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戲稱《犯罪現場》是《古天樂2019 vol.6》,並不看好該片,但《犯罪現場》卻成為了今年古天樂主演影片中口碑最好的一部,同時也是今年在內地上映的港片豆瓣評分目前最高的一部。
香港電影其實長久以來,一直佔據內地市場的主要份額,在內地出品影片尚未形成好的產業化之時,香港電影用高速、便捷和系統化的出品,成為內地電影票房的支柱。
在內地電影逐步成為了觀眾的觀影首選後,香港電影在近幾年多少還是陷入了低迷,但香港電影在兩廣地區仍然飽受歡迎,並時不時成為拯救內地電影市場的救命稻草和及時雨。
「港片還是穩」,這是目前業內外對香港電影,特別是香港自己主導出品影片的評價和印象,那麼香港電影,或者說香港電影究竟是靠什麼套路來搏擊內地電影市場呢?
港片是有效元素的工業化方式堆砌
院線君這裡說提到的香港電影特質由香港編導和香港演員為主要演員的電影,這幾年一些由香港導演北上拍攝內地和香港和合拍片,還有一些內地演員佔比較高的香港電影,例如周星馳的「西遊」系列以及大多數獻禮電影,這些電影對於內地觀眾而言,本質上並不算「香港電影」。
當然,年代越接近的影片,更有利於我們發現其中的規律,這裡我們選取了從2014年至今,香港電影在內地票房破億的三十部影片。
▲2014-2019香港電影內地票房破億影片
大部分內地觀眾對於香港電影的概念和記憶可能都還是停留在早些年的「二周一成」的年達,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周潤發的江湖黑幫片和成龍的動作影片在整個八九十年紅遍整個內地和東南亞地區,在內地電影市場逐步開放的階段,成龍大哥的影片毫無疑問是內地票房實力保證。
香港電影伴隨著香港對好萊塢電影的不限制開放和香港經濟的下滑,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陷入低谷,好在於《無間道》的出現和逐步更深入的進入內地市場,以內地市場作為主要營銷方向,使得香港電影依靠此獲得了重生的機會。
▲《掃毒2》目前內地上映的香港電影票房冠軍
《掃毒2:天地對決》和《無雙》的成功是空前的,之前極少有相對純粹的香港電影可以在內地票房破億,承接《無間道》的成功模式,「雙雄」或者「鐵三角」的角色設置,天王和影帝之間的直接對話飆戲,會讓觀眾大呼過癮。
同時,大多數票房成功的香港電影,都少不了讓觀眾應接不暇的動作槍戰戲份,同時一些專業性極強的情節和內容,也佔據了影片相當大的篇幅,《無雙》的製造假幣情節足可亂真,同樣《拆彈·專家》的專業性也讓觀眾在緊張之餘,嘆服影片細節的精道。
▲《追龍II》中惹人關注的晶女郎兔兔
正因為內地有較嚴格的審查制度,因此一些「大尺度」的鏡頭和場面,內地觀眾似乎只能在香港電影中尋求刺激,蛇蠍美女&毒品等因素在香港電影中幾乎可以不用顧忌的展現給大家。
別看內地目前現實主義和反腐題材的影視作品有不斷的進步,但總體上,比起香港電影中的「陰謀&黑幕交易」還是大巫見小巫,這也是香港一直以來都在標榜獨立司法和法律自由的原因,這也是目前國內影視作品比較欠缺的一方面。
肯定有很多人會覺得這些套路陳舊老套,翻來覆去都是這些,但必須也要承認,當香港電影把這些元素更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之時,用更玄更酷的方法玩出來的時候,他仍然對於內地觀眾有不錯的吸引力,這也是香港電影能夠用特定的元素時不時霸屏內地銀幕的原因。
更專業的團隊和穩定的班底,使得工作效率更高
經常看港片的觀眾一定會對很多名字不陌生,像《使徒行者2》的攝影指導關智耀(主要作品《追龍》《無雙》)、藝術指導奚仲文(主要作品《投名狀》《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動作指導錢嘉樂《主要作品《新宿事件》《寒戰2》)。
這是香港電影幕後團隊的一小部分,但卻是香港電影近五六十年所積攢下來的厚重文化資產。
▲鮑德熹掌鏡林超賢影片《緊急救援》
1993年,已經在香港聲名鵲起的著名導演、攝像師鮑德熹拿到了華人屆的第一個奧斯卡最佳攝影,他也是目前香港攝影師的旗艦和代表性人物,要知道一個能夠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的攝影師,他本人和團隊已經相關產業鏈,都是需要提供足夠強的支持和軟體硬體實力,這也是目前香港電影在攝影方面實力一直領先的重要原因。
很多觀眾可能都會對正在上映的《犯罪現場》影片裡無孔不入,令人汗毛孔炸裂的音樂印象深刻,該片的音樂指導是香港著名音樂人金培達(主要作品《寒戰》系列、《七月與安生》)。
香港電影音樂一直以來在整個世界範圍內獨樹一幟,即便目前國內音樂製作水準有大幅度提高,在此方面和香港電影的差距還是非常巨大的。
▲香港動作導演羅禮賢
當然,香港電影是打出亞洲的,這其中背後武術指導、動作指導、飛車指導以及煙火師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除了大家熟悉的成家班之外,像羅禮賢(代表作品《喋血雙雄》《無人區》《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錢嘉樂、程小東等等,都是香港近三十餘年最優秀的幕後電影工作者,同時他們也是優秀的導演和演員。
香港電影曾經在最黃金的時期,年產電影超400部,如果按照我們目前中國電影的產業布局,相當於我們目前要年產電影達到四五千部之多,雖然目前我們就影視作品時長來看已經達到這個數字,但我們的精品率遠遠不能達標。
▲《港囧》中,「巧遇」王晶臨街拍電影
正因如此,香港電影的幕後團隊需要在極端的環境下和極短的時間快速高效的去拍攝電影,徐崢執導的《港囧》中,也有表現香港電影臨街快速搶拍的情節,雖然劇情令人引俊不止,但這恰好是香港電影的艱難之所在。
有如此高效有素的團體,香港電影總會在將影片的拍攝成本降到最低最有效,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國內很多電影喜歡使用香港電影人作為影片的拍攝團隊。
真情有、學套路,香港電影仍將持續輝煌
雖然目前香港正經歷回歸二十年以來最大的危機,但這不會影響到香港未來的發展,不會影響到未來香港電影變得越來越好。
有句網絡俚語說得好,「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香港電影簡單的套路能夠持之以恆並長久獲得好的市場回報,這其中一定有他必然的市場規律和內在的市場基礎。
▲《犯罪現場》古萱CP再次錯過
從這幾年賣座的香港電影來看,雙雄或鐵三角設定最為成功,這其中也考慮到演員搭配的合理和對等性,《犯罪現場》雖然是今年古仔口碑最好的香港電影,但在角色的搭配上有所遺憾。
進入到內地電影大發展的時代後,香港電影的地位其實已經從亞洲主導地位逐步變成為中國服務的區域引領地位,比內地各個地區都領先的電影產業技術,讓香港電影在未來能夠獲得更多的可能性。
其實在內地電影發展的數十年,每個區域都曾經階段性雄起並引領風騷,無論是長春電影、還是北京電影或者是滬式電影,包括曾經有過輝煌的少數民族地區電影,都是中國電影重要的支柱。
香港和香港電影,包括臺灣電影其實就其內核和本質,都是中國電影,只不過內地觀眾長久以來,一直都會把香港電影作為一個較特殊的華語電影類別來看待,在看香港電影之時,他本身就存在了粵語版和國語版,這也是華語電影較獨特的一條風景線。
流水的香港電影,鐵打的古天樂,如果說十餘年前,劉德華還是香港電影在內地的代表,那麼現在古天樂已經承接過大部分香港電影人代表,成為了目前內地最受歡迎的香港電影人,出色的人品和優秀的人格魅力,這一點是大部分內地演員難以企及的。
從人到技術層面,香港一直都用最職業的精神和態度去面對海內外市場,相比於內地和(曾經)臺灣較嚴格的審查制度掣肘,香港電影只是在過渡開放本土市場之時,錯失了較好的本地市場和機會,藉助內地龐大的市場基礎,他已經獲得了新生。
「香港電影已死」的論調這兩年仍然是甚囂塵上,和內地電影發展的快速不同,香港電影也在逐步學習和領會內地的電影市場發展趨勢,憑藉其優秀產業化模式和仍然足夠多的人才儲備,香港電影在未來仍然是中國電影最重要的一個支脈,它仍然有機會再現當年的輝煌。
關注我獲取更多影視資訊及項目,深度了解影投,規避風險防範騙局,歡迎留言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