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九一八」不是事變 是戰爭

2020-12-16 東方網

  今年是「九一八」戰爭80周年。然而,80年來對這一關乎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歷史事件,仍然存在許多亟待澄清和明確的問題。筆者認為,值此重新回顧和客觀評價這一歷史事件,明確真相及性質是十分必要的,從而真正做到「以史為鑑,開闢未來」之目的。

  「九一八」不是一槍未發。前不久,有部電視片中談到「九一八」時說:「當晚一槍未發,……」事實是怎樣的呢?1931年9月18日22點20分,日本駐中國的關東軍炸毀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鐵路,誣陷是中國軍隊所為,並以此為藉口,突然襲擊中國東北軍北大營,並同時向瀋陽市中心和機場進攻,於第二天凌晨5點30分佔領了北大營。當時,駐北大營的東北軍,是王以哲將軍為旅長的第7旅620團,團長是抗日英雄王鐵漢。他們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砸開軍火庫,取出武器,奮起抵抗,予以還擊,從而打響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第一槍。斃傷日軍25人,其中擊斃日軍下士2人,擊傷將校4人、下士19人。中方傷亡335人,失蹤483人。這一事件,極大地凝聚了中華民族團結抗日的激情,從此中華民族展開了震驚世界的偉大的抗日戰爭。

  「九一八」不是事變,而是戰爭。何為事變?《辭海》中雲,事變即突然發生的非常事件,或非常變異的事。其要點是「突然」、「非常」和「變異」,並未表明其性質。何為戰爭?《辭海》中雲:戰爭,即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進行的武裝鬥爭。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流血的政治,是解決政治矛盾的最高形式。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隊在中國腹地乘中國軍隊之不備,突然無端地向中國軍隊開炮,是公然違反國際公約的地地道道的侵略戰爭行為。

  19世紀30年代,日本軍國主義懷著妄圖滅亡中國繼而稱霸亞洲,變中國和亞洲各國為日本殖民地的野心,入侵別國領土,把大炮和刺刀強加在別國人民的頭上,實施慘無人道的法西斯暴行,是赤裸裸的侵略戰爭行為。但是,日本軍國主義不承認「九一八」為戰爭,堅稱這一事件為「事變」。不僅如此,繼「九一八」戰爭之後,日本每侵佔一塊地方統統叫做「事變」,諸如「上海一二八事變」、「華北事變」、「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等,甚至把歷時14年的侵華戰爭也叫做「支那事變」。發動這場侵略戰爭的戰犯,在接受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時仍然謊稱:「日本歷代內閣都不承認在中國的敵對行為是戰爭」,「日本和中國之間沒有存在著戰爭的狀態;紛爭只是『事變』,所以不能適用戰爭法規」。不難看出,日本當局之所以叫做「事變」,其用心是耍弄掩耳盜鈴的政治流氓手段,藉以掩蓋侵略事實,逃避侵略戰爭的罪責罷了。

  1948年10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反人道罪,對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28名甲級戰犯進行了歷史的宣判,指出:「我們認定對華戰爭自1931年以後是侵略戰爭」。顯然,用「事變」這個模糊的詞語,遠遠不能表達中日兩國軍隊交火的血腥事實,更不能表達日本軍隊從預謀、計劃、準備並實施大規模進攻中國的罪惡事實。因此不應當把「九一八」說成「事變」,應當叫做「九一八」戰爭。

相關焦點

  • 又臨九一八,「九一八事變」知識點,我們更不敢忘
    在完成了發動侵略戰爭的周密準備之後,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揭開了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所以「九一八事變」的參戰雙方是中國和日本,經過了一年之後,殘暴的日軍戰勝了中國,他們佔領了東北三省,並且逐漸開始退出了國際的聯盟。「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九一八事變」原因1.
  • 「九一八」事變88周年 「九·一八」事變主要內容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自此,中華民族開啟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大半個中國被踐踏,3500多萬同胞傷亡。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曾經烽煙起,心中長鳴警鐘聲。自強,自強!「九一八」事變88周年,勿忘國恥,捍衛和平!
  • 探訪「北大營」、「柳條湖」-九一八事變發生地
    對於「九一八」,我們都應該知道。來瀋陽,有必要到九一八事發地看看。觸摸那段歷史,感知沉重歲月。九一八「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關東軍在瀋陽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 九一八事變簡介50字100字 918事變發生於哪一年
    九一八事變簡介50字100字 918事變發生於哪一年  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9月18日。  勿忘918  50字簡介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以武力侵佔東北。 9月18日,日本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 九一八事變時,張學良如果堅決抵抗,抗日戰爭將會如何發展?
    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放棄抵抗,不戰而逃,將東北大地拱手讓於日寇,在「送」給日本一個巨大的後勤基地的同時,也讓日本人的侵華信心急劇膨脹。所以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有一種不甘的「假設」——如果張學良當初能拿出一個血性男兒的勇氣,率領東北軍與日軍抗爭,結果會怎樣呢?
  • 勿忘國恥—黑暗中的毒蛇:九一八事變
    一九〇五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從俄國人那裡獲得了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特殊權益。經過二十多年的大量移民和殖民統治,日本舉國都已經認為中國的東北地區就是日本的國土。但是,即使是無賴,強佔別人財產時,也需表白這份財產為何歸他所有,因為無賴知道這本不是理所當然的。
  • 2019年紀念九一八事變88周年 中國人民永不忘記
    「九一八」,中國人民永不忘記。  88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自此開始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野蠻戰火從松花江畔燒到五指山下,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無惡不作,戰爭罪行罄竹難書。鐵證如山,歷史昭昭,軍國主義的暴行早已被牢牢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警示後人。  「九一八」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
  •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幕後黑手,策劃九一八事變,名字卻鮮為人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瀋陽製造九一八事變,悍然發動侵華戰爭,擁兵五十萬的東北軍邊防總司令張學良不戰而退,將東北拱手相讓,致使日軍在短短三個月內,便佔領了東北全境。這無疑助長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猖狂的日本軍官,揚言要三個月內佔領中國。
  • 918是什麼日子歷史事件回顧 2018年是九一八事變多少周年
    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九一八事變紀念日:2018年是918事變87周年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被稱為「國恥日」。
  • 九一八事變後瀋陽九君子冒死向國聯遞交日軍罪證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前的「殘歷碑」。 本報記者 陸培法攝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前的「殘歷碑」,以這樣高度濃縮的形式記錄著一段歷史。  事變一周內,日軍便佔領了東北30多座城市。  鐫刻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石雕檯曆上的這段文字,深深地刻在石頭中,也隱含著雕刻者把這段話刻進每個中國人內心的期待——時刻提醒國人「勿忘國恥」。  一個細雨濛濛的日子,記者專程到九一八事變發生地瀋陽採訪。
  • 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奮勇抵抗...
    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是它企圖變中國為其獨佔殖民地而採取的嚴重步驟。」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中國革命戰爭史研究室研究員彭玉龍告訴記者,1840年鴉片戰爭後,由於清王朝腐敗無能,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九一八」事變前後,張學良在幹啥?
    去參觀大帥府時,瀋陽籍的導遊介紹說:「九一八」事變發生的當晚,張學良還在北平抽大煙,與胡蝶共舞。憤恨之情溢於言表。導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她介紹的卻與事實有所出入。當時張學良確在北平不假,他是於1931年4月13日從瀋陽遷到北平的,東北的事務則全交與東北軍參謀長榮臻與臧式毅處理。
  • 專家: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 以強國心態回顧歷史
    (來源:中國軍網)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 (黃子娟、莫仕偉)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炸毀南滿鐵路鐵軌、炮轟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間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 夜讀|國破山河在——九一八事變背後的政治角力
    回望歷史,會發現三股力量的角鬥一直貫穿在九一八事變的前後——雖然著名的田中奏摺早就昭示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但其後的發展卻遠遠複雜得多。積極籌劃和推動事變爆發的,是關東軍以板垣和石原為首的少壯軍官。他們大多認為日本的政治高層和軍事高層老朽腐敗,日本需要迅速發動戰爭,把滿蒙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 部編版:八上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背誦手冊
    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一、九一八事變1、九一八事變原因: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為此制定了大陸政策;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日本為擺脫危機加緊侵略中國; 國民黨反動集團全力「剿共」,日本有機可乘。
  • 瀋陽修建九一八事變發生地北大營舊址陳列館(圖)
    原標題:瀋陽修建九一八事變發生地北大營舊址陳列館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東北軍北大營,遭到駐紮官兵的奮起反抗,打響抗日第一槍。   2011年,瀋陽市文保人士通過衛星定位,發現北大營原址的東北角有3座長條房屋,其中南側一座長百餘米、寬十餘米,保存較好。其屋頂瓦片呈波浪形,窗戶較為密集,底部發現大量清代末期的青磚。經專家鑑定為東北軍北大營營房舊址。
  • 直擊九一八事變現場:日本鬼子佔領東三省大金庫的畫面令人氣憤!
    直擊九一八事變現場:日本鬼子佔領東三省大金庫的畫面令人氣憤! 直擊九一八事變現場:日本鬼子佔領東三省大金庫的畫面令人氣憤!
  • 九一八」事變|一萬多關東軍為何敢叫板三十萬東北軍?
    「九一八」事變時關東軍和東北軍兵力對比關東軍「九一八」事變之時,駐東北日軍部隊為:陸軍駐紮師團(第二師團)近5000人,獨立守備隊4000多人,旅順重炮兵大隊,憲兵分遣隊500多人,飛行隊240人等。「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第二師團留守日本國內的所有部隊全部調在東北,歸轄於第二師團指揮。
  • 惡之花開在這裡——訪"九一八事變"日軍密謀地"大和旅館"
    原標題:惡之花開在這裡——訪"九一八事變"日軍密謀地"大和旅館" 提起九一八,瀋陽人都會想起「柳條湖」「北大營」,那是「九一八事變」爆發時炮火連天的地方。多數人並不知道,一座建成於1929年的西式老建築與「九一八事變」的密切關係。
  • 九一八事變,如果張作霖還在,30萬東北軍能否阻止日本侵略中國?
    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為了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製造了九一八事變,由於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和主持東北地方軍政事務的張學良都奉行不抵抗的策略,致使日本人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就佔領了瀋陽市,在一周之內,就控制了遼寧省和吉林省的20餘座城市,在4個多月以後,東北三省則全部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