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東極撫遠(即黑龍江撫遠段與烏蘇里江撫遠段)孕育了這樣一群魚類,他們從江裡出生,海裡生長,回到出生地江裡死亡,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個謎一樣的故事…它就是大麻哈魚,這裡人們習慣稱他大馬哈魚。是什麼讓江裡的魚兒奮不顧身的遊向大海,在海洋裡生長4年左右之後會不顧路途遙遠,甚至萬裡迢迢準確洄遊到它誕生的淡水江河中產卵?
由於大麻哈魚數目之眾,並且它們的這一旅行是單程的(一般產卵後都死在江河中),所以洄遊會把他們在海洋中吸收的大量的物質和能量帶回到內陸,養活了內陸許多的生物,比如北美灰熊就是一種十分依賴大馬哈魚的動物,北美的大馬哈魚洄遊區域內就有200多類物種把大馬哈魚當做賴以生存的食物,這一區域的森林裡80%的氮是由大馬哈魚從海洋帶進來的。所以,大洄遊實現了大自然內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
這麼神準的嘛,快到嘴裡來~
大馬哈魚之所以要洄遊,那是因為大馬哈魚的卵只能在淡水中生存。
當然,應該還有其他原因~
大馬哈魚如何穿越浩瀚的海洋準確回到出生地至今仍是一個謎。最新研究顯示,大馬哈魚的大腦中有一種鐵質微粒,像指南針一樣,能夠幫助它們在地球上準確找到前進的方向。
大馬哈魚洄遊至江河,由於突然接觸淡水,它們的腎臟和其他器官要適應突然缺鹽的環境,對它們是一個生死考驗。一般情況下,它們進入江河後會停止進食,甚至停止喝水,它們奮力向上遊奔去,靠的是體內貯存的能量。
大馬哈魚做好產卵準備時它們的體色會發生明顯變化,變得非常鮮豔,比如北美大麻哈魚就會變成紅色。當然,這一變色過程不是一下就完成的,而是從洄遊至江河性激素大量分泌時就開始的。在產卵後,大馬哈魚會因體力不足而死去。
大馬哈魚是名貴的大型經濟魚類。體大肥壯,肉味鮮美,可鮮食,也可燻制或加工罐頭,都有特殊風味。其鹽漬魚卵即有名的「紅色籽」,營養價值很高,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味道特別鮮哇~
介是洄遊秘密嘛,你個吃貨。。。
臣妾做不到哇
大馬哈魚在江河中逆流而上,往往會遇到很多高落差的水流,比如瀑
布,這時,大馬哈魚會跳過去,這是大馬哈魚經過六百萬年的進化而來的能力。它們這一跳,有時相當於一個人跳過了4層樓的高度。
看這銷魂的姿勢~
幸運洄遊後的大馬哈魚到達目的地黑龍江撫遠段和烏蘇里江撫遠段,母體產卵後7-14天便會死亡沉入江底成為幼魚的食物,當地撫遠人稱它為英雄的母親。
我們來看看大馬哈魚小寶寶~
現在撫遠每年都會進行人工繁育和放流活動,有效地促進了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這就是著名的大馬哈魚,將自己的生命放在了一條永不停止的道路上,我們撫遠人也很崇尚這種不忘故土、甘於奉獻的崇高精神,有時間來玩兒呦,看看這裡的風土人情,我們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