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基本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區際司法協助體系

2020-12-09 中國法院網
 

  自香港回歸以來,最高人民法院與香港特區司法法律界在司法協助領域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下簡稱《基本法》),構建並完善中國特色區際司法協助體系。值《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之際,我們採訪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為我們介紹有關情況。

  問:在司法協助領域貫徹落實《基本法》,背景和依據是什麼?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兩地人員交往日益頻繁密切,經貿合作不斷拓展深化,由此產生了數量日漸增多、類型日益多元的兩地互涉法律糾紛。這對兩地之間開展司法協助提出了現實需求。

  《基本法》將「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法律化、制度化。「一國」要求內地與香港在司法領域要實現緊密合作、相互協助,「兩制」要求保留兩地原有法律制度、尊重彼此差異。這為兩地開展司法協助提供了指導思想。

  《基本法》第95條規定,香港特區可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司法機關通過協商依法進行司法方面的聯繫和相互提供協助。這為兩地之間開展司法協助提供了具體依據。

  為貫徹落實《基本法》,兩地開展有效合作,在司法協助領域取得了長足、穩步的進展,先後籤署了7項民商事司法協助安排,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證明了「一國兩制」是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問: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兩地貫徹落實《基本法》,推進司法協助工作的整體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在與香港司法法律界同仁商籤司法協助安排過程中,始終堅持「一國兩制」方針為指導,既正視「兩制」差異帶來的挑戰,又注重實現「一國」之內更緊密的合作;始終堅持以增進兩地民眾福祉為宗旨,將有效化解跨境糾紛、依法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兩地繁榮穩定作為我們共同的使命和追求。

  商籤兩地民商事司法協助安排的過程,大體分為三個階段:2006年之前是起步階段,商籤了相互委託送達司法文書、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相互認可和執行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等3項安排,區際司法協助體系雛形初現;2006年到2016年2月是停滯階段;2016年3月至今,是快速發展階段,密集商籤了相互委託提取證據、相互認可和執行婚姻家庭民事案件判決、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4項安排,基本實現了兩地民商事司法協助全面覆蓋。7項安排的籤署和執行,保障了相關案件的順利審理,促進了生效裁決的自由流通,大大減輕了當事人重複訴訟之累,為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公平正義、增進民眾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有關司法協助安排的具體設計看,兩地合作的緊密程度遠遠超過與其他法域之間的合作,充分體現了兩地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關係,充分體現了「兩制」同在「一國」之內的優勢。比如,按照《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可執行判決的種類較《承認與執行外國民商事判決公約》更豐富,可互認判項的範圍較香港《外地判決(交互強制執行)條例》更廣泛。再如,《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的安排》系內地與其他法域籤署的第一份有關仲裁保全協助的安排,是中央支持香港法律服務業發展、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務實舉措。

  總之,《基本法》頒行以來,兩地創造性地構建起以司法協助安排為支柱、以若干司法文件為補充的中國特色區際司法協助體系,在司法協助領域有效落實了《基本法》的規定,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實踐內涵。

  問:您在兩地司法協助工作中最大的感觸是什麼?對兩地未來的司法協助工作有什麼希望?

  在「一國」之內、不同法域特別是不同法系間開展司法協助,前無可鑑、很具挑戰性。兩地法律人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彼此尊重、求同存異,積極主動地探索了一條務實創新的可行之路。這讓我深刻感受到,只要堅持《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方針,以家國利益為重、以民眾福祉為要、以理解合作為念,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就沒有實現不了的理想。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重大機遇,為全面深化兩地合作注入了新的強勁動力,也對兩地司法協助工作提出更多要求和更高標準。我期待兩地同仁順時而為、乘勢而上,繼續探索跨境破產協助的可行路徑,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優化完善已生效安排,有效應對日益複雜的民事糾紛;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兩地司法協助質效。我希望兩地法律人繼續戮力同心、攜手共進,不斷為兩地司法協助譜寫新的篇章,為貫徹落實《基本法》和「一國兩制」貢獻更多司法智慧,為兩地繁榮穩定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


 

 

 

 

 

 

 

 

相關焦點

  • 深化區際司法協助,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兼評《關於內地與...
    在此背景下,切實預防和解決糾紛,回應社會需求,融通法域隔閡,是新時期區際司法協助工作的核心任務。深化區際司法協助工作是在司法領域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下簡稱《香港基本法》)的務實舉措,事關國家工作大局,事關國家核心利益,也事關香港的繁榮發展穩定。
  • 司法部:內地與香港區際司法協助體系逐步形成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高凱)中央依法治國辦副主任、司法部部長唐一軍4日在北京表示,近年來,內地與香港在司法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區際司法協助體系逐步形成。當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0年全國「憲法宣傳周」活動安排及「七五」普法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唐一軍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內地與香港在司法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司法領域的合作交流逐步深化。
  • ...架起兩地司法協助的「跨海大橋」——內地與香港司法協助二十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行以來,兩地創造性地構建起以八項司法協助安排為支柱、若干司法文件為補充的中國特色區際司法協助體系,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實踐內涵。今年正值《基本法》頒布30周年,也是《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生效20周年。
  • ...架起兩地司法協助的「跨海大橋」——內地與香港司法協助二十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行以來,兩地創造性地構建起以八項司法協助安排為支柱、若干司法文件為補充的中國特色區際司法協助體系,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實踐內涵。今年正值《基本法》頒布30周年,也是《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生效20周年。站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回望過去,兩地司法協助與合作一路走來,呈現給人們的是累累碩果。
  • 內地、香港司法協助20年:兩地法院辦理司法協助案2萬餘件
    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兩地法律人秉持「一國兩制」方針,恪守國家憲法和基本法原則,本著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先民後刑的思路,創造性地構建了以兩地安排為支柱、以若干法律和司法文件為補充,具有中國特色的區際司法協助模式。根相連,穿越百年終相守;心相契,萬裡天塹變通途。
  • 「20、30、40」 內地與香港司法協助安排再升級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司豔麗將商籤過程大致分為起步階段、探索積累階段、快速發展階段,她說,基本實現了兩地民商事司法協助全面覆蓋,在民商事領域構建起中國特色區際司法協助體系。司豔麗在回答中新社記者提問時還介紹了主要成果。一是推動兩地民商事判決自由流通,實現「一國」之內更緊密高效的合作。
  • 司法部:近年來內地與香港在司法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
    中新網12月4日電 中央依法治國辦副主任、司法部部長、全國普法辦主任唐一軍今日介紹,近年來,內地與香港在司法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加強對香港、澳門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國情教育、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教育,增強香港、澳門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中央有關部門一直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社會各界開展各種形式的憲法和基本法的宣傳教育活動。
  • 全面落實「一國兩制」完善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體系
    20年來,澳門始終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緊密結合澳門實際和長遠發展,圍繞「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一個基地」的戰略目標定位,全面準確地貫徹落實《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下簡稱基本法),完善了澳門特區的法律體系。
  • 淮安區法院高效辦結今年首例涉臺區際司法協助案件
    淮安區法院高效辦結今年首例涉臺區際司法協助案件 2020-12-01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原標題:中共黑龍江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進一步加強我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促進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 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
    「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香港、澳門自回歸祖國之日起,就已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成為直轄於中央的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如何在「一國兩制」下治理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澳門,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已經並將長期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從概念上說,「一國兩制」有多重含義。
  •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
    新時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全面深入系統地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將法治中國建設向縱深推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頭條】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際出發,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司法政策
    本次評選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高度和角度切入,以關注社會熱點、回應人民群眾關切、滿足司法實踐需求為主要參考標準。同時,與往年不同的是,本次評選考慮到有些司法政策可歸於一類,在70餘件司法政策中挑選出23件,歸納為十大政策類別,並以單列分類的形式推出。
  • 習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際出發,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從第六個國家憲法日透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全面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採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方位開展憲法宣傳……「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普法依法治理部門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把憲法學習宣傳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全面加強憲法宣傳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司法部黨組書記、副部長袁曙宏說。
  • 要點問答:如何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形成的歷程...
    編者按:為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編寫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對全會《決定》進行了全面闡釋,是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的權威輔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