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氣候的漸漸的上升,河流的溫度也在上升之中,不止是鯽魚,草魚鰱鱅這種體型比較肥大的魚兒的食慾也都開始滿滿上漲了,度過寒冷冬天的冬眠時間,春天時節上鉤率對於平時來說也是高了很多,此時的魚兒食量高,吃食間隔短,並且喜歡去岸邊尋找吃食。要想勾釣到大魚位置選的要好,窩點要撒的好,並且需要連續好幾天同時撒同一個窩點,漁具配置好,勾釣到肥魚心不能亂,要學會遛它,汲取遛它的經驗。接下來作者就為你們分享本人遛魚的經驗。
想要勾釣肥魚便需要擁有一個好用的配置,竿具使用比較長的遛它之時不會那麼的費力氣,採用軟一些的竿具還能愛護到組線,不會在上竿之時線子斷裂,並且韌力強,組線可採用通線單鉤,線具拉力也就丟失的少,鉤取肥魚保險,並且採用小一些的線也合適,組線也會更靈敏。在下竿之時不能使滿桿,使滿桿漂浮至竿稍的線具是繃很直的,如果肥魚上鉤竿具就會很難提起來,魚線秒切大部分都因此發生,因此需要保持線具有彈力。還有失手繩要記得它,竿具提不起來就丟掉。
鉤取到肥魚之後需要將竿具提起來,掂量購取上來的肥魚有多重,若是竿具提不起來,失手繩也沒有準備,鉤取上來的魚兒差不多就會導致線具斷裂。竿具若是提的起來,那麼朋友你就可以進行遛它了,這段時間你就需要使用竿具的柔韌性抵消魚兒的力道。不要一股腦的使蠻力扯拉它,必須要維持竿具線具大約九十度的度數,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後差不多能夠充分保持使用竿具本身所具有的柔韌力,竿具的質量柔韌性越是好越是不會輕易被肥魚所拉扯斷裂。
若是魚兒打樁了,大部分出現此等現象的基本都是鯉魚,如果朋友勾釣上來的魚兒逃跑向下水位則就應該將竿具顫一顫,不能使它游離河流底部,另者說不可以讓它往下水位逃遊,這時需要引拽它朝著左方右方遊走。顫竿具使使用的力氣則要自己去掌控,快慢效果都是不好的,慢慢拉一下就有機率會導致它逃跑的方位,它不往下水位逃跑最好應對,若是使用這種方法也無法掌控魚兒往哪裡逃竄,這時就只能放失手繩,朋友們只需要記住不可以硬拉扯,是要掌控魚兒逃跑的路線。
把控好幾次魚兒的衝擊力,完美揮發竿具的柔韌性應對,這種時候的魚兒是很好遛的,基本上魚兒都是剛進行衝刺的時候最難應對,度過了幾次魚兒的衝擊力勁力也就消耗了很多,這種時刻將魚兒釣上來的機率就大了很多了。主要是由你去把控魚兒的遊動路線,是需要保持竿具與線具的夾角來揮發竿具的柔韌性,之後則需要保證線具的張力,跟著魚兒遊走的線路進行牽制,此時無論魚兒如何遊走是很浪費氣力,在經過幾次與大魚的周轉便可以將它釣取上岸了。
在抄魚之時心態需要更加的沉穩,最是害怕當魚兒已經任人宰割之時來一個鹹魚翻身,垂死掙扎。這時我們將抄網抄魚前插進水裡,將魚兒在緩緩的牽制岸邊,從下往上,往魚頭的方向抄進,就可以將魚兒拉到河流邊上了,在將魚兒拉上岸之時不要提而是慢慢的拖上來,若是提上來可能會導致網子斷裂,斷網魚跑就很尷尬了。最主要的便是遛它的時候千萬不要急躁,要循序漸進,不然可能就會導致功虧一簣。勾釣魚兒的關鍵點就在於線具與竿具的角度,以此揮發竿具的柔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