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上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背誦手冊

2020-12-16 騰訊網

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一、九一八事變

1、九一八事變原因: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為此制定了大陸政策;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日本為擺脫危機加緊侵略中國;

國民黨反動集團全力「剿共」,日本有機可乘。

2、爆發:

時間:1931.9.18

地點:南滿鐵路柳條湖段

藉口:柳條湖事件

過程: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段突襲北大營,炮轟瀋陽城佔領瀋陽佔領東三省

結果:東北三省淪陷

3、偽滿洲國:1932年日本人在長春扶持溥儀建立偽滿洲國企圖將東北從中國分裂出去,東北3000萬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4、東北軍民的抵抗(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中國共產黨楊靖宇

5、影響: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1931-1945)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中國人民「14年抗戰」)

二、華北危機與一二 九運動

1、華北危機: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動「華北自治運動」,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

2.一二 九運動(背景:華北危機。「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時間:1935.12.9

地點:北平

領導:中國共產黨

主力:北平數千名學生

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結果:遭到鎮壓

性質: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學生愛國救亡運動

影響: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併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3.中國共產黨的救亡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三、西安事變

1.原因:

日軍侵略東北、華北,使中華民族處於亡國的危急關頭,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

蔣介石頑固堅持內戰政策,勸蔣無效(直接原因)

張學良、楊虎城的愛國之心

學生運動的推動

2.概況:

時間:1936.12.12

地點:西安

人物:張學良、楊虎城

目的:逼蔣抗日

經過:張、楊扣蔣,實行「兵諫」;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3.西安事變中國共產黨的態度

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聯蔣抗日。並派周恩來到西安參加談判,進行協商。

4.結果——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5.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

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相關焦點

  • 九一八事變簡介50字100字 918事變發生於哪一年
    九一八事變簡介50字100字 918事變發生於哪一年  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9月18日。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以武力侵佔東北。 9月18日,日本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 「九一八」事變88周年 「九·一八」事變主要內容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自此,中華民族開啟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大半個中國被踐踏,3500多萬同胞傷亡。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曾經烽煙起,心中長鳴警鐘聲。自強,自強!「九一八」事變88周年,勿忘國恥,捍衛和平!
  • 大眾日報:「九一八」不是事變 是戰爭
    前不久,有部電視片中談到「九一八」時說:「當晚一槍未發,……」事實是怎樣的呢?1931年9月18日22點20分,日本駐中國的關東軍炸毀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鐵路,誣陷是中國軍隊所為,並以此為藉口,突然襲擊中國東北軍北大營,並同時向瀋陽市中心和機場進攻,於第二天凌晨5點30分佔領了北大營。當時,駐北大營的東北軍,是王以哲將軍為旅長的第7旅620團,團長是抗日英雄王鐵漢。
  • 揭秘九一八與西安事變一手史料
    2011年,大陸首次出版《齊世英口述自傳》(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齊世英口述,沈雲龍等整理,林志勝記錄),距此書臺灣版出版又是二十年,「當年口述的聲音,禁錮在數十卷舊式大盤錄音帶上,塵封喑啞,思之不勝今昔之感」。
  • 夜讀|國破山河在——九一八事變背後的政治角力
    軍部那棟磚瓦結構的兩層樓房裡,雖然每個房間裡都裝上了電燈,但因為軍部從來沒有在夜間辦過公,就連二樓的司令官辦公室和作戰課辦公室都沒有裝燈泡,因此只好點上了蠟燭。到了司令部,參謀們面面相覷,大家都是匆忙而來,所以都像片倉一樣衣冠不整,有的人甚至只穿了件浴衣,只有作戰參謀石原莞爾一個人穿戴整肅,「甚至連勳章都戴得整齊」。
  • 9.18事變 9月18日是什麼紀念日 參觀九一八紀念館觀後感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  再聽《松花江上》,仍能深切感受到3000萬東北同胞的悲憤之情!86年前,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點燃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戰火!
  • 張俊義:「九一八」事變後美國官方對事變真相的調查——漢森...
    這就是舉世震驚的「九一八」事變。關東軍在東北的迅速而有序的佔領行動,已大大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軍事衝突,從駐外使節到美國國務院據此得出了差不多一致的推斷。6期;陳永祥:《美國對「九一八」事變的反應》,《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3卷第2期,2003年;王宇博:《英國、美國與「九一八
  • 又臨九一八,「九一八事變」知識點,我們更不敢忘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九一八事變」簡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受蔣介石之命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1933年1月1日,榆關抗戰爆發;同年1月3日,山海關失守;1933年2月21日,熱河抗戰爆發;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張學良引咎辭職,出國考察。
  • 照片上這個穿中國衣服的日本軍人,就是九一八事變的兇手!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6周年,飛春讀傳為你講述事變的直接兇手,日本鬼子本庄繁。本庄繁,1876年生於日本兵庫縣一個農民之家。21歲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他一屆畢業的同學有:松井石根、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阿部信行和林仙之。他們無一例外,全是侵華戰爭時的軍官,罪行累累,其中阿部還當上了首相。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誰還記得《松花江上》這首歌?背後故事令人...
    1931年9月18日夜,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 918是什麼日子歷史事件回顧 2018年是九一八事變多少周年
    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九一八事變紀念日:2018年是918事變87周年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被稱為「國恥日」。
  •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 2020-09-18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一八事變後,如果張學良率東北軍抵抗,日本還能佔領東三省嗎?
    敬佩的是他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後的危難關頭積極主張抗日,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囚禁了蔣介石,促成了國共二次合作。恨的是他在九一八事變後,沒打不放一槍一炮就將整個東三省拱手送給了日本人,就連他父親耗盡心血創建的兵工廠也被日本人佔領。如果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能率領東北軍去抵抗,那麼日本還能佔領東三省嗎?
  • 九一八」事變|一萬多關東軍為何敢叫板三十萬東北軍?
    1931年9月18日,為什麼僅有1萬多人的日本關東軍,敢於發動「九一八」事變,而他們的對手比自己多30倍。「九一八」事變之前,東北各地有日本僑民20萬人。所謂「在鄉軍人」,是日本退出現役的軍人和預備役軍人等,他們都受過正規的軍訓或參加過戰爭,日本軍部有計劃地把他們安置在「滿鐵」沿線工作。9月8日,關東軍發出密令,各地「在鄉軍人」到瀋陽、長春等地集中,應召者近萬人。他們與日本武裝警察一道,直接參加了「九一八」事變中的軍事行動。因此,「九一八」事變時在東北的日本武裝力量實際上在3萬人左右。
  • 紀念九一八事變演講稿精選
    紀念九一八事變演講稿精選 2014-09-18 14:28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探訪「北大營」、「柳條湖」-九一八事變發生地
    對於「九一八」,我們都應該知道。來瀋陽,有必要到九一八事發地看看。觸摸那段歷史,感知沉重歲月。九一八「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關東軍在瀋陽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 九一八事變後瀋陽九君子冒死向國聯遞交日軍罪證
    事變一周內,日軍便佔領了東北30多座城市。  鐫刻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石雕檯曆上的這段文字,深深地刻在石頭中,也隱含著雕刻者把這段話刻進每個中國人內心的期待——時刻提醒國人「勿忘國恥」。  一個細雨濛濛的日子,記者專程到九一八事變發生地瀋陽採訪。
  • 勿忘國恥—黑暗中的毒蛇:九一八事變
    為了備戰,同時也為解決日本國內危機,必須入侵中國——「武力解決滿洲問題已成為陸軍省部主要課長等幕僚的堅定信念。因此,關東軍的首要任務是佔領滿蒙地區。九一八事變主謀板垣徵四郎強調:「在對俄作戰上,滿蒙是主要戰場;在對美作戰上,滿蒙是補給的源泉。從而,實際上,滿蒙在對美、俄、中的作戰上都有最重要的關係。
  • 九一八事變時,張學良如果堅決抵抗,抗日戰爭將會如何發展?
    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放棄抵抗,不戰而逃,將東北大地拱手讓於日寇,在「送」給日本一個巨大的後勤基地的同時,也讓日本人的侵華信心急劇膨脹。所以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有一種不甘的「假設」——如果張學良當初能拿出一個血性男兒的勇氣,率領東北軍與日軍抗爭,結果會怎樣呢?
  • 「九一八」事變前後,張學良在幹啥?
    三年前去東北旅遊,先到了瀋陽。瀋陽主要也就兩景點,瀋陽故宮和大帥府。去參觀大帥府時,瀋陽籍的導遊介紹說:「九一八」事變發生的當晚,張學良還在北平抽大煙,與胡蝶共舞。憤恨之情溢於言表。導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她介紹的卻與事實有所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