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進行大規模消殺
來源:中國新聞網
從這裡開始?也從這裡「消失」?
市場將徹底「消失」?主體建築不會被拆
從3月2日開始,華南市場一改關閉後的冷清,陸陸續續有施工人員來到新華路,給市場打圍。3月3日下午,江漢區委宣傳部派駐現場的工作人員證實,市場內全面徹底的消毒工作,將在3月5日前結束。此前,有消息稱「華南市場將徹底消失」。這位工作人員回應:「場內囤積物將被處理。當然,主體建築不會被拆除。」
3月3日下午5時許,封面新聞記者跟隨一組消殺工作人員進入西區十五街看到,市場內陰冷潮溼,加上使用的是應急電源,場內光線較昏暗。
一位希望匿名的消殺人員透露,市場關閉後,已開展多次消毒。而這一次作業,需進入鋪面內部進行深度消殺,為清運囤積物資做準備。市場內光線較差,有些鋪面還有小閣樓,需要消殺人員扶著樓梯或簡易梯子爬上去,再進行消殺。「現場溼滑,這樣上下梯子,需格外小心。」
這位消殺人員說,按2月25日制定的消殺方案,市場物資清運出市場時,物資全面消毒作業也由各消殺隊負責。待物資全部清運後,市場還將進行一次終末消殺作業,而後再進行現場樣本採集並送檢。
1月26日,據央視報導,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陽性樣本分布在市場22個攤位和1個垃圾車,其中分布在華南海鮮市場西區的陽性標本31個,佔全部陽性標本的93.9%。
早前,武漢市場監管部門調查發現,華南海鮮市場雖名義上是海鮮市場,實際上卻是一個綜合市場。市場西區存在野生動物交易,尤其是西區七街和八街靠近市場內部區域,存在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疾控中心檢測數據顯示,西區七街、八街靠近市場內部區域的陽性標本有14個,佔全部陽性樣本的42.4%。
日內瓦時間2月28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召開新冠肺炎發布會。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範科霍夫表示,去年12月的一些初始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但另一些初始病例並沒有與該市場有接觸。穿山甲有可能是中間宿主,但尚不清楚細節。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同時表示,冠狀病毒在某個地方出現,是自然史上的不幸事件。「我們需要了解病毒的來源以便於控制它,避免其再度來襲,而不是去責怪誰,或是哪種可憐的動物的過錯,動物沒有錯。」
不是唯一疫源地?可能從其他地方傳入
「我第一次接觸新冠肺炎患者,是去年12月29日,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會診的時候。」3月2日,感染新冠肺炎39天後,重回工作崗位第一天,武漢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當時,因為有著傳染病經驗,他的警惕性較高。
除副院長職務,黃朝林還有一個身份,湖北省醫療組專家。1月24日,黃朝林等人通過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顯示,41個病例中,只有27個病例有海鮮市場暴露史。這篇論文還提醒注意,2019年12月1日首名發病患者,並無海鮮市場暴露史。
黃朝林等人論文,和武漢市衛健委等部門發布的排查信息,卻存不同。
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衛健委醫政處通知要求各區衛建(衛計)局、各委屬醫療機構,「清查近期去過華南海鮮市場或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工作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2020年1月5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報送國家衛健委的《關於湖北省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不明原因發熱肺炎疫情的病原學調查報告》,以及武漢市衛健委第一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療方案》,華南海鮮市場均被視為新冠肺炎疫源地,並成為「眾矢之的」。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包括一線醫院、科研院所在內,眾多科研人員「蜂擁而上」展開了疫源地溯源研究,使得新冠肺炎疫源地研究不斷得到深入。其中,華南海鮮市場「不是唯一疫源地」的說法此起彼伏,從而讓「疫源地在哪裡」變得愈加撲朔迷離。
其中,直接提出「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疫情發源地」的,是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副研究員鬱文彬(2月22日,封面新聞曾予以報導)。
這項研究成果,於2月20日通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網發布。該園辦公室主任殷壽華簡訊回復封面新聞記者:「該論文處於預印本狀態,其研究結果等待同行專家評議。」
據論文報告,科研人員收集了公開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基於120個變異位點得到58種單倍型(基因類型)中,來自華南海鮮市場患者樣品單倍型與H1有關,而作為更古老的基因類型樣本H3、H13和H38則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可見,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鬱文彬副研究員作為第一作者的這篇論文發布後,立即引發「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多個疫情發源地」猜想。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學研究所副所長楊佔秋對此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同一時期有多個發源地,有可能來源於不同動物、不同人或不同地域,這將給尋找病毒源頭和疫情防控帶來更多挑戰。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2月28在日內瓦指出,關於任何疾病的來源,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冠狀病毒是全球現象,在全世界都存在。
「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去責怪其地理來源,而是關注如何應對及遏制病毒。」
「零號病人」在哪?被忽視的小診所
疫源地撲朔迷離,新冠肺炎「零號病人」和「一號病人」是誰?至今也是一團迷霧。
「零號病人」指的是第一個受感染、並開始散播病毒的人。流行病調查中,零號病人也被稱作首發病例、標識病例。不過,這個攜帶了病毒的人,不一定會發病。因此,還有「一號病人」的說法,標記的是第一個出現症狀的病人。兩者不一定等同,往往還不是同一個人。在他們身上,流行病學家能找到重要的指徵意義,為後續預防和治療提供指導。
去哪裡找「零號病人」或「一號病人」?多位流行病學專家支招:去醫院找到發熱病人病例。
地理方位看,華南海鮮市場所處位置不僅特殊,而且周邊醫院較多。同時,還緊鄰2019年春運40天發送旅客550萬人次的漢口火車站。
從華南海鮮市場向南行約500米,是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該中心負責武漢地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疾病預防與控制、疫情報告與信息管理等工作。
武漢疾控中心對面,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疫情發生後,已被確定為新冠肺炎危重症收治定點醫院。
向西不到100米,是武漢市優撫醫院。這是一家二級綜合醫院。據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12月12日,這裡曾接診一名發燒乾咳患者,或是武漢市最早一批新冠肺炎患者。
再以華南海鮮市場為中心,將視線範圍擴大,封面新聞記者發現,往東2.3公裡,是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往東南方向1.6公裡是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往南1.9公裡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上述三家醫院,目前都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主戰場。
同時,從空中俯瞰,華南海鮮市場周邊分布大大小小新舊小區數個。不過,據多位市場經營戶透露,市場從業者多數租住在與東區一牆之隔的舊小區。
小區居民介紹,這裡很早就發現有住戶感染,小區大門右側的武漢眾生綜合門診部,或是最早接診診所之一。該診所已於武漢封城前關閉,玻璃門上張貼通知顯示:「內部裝修,暫停營業15天」。
據下沉該小區值守工作人員透露,診所醫生也被感染。封面新聞記者撥打診所徐姓投資人的聯繫方式,提示語音顯示,該手機號已啟動通信助理漏話提醒,暫時無人接聽。
新冠肺炎「零號病人」和「一號病人」能找到嗎?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曾通過認證微博表示,「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而言,我對於找到所謂零號病人是比較悲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