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一八事變到八一三抗戰:我有鐵血救中國

2020-12-16 湖南在線

■湖南抗戰故事·救亡②

「我有鐵血救中國」

——從九一八事變到八一三抗戰

抗戰漫畫。(資料照片)

湖南日報記者 文熱心

抗日救亡,湖南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就開始了。打開《湖南省近百年大事記》,人們可以看到如此記載:「9月19日,省城各界獲悉日軍攻佔瀋陽,群情激奮,22日對日援僑會召集各界代表開緊急會議」。此時,在江西中央蘇區的中國共產黨人發出文告,「主張堅決抵抗日本的侵略」。

九一八事變後,最感人的是「湖南青年抗日鐵血救國團」(以下簡稱「鐵血團」)成立,並於1932年組建團隊赴滬參戰的故事。

1「一致奮起,共赴國難」

據湖南參事室原參事李致中回憶:九一八事變後10月5日,長沙愛國青年彭楚珩、胡安悌等發起成立鐵血團。他們在報紙上刊登啟事《灑我沸騰之熱血,蕩彼東瀛》。

這篇啟事說:「慨自辛亥革命以來,內戰頻仍,外患日亟,喪權辱國之舉,重見迭出……然其傷心慘目,未有如此次日軍戰我瀋陽各地者……吾人痛國勢之阽危,見人心之未死,敢發起救國之團體,志在報仇雪恥,誓竭全力以赴,依軍法組織,具鐵血手段,採取嚴格訓練,作拼命事業……灑我沸騰之熱血,蕩彼東瀛。」此外並附刊組織規程與入團細則等。

這個啟事如火星,點燃了愛國情緒的「乾柴」。啟事刊登不到三天,長沙應徵參加鐵血團的青年達200餘人。李致中當時是安化萸江師範學生,看到啟事後徒步從安化來到長沙,加入鐵血團。

1931年10月5日午後,鐵血團成立大會在第一師範舉行,會場布置莊嚴肅穆,懸掛著「鐵血殺盡倭奴」,「誓以鐵血雪盡國恥」等橫幅、標語。參加大會的團員和各界代表共2000餘人。

大會通電全國:「日本帝國主義,圖謀滿蒙,已非一日;此次藉口中村失蹤,竟派大軍強佔我遼省,屠殺我軍民,擅捕我官吏,凌辱我婦女……近更進窺平津,佔據海口,國家危亡,迫在眉睫。同仁等目擊心傷,不甘坐視黃炎華胄之淪亡,錦繡河山顛覆,感雪國恥之決心,特發起組織,以我輩之熱血,誓與倭寇作殊死戰。願我全國同胞,一致奮起,共赴國難……」

2 「我有鐵血,可救中國」

鐵血團還有自己的團歌,歌詞是:

「我有鐵,我有血,我有鐵血,可救中國。還我河山,誓把倭奴滅;醒我國魂,誓把奇恥雪……忍不住,心頭痛,抵不住,心頭熱,起兮起兮,大家團結,努力殺賊。」

當時有個叫楊達真的知識分子,看到成立大會熱烈場面,心情激動,當場作歌一首,表達愛國之情。歌詞是:「自古三湘多英烈,每逢危世伸奇節,前有靈均後船山,愛國肝膽照顏色……籲嗟乎,倭奴恃暴摧遼東,男兒忍令金甌缺?值此強權蔑理時,殲仇要憑鐵和血!破釜沉舟期一戰,救一死地氣不折。一洗東方病夫差,更撲富士火焰滅。若道中華國可侮,除是三湘人盡絕……」

23日,鐵血團將全團編為8個隊,每日軍訓兩小時,政治訓練一個小時,出版《鐵血青年》三日刊。

團裡經費無固定來源,「開始的活動經費,僅賴團員捐款的六百多元銀洋勉為應付」,開展活動困難。但是,團員們沒有退縮,通過向各界的宣傳呼籲募集經費。唐生智以慈幼院院長的名義墊借了銀洋800元,柳菊生捐款銀洋600元……戲劇業救國會及本省京、漢藝人義演多次,捐獻票價收入千餘元。鐵血團的日常開支,就靠社會各界的支持而得到基本保證。

3 「旌旗白雪齊飛,志士山河共壯」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鐵血團準備開赴前線。

此時,鐵血團就成了青年釋放抗日救國熱情的平臺,他們紛紛入團。周南女校學生黃鄜、陳上曉、潘美貞等,衝破家庭阻撓,報名入團受訓。長沙縣立高小13歲的學生彭季純留信離校,信中說:「願死在日人刀下,已加入鐵血團了。」水風井的喻鼎軒鞋店,20來歲的女主人廖氏「素具愛國熱忱」,聽到鐵血團即將開赴前線的消息後,便告訴丈夫,自己決心隨團殺敵。可是丈夫不同意,反而到市公安局北一分所「告狀」。該所勸這個丈夫:廖氏有此雄心壯志,堪稱巾幗英雄,不要加以阻攔。廖氏終於如願。廖氏事跡隨著「廖女士別夫從徵」的新聞傳遍全國。

1932年3月13日上午,鐵血團援滬第一大隊及各人民團體齊集教育會坪,舉行誓師大會。原民國時期《湖南日報》(舊)於14日頭版刊登大字標題:「旌旗白雪齊飛,志士山河共壯——鐵血團大雪開往上海抗日前線矣」報導。

4 蘇州城外,修城築堡

鐵血團就這樣踏上了開赴上海前線的徵程。他們赤腳草鞋,在平常裝豬的鐵桶子車裡席地而坐,外面大雪紛飛,身上衣衫難抵嚴寒,可人們更多的是自豪和熱情,因為終於有了殺敵的機會。

次日,車抵武昌,鐵血團下車登輪,場面引起了群眾圍觀。當得知這是獨立行動的湖南鐵血團時,群眾不禁齊聲歡呼,讚佩不已,同時還問接待人員,可不可以慰問一下,表達對這些熱血青年的尊敬?

就這樣,鐵血團到蘇州。他們要在十九路軍的統一安排下行動。4月1日,他們移駐閭門外上澤橋湖南公所——湖南同鄉會寄存厝屍的地方。團員們在前三進院中開地鋪,伴柩而寢,與「鬼」為鄰。這裡距前線數十公裡,敵機不時低飛而過,炸彈聲,槍炮聲,震耳欲聾。

十九路軍安排他們修築工事。因為蘇州離上海很近,一旦上海沒有抵擋住日軍,蘇州保衛戰就得進行。這個城防體系是利用蘇州城牆全部構成堅固堡壘,達到人員及重武器均可以通過城牆內交通壕運轉進出陣地目的。施工難度很大,限期完成緊促,任務十分艱巨。

由於長期不分晝夜在陰溼的地洞裡工作,又缺少防護用品和雨具,男女團員患風溼、斑疹等疾病者不少,但他們依然堅守著。

《淞滬停戰協定》籤訂後的6月16日,鐵血救國團援滬大隊由蘇州返抵長沙。

5 長城抗戰、七七抗戰

打開歷史的記憶庫,湖南的救亡活動一幕幕是那麼精彩。

1931年的長城抗戰,除了湖南將領指揮軍隊浴血奮戰外,還活躍著專從湖南奔赴前線的後勤人員。湘雅醫院組織的東北救護隊赴前方救治傷員。省公路局員工組成「北上抗日汽車運輸隊」。據記載:公路局撥汽車34輛,分三批出發。3月12日,第一批汽車10輛,由歐陽資生、劉奇善率領出發。4月1日,湖南第二批「北上抗日汽車運輸隊」汽車10輛由劉啟道、韓月譚率領出發,擔任從北平運軍械、軍火至古北口、喜峰口,又從前線運傷員回北平,其中六輛汽車被日軍摧毀。5月17日,第三批汽車14輛出發,車抵北平後,因國民政府與日本籤訂《塘沽協定》而返回。

七七事變,是一個同仇敵愾的時段,更是一個人心沸騰的時段。在湖南大地,人民抗敵後援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省國術館民眾訓練班婦女組40餘人請纓抗日;南嶽的新老聖帝殿、南臺寺、祝聖寺所有的僧侶商量,聘請國術專家教練武術,待練習純熟,即請纓殺敵。

6 八一三抗戰,謝冰瑩上前線

1937年9月14日,長沙火車站出現了一個動人場面:

著名作家、北伐時期的女兵謝冰瑩率領一支17人的女兵隊伍,打著「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的旗幟,正朝啟動待發的列車邁進。

女兵們一律齊耳頭髮,身著灰軍裝,打綁腿,戴軍帽,背著被包雨傘。她們多為醫生、教師和學生,都是20歲左右的女青年。為了抗日,她們脫下旗袍,放棄體面的工作,告別故鄉和親友,開赴上海前線。

在火車站,「婦戰團」舉行了一個簡單而又雄壯的北上抗敵宣誓典禮。火車將要開行的前幾分鐘,突然有一位白髮老人找到謝冰瑩,對她說:「我是傅恩萍的父親,因為年紀老了,不能到戰地去服務,所以特地把小女交給先生帶到前方去。你要時刻督促她努力工作,萬一她受了傷或是死了,我……會感到光榮。」末了,他又把臉轉向站在他左邊的女兒:「恩萍,記著我的話……你也用不著掛念我……你也不必給我寫信,只要能多救護幾名傷兵,就能使我得到無上的安慰。」聽到這裡,周圍的群眾都鼓起掌來。

有4名周南女中和自治女校的女生,提著包袱和書本趕來,要求參加「婦戰團」。她們都流著淚,要求去前方,火車開了,她們還想跳上去。這場景令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受感動。

■連結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駐中國的侵略軍——關東軍,自行炸毀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藉此突然襲擊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瀋陽城。隨即在幾天內侵佔20多座城市及其周圍的廣大地區。

一二八事變: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軍隊突然向上海閘北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發起了攻擊,隨後又進攻江灣和吳淞。十九路軍在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的率領下,奮起抵抗。2月14日,蔣介石也命令張治中率第五軍增援十九路軍參戰。後雙方籤訂停戰協定,恢復戰前狀態。

相關焦點

  • 大眾日報:「九一八」不是事變 是戰爭
    前不久,有部電視片中談到「九一八」時說:「當晚一槍未發,……」事實是怎樣的呢?1931年9月18日22點20分,日本駐中國的關東軍炸毀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鐵路,誣陷是中國軍隊所為,並以此為藉口,突然襲擊中國東北軍北大營,並同時向瀋陽市中心和機場進攻,於第二天凌晨5點30分佔領了北大營。當時,駐北大營的東北軍,是王以哲將軍為旅長的第7旅620團,團長是抗日英雄王鐵漢。
  • 又臨九一八,「九一八事變」知識點,我們更不敢忘
    在完成了發動侵略戰爭的周密準備之後,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揭開了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九一八事變」簡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受蔣介石之命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1933年1月1日,榆關抗戰爆發;同年1月3日,山海關失守;1933年2月21日,熱河抗戰爆發;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張學良引咎辭職,出國考察。
  • 部編版:八上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背誦手冊
    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一、九一八事變1、九一八事變原因: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為此制定了大陸政策;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日本為擺脫危機加緊侵略中國; 國民黨反動集團全力「剿共」,日本有機可乘。
  • 九一八事變後瀋陽九君子冒死向國聯遞交日軍罪證
    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佔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前的「殘歷碑」,以這樣高度濃縮的形式記錄著一段歷史。  事變一周內,日軍便佔領了東北30多座城市。
  • 探訪瀋陽北大營遺址——「九一八事變」與14年抗戰開始的地方
    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向位於瀋陽北大營的東北軍發動突然襲擊,從此開始了對中國長達14年的侵略。北大營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最先開始侵略中國的地方,也是中國14年抗戰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地方。
  • 2019年紀念九一八事變88周年 中國人民永不忘記
    「九一八」,中國人民永不忘記。  88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自此開始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野蠻戰火從松花江畔燒到五指山下,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無惡不作,戰爭罪行罄竹難書。鐵證如山,歷史昭昭,軍國主義的暴行早已被牢牢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警示後人。  「九一八」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
  •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 2020-09-18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奮勇抵抗...
    89年前的9月18日夜,日軍自爆南滿鐵路瀋陽柳條湖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並以此為藉口,突然襲擊中國軍隊駐地北大營和瀋陽城。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是它企圖變中國為其獨佔殖民地而採取的嚴重步驟。」
  • 紀念九一八事變演講稿精選
    紀念九一八事變演講稿精選 2014-09-18 14:28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九一八事變」之前,就已經有三支日軍踏上了中國土地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是十四年抗戰的開始。但很少有人想到,日本和中國並沒有領土接壤,那麼為何在「九一八事變」時,日軍就已經踏上了中國的土地,而且在中國土地上駐紮的日軍還多達三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瀋陽修建九一八事變發生地北大營舊址陳列館(圖)
    原標題:瀋陽修建九一八事變發生地北大營舊址陳列館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東北軍北大營,遭到駐紮官兵的奮起反抗,打響抗日第一槍。   2011年,瀋陽市文保人士通過衛星定位,發現北大營原址的東北角有3座長條房屋,其中南側一座長百餘米、寬十餘米,保存較好。其屋頂瓦片呈波浪形,窗戶較為密集,底部發現大量清代末期的青磚。經專家鑑定為東北軍北大營營房舊址。
  • 九一八事變時,張學良如果堅決抵抗,抗日戰爭將會如何發展?
    所以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有一種不甘的「假設」——如果張學良當初能拿出一個血性男兒的勇氣,率領東北軍與日軍抗爭,結果會怎樣呢?其實,張學良也曾經有過捍衛領土主權的勇氣和魄力,就在九一八事變兩年前的1929年,為了收回蘇聯佔有的中東鐵路,張學良率部與蘇聯發生了一場戰爭,結果慘敗,張學良也由此認識到了中國軍隊與列強的差距,所以面對日寇的挑釁,再無勇氣應戰。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英雄豐碑不朽 歷史警鐘長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路軌,悍然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自此,中國陷入了近代以來的至暗時刻。抗日救國烽火迅速燃遍全國,不願做亡國奴的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長達14年的持久抗戰。
  • 9.18事變 9月18日是什麼紀念日 參觀九一八紀念館觀後感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  再聽《松花江上》,仍能深切感受到3000萬東北同胞的悲憤之情!86年前,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點燃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戰火!
  • 民國這座「鳳宮」,極富傳奇浪漫,始建於九一八事變那年
    這次遊覽,到了南京必去的旅遊景點「美齡宮」,可謂是有喜有驚、有感有悟、有情有味,這處國民政府主席官邸舊址,被稱為遠東第一別墅,記憶了一段段極不平凡或者說跌宕起伏的故事。美玲宮始建於1931年,這一年九一八事變,在民族危亡之時,蔣介石大興土木,為心愛的女人宋美齡建造了這處「鳳宮」,雖不能說是鐵骨柔情,但也頗俱一番浪漫色彩!
  • 專家: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 以強國心態回顧歷史
    (來源:中國軍網)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 (黃子娟、莫仕偉)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炸毀南滿鐵路鐵軌、炮轟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間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 瀋陽令人淚目的博物館,記錄著九一八與抗戰史,參觀者終身難忘
    瀋陽有許多博物館,如遼寧省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瀋陽金融博物館、皇姑屯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等等。每一個博物館都有自己要紀念的事情,其中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記錄著九一八事變的全過程和中國人的抗戰史,去到這個博物館參觀的人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對所看到的一切都終身難忘。
  • 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 l 反抗於白山黑水之間
    高粱葉子青又青,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先佔火藥庫,後佔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兇,殺人放火真是兇,中國的軍隊有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瀋陽城!九月十八又來臨,東北各地起了義勇軍;剷除賣國賊,打倒日本兵;攻城奪路殺敵人,遊擊戰爭真英勇;日本的軍隊有好幾十萬,消滅不了鐵的義勇軍!
  • 西方怎麼看「九一八事變」?美英態度令人氣憤,此國竟支持中國!
    西方怎麼看「九一八事變」?美英態度令人氣憤,此國竟支持中國!87年前的9月18日,日本軍隊以東北軍炸毀日本修築的鐵路為藉口,對東北軍發動了突然襲擊,根據現在的說法,「9.18事變」拉開了中國抗戰的序幕,也是日本軍人開始入侵中國的開始。
  • 「九一八」事變後,第一個放棄抵抗的竟是一所軍校!
    我們都知道,中國全面抗戰的爆發,是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的。而九一八事變的開端,就是炮轟瀋陽北大營。1931年9月18日,在日本關東軍密謀之後,日軍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迅速佔領了中國駐軍北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