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旅遊|抗戰遺址博物館內被封存的時光

2020-12-24 視界網

沿著風光秀麗的南山步道行至抗戰遺址博物館,一路林木茂密,草木清幽,金色的「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大字背後,是一片盎然的綠色。

1992年,黃山抗戰遺址被重慶市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10月19日成立「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並且對外開放。

這裡地處南山森林地帶的最東端,兩面環江、地勢起伏、層巒疊嶂、古樹名木繁多。文物遺址總面積約4053平方米,現存遺址共有15處,每一處都是飽含文化氣息的特色景觀。

黃山空中俯視全景圖 圖源 |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博物館內現保存有雲岫樓(蔣介石官邸)、蓮青樓(美國軍事援華代表團舊居)、松籟閣(何應欽別墅)、雲峰樓(宋慶齡別墅)、侍從室(陳布雷等人住所)等多處文物建築遺址,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歷史見證。

從大門入館之後,是一段百來米距離的林蔭道,館內綠化做得很好,目之所及,綠樹高植,建築掩藏在林木背後,跟著路標很容易找到。

博物館內抗戰文物建築簡樸素雅,風格獨特,均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建造的官邸式別墅,具有典型中西合璧的折衷主義風格和濃鬱的山地特色,是我國西南地區近現代建築發展變革的例證之一。

蔣介石官邸—雲岫樓

雲岫樓建於1925年,位處黃山最高處,海拔560餘米,是抗戰時期蔣介石在重慶的官邸,同時也是當時中國時政要務的決策地之一。

雲岫樓俯視圖 圖源 |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民國第一夫人居所—松廳

宋美齡在黃山的別墅稱為松廳,位於黃山主峰東側山脊上,周圍綠樹環抱,可謂廳後松林千頃,廳前丹桂搖曳。抗戰時期,宋美齡在這裡進行了許多外交活動,具有較高的政治價值和歷史價值。

圖源 |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戰時宋慶齡別墅—雲峰樓

雲峰樓又名「國母樓」,是抗戰期間蔣介石為孫中山夫人宋慶齡準備的寓所,該樓坐西南朝東北。與平頂上的松籟閣遙相呼應。

孔二小姐別墅—孔園

孔園是一棟建築格調優雅、裝修精美、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的庭院式公寓,由主樓及其附屬建築組成,是黃山別墅群中最大的一處,加之別墅建築在高大的桂花樹群中,故又稱「桂園」。

蓮青樓

蓮青樓建於20世紀30年代,因樓前建有蓮池而得名。該樓地處山坳平地,坐西向東,一樓一底帶屋頂閣樓為一中西合璧式建築,在抗戰期間為美國軍事援華代表團駐地。

望江亭

望江亭是黃山陪都遺蹟中唯一一處景觀建築,這裡視野開闊,不僅可鳥瞰山城全景,還能一覽長江與嘉陵江交匯之壯觀景色,同時也是觀賞山城夜景的極佳之地。

清幽的環境,秀美的景致,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承載著山林的自然美和抗戰時期厚重的人文歷史。

等疫情過去,去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看一看吧,相信那時又是不一樣的景致。

(作者單位: 南岸區委宣傳部)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宋美齡在重慶的官邸: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南岸區南山生態帶黃山景區內,文物遺址面積4053平方米。是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在原「重慶黃山陪都抗戰遺蹟」基礎上修繕而成,於2005年重新對外開放。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集抗戰遺址與原生態自然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個有著豐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的綜合性抗戰遺址博物館旅遊景區。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現保存有15處文物建築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近現代建築發展變革的例證之一,對於研究上世紀重慶近現代建築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抗戰遺址紀念館力爭年內開建 將與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1月21日,市政協委員、市文廣局副局長張憲宏接受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今年瀋陽的「一號文化項目」,北大營抗戰遺址紀念館力爭年內開建。   北大營抗戰遺址紀念館年內開建   經過前期調研,瀋陽市近日確定了計劃年內開工建設或進行整體規劃設計的十大重點文化項目。   張憲宏表示,作為今年瀋陽的「一號文化項目」,位於大東區柳林街2號的北大營抗戰遺址紀念館力爭年內開建。
  • 建立重慶抗戰遺址黃山博物館
    提案人:市政協學習及文史委  責任單位:南岸區政府  華龍網訊 (記者 鄭家豔)記者從南岸區政府獲悉,「重慶抗戰遺址黃山博物館」二期工程將於今年1月正式動工。  「黃山抗戰遺址是重慶抗戰文化中較具代表性且相對集中的遺址,應充分保護和利用好這些資源,發掘其歷史、文化和教育價值。」在去年全市兩會上,市政協學習及文史委員會提交提案,建議修建「重慶抗戰遺址黃山博物館」。  市委、市政府對提案高度重視,把該項目列為我市十大文化精品項目、重點旅遊項目和2005年亞太城市市長峰會項目,並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規劃方案。
  • 在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重溫一段真實的抗戰史
    寫在前面的話:   抗戰期間,中國的戰時陪都——重慶,同美國的華盛頓、英國的倫敦、前蘇聯的莫斯科並稱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四大歷史名城;重慶作為世界反法西斯遠東戰場的指揮中心,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即是中國抗戰歷史中極具代表性的文物遺址。
  • 走進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探尋歷史遺蹟
    我乘車來到位於南山的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探尋烽火歲月的歷史遺蹟。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又稱黃山官邸,佔地面積280畝。是重慶乃至整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抗戰文物遺址中保護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一處,是重慶市第一批和國家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世紀二十年代,重慶白禮洋行買辦黃雲階在此購建別墅取名黃家花園,又名黃山。
  •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新綜合陳列館,國慶正式對外開放!
    >國興旺,人團圓國慶中秋佳節之際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南岸起風景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和城市人文品質提升大力打造重慶城市山地公園和南山旅遊度假區重慶抗博綜合陳列館的全新開放是中華民族最艱難的一段歷程也是戰時大後方重慶的一段最珍貴的記憶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負責人說走進重慶抗博,回顧抗日戰爭
  •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新綜合陳列館國慶正式對外開放
    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10月1日,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新綜合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近年來,南岸區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和城市人文品質提升,大力打造重慶城市山地公園和南山旅遊度假區,重慶抗博綜合陳列館的全新開放是其中項目之一。
  • 預約看景,南山植物園、一棵樹、抗戰遺址博物館開館啦!
    春光燦爛,萬物復甦茫茫大地,百花綻放前段時間,我們一起雲賞了許多嬌豔的花朵雲遊了許多有趣的景點諮詢電話南山植物園(023-62479135)一棵樹觀景園(023-62467710)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又到了春風拂面,林花似錦的時節,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的桃花、玉蘭已是含苞待放,等待遊人來賞。
  • 探訪「抗戰宣言」發表地江西廬山抗戰博物館
    劉佔昆 攝廬山抗戰博物館為原廬山圖書館舊址。1996年,該館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該館入選為首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劉佔昆 攝8月9日,遊客在江西廬山抗戰博物館展廳內參觀。
  • 老西門:抗戰遺址上的文化新地標
    歷史記載表明,眼前的矮城牆抗戰碉堡,是常德守城戰中堅持到最後的幾個重要陣地之一。矮城牆遺址。敞開護城河、復建矮城牆、修繕抗戰碉堡、再現窨子屋,保護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恢復老西門片區獨有的地理記憶,又同時展現出其現代城市的魅力與氣質,天源公司大開大闔,把老西門變身為常德的「城市大客廳」,打造成具有常德歷史文化地標意義的「文化旅遊街區」。
  • 【母城渝中 全域旅遊】重慶8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渝中獨佔6處!
    2015年入選的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重慶地區)截至目前重慶市共有8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其中,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國民參政會舊址保衛中國同盟總部舊址(重慶宋慶齡舊居陳列館)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官邸舊址(重慶史迪威博物館)特園6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均位於渝中區
  • 世界級抗戰遺址公園:卡在龍潭採石場的旅遊藍圖
    品牌定位與所見實體不符,又鋪天蓋地宣傳、炒作,收穫的往往是遊客外熱內冷式的物極必反——你說得天花亂墜、美如天堂,我覺得不過是亂七八糟、稀鬆平常,心理的巨大落差,極易造成遊客差評如潮,口碑損害難以估量。 落寞龍潭鎮 事實上,在離陽雀坡不過幾裡地,倒有一座抗戰文化名鎮——龍潭鎮。
  • 讓重慶395個抗戰遺址活在當下
    桂園是重慶抗戰遺址中近年活化利用的成功案例之一。重慶現存抗戰遺址395個,是全國保存抗戰遺址數量最多的城市。在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專家建議,要把抗戰遺址的活化利用提到重要日程,將重慶歷史資源優勢轉化為城市文化優勢,進而提升城市人文品質和核心競爭力。
  • 雲南龍陵松山抗戰遺址被設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新華社昆明8月10日電(記者 林碧鋒)記者日前從雲南省保山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獲悉,經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批准,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被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龍陵縣位於滇西邊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滇西抗戰的主戰場之一。
  • 北碚區抗戰遺址基本情況
    抗戰時期,隨著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北碚成為陪都重慶的遷建區。由於避敵機轟炸,國民政府各院、部、局多遷至郊區和遷建區。當年來北碚的國民政府中央部級以上單位13個,下屬中央局處級單位30多個,保存了19個珍貴的抗戰遺址。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1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文物點5處。
  • 滇西抗戰主戰場松山大戰遺址開建主題展館
    原標題:滇西抗戰主戰場松山大戰遺址開建主題展館   中新社昆明3月12日電 (記者 胡遠航)12日,滇西抗戰主戰場——松山大戰遺址紀念園展館和配套設施建設開工儀式在雲南省龍陵縣臘勐鎮松山腳下舉行。包括滇緬公路博物館、松山戰役紀念館等在內的一批展館設施正式開工建設。
  • 再訪江西廬山抗戰博物館 八旬老媼直言「勿忘歷史」
    中新社江西廬山8月10日電 題:再訪江西廬山抗戰博物館 八旬老媼直言「勿忘歷史」中新社記者 劉佔昆立秋雖至,暑熱尚在。江西廬山是馳名中外的避暑勝地、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屹立於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後疫情」時代,自江西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以來,廬山成為全國遊客夏季熱門避暑目的地之一,每天吸引眾多遊客紛至沓來。
  • 「鐵血記憶」老西門:抗戰遺址上的文化新地標
    歷史記載表明,眼前的矮城牆抗戰碉堡,是常德守城戰中堅持到最後的幾個重要陣地之一。矮城牆遺址。當時光行進到2010年,身處常德老商業區的老西門暴露出它的侷促,街巷狹窄擁擠,房屋破舊不堪,居民出入不便,與下南門大商圈的繁華舒展相比,顯得極不協調。
  • 2020展陳創意大賽金展作品——寶雞工業遺址博物館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是抗戰史中最偉大的奇蹟、抗戰時期西北最大的工業園區、全國首批工業遺產(全國僅11家,長樂塬位列第7,西北唯一一家)、全國保留最完整的近現代工業建築的博物館、最大的地下工廠和人防工程。項目一期主要對申新辦公樓、樂農別墅、窯洞車間、薄殼車間4處文物點進行修繕,對發電廠外形、鐘樓、警衛樓進行模型復建。
  • 遊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有感
    「918事變」89周年之際,有幸來到戰時陪都,美麗的山城重慶,雖然時間不長,但實現了遊覽重慶抗戰遺蹟博物館的願望,已是心滿意足,萬分感動,抗戰時的一些景象歷歷在目(看書看劇看紀錄片)。蔣介石是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最多的中國人(二)風華絕代的蔣宋美齡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我國抗戰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