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條大馬哈魚從海裡遷徙,回到河中產卵後死去,場面十分壯觀

2020-12-11 雪靈谷動物地理

世界上,有一種魚,以其他魚類為食,出生在河裡,生長在海裡,最後遷徙回到故鄉的河裡死去。這種魚叫大馬哈魚,又叫鮭魚。在阿拉斯加州,每年都會上演一場大遷徙,數以萬計的大馬哈魚,從大海遷徙到河流,聚集在河邊產卵後死去,場面十分壯觀。

放眼望去,阿拉斯加州的河流密密麻麻的都是大馬哈魚,有的被衝到河岸上,產下金燦燦的魚卵,然後死去。為什麼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大馬哈魚,逆流而上,不顧生命危險,回到自己出生的故鄉呢?

這和大馬哈魚的生活習性有很大的關係,它是一種冷水性溯河產卵洄遊魚類,性情兇猛,以捕食玉筋魚和鯡等小型魚類為生,每到了產卵的季節,為了種族的繁衍,它們冒著危險,遊到河中。

它們在遷徙中會遇到不可知的危險,讓人震撼的一個畫面是,大馬哈魚趁著河水漫過馬路時,一鼓作氣衝到對面的小溪。一兩次的失敗,並不會讓它們退縮,有的魚好不容易爬到馬路上,卻被過路的汽車壓死。其他的大馬哈魚,仍舊不顧危險,衝到馬路對面的小溪。

大馬哈魚溯流而上,就是為了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產卵繁殖下一代,這時的大馬哈魚己經疲憊不堪,整個身體暗淡無光。進入淡水生殖期間便不再攝食,僅依靠體內儲存的營養維持生命。一開始,它們在清澈的溪流裡嬉鬧玩耍,然後成群結隊地聚集在一個個的小石坑中,在那裡產下卵子。

產卵後的大馬哈魚會慢慢死去,河裡面布滿了成千上萬的大馬哈魚屍體,它們的後代就在這裡開始孵化。剛孵出的小魚順著江水回到海裡,經過三四年的成長,成熟之後再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產卵,如此反覆,生生不息。

每年秋天,大馬哈魚繁殖的季節,在我國黑龍江的烏蘇里江,聚滿了大馬哈魚。它們從大海返回出生地,長途跋涉,平均每晝夜可以前行30—35公裡,不論是激流瀑布還是險灘峽谷,都不能阻擋它們前行。每當遇到瀑布或者障礙物時,它們就會以尾巴竭力擊水,借高速遊泳向著前上方躍出水面。

大馬哈魚在遷徙途中,除了要克服自然因素的困難,還會遇到天敵。每年大馬哈魚遷徙的時候,就是棕熊收穫大馬哈魚的季節。

棕熊通常會多種捕魚手段並用,最壯觀的場景就是棕熊們站在瀑布的最頂端守候。當大馬哈魚試圖溯流而上時,棕熊輕易就能捕到大馬哈魚。

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繁衍的特性,大馬哈魚的繁殖,是一場盛大的遷徙。新的大馬哈魚出生,意味著老的大馬哈魚死去。

相關焦點

  • 自然界最神奇的6個動物遷徙現象,最後一個太壯觀!
    在北美洲的西海岸地區,每年春季都會有數量龐大的大馬哈魚溯河而上,回到它們出生的地方產卵繁衍後代。成群結隊的大馬哈魚穿越大海,躍過瀑布,歷時數月才能回到它們的家鄉。
  • 大馬哈魚洄遊:地球上最壯觀、最偉大的旅程!永不言棄!
    在北美洲的西海岸,每年春季,生活在太平洋海域中的五億多條大馬哈魚將開始3000英裡的旅程,回到它們出生的地方產卵繁殖。在海洋中生活了四五年的大馬哈魚,即將迎來這地球上最壯觀的洄遊之旅。它們要歷盡千辛萬苦,經過數月才能回到家鄉。
  • 一群魚排著隊過馬路,場面十分壯觀,車上的司機表示很無奈
    探訪世界滿足你的好奇心,小夥伴都知道,當住在中心城區人想要去郊區玩耍時,這肯定少不了中一條通網郊區的公路,這樣可以讓人們的生活出行也是變得非常便利。在城區的馬路上,只有人來人往和車輛。但要國外的在郊區修建樂意一條通網郊區的馬路,那這路上可不止有著人來人往的車輛了,自然少不了動物的身影了。
  • 大馬哈魚為什麼要回歸出生地產卵?
    今天再一次讀大馬哈魚的故事,大馬哈魚出生在沼澤地,然後順著河流往下流,從河口遊到大西洋再遊到太平洋可能這個中間的過程要3,4年。當大馬哈魚長大了,到了繁殖的季節,它們要回到出生的地方去繁殖,但是回到出生的地方是往上流,可能要著好幾千公裡,中途很多危險,大部分的魚都死在路上。
  • 大馬哈魚
    大馬哈魚除象其他魚一樣有胸鰭、腹鰭、背、尾鰭外,還有脂鰭。  每年當秋季來臨時,成熟的大馬哈魚成群結隊地由鄂霍茨克海回遊進入黑龍江,來到它們原來的繁殖場地產卵。大馬哈魚具有頑強的意志,在歸途中不論遇到多猛的水勢都能衝過去,不論遇到什麼障礙都能克服,一種奮力前進。它們顧不得吃、也顧不得休息,急急忙忙地趕路。
  • 大馬哈魚一生的故事,好吃的三文魚跟大馬哈魚是什麼關係?
    馬原來是不吃魚的,但架不住鮭魚美味,可是也只吃鮭魚,所以後來便把鮭魚叫作"大馬魚",再後來就慢慢的演變成了「大馬哈魚」。「江裡生,海裡長,江裡死」,大馬哈魚的洄遊可說是悲壯的旅程,行程幾千公裡,進入淡水後幾十天不再進食,一路上要經過激流瀑布,上有鳥類下有熊狼,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人類的捕撈,能夠到達出生地的可說是千裡挑一(有報導說0.4%)。
  • 《Science》:銀大馬哈魚產卵後離奇死亡!罪魁禍首竟然是輪胎!
    銀大馬哈魚產卵後離奇死亡
  • 生命的絕唱--大麻哈魚洄遊產卵之謎
    ,回到出生地江裡死亡,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個謎一樣的故事…它就是大麻哈魚,這裡人們習慣稱他大馬哈魚。是什麼讓江裡的魚兒奮不顧身的遊向大海,在海洋裡生長4年左右之後會不顧路途遙遠,甚至萬裡迢迢準確洄遊到它誕生的淡水江河中產卵?
  • 每日一戰:大馬哈魚為什麼能找到回家的路
    大馬哈魚為什麼能找到回家的路朗讀者:明達初中 初一20班 王唯伊遠古時代,通信技術不像今天這麼發達,傳遞信息可以通過電話或者網絡在短時間內完成。過去,傳遞比較緊急的信息都是通過信鴿,那信鴿為什麼能記住目的地的位置而不迷路呢?
  • 大馬哈魚長途跋涉遊回河川產卵 展現頑強生命力
    據報導,在流經日本中國山地及島根縣本町的濁川,可以看到大批為產卵逆流而上,拼命遊到上遊產卵的大馬哈魚
  • 這魚一生都在奔波,最後遊回出生的地方產卵然後離開這個世界
    大馬哈魚的這種集體返鄉的遷徙,可以說是大自然中的壯舉:這一路上,它們將消耗掉所有在大洋裡積累起來的脂肪,甚至需要把肌肉纖維轉換為能量,來支持自己遊回故鄉。同時,等待大馬哈魚這場偉大而壯麗的旅行的還有,黑熊、棕熊、森林中的鳥類,捕撈的人類等等,它們都渴望並守候著大馬哈魚的到來,這是一場生命盛宴。
  • 不僅僅是美味,魚中之王——大馬哈魚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海洋之中,有這樣一種生物,它們的名字叫做大馬哈魚。它們在海洋生活四年後,會有將近五億條大馬哈魚從太平洋開始洄遊,回到淡水,在它們出生的河流裡產卵。大馬哈魚的腦中含有鐵的微粒,它們像羅盤能根據地球磁場線導航給大馬哈魚指明方向,它們的目的地就是北美西岸的不列顛哥倫比亞
  • 大馬哈魚母愛如山,但是被搬上餐桌之後,人們卻發現十分美味
    大馬哈魚,南方沒有聽說過的人可能會覺得很陌生,但是北方人,尤其是東北人應該對他們就很了解,因為東北盛產大馬哈魚,而大馬哈魚籽也是東北的土特產之一。大馬哈魚籽富含多種維生素還有鈣質,對於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很好的健胃功能。消過毒的魚子醬可以保存將近半年,但是它的儲存方法卻有些特別。
  • 黑龍江省東寧市:大馬哈魚洄遊產卵 邊境管理嚴格界河捕撈作業審查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哈爾濱10月9日電 秋季以來,大量的大馬哈魚洄遊到了黑龍江省東寧市境內的綏芬河、瑚布圖河一帶產卵,當地進入了漁民們口中的「鮭魚期」。近日,東寧市邊境管理大隊深入轄區綏芬河新立村楊樹汀河段、瑚布圖河河口河段,對「鮭魚期」大馬哈魚捕撈作業人員及其工作流程進行審查,同時開展邊境管理宣傳教育。
  • 以色列大批椋鳥遷徙 鋪天蓋地場面壯觀
    以色列大批椋鳥遷徙鋪天蓋地場面壯觀 (1/4) "← →"翻頁
  • 澳洲紅蟹大遷徙佔領公路:密密麻麻1200多萬隻 場面壯觀
    澳洲紅蟹大遷徙佔領公路:密密麻麻1200多萬隻 場面壯觀 資訊標籤: 澳洲聖誕島 紅蟹大遷徙 澳洲紅蟹遷徙
  • 沙灘沒人了,大群海龜爬上來集體產卵,工作人員:太壯觀了
    國外一些國家生態是比較好的,因為人類開始待在家裡,一些國家出現野生動物霸佔街道的場面。最近,印度東部居民分享了當地奧裡薩邦沿岸的景象,從圖片來看,這場面真的特別壯觀了。當地人和遊客都沒有了,沿岸的沙灘上空無一人,這讓原本棲息在海裡的野生動物也出來曬曬太陽、透透氣了。
  • 上億隻澳洲紅蟹開始春運,場面壯觀,道路封鎖,輪胎被壓破!
    到處都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場面超級壯觀: 紅色沙灘 森林是紅蟹遷徙之路的起點。 紅蟹作為一種陸蟹,生活在潮溼的森林中,腮在出生後一個月就完全退化。
  • 西藏阿里地區現藏羚羊遷徙「大軍」 場面壯觀
    西藏阿里地區現藏羚羊遷徙「大軍」 場面壯觀 時間: 2019-05-23 09:26:55  |  來源: 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