該虎吃人罪惡,該虎當即服罪,觸階自殺而死。從此,崔府君的名聲便轟動域內。因有功德於丹地,故而建廟祀之。

地處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一中校園內的廟堂,就是迄今為止保存完好的「崔府君廟」。

前幾天有網友對「千年古縣」一文提出責疑說「千年的古縣沒有什麼顯擺的,景點在哪裡?古蹟在哪裡?其實只要對我們視若不見的物件略做刨根問底,就顯出一段感人的歷史典故。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一座重新拔地而起的新城展示在世人面前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北劉村有位有名氣的藝人,你能叫出他名字嗎?

你知道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有種豆腐叫「小河豆腐」嗎?

相關焦點

  • 山西省長治市的黎城縣和長子縣
    山西省長治市的 黎城縣和長子縣。 黎城縣在哪裡? 黎城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在哪裡 長子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縣政府在丹朱鎮鐘樓街1號。長子縣有哪些旅遊景點?旅遊推薦:發鳩山, 長子崔府君廟。
  • 山旅長治,第六站,長子縣——精衛之鄉,人文長子
    5長子縣天王寺天王寺:天王寺坐落於長子縣城南大街東側,始建於唐永徽年間(公元650年——655年),迄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宋、金、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天王寺由東西兩條軸線,寺院、禪院、戲院三組建築組成。寺院為主體部分,現存正殿、後殿為金代木結構建築。
  • 山西省長治市的襄垣縣和平順縣
    山西省長治市的襄垣縣和平順縣。襄垣縣在哪裡?襄垣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長治市。旅遊推薦:襄垣花海,漳河石窟 ,西回轅文筆塔,東山底崔府君廟。平順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長治市東部。平順縣縣政府在青羊鎮青羊西街與府前北路交叉路口。
  • NO.37|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景點、美食
    長子縣地圖長子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上黨盆地西側。全縣共轄7鎮5鄉2個管理中心,399個行政村,總人口37萬,國土面積1029平方公裡,是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3、旅遊資源3.1 法興寺法興寺因舊址坐落於長子縣慈林山坳,故初名慈林寺。唐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李治敕賜寺額:廣德寺。宋治平年間更名為「法興寺」沿用至今。寺內現存文物主要有石塔、木構建築、彩塑、碑刻、琉璃、木雕等六大類。
  •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人的餐桌上,每天都不可或缺的一種飯與菜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擁有肥沃的土地,空氣清新,很適合穀子的生長環境,所以捻出來的小米也非常的好吃還富有營養。小米中含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不僅健脾和胃安神養心,還有補陽清熱除煩等功,不僅適合老年人、小孩兒、孕婦和身體虛弱的人使用,對於是那些腸胃不好的人,也是非常的有益處。
  •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北劉村有位有名氣的藝人,你能叫出他名字嗎?
    而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北劉村的八音會,就是聞名十裡八鄉,讓人拍手叫絕的一支藝術團體。核心人物索忠秀,打小就繼承了其父索圓嘴過硬的嗩吶吹奏技藝,並且在此基礎上發揚光大,融入了新時期個人的吹奏風格,這凝聚著兩代人心血的技藝,深受人們的喜歡和愛戴。
  • 山西省長治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2批次食品抽檢全部合格
    山西仙堂飲品有限公司襄垣縣古韓鎮大郝溝村古韓大道南廣場208號山西仙堂飲品有限公司山西其他飲用水350ml/瓶2020-07-31飲料長治/市抽DC201404004108306536山西康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漢闕廣場康寶工業園
  • 水滸裡,「崔府君」是誰?為什麼能掌管人的生死?
    ——《水滸傳》從戴宗的話中可知,崔府君像是地府中牛頭馬面、黑白無常或者是勾魂使者一樣,能勾人魂魄,取人性命。除了《水滸傳》,《水滸後傳》《西遊記》和《說嶽全傳》等書中也出現過「崔府君」。問題來了,「崔府君」究竟是誰,為何能掌控生死呢?崔府君是誰?
  • NO.98|山西省長治市景點美食推薦,有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的傳說
    大家好,我是阿牛,今天來介紹山西長治市,長治市有四個區,分別是潞州區、上黨區、屯留區、潞城區。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別駕時,在衙署內大興土木,增建飛龍宮、德風亭。最盛時亭堂樓宮有280餘間。金元之際毀於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上黨門門庭,後又增建鐘鼓樓。弘治三年(1490)重修。1932年再次重修。上黨門是潞安府衙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長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北端,是古上黨郡署(後為潞安府府衙)的大門,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 千棰打鑼一棰定音的技藝,是長子縣西南呈銅鑼製作的一項非遺傳承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西南呈的銅鑼遠近聞名。至今已經擁有1000多年的歷史。經過世代相傳,它已經走出長治,走出山西,走向世界。銅鑼是一種屬於金屬類的打擊樂器,廣泛的應用於戲曲音樂、舞蹈音樂和傳統的吹打樂中。
  • 泥馬渡康王 | 從磁州到杭州,從崔府君廟到臨安城址
    一個主流的版本是,當時康王去金軍大營議和(也有說是去做人質),然後逃走,逃到磁州一帶時,在崔府君廟休息,有人催他上馬逃跑渡河,脫險之後發現原來馱他渡河的是崔府君廟的一匹泥馬。這裡出來了一個重要的人物,崔府君,他助康王脫險。 崔府君是誰?  2 時空從杭州回到一個月前的磁縣。
  • NO.42|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景點、美食
    沁源縣地圖沁源縣,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地處山西省中南部,太嶽山東麓,長治市西北部,東鄰沁縣,南接屯留區、安澤縣、古縣,西連靈石縣、霍州市,北靠平遙縣、介休市。2、旅遊資源2.1 沁河源國家溼地公園山西沁河源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太嶽山國有林場,總面積248.3公頃。
  • 山西省長治市的沁源縣和山西省晉城市的沁水縣
    山西省長治市的沁源縣和山西省晉城市的沁水縣。沁源縣在哪裡?沁源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縣政府在沁源縣橋西街8號。沁源縣有哪些旅遊景點?沁水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縣政府在新建西街99號。沁水縣有哪些旅遊景點?旅遊推薦:沁水縣示範牧場,竇莊村,沁水湘峪。
  • 山西省長治市原來有這麼多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冷門旅遊景點
    長治歷史悠久,周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48年)韓國在此首置上黨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統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黨郡為其一,市區內留存有古上黨郡署大門上黨門和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中軸線長408米的城隍廟潞安府城隍廟。
  • 山西省長治市的武鄉縣和沁縣
    山西省長治市的武鄉縣和沁縣。 武鄉縣在哪裡? 武鄉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長治市。 沁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長治市北部。 沁縣縣政府在沁縣勝利路33號。沁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 崔府君:往事越千年,至今仍流傳!
    留下這段《百字銘》的崔珏,就是我們常說的崔府君。 在磁縣有一座上千年的古廟崔府君廟,位於磁縣城內府君廟街北側,為崔府君本廟。據志書記載,崔府君廟唐開元六年(718年)為祀滏陽縣令崔珏所建,距今1300多年。元大德三年(1299年)、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均有重修記載。
  • 山西省潞城市最好的高中學校,遠近聞名!是你的母校嗎?
    山西省潞城市,屬於長治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西麓,上黨盆地東北邊緣,西北與襄垣縣以山為界,東北與黎城縣隔河相望,東南與平順縣谷嶺交錯,西南與潞州區垣川接壤,距長治市中心20千米。西周為潞國。春秋為潞氏國,後為晉所滅。漢置潞縣,治今市區東北古城村,屬上黨郡。
  • 太行山小村「國保」三嵕廟,「嵕」字讀啥音,難壞了不少參觀者
    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北社鄉,14個村民小組、827戶、2280口人的北社村竟然擁有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前面介紹過的大禹廟和今天要分享的三嵕廟。三嵕廟與大禹廟同處北社村的西北部,在2013年同時被公布為「國保」。圖為無人機從西南向東北方向航拍的三嵕廟,右上方為北社中學。
  • 長治市人大代表張宇飛:撐起文物保護的傘
    山西省長治市是文化遺產資源大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處,總量名列全國前列。長治市長子縣法興寺、崇慶寺,這兩所並不被廣大遊客熟知的古寺則是長治市人大代表張宇飛堅守了27年的地方。長治市人大代表張宇飛。
  • 中國十大魅力城市、優秀旅遊城市、山西長治市
    長治歷史悠久,周顯王二十一年(前348)韓在此首置上黨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一統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黨郡為其一,市區內留存有古上黨郡署大門上黨門和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中軸線長408米的城隍廟潞安府城隍廟。長治市古為「上黨」、「潞州」地域,殷商時為黎國,屬冀州。春秋時,曾為潞子嬰兒國,後並於晉國。戰國時,屬韓國。周顯王二十一年(前348)韓首置上黨郡,後歸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