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海曙區洞橋鎮沙港村,一名「草根講師」用地道的寧波話,生動地分享著自己在浙江省舉辦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培訓班中學到的「滿滿乾貨」,接地氣的宣講方式獲得掌聲陣陣。
這名「草根講師」是今年71歲的夏永元,用鄉音傳遞黨的政策是作為洞橋鎮鄉賢理事會會長的夏永元眾多奉獻鄉裡故事中的一個,也是近年來洞橋新鄉賢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回報家鄉,推動家鄉發展的縮影。
在2020年10月舉行的第三屆全祖望(史學)文化節期間,中國當代著名油畫大師、油畫教育家,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全山石的藝術人生展在沙港村舉辦,這位91歲的世界級油畫大師親選精品佳作回到家鄉展出,還通過視頻發來了對文化節的祝福,不僅是大師作為全祖望後裔對先人的致敬,而且開創了鄉賢以「藝術+鄉村」傳承文化的全新模式,為期兩個多月的展出讓家鄉群眾近距離接受了高雅藝術的薰陶,也讓美育教育的種子在家鄉生根發芽。
在這次文化節期間,沙港村鄉賢、羅曼麗舍董事長羅世軍所在團隊還以全祖望詩詞中提到的寧波海鮮作為食材,創新推出江南文人宴——「全公宴」,將歷史文化名人的生活情趣、歷史文化名城的餐飲美食向全國傳播。
沙港村是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術文化集大成者全祖望幼時生活的地方,近年來,洞橋鎮以全祖望文化為切入點,發揮新鄉賢力量,將名人資源與地域文化品牌打造、先賢精神與民俗活動等相結合,積極探索傳承與發展、弘揚與創新的文化之路。
早在2013年,沙港村就投入300多萬元,修繕和擴建全祖望故居及紀念堂、村情村史陳列室,遠在異鄉的鄉賢還紛紛出資相助,開展修譜工作:全能柔出資10萬元捐建了全祖望墓地涼亭,還倡議鄉賢們捐款100多萬元重修宗譜,使延續1000多年的《桓溪全氏宗譜》得以圓譜;全益軍出資9萬元,請專業技術人員維修損壞嚴重的民國版《桓溪全氏宗譜》;全海良夫婦出資10萬元,在全祖望故居西南建造鮚琦亭;全東方一家出資在故居南邊建造牌坊,為故居添彩。
2015年,在全祖望誕辰310周年之際,沙港村首次以「全祖望」命名文化節慶,舉行了首屆全祖望文化節,羅世軍出資10多萬元資助開幕式晚會;2016年,全氏族人及鄉賢出資30多萬元,組織全國15個省170多人召開了首屆中華全氏族譜研討會;2018年,廣大鄉賢出謀劃策為重修全氏宗祠、清朝古建築、南塘河景觀工程等出力出錢;2019年,捐資20多萬元鑄成全祖望和歷代全氏先賢雕像,矗立在南塘河畔。
至2020年,全祖望文化節已舉辦了三屆。文化節通過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全方位、立體地展現全祖望文化的深厚底蘊,也展現「千年洞橋,祖望故裡」的文化魅力,營造了濃濃的先賢文化,讓鄉賢深刻了解全祖望這位「布衣太史」「史學大柱」的精神內涵,增強了鄉賢的凝聚力。
如今的沙港村,全祖望故居、甬上名人陳列館沙港分館、謝山書院、雙韭山房等一個個地標性建築成為鄉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為全氏後裔提供了尋根訪祖之地,又讓村民有了一個心靈棲息之所,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著本土地域文化,留住了濃濃的鄉愁。
眾多新鄉賢在引導文明鄉風、傳播良好風尚方面同樣發揮著積極作用,被洞橋鎮村民親切地稱為「民間名嘴」的鄉賢夏永元是其中的佼佼者。
「草根講師」夏永元在上理論宣講課。
夏永元曾經是一名企業家,如今回鄉助力家鄉發展。他從調解鄰裡糾紛開始,現在活躍在農村宣講臺上,用老百姓熟悉的場景及語言,宣傳黨的政策、傳達黨的聲音。至今,他已在基層上了200多堂宣講課,榮獲「寧波市十大宣講員」稱號,他的黨課教案還入選全省優秀基層黨課教案集,2020年,他被評為浙江省「最美文化禮堂人」。
夏永元還身兼洞橋鎮文聯副主席一職,他發揮自己愛好文藝和創作的特長,創作主題情景表演、小品、快板等,宣傳「五水共治」、展現鄉風文明。在他的帶領下,鎮文聯下屬八支文藝協會隊伍不僅在各級舞臺上精彩亮相,還獲得區原創作品大賽三金一銀、全國排舞大賽(寧波站)第一名等喜人成績。
無獨有偶,多次獲得省、市、區創作大獎的洞橋鎮鄉賢理事會理事吳瑞芳也用自己的方式傳播良好風尚。他編著的《洞橋故事》一書,體現了洞橋鎮深厚的文化底蘊,獲評寧波民間文藝作品獎;他創作了《全祖望廉政故事》一書,以此提高黨員幹部廉政意識,營造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圍;他創作了《文明用餐保健康》「三句半」,倡導文明習慣。
「新鄉賢有社會聲望,又有地熟、人熟、事熟的特點,他們還能協助鎮村調解民事糾紛、促進矛盾解決,在維護社會穩定中起潤滑劑的作用。」洞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益於新鄉賢的助力,洞橋鄉鎮層面的一些專項工作,如「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進度也得以加快,同時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對重點工作的支持度也明顯提高。
2015年,寧波市重點民生項目——固廢處置中心項目落戶洞橋,有些群眾不理解、不支持。夏永元聞訊後,走家串戶,以第三方的角度客觀地一次次深入淺出分析問題,努力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助推了該項目穩步推進實施。
如今,鄉賢文化在洞橋鎮深入人心。2019年,沙港村鄉賢理事會成立;2020年5月,洞橋鎮鄉賢理事會成立,前王村、三李村、洞橋村也相繼成立鄉賢理事會。這些鎮、村鄉賢理事會成員包括鎮內部分企業家、行業帶頭人、宗族老前輩、文化志願者等,越來越多的鄉賢為家鄉建言獻策、出資出力,助力家鄉各項事業發展。
洞橋新鄉賢還以成立貧困、助學、醫療基金等形式,廣泛開展扶貧幫困、救濟關愛活動,激發社會正能量。
帥特龍集團董事長吳志光10多年來一直致力洞橋鎮的公益事業,2020年初,他拿出1000萬元設立慈善愛心基金,其中500萬元專門設立教育基金,用於獎勵洞橋優秀學子、貧困學生、取得教育成果的優秀教師等。今年5月,受聘為洞橋鎮鄉賢理事會名譽會長後,他在原來1000萬元慈善愛心基金的基礎上又捐資500萬元,新設教育「英才基金」,加大助學助教力度。至今以他及公司的名義設立和捐助的各類慈善愛心資金已經超過5000萬元。
寧波富豪集團董事長全益軍多年前曾投入100萬元捐建鎮中心小學教學樓,2020年「六一」前夕,他又為洞橋學子捐贈了價值10萬元的圖書;洞橋僑資企業——萊特海威公司總裁江黎鈞近年來分三次捐助100萬元用於改善百梁橋村衛生服務站和村老年活動室……在這些新鄉賢愛心善舉的帶動下,今年洞橋鎮新增慈善冠名企業13家,新增慈善基金2350萬元,增幅位居海曙區第一。
除了弘揚愛心,新鄉賢還發揮資源優勢,反哺家鄉建設。沙港村黨總支書記全華鈞告訴記者,新鄉賢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已成為沙港村發展的助推器。「2012年,沙港村在啟動新村建設時,需大量資金,但因村級經濟困難,又沒有可抵押資產,只能向銀行貸款。全偉民、全佩忠、許建斌等鄉賢知情後,以個人企業作擔保向鄞州銀行貸款累計1億多元,解決了資金緊張難題。新村二期建設時,全偉民又用個人企業作擔保,向銀行貸款藉資給村裡使用,使新村建設順利開展。」
全華鈞介紹,一直以來,由於地勢低洼、洪澇災害頻發,沙港村農業經濟短板明顯。為補齊短板,村鄉賢理事會積極出謀劃策,以實施農村土地集中委託流轉為契機,重點對該村500畝土地實施改造,鄉賢理事羅聖軍還投資300萬元在沙港村建造現代農業園,發展生態觀光型農業,建設文化休閒基地,推動沙港村現代農業發展。
至今,沙港村收到鄉賢250多萬元捐款,沙港村的老年人、困難群眾逢年過節都能收到鄉賢們的慰問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