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稅務局早前公布05/06年繳交薪俸稅最多的前10名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打工皇帝」所繳交的稅款高達1.01億元。據這期《東周刊》報導,這名繳稅逾億的打工皇帝極可能是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亞洲董事總經理兼中國投資銀行前行政總裁竺稼。誰又是內地打工皇帝呢?
香港稅務局上周公布05/06年「交稅龍虎榜」,其中繳交薪俸稅最多的稅額為1.01億元,是過去5年最多,相當於前年排首位的「打工皇帝」的5.6倍。
由於這名超級打工皇帝身份神秘,外間一直不知此人是誰。香港「稅王」料是大摩竺稼
據今期《東周刊》報導,從會計及投資界的可靠消息,這名「稅王」料是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亞洲董事總經理兼中國投資銀行前行政總裁竺稼。
China Boss人脈網絡強大
現年43歲的竺稼,可以說是大摩近10年的靈魂人物,在投資銀行界呼風喚雨,去年他一手策劃全球集資額最大的建設銀行上市,獲得巨額分紅,是他去年收入逾6億元的底蘊。
被形容為大摩「China Boss」的竺稼,憑著原籍上海留學美國的海歸派優勢,在內地建立強大人脈網絡,帶領大摩成為亞太區最佳投資銀行,而竺稼更被譽為新一代「賺錢之神」。
一名資深會計界人士說,能夠有條件勁賺逾6億,只有投資銀行高層,或從事龐大資金往來的投資基金要員擁有認股權及利潤分成,才有此「天價」報酬。
滬出生獲康奈爾法律博士
上海出身的竺稼,今年只是43歲,1992年畢業於美國頂級學府康奈爾大學法律系,取得博士學位。竺稼成為投資銀行家之前,曾在紐約一間著名律師事務所工作,1995年初加入大摩紐約總部,從事發行債券股票、收購合併及重組等重大交易項目。憑著出色工作表現,加上他的中國出生背景,獲大摩委以重任調派到香港,成為大摩開拓中國融資市場的靈魂人物,竺稼掌握這個機會大展拳腳,攀上大摩中國投資銀行「一哥」位置。
香港打工皇帝繳稅逾億成為近日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至於內地誰是打工皇帝?相信也是很多人感興趣。
據今期《東周刊》報導,年薪達1,800萬元、中遠太平洋主席魏家福登上神州打工皇帝寶座。
魏家福登內地打工皇帝寶座
現年56歲的魏家福,為天津大學博士,做過船長,加盟中遠集團接近40年,連美國哈佛商學院亦邀他擔任顧問。中遠為中國最大航運企業,在全球各地都會見到「COSCO(中遠)」船隊。魏家福4年前加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樂於服務國家。
魏家福在內地已屬超高薪一族,國企管理層年薪向來偏低,甚至與國際脫軌,以管理市值逾8,000億之中國移動老總王建宙而言,年薪才653萬元,簡直「超抵」。同樣管理市值逾8,000億之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更直認其年薪少於100萬元。
中國最大化工企業的中石化前老總李毅中,每年為公司賺逾百億利潤,每年薪僅15萬元,他曾公開表示:「如果增加一點工資,當然歡迎。」
在香港上市之上海石化,一名年薪約10萬元的管理層說:「夠用了,其實我們支出不多,因為國家配給房子,配給車子,工作上應酬開支國家負責。」
香港打工皇帝排名榜
1、竺稼
-摩根史坦利中國投資銀行前行政總裁
-年薪6.3億
-43歲,美國康奈爾大學法律博士畢業,95年加入大摩紐約總部,96年派駐香港。現任風險投資基金Bain Capital合伙人
2、司徒紹基
-滙豐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全球聯席主管
-年薪1.45億
-在摩根史坦利任職23年,03年被滙豐高薪挖角
3、 霍建寧
-和黃董事總經理
-年薪1.37億
-53歲,79年加入長實,93年升任和黃董事總經理
4、歐智華
-滙豐集團常務總監
-年薪1.2億
-47歲,80年加入滙豐控股,04年 升為集團常務董事,被視為滙豐未來掌舵人之一
5、龐約
-滙豐控股主席
-年薪6,346萬
-64歲,44年前加入滙豐,98年成為集團主席。上任後令滙豐市值躍升至全球第三大銀行,今年5月將退休
6、甘慶林
-長江基建董事總經理
-年薪4,113萬
-59歲,與長實另一執行董事吳佳慶合稱「左輔右弼」,擔任李澤鉅太傅
7、周胡慕芳
-和黃副董事總經理
-年薪3,724萬
-51歲,父親胡兆熾為60年代富商,93年獲邀入和黃董事局
8、葛霖
-滙豐控股行政總裁
-年薪3,576萬
-57歲,82年加入滙豐,04年升任集團行政總裁,更是候任集團主席
9、陸法蘭
-和黃執行董事
-年薪3,564萬
-53歲,91年加入和黃,10多年來李嘉誠的海外收購,都由他審核帳目
10、戴維思
-渣打集團行政總裁
-年薪3,325萬
-53歲,97年加入渣打董事會,負責香港、中國大陸及東北亞以及集團整體技術及營運,隨後升職為集團行政總裁
內地國企打工皇帝排行榜:
董事長 年薪(萬元) 上市公司 市值(億元)
1.魏家福 $1,800 中遠太平洋 $370
2.馬明哲 $1,400 平安保險 $525
3.蔡來興 $700 上海實業 $175
4.王建宙 $653 中國移動 $8,300
5.宋林 $600 華潤創業 $410
*資料來源:《東周刊》
(摘自:香港文匯報)
(責任編輯:胡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