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我們很多人都是來自農村,農村是我們的母親,她養育著我們,我們從小在農村成長,農村有著我們很多兒時回憶,農村也有著五味陳雜的故事,故事有感人、有無奈、有心酸、有勵志。儘管農村現在還不是很完美,但農村也一直在成長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農村結婚習俗,為何新娘婚後第3天要「回門」,知道有何深意嗎?
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文明歷史,我們國家還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同樣也有著「禮儀之邦」的稱號。在我們國家上千年來,無論大到皇親國戚,下到普通平民百姓,都有著很多的文明禮儀和習俗。就拿男女結婚的事來說吧!在我們國家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就都有這樣一個婚嫁習俗,就是新婚夫婦婚後第3天要「回門」的習俗。意思就是說,新郎新娘婚後第三天,新娘要帶著新郎一起回娘家,這就是農村人說的「三天回門」的婚嫁習俗。
可是這些農村結婚習俗,為何新娘新郎婚後三天必回門呢,又有何深意呢?這也算是我們國家的一種古老的民眾文化,新娘出嫁「三天必回門」,在古代的時候也有被稱為「歸寧、三朝回門、頭轉客」的叫法,其用意就是指新娘婚後「成家不忘娘」的寓意。而新女婿也要跟新娘一起去拜訪嶽父母,也有表示「感恩戴德」的寓意。因為我們民族結婚向來都有著很多的講究,但是就算再繁瑣也會遵守這些習俗。那「回門」到底又有何深意呢?我們聽聽老人是咋說的!
首先,表達成家不忘娘
在古代的時候,在古人心裡甚至現現代很多人心裡都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心裡始終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而女兒出嫁三天必回門,就是為了表示女兒「成家不忘娘」的寓意。放眼現在「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這句話似乎也並不適用了,女兒嫁出去後,照樣會照顧自己的娘家人。只不過在古代的時候男尊女卑的時期,女人沒有自我做主的權利而已。「成家不忘娘」也體現在寓意上,而現在則更多體現在實際行動上。
其次,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在以前古代的時候,只要女兒出嫁成了親,就成為了別人家的人,而丈夫家成了自己的家,而娘家就已經成為了親戚。在古代的時候「回門」也稱為「歸寧」、「客人歸來」。簡單地說,新娘婚後的身份,跟娘家就已經成為了「親戚」和「客人」嫁家也不再是自己的家了。而且新娘在回門的時候也有非常多的講究,新郎新娘攜手回娘家,也叫「雙回門」,其主要的深意就是說,女兒出嫁後第一次以客人或親戚的身份回娘家省親,歸寧時女婿也會帶著禮品上門贈予嶽父母,女兒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女婿則表達「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親之誼。
除了上面這些深意之外,女兒女婿在回門時,每個地區的「回門」習俗也會有些差別。在有些地方則是由老丈人去接女兒女婿,而新郎也會帶一些禮品回嶽父嶽母家,在嶽父嶽母家也會在中午大擺酒席,迎接女兒女婿第一次回娘家。新女婿跟新娘回門的時候,嶽父母也會給女兒女婿包個大紅包。但是吃完中飯後,新娘也要跟新郎在太陽落山前離婚娘家,回到自己的家裡。不能在嶽父嶽母家過夜,當然如果路途遙遠的話,新婚夫婦也不能同房睡,只能分房睡。
所以說在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都有「三天必回門」的習俗,只是有些專家認為是陋習,但不能不說這些習俗所包含的這些深意,也是有很多道理的。而且這些習俗也是我們國家歷史文化的一部分。也正是因為「回門」習俗所包含的深意,才會在我們國家歷經千年而一直流傳到今天。只不過到現在時代不同了,有些繁文禮數也慢慢被簡化和消失了。不得不說也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
對於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結婚習俗,為何新娘婚後第3天要「回門」,知道有何深意嗎?】對此大家又有何看法呢?你們那裡還有「三天必回門」的習俗嗎?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留言
《三個老頭》鄉村欄目,每日為大家分享農村趣事。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字體「關注」訂閱本欄目!您的每一個「關注和點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