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一、九一八事變
1、九一八事變原因: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為此制定了大陸政策;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日本為擺脫危機加緊侵略中國;
國民黨反動集團全力「剿共」,日本有機可乘。
2、爆發:
時間:1931.9.18
地點:南滿鐵路柳條湖段
藉口:柳條湖事件
過程: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段突襲北大營,炮轟瀋陽城佔領瀋陽佔領東三省
結果:東北三省淪陷
3、偽滿洲國:1932年日本人在長春扶持溥儀建立偽滿洲國企圖將東北從中國分裂出去,東北3000萬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4、東北軍民的抵抗(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中國共產黨楊靖宇
5、影響: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1931-1945)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中國人民「14年抗戰」)
二、華北危機與一二 九運動
1、華北危機: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動「華北自治運動」,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
2.一二 九運動(背景:華北危機。「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時間:1935.12.9
地點:北平
領導:中國共產黨
主力:北平數千名學生
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等
結果:遭到鎮壓
性質: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學生愛國救亡運動
影響: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併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3.中國共產黨的救亡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三、西安事變
1.原因:
日軍侵略東北、華北,使中華民族處於亡國的危急關頭,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
蔣介石頑固堅持內戰政策,勸蔣無效(直接原因)
張學良、楊虎城的愛國之心
學生運動的推動
2.概況:
時間:1936.12.12
地點:西安
人物:張學良、楊虎城
目的:逼蔣抗日
經過:張、楊扣蔣,實行「兵諫」;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3.西安事變中國共產黨的態度
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聯蔣抗日。並派周恩來到西安參加談判,進行協商。
4.結果——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5.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
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