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化探源之岐山考

2021-02-08 周公禮樂

周太王遷居之岐山

 

《禹貢》:岐山,即周太王遷居處也。其山在今陝西鳳翔府,岐山縣,東北五十裡,旁有鳳凰山,有周原可見周室王業,所自起雲。

按《書經·禹貢》:治梁及岐,〈傳〉梁岐在雍州,〈疏〉岐山在右扶風美陽縣西北。〈《蔡注》〉梁岐皆冀州山,梁山在今離石縣東北,岐山在今汾州介休縣。狐岐之山,勝水所出,東北流,注於汾。酈道元云:後魏於胡,岐置六壁,防離石諸,胡因為大鎮,今六壁城在勝水之側,實古河徑之險。阨二山河水所經治之所,以開河道也先儒以為雍州梁岐者,非是荊岐,既旅〈蔡注〉荊岐二山名。《岐山地誌》:在扶風美陽縣西北,今鳳翔府岐山縣東北十裡也。

按《山海經·中山經》:隅陽之山,又東二百五十裡,曰岐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鐵,其木多梅梓,多杻楢。減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江。〈注〉今在扶風美陽縣西。

按《史記·封禪書》:自華以西,名山曰嶽山,岐山。〈注〉徐廣曰:武功縣有大壺山,又有嶽山。《索隱》曰:《地理志》:岐山在美陽縣西北也。

按《漢書·地理志》:右扶風美陽,〈注〉《禹貢》:岐山在西北,中水鄉周太王所邑。有高泉宮,秦宣太后起也。

按《後漢書·郡國志》:右扶風美陽有岐山。〈注〉《左傳》椒舉曰:成王有岐山之蒐。

杜陽永和二年復。〈注〉《詩譜》曰:周原者岐山陽也,屬杜陽,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

按《水經》:漆水出扶風杜陽縣,俞山東北入於渭。〈注〉孔安國曰: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也,出馮翊北。周太王去邠度漆,踰梁上,止岐下。故詩云: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又曰: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是符《禹貢》《本紀》之說,《許慎說文》稱:漆水出右扶風杜陽縣岐山東入渭。從水桼聲又云:一曰漆城池也。潘嶽《關中記》曰:關中有涇、渭、灞、滻、酆、鄗、漆、沮之水,酆、鄗、漆、沮四水在長安西,有柒縣〈宋本作在長安西南鄠縣〉皆注酆鄗,水北注渭。《開山圖》曰:麗山西北有溫池〈古本作地,吳本改作池,然《三秦記》及《漢武故事》並云:驪山湯泉,又稱溫泉,不言溫池也〉,溫池西南八十裡,岐川在杜陵埤〈宋本作北〉長安西有渠謂之柒〈當作漆下同〉渠。班固《地理志》云:漆水出漆縣西闞駰十。《三州志》又云:漆水出漆縣西北,岐山東入渭。今有水出杜陽縣岐山北,柒溪謂之柒渠。西南流注岐水,但川土奇異。今說互出考之,經史各有所據,識淺見浮無以辨之矣。

渭水注漆水出杜陽縣之漆溪,謂之漆渠。故徐廣曰:漆水出杜陽之岐山者,是也漆水〈水字疑衍〉。渠水南流大欒,水注之,出西北大道。川東南流入漆,即故岐水也。《淮南子》曰:岐水出石橋山東,南流。相如《封禪書》曰:牧龜於岐〈《史記》作收龜,《漢書》作放龜,《文穎注》云:周放畜餘龜於池沼之中,至漢得之於岐山之旁〉《漢書音義》曰:岐水,名也,謂斯水矣。二川洋逝,俱為一水,南與杜水,合俗謂之小黃水〈孫雲當作小橫水〉。亦或名之米流川徑岐山,而又屈徑周城。南城在岐山之陽,而近西,所謂居岐之陽也。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取稱矣。又歷周原下,北則中水鄉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昔秦盜食穆公馬處也。

按《太平御覽·地部·岐山》、《河圖括地象》云:在昆崙山東南為地乳,上多白金,周之興也。鳳鳴於岐山時,人亦謂岐山,為鳳凰堆。《酈元注水經》云:天柱山上有鳳凰祠,或雲其峰高峻迥出,諸山狀若柱,故為名焉。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考》:岐山,在鳳翔府岐山縣東北十裡,亦名天柱山。漢右扶風美陽縣西北,周太王所邑,文王始亦治焉。《西京賦》《注說文》曰:岐山在長安西美陽縣界山有兩岐,故因以名焉,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成王有岐陽之蒐。石鼓文在天興縣南二十裡,石形如鼓,其數有十。韋應物詩謂:宣王大獵岐陽。《韓愈歌》亦云:蒐岐陽其文可見者,四百六十五。〈注〉《呂氏春秋》:九山之一。《河圖》曰:岐山在昆崙東南,為地乳岐陽鎮,詩所謂居岐之陽也。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岐山一名天柱山,《禹貢》:導岍,及岐太王邑於岐山之下。文王時,鳳鳴岐山。《河圖括地象》:山在昆崙東南,為地乳上多白金。

按何景明《岐山志》:鳳翔即岐,周今在八府,為地少然邑溪,而無險阻土物,亞於西安。餘至鳳縣,觀鳳鳴之。山曰:南岐至成縣,詢古西康州,有鳳鳴處。鳳縣今屬漢中成縣,今鞏昌各去數百裡,間於羌戎,則文王岐地蓋廣遠矣。餘又由南岐至柴關諸嶺,木爛於道,樵採弗睹,而長安之民無種火之薪,物用有無何可以相通哉。

按《陝西通志·山川考》:岐山,在鳳翔府縣東北五十裡。山有兩岐,故名其一曰,天柱山,峰峻若柱,太王遷邑於此。《說文》曰:太華以西名山七之一。《河圖括地象》稱為地乳。

鳳凰山,在岐山縣北十五裡周公廟後,即鳳鳴處,上有爪跡。

周原在岐山縣北四十裡,岐山之陽東西橫亙,肥美寬平,詩謂周原膴膴者。即太王營邑之處。

按《鳳翔府志·山川考》:岐山在岐山縣東北五十裡,即太王遷邑處。

按《岐山縣誌·山川考》:岐山在縣治東北五十裡,山分兩岐,故名太王遷於岐下。

鳳凰山,史稱鳳凰堆,今猶有爪跡,存五色土。

仰天池,在周公廟後。

朝陽嶺,在鳳凰山下,周公廟東。

張仙洞,相傳張三丰曾寓此。在周公廟西。

鳳山洞,在張仙洞南。

古蹟:岐陽宮,在縣東北五十裡,即太王由邠遷岐所建皋門、應門、冢土,俱在岐陽西北。杜陽村今俱廢,杜陽故城在縣東北四十裡,本漢縣晉省即,今杜村是也。

三龍故城,在縣東北五十裡,猶有古城隍廟文昌祠。漢馬超井,即今岐陽鎮筀竹園,在周公廟前。見《一統志》,今廢。

岐山藝文一

 

岐山懷古賦〈並序〉

 

明王轂

 

平居懷古,雅慕岐風,筮仕服官,愴心周道。痛兵燹之相繼,致民社之丘墟。萬姓流離,一方憔悴。荒城日落,杳絕炊煙。破壁風悽,永無人跡。曩時名勝,悉成瓦礫之場。革代繁華,盡委荊榛之藪。撫今追昔,感慨系之。登眺興懷,泫然泣下。悽涼觸目,悲楚嗔喉。爰比賦於興衰,實未裁乎工拙云爾。

岐繇商祝,天作大邦。洪惟亶父,肇此西壤。地接梁山之脈,星分鶉首之鄉。甲雍州之膏美,鍾柞棫之幽芳;沃廑荼於原隰,奠弧矢於陰陽;由是山呈厥瑞,川貢其祥。天柱巍聳,太白鬱蒼。汧流分導,渭水環襄。姬圖式廓,王業寖昌。誕興奕葉,篤生文王。化行南國,澤溥西方。風淳俗厚,士秀民龐。頌孔邇而如戴,歌既醉以不忘。近質成於虞芮,遠威讋乎戎羌。一時人文蔚起,政教矞煌,鹿馴於囿,鳳鳴於岡。啟白魚之禎兆,衍赤爵之流光。遂有諸臣佐命,多士思皇。股肱締造,吏輔胥匡。綿十五王之歷祚,垂八百載之靈長。休哉化國,展矣名疆。自運會有隆替之異,將世代為興廢之常。降及後季,相率孔臧。沿為郡縣,代有紀綱。樹兩京之屏翰,鎮三輔之金湯。矜雄盛者,譜豐功於秦漢。誇富麗者,揚嘉業於隋唐。或擅六朝之美,或推五代之良。歷宋元而太平屢遘,迄明季而綏乂丕張。乃為逖稽隆勝,允誦吉康。上也穆穆,下也穰穰。家敦弦誦,戶溢笙簧。農服先疇之隴畝,士食舊德之衣裳。沐風雲者,輝聯甲第。詠櫛比者,積滿倉箱。於是朱楹紛列,繡闥成行。百廛鱗集,萬並煙藏。貨泉填市,筐篚盈箱。遂有張翠幰駕,元驦披錦,縠曳明璫,風流梁苑。富貴荀香,詩摧金谷,花照玉堂。鶯啼寶榭,燕語雕梁。蘭薰瑤鼎,蓉繞砂床。琴協太和之奏,歌傳卜夜之觴。極賞心之樂事,騁快舉於康莊。亦有青山寄傲,白屋顒卬,牙籤萬軸,縹帙千緗。芸封鄴架,卷擁曹倉。或睹西山別墅,或開北海幽房。或餐霞於鶴嶼,或煮字於螢囊。率彼都之蔥珩,鹹結調於琳琅。四壁鼓鍾,佐熙時之禮樂。千山花柳,映瑞世之文章。聿徵休美,莫與頡頏。不謂天收景慶,妖隱欃槍,萑符蜂起,刁鬥塵揚。兜鍪馳驟,羽檄奔忙。從此四郊多壘,萬姓罹殃。東西焰逼,南北氛狂。既茹荼而飲蓼,復寢甲而枕鎗。勝國之餘,慘遭屠毒。興朝而後,疊創摧傷。劫火烈騰兮,灰飛城社。兇梟肆毒兮,血染疆場。憫餘息之將奄兮,時驚焚掠。痛殘魂之未定兮,頻陷鋒芒。由是室家淪沒,原畝拋荒。親知零落,骨肉參商。斷上林之喬梓,拆合浦之鴛鴦。糜人民於燧鏑,委陵谷於滄桑。是以愁雲結而成陣,淚雨注而如汪。試向空城憑眺,不禁四顧悽惶。人蹤杳絕,煙火微茫。荊榛塞道,瓦礫充牆。風摧敗樹,月冷頹廊。飢鳶晝伏,野雉宵翔。鵑夜泣兮青冢,烏暮號兮白楊。鷹隼搏兮署側,狐兔穴兮舍旁。畫棟煙消,莫問繁華故址。璚臺冰化,誰留歌舞遺坊。弔古徵奇,山川黯淡。尋幽選勝,草木悽涼。膴膴周原,想見當年富庶。蕭蕭遺孑,半成今日逃亡。白骨山高,僅保離群鴻雁。青燐夜遍,空嗟墳首牂羊。觸目流離,誰為繪鄭監門之畫。頻年饑饉,何從望汲都尉之糧。露宿原棲,影形共吊。星零籜散,魂魄相將。林莽昏翳,怯渡溪煙。野月村墟滅沒,驚看人跡橋霜。籲嗟噫嘻。舊事既難問,新愁莫可當。一望破垣埋蔓蘚,幾家殘墓絕蒸嘗。無人對月不揮涕,到處思鄉皆斷腸。痛莫痛兮家破,慘莫慘兮兵殤。可憐革代興亡,慨總付西風叫禿鶬。重曰:空城寂寞兮,逝水泱泱。荒原冷落兮,衰草雲黃。時期平定兮,風靜牙璋。重修樂土兮,永慶椒漿。

岐山部藝文二〈詩〉

 

岐山操          

 

周太王

 

《琴苑要錄》曰:《岐山操》者,周太王之作也。太王居邠狄人攻之,太王踰梁山而邑乎。岐山喟然嘆息,援琴而鼓之。

 

戎狄侵兮,土地遷。移邦邑兮,適於岐山。烝民不憂兮,誰者知。嗟嗟,奈何兮,予命遭斯。

岐山操       

 

周公為太王作

 

我家於邠,自我先公。伊我承序,敢有不同。今狄之人,將土我疆。民為我戰,誰使死傷。彼岐有岨,我徂獨處。爾莫予追,無思我悲。

岐下           

 唐韓愈

 

誰謂我有耳,不聞鳳凰鳴。朅來岐山下,日暮邊鴻驚。

 

丹穴五色羽,其名為鳳凰。昔周有盛德,此鳥鳴高岡。和聲隨祥風,窅窕相飄揚。聞者亦何事,但知時俗康。自從公旦死,千載閟其光。吾君亦勤理,遲爾一來翔。

過岐有感        

 

明成始終

 

蕭蕭書劍出興平,落日登臨萬古情。翠谷已荒鸚鵡去,青山依舊鳳凰鳴。秦州歌舞空流水,漢室英豪總廢塋。客裡逢君那忍別,秋風鞍馬又西徵。

岐山            

 

唐龍

 

古道黃雲裡,荒城落日前。巖林遺魯殿,畎畝變秦川。滴滴梧桐雨,離離禾黍天。鳳凰今不至,忽復幾千年。

岐山阻雨          

 

郭莊

 

赤烏漏光商羊舞,青天倒瀉馮夷府。掣電鞭霆謝仙怒,離宮盡佔煙中雨。關西吟客縹緗囊,鹿車華裙霞衣涼。鍊石補天喚媧皇,一夜青山入夢長。

鳳凰山           

 

汪藻

 

鳳凰山上鳳曾飛,百鳥群中識者稀。一自岐州鳴未已,周家文運與天齊。

岐山紀事

《史記·周本紀》: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

《岐山縣誌》:周文王時,鳳凰鳴於岐山,

周幽王三年,岐山崩。

東漢安帝延光二年,岐州地大震,岐山有聲。

南北朝鄭修,北海人,少隱於岐南山谷中,不交世俗,雅好經史。有司每徵,不就。岐州刺史魏蘭根,頻遣致命。修不得已,暫出見,尋還山中。蘭根申表薦修。明帝詔雍州刺史蕭寶,夤訪其實,以聞。

《鳳翔府志》:岐山有石佛像。唐則天皇后,避暑九成宮,欲輦過岐山,石險,開鑿甚難,怒,殺工役甚眾。有二比丘,杖錫來曰:胡不煅以火油醋淬之。試,輒驗,知為異人。追,及巘,沒入土中,唯笠覆其處,錫卓其旁。掘而求之,得二石佛像。因建寺山下。遇旱,禱雨多應。以故,有人暗舁一尊出關東,竟不返。今山上,猶有笠錫跡。

唐代宗大曆十三年,天鼓鳴於岐山。

宣宗大中元年十一月十七日,岐山周公廟靈泉出。節度使崔珙上其事,賜名潤德泉。

僖宗廣明元年正月,岐山崩,節度使鄭畋上其事。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地震岐山崩。

元統二十七年,李思齊部將李克彝據岐山。

岐山雜錄

《易經·升卦》:六四,王用亨於岐山,吉,無咎。象曰:王用亨於岐山,順事也。

《山海經·東山經》:屍胡之山又南,水行八百裡,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獸多虎〈按此亦名岐山,但系《東山經》,自非陜西之岐山。故入雜錄〉。漢·劉熙《釋名·釋州國》:周地在岐山之南,其山四周也。河內河水從岐山而南,從雷首而東,從譚首而北郡,在其內也。

相關焦點

  • 2018岐山周文化藝術節活動方案新鮮出爐出爐!
    此消息放出,萬人歡呼岐山又一次將迎來節日盛會一頓豐富的文化大餐離周文化藝術節開幕不到30天周文化藝術節都有什麼活動>隨著小坡妹往下看全面了解今年的周文化藝術節↓ ↓ ↓ ↓ ↓ ↓ ↓會期三天,七大活動(7月18日至20日)2018岐山周文化藝術節活動安排
  • 2018岐山周文化藝術節活動方案新鮮出爐出爐!
    此消息放出,萬人歡呼岐山又一次將迎來節日盛會一頓豐富的文化大餐離周文化藝術節開幕不到30天周文化藝術節都有什麼活動>隨著小坡妹往下看全面了解今年的周文化藝術節↓ ↓ ↓ ↓ ↓ ↓ ↓會期三天,七大活動(7月18日至20日)2018岐山周文化藝術節活動安排
  • 岐山:周文化景區迎來牛年旅遊接待「開門紅」
    岐山縣周文化景區認真分析研判,在確保嚴格落實景區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疫情防控有關工作的前提下,春節期間為廣大遊客開放周公廟景區和周城景區青銅器餐廳及雲尚原舍酒店等部分設施,努力營造節日旅遊環境和氛圍。
  • 楊帆:姬昌是周文化始祖,岐山是人類文明聖地
    從這個角度講,周文王的《易經》是為周文化之「體」,周公旦制定的「禮樂」制度為周文化之「用」。作者列舉了許多具體事例論述了「體」和「用」的辯證關係及其歷史貢獻。這個關係論述清楚了,整個觀點也自然令人信服。
  • 【這裡是陝西】寶雞市岐山縣:周原周文化景區
    岐山周原,華夏在這裡生根,周朝在這裡肇基,周文化在這裡啟源。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對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與民族精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其在全國乃至世界文化坐標上的至高地位。中國·周原景區作為陝西省委、省政府確立的全省三十個重大文化項目之首,是陝西旅遊集團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實踐,也是國內首家全方位、多層次、互動式周文化展示體驗旅遊核心目的地。
  • 《封神榜之鳳鳴岐山》
    仁愛孝親,忠孝禮義……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東北的岐山縣被譽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和「周禮之鄉」,流傳至今的耕讀傳家、孝親摯愛等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促進了當地「典故之鄉」、「禮儀之鄉」、「文化之鄉」美名的形成和傳播。如何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社會不斷進步的精神食糧和思想支撐,陝西岐山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曾經的「鳳鳴之地」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彰顯了文化自信。
  • 2020年岐山臊子麵岐山擀麵皮大賽即將盛大開啟
    品岐山美食,遊岐山美景。近日,記者從岐山縣委宣傳部獲悉,2020年岐山臊子麵岐山擀麵皮大賽將於10月1——10月3日在岐山縣周文化景區舉辦。屆時,廣大市民遊客不僅能現場了解岐山臊子麵、岐山擀麵皮的製作工藝,還能感受獨具歷史底蘊的岐山特色飲食文化。
  • 周文化探源之北邙山考
    背河面洛山之陽,有天然風水,歷代陵墓多在焉。北邙山圖北邙山圖 考 按《山海經·中山經》中次六經:縞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東望谷城之山。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螫蟲,實惟蜂蜜之廬,其祠之用一雄雞禳而勿殺。〈注〉在濟北穀城縣西,黃石公石在此山下,張良取以合葬爾。
  • 說到岐山你會想到什麼,未來將是陝西旅遊業的新焦點!
    ,岐山有什麼資源,將來會發展成什麼樣。藉助姓氏文化高峰論壇搭建的平臺,第二屆全國周文化與周公思想文化研討會在周文化發源地周公召開岐山旅遊專題推介會,推介會由中共岐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暉主持,岐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鮑曉峰女士致辭,現場嘉賓觀看岐山旅遊宣傳片,岐山縣文物旅遊局介紹岐山文物旅遊資源,陝西旅遊集團岐山周文化產業開發公司和蔡家坡城建集團分別介紹周文化大景區和三國文化產業示範區。
  • 【這裡是陝西】寶雞市岐山縣:周原周文化景區
    岐山周原,華夏在這裡生根,周朝在這裡肇基,周文化在這裡啟源。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對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與民族精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其在全國乃至世界文化坐標上的至高地位。中國·周原景區作為陝西省委、省政府確立的全省三十個重大文化項目之首,是陝西旅遊集團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實踐,也是國內首家全方位、多層次、互動式周文化展示體驗旅遊核心目的地。
  • 【岐山】岐陽石鼓博物院開工建設
    據悉,「石鼓」出土於岐山之陽,為周宣王所書,現藏於故宮博物院,被歷朝歷代奉為國寶,有「中國第一古物」的美稱。為進一步繼承和弘揚被譽為鎮國之寶的石鼓遺產,岐山縣積極保護、研究和挖掘這一歷史瑰寶,將「石鼓」研究作為周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岐陽石鼓博物院建成後通過學術交流,不斷發掘、研究、推廣周禮優秀文化,將進一步強化岐山周文化品牌,提升岐山知名度,助推岐山旅遊發展,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周禮文化的基地。
  • 中華文明的源頭,古老璀璨的周文化的發祥地
    《詩經》中描述的這個美麗而又神奇的地方就是鳳鳴岐山。岐山古稱「西岐」,以境內東北部箭括嶺雙峰對峙,山有兩歧而得名,岐山縣始建於隋開皇十六年。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是民族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古代哲學宏著《周易》誕生之地。岐山是一座美食之城,被譽為"陝菜之鄉""中國臊子麵之鄉"。感受下岐山厚重的文化歷史和優美的自然風景。
  • 《百家講壇》央視講述「岐山文化」
    周原遺址(Zhouyuan Site)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東西長達70公裡,南北寬約20公裡,總面積約33平方公裡,是公元前11世紀到前8世紀的大型古遺址。
  • 中國周原景區即將開園:打造中華周文化聖地!
    其中,周城是「中國·周原」周文化景區新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370畝,總投資6.8億元,2016年2月開始動工,將於2018年7月18日正式開園。這麼有格調、有顏值的景區到底有何特色?別急,現在就帶您探個究竟!周文化景區
  • 【岐山】轉型突破促跨越 鳳鳴岐山滿眼春
    連續六年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榮獲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均衡縣、中國禮儀文化之鄉、中國臊子麵之鄉、全省雙擁模範縣、全省「雙高雙普」縣等13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縣域綜合實力從全省19位躍居第13位。
  • 《百家講壇》央視講述「岐山文化」
    周原遺址(Zhouyuan Site)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東西長達70公裡,南北寬約20公裡,總面積約33平方公裡,是公元前11世紀到前8世紀的大型古遺址。
  • 《舌尖3》開播,陝菜之鄉的岐山,這些美食要火!
    而岐山有著「陝菜之鄉」之稱美食小吃多的數不勝數今天,就讓小岐妹帶你們一起看看舌尖上的岐山美食相傳岐山鍋盔最早始於周文王之時,又名"文王鍋盔"。鍋盔因形似鍋底,大如鍋蓋而得名,其面細、酥脆、油香、味美。製作時和面加入鹽、油、香料,再用木框反覆拌壓,表面粘上芝麻,小火烤烙而成,色黃皮脆,味道香美。
  • 寶雞岐山:岐陽石鼓博物院開工建設
    據悉,唐代「石鼓」出土於岐山之陽,為周宣王史官籀所書,世稱大篆。現藏於故宮博物院,被歷朝歷代奉為國寶,有「中國第一古物」的美稱。為進一步繼承和弘揚被譽為鎮國之寶的石鼓遺產,岐山縣積極保護、研究和挖掘這一歷史瑰寶,將「石鼓」研究作為周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岐陽石鼓博物院建成後通過學術交流,不斷發掘、研究、推廣周禮優秀文化,將進一步強化岐山周文化品牌,提升岐山知名度,助推岐山旅遊發展,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周禮文化的基地。
  • 寶雞岐山2020年臊子麵擀麵皮大賽即將盛大開啟
    ,遊岐山美景,2020年岐山臊子麵岐山擀麵皮大賽將於10月1日——10月3日在岐山縣周文化景區舉辦。屆時,廣大市民遊客不僅能現場了解岐山臊子麵、岐山擀麵皮的製作工藝,還能感受獨具歷史底蘊的岐山特色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