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記憶」老西門:抗戰遺址上的文化新地標

2021-01-09 常德融媒

□常德日報客戶端記者 高玲 羅希 通訊員 田園 文/圖

8月27日下午5時許,淡橘色的餘暉打在老西門的矮城牆遺址上,讓深灰色的城牆頓時有了一種肅穆之感。

老西門已經成為常德市民的網紅打卡地。

這段始建於1373年的明城牆,在1943年常德會戰的炮火中幾乎損毀殆盡,只剩這點斷磚殘垣,成為歷史的見證。矮城牆遺址旁邊,孤單地站立著一座碉堡。這座碉堡和當年常德城內大街小巷的碉堡一起,構成了1943年常德城的防禦體系。配上當時國民革命軍第74軍出類拔萃的火力,形成了強大的據點。走進碉堡內部,射擊孔和彈匣格清晰可見,而渾厚的牆體,則是採用當時同盟國援助的高標號水泥摻以碎石澆築,受彈面厚度約為70釐米,在守衛常德城的戰爭中重創了進犯日軍,經歷了炮火的考驗。歷史記載表明,眼前的矮城牆抗戰碉堡,是常德守城戰中堅持到最後的幾個重要陣地之一。

矮城牆遺址。

當時光行進到2010年,身處常德老商業區的老西門暴露出它的侷促,街巷狹窄擁擠,房屋破舊不堪,居民出入不便,與下南門大商圈的繁華舒展相比,顯得極不協調。

2011年,常德天源住建有限公司啟動了老西門棚改項目,包含葫蘆口、光明巷、矮城牆及一水廠四個棚改點,總投資21億,要在這片130畝的土地上描繪藍圖。

敞開護城河、復建矮城牆、修繕抗戰碉堡、再現窨子屋,保護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恢復老西門片區獨有的地理記憶,又同時展現出其現代城市的魅力與氣質,天源公司大開大闔,把老西門變身為常德的「城市大客廳」,打造成具有常德歷史文化地標意義的「文化旅遊街區」。《建築學報》這樣評價老西門項目:在創造性地延續古城肌理和歷史建築類型方面,已經介入了當下關於歷史、遺產和遺產研究保護問的爭論,暗示了一種多元的、人文的、藝術的、非原物的歷史遺產保護的新思路。

抗戰碉堡與矮城牆。

在這個清晰的歷史保護與人文元素的思路中,有我們今天所見的抗戰遺址、窨子屋、護城河,也有缽子菜博物館、老西門劇場、止間書店,還有四季花街、情景水街和二十四橋,樸素的居民樓與現代城市文化街區融為一體。常德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就連回遷房的設計都完全考慮了原居民的生活習慣,每隔幾層有一個公共平臺。老西門文化旅遊街區的建成,給了市民一種嶄新的生活體驗,市民可以在這裡追溯過往,也可以在這裡享受當前。這裡既是他們招待遠方親朋的會客廳,也是他們生活的四季與日常。

缽子菜博物館。

護城河裡有小船在清理水面,花橋上有人在拍照,一位老人坐在樹蔭下閱讀《常德晚報》,常德老西門抗戰文化展示館內有市民正在參觀,止間書店內不少人正在認真讀書。這就是你看到的老西門的平常一天。

老人在閱讀「常德晚報」。

2018年1月正式開館的常德老西門抗戰文化展示館,毗鄰矮城牆遺址和抗戰碉堡,內有與抗戰相關的遺物、文件、報紙等300餘件,目前已成為市民了解常德會戰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軍號、死難者名單、戰爭照片、報導常德會戰的報紙…… 一張張看過去,仿佛那段血與火的歷史就在眼前。

老西門抗戰文化展示館。

與抗戰碉堡面對面的就是止間書店。這座2017年底正式營業的書店,在實體書店經營普遍低迷的大勢下,卻為老西門積攢了大量的人氣,不到三年時間,70多場讀書活動,每天200多人次進出,每周六免費播放的經典電影,為學生精心打造的「止間自修室」,都讓人不知不覺地把步子邁向她。一座書店,就是一個人在這座城市裡,除了家之外的另一個精神歸所。

止間書店內景。

在老西門,很容易與自己的內心相遇。尋找現代的人,可能會遇見歷史。尋找美景的人,可能會遇到美食。不管哪一種遇見,都讓人感到欣喜。對生活在武陵區的女詩人陳小玲來說,老西門是她向外地朋友推薦常德時的首選之地,更是她們與一段歷史「短兵相接」的懷想之地,她在《我看見70多年前的那場戰火》中寫道:我得屏住呼吸,得把腳步放慢/我要好好撫摸,這長滿青苔的老城牆/一道閃電,劃破歲月,砸開時光的隧道/撕開歷史的長河,我一眼就看見70多年前的那場戰火/看見硝煙四起,彈片濺飛,處處焦垣斷壁……

相關焦點

  • 老西門:抗戰遺址上的文化新地標
    記者 高玲 羅希 通訊員 田園 文/圖8月27日下午5時許,淡橘色的餘暉打在老西門的矮城牆遺址上,讓深灰色的城牆頓時有了一種肅穆之感。敞開護城河、復建矮城牆、修繕抗戰碉堡、再現窨子屋,保護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恢復老西門片區獨有的地理記憶,又同時展現出其現代城市的魅力與氣質,天源公司大開大闔,把老西門變身為常德的「城市大客廳」,打造成具有常德歷史文化地標意義的「文化旅遊街區」。
  • 老西門,常德市城區文化新地標
    史書上形容這裡文人輩出、禮儀之風盛行,多達官顯貴,乃當時常德城的文化行政中心。    過去,常德市城區的老西門、大小河街、麻陽街都是常德市的地標。當年,沈從文跟隨湘西麻陽籍商賈乘烏篷船順沅江而下,到常德歇腳時,就經常到常德的麻陽街、老西門散步逛街、划拳喝酒,還用湘西的山貨換一些時髦的日常用品。
  • 香港文化旅遊購物新地標「1881」登陸上海(圖)
    香港全新文化旅遊購物新地標  「1881」中國巡迴路演登陸上海由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展、香港第一個由私人企業參與發展的古蹟活化再用項目---「1881」,繼早前於北京展開中國巡迴路演,本週正式登陸上海,展覽由即日起至週日於上海人流最暢旺的「梅龍鎮廣場」舉行。
  • 滬語悅讀,從老西門到老西門
    祖敏先生撥我出了一個題目,要我也聊一聊老西門,我覺著確實有必要。歷史浪個老西門,過去伊高喬家路有著千絲萬縷個聯繫,而今也早已面目全非。我所能聊個,也勿免漢儒釋經之嫌。但我勿認為就是轉多穿鑿,相信能夠拋磚引玉,以期更多更有價值個「發現」、更深刻更有建設性個思考。老西門其實是一個地名,勒勒老上海人個記憶當中,它也是一個繁華個地標。
  • 讓重慶395個抗戰遺址活在當下
    桂園是重慶抗戰遺址中近年活化利用的成功案例之一。重慶現存抗戰遺址395個,是全國保存抗戰遺址數量最多的城市。在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專家建議,要把抗戰遺址的活化利用提到重要日程,將重慶歷史資源優勢轉化為城市文化優勢,進而提升城市人文品質和核心競爭力。
  • 動畫衍生遊戲《機動戰士:鋼彈鐵血孤兒G》公開登場機體「恩佐」
    由Sunrise與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Inc.合作打造,以《機動戰士鋼彈鐵血孤兒》為核心改編的手機遊戲《機動戰士鋼彈鐵血孤兒 G(暫譯,機動戦士ガンダム鉄血のオルフェンズG)》( iOS/Android)公開「恩佐」的遊戲畫面。
  • 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六工匯」亮相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
    [提要]作為正在崛起的城市復興地標項目,「六工匯」將於12月25日-26日在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七屆年會上重磅亮相,展現百年工業遺存在新時代閃耀出的新光芒,與論壇嘉賓共同探討商辦行業煥新升級的趨勢,助力城市高質量新發展。
  • 聚裡外·匯中西 | 龍門浩老街裡外巷子「城市記憶歷史館」
    1890年,英國商人立德樂開辦起重慶歷史上第一家洋行,名為"立德樂洋行"——光緒九年 (1883年) ,立德樂攜同夫人,駕駛"達利號"輪船,探險川江航道800英裡航線,經40天艱苦航行,抵達原龍門浩碼頭,開啟了開埠文化的新篇章。抗戰時期,原義大利大使館、美國大使館酒吧、美國武官別墅群、海關別墅等都遷至此地,形成了一個中西文化共融的一個特色區域。
  • 湖南最美獨立人文書店止間書店常德老西門開張
    尚一網訊(記者 劉凌 裴維維 ) 11月5日,湖南最美獨立人文書店——止間書店在常德老西門正式開張,各路領導嘉賓文人墨客雲集書店,圍繞「人文書店與城市閱讀」的主題,談感受、說期許,共同為這間書店的落戶
  • 點亮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
    川渝約定,「以城市歷史文化、巴蜀文化、革命文化、抗戰文化、三峽文化、移民文化、長江生態文化等為重點,創新打造一批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精品線路。」在此契機下,「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應運而生,不僅是「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的全新升級,更是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推動四川和重慶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的題中要義。
  • 新地標:桂林重現城市歷史文化輝煌
    桂林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這片大地上,名人文化、山水詩詞、摩崖石刻、抗戰文化、非遺文化、美食文化、民俗風情等瀰漫於山水間。如此豐厚的文化遺存不應被遺忘。即日起,本報推出「守護傳統文化 留住美麗鄉愁」系列報導,將桂林人文歷史的遺珠串起,讓它們再現在讀者眼前,留住我們共同的鄉愁。
  • LOOK | 深圳新地標!「海邊摩天輪」來了
    - OH BAY深圳唯一的巨型摩天輪即將到達擁有全國首個巨型迴轉式轎廂落於海岸線,俯瞰大灣區亦被稱為「灣區之光」//海濱文化公園 灣區之聲演藝中心 親海體驗式商業街區 -深圳新地標 · 歡樂港灣 歡樂港灣摩天輪自搭建以來就不斷地被注入各種期待值它有全國首個巨型迴轉式轎廂將來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夢幻地標因此被稱為「灣區之光」1. 摩天輪有多大?
  • 從九一八事變到八一三抗戰:我有鐵血救中國
    ■湖南抗戰故事·救亡② 「我有鐵血救中國」 ——從九一八事變到八一三抗戰 九一八事變後,最感人的是「湖南青年抗日鐵血救國團」(以下簡稱「鐵血團」)成立,並於1932年組建團隊赴滬參戰的故事。 1「一致奮起,共赴國難」 據湖南參事室原參事李致中回憶:九一八事變後10月5日,長沙愛國青年彭楚珩、胡安悌等發起成立鐵血團。他們在報紙上刊登啟事《灑我沸騰之熱血,蕩彼東瀛》。
  • ...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 業內人士:成渝地區最值得去的文化遺址之一
    活動上,自貢市自流井老街喜獲「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一位業內人士稱,成渝兩地遍布文化遺址,自流井老街是其中相當有特色的去處之一。到巴蜀打卡文化旅遊新地標,自流井老街值得一去。榮獲「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 自流井老街特色成渝兩地稀有「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以巴蜀文化為紐帶,以文旅融合為突破,尋找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上承載成渝文旅精粹的實物載體。
  • 大學生走遍寧波10村鎮28處抗戰遺址 追尋歷史足跡
    抗戰遺址是寧波人民苦難輝煌的見證,又是團結奮進的精神支點。幾十年過去了,你知道這些抗戰遺址藏身何處?它們如今是什麼模樣?利用暑假時間,寧波的大學生們不顧酷暑,深入鎮村,尋訪紅色足跡,為抗戰遺址的保護和利用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 「海邊摩天輪」來了,深圳新地標
    」//海濱文化公園 灣區之聲演藝中心 濱海體驗式商業街區 -深圳新地標 · 歡樂港灣 」1.正在建設中的摩天輪工人在其上仔細調試日落黃昏連接大海與城市浪漫之美華燈初上在這裡吹著海風散著步,感受獨特的文化氣息。
  • 2020原宿新地標「WITH HARAJUKU」開幕
    打造東京全新舞臺「WITH HARAJUKU」原宿新地標「WITH HARAJUKU」以「將原宿的文化及創造力推廣至全世界,打造東京全新舞臺」為目的,而在這擁有自身獨特文化並引領潮流的時尚先驅「原宿」設點,期許這裡不僅是追求流行,更集結各式各樣的創作者在此交流,創造更多未來可能,並推廣至全世界。
  • 林海雪原激情抗戰 吳其江、王強組建《鐵血鋼刺隊》
    吳其江、王強、李梅可、郭東文激情抗戰   南昌四套《鐵血鋼刺隊》明晚19點震撼播出   劇 情 簡 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窮途末路的侵華日軍企圖做垂死掙扎
  • 【理評經緯】瀋陽抗戰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
    □劉長江  瀋陽的抗戰歷史文化起點早、時間跨度長、影響巨大、內涵豐富,作為先烈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瀋陽抗戰歷史文化凝聚著民族抗戰精神的魂與根。它是激勵人們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勵志振興中華的助推劑,充分利用抗戰文化資源,對於提高瀋陽城市知名度,促進對外交流和文旅融合等事業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 尋訪抗戰遺址 感悟抗戰精神
    小記者們仔細觀察碉堡上炮火留下的痕跡。 南報融媒體記者 姜靜攝南報融媒體記者 姜靜攝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姜靜)上周六,南京日報小記者與家長攜手走進紫金山,在孫中山紀念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徒步尋訪鐘山抗戰遺址,感悟抗戰精神,沿著先輩的足跡前行。   尋訪的隊伍首先來到中山陵西窪子村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東郊叢葬地,孫中山紀念館的工作人員給小記者們講述了南京大屠殺的悲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