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事件持續發酵,自韓國樂天集團籤署供地協議後,中方商界的抵制聲音愈發強烈,多家超市已將包括樂天旗下商品甚至全部韓國產品下架。
雖然3月6日韓國樂天(中國)的一份澄清聲明中提到,對韓國政策決定「沒有選擇」,樂天對中國始終懷有深深的情義。但很多中國人以及企業並不買帳,繼衛龍、橡果製冷等企業紛紛從樂天超市下架產品後,國內大型零售商也開始採取措施。
據悉,3月4日,銀座商城蒙陰店一層超市將樂天品牌全部下架。3月5日,黑龍江比優特對超市內所有樂天品牌下架。3月6日,新鄉胖東來超市全面下架樂天系列商品;3月7日,內蒙古維多利超市將旗下超市內全部韓國產品已下架,並稱「這就是我們的態度」。
無獨有偶,據消費者表示,3月7日晚間,華潤系統內所有樂天產品下架,商品後續處理方案等待上級通知。對此,記者撥通華潤萬家總部電話,截止至發稿,總部電話暫無人接聽。樂天事件發展至今,民眾情緒愈演愈烈,從2月28日樂天超市有限公司北京崇文門分店因發布違法廣告遭處罰事件被重新挖出到各大零售商抵制樂天商品,樂天集團在中國的處境似乎越來越糟糕。
據韓聯社報導,截止到當地時間3月8日下午4時(北京時間3時),共有55家樂天瑪特在華門店暫停營業。考慮到中國樂天瑪特門店總數為99家,目前暫停營業的樂天瑪特門店約佔中國市場的一半以上。
而美國彭博社稱,自2月27日樂天批准與韓國政府換地後,樂天公司股價下跌超過9%。化妝品公司愛茉莉太平洋的股票今年已下跌19%。同樣有不少中國客戶的韓國奧齒泰公司股票今年下跌12%。
公開資料顯示,樂天集團是韓國五大集團之一,世界五百強跨國企業。目前以全球化戰略在全球近二十個國家蓬勃發展零售、食品、旅遊、石化地產及金融等領域事業。據了解,樂天集團在華事業佔集團總體的比重較大,在韓國的樂天免稅店,整體購買額中70%來自中國消費者,遠遠高於日本以及韓國本地遊客的消費額。樂天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覆蓋我國24個省市。2016年,樂天集團在華營業額高達3.2萬億韓元(約合192.3億人民幣元)。
對於樂天集團近日處境以及在中國對供貨商實施高額入場費一事,北京超市供應協會會長姚文華曾表示,為了在行業內保護供貨商的利益,建議供貨商有組織尋求協會以及相關部門進行反應,理性維權,維護自身利益。姚文華稱:「從行業角度來說,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只有不供貨、不支持,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供貨商的損失降到最低點,避免更大的損失」。(北京商報)
這兩天,樂天這家韓國企業成為了眾矢之的。緣由就是,這家被中國人「養大」的商業集團,轉身便把「槍口」對準了中國人!這個「養大」用得一點不誇張,中國消費者為樂天集團貢獻的人民幣佔到其全銷售額近三分之一,而此次樂天給「薩德」騰地,無疑踩到了中國人民的底線!
樂天到底在中國賺了多少錢?
樂天集團是韓國著名財閥,業務領域涉及零售、食品、旅遊、石化地產及金融等多個方面。據悉,樂天集團在華事業佔集團總體的比重較大,作為韓國免稅店旗艦的樂天免稅店,其整體購買額70%來自中國客人,遠高於日本及韓國本土遊客消費額。
每逢中國法定節假日,對韓國零售、流通業而言,都可謂迎來「狂歡節」。以樂天為例,去年國慶期間,樂天免稅店小公洞店面向中國顧客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0%;首爾小公洞總店面同比增長27%。
據分析,僅樂天免稅店,中國消費者一天的消費近6000萬元,這還不包括樂天其他在華業務。
樂天於1994年進軍中國,市場覆蓋24省市。2016年,樂天在華營業額3.2萬億韓元,可謂賺得盆滿缽滿。那麼接下來小編來捋一捋,除了免稅店外,樂天的在華業務還有哪些。
樂天在華業務竟這麼多!
以及樂天集團在中國零售行業所有門店信息:
表格來源:峰嶺(ID:foreignlinkOrg)
此外,近年來,在華樂天旗下超市頻現質量及信譽問題,已大幅降低其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品牌信賴度。
樂天聯營超市頻現質量問題
8日,樂天超市銷售的服裝被北京市工商局通報登質量黑榜,且將責任推給聯營廠商。一位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超市應當對商品質量負責,「商品是超市的,還是商戶的,這與消費者沒有關係。」
那麼,明知會在華受損,樂天為何給薩德騰地?
這樁世紀交易,背後內幕太震驚...
不少韓國人士指出,換地協議是官商勾結和保守勢力出於私利「暴走」的結果。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政策委員會首席副代表洪益標指出,樂天明知會給企業帶來危害還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此舉背後存在與政府的利益交換。
在震撼韓國政壇的總統樸槿惠親信崔順實幹政案中,檢方懷疑樂天集團向崔順實實際控制的兩個財團提供資金,以換取在首爾市區的免稅店經營權。
樂天已經失去中國市場
此次樂天給「薩德」騰地事件一出,中國網民紛紛留言,憤怒抵制樂天:
除此之外,許多國人已經將抵制樂天付諸行動。抵制樂天雖是國人開的第一槍,但在維護國家利益的面前,絕不是最後一槍!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表示:關於中國政府的態度,我們曾多次說過,中方歡迎外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並始終尊重和保護外國企業在華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們也強調,有關企業在華經營必須合法合規。外國企業在華經營成功與否,要由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決定。
既想威脅中國安全,又想在中國市場上撈錢,天下哪有此等好事?樂天此舉不僅傷害中國民眾的感情,在韓國國內也是不得人心。從長遠看,它損失的恐怕不僅僅是帳面上的營業額,更是企業的人脈、名聲和形象。
中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是時候向樂天乃至向韓國說:NO了!讓我們一起遠離為虎作倀的「樂天」!(本文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