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牛街更美味!這條藏在大柵欄裡的美食胡同,一定要去吃一次

2020-12-15 遊遍北京

點擊右上方「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在北京有句諺語,「東四西單鼓樓前,王府井前門大柵欄,還有那小小門框胡同一線天」。

門框胡同,北起廊坊頭條,南至大柵欄,一頭連接的是繁華的大柵欄,一頭緊鄰勸業場,因胡同內有一個石砌的過街門檻下面設著石門框,所以而得名。

別看整條胡同寬不足1丈從頭走到尾,也就短短一百餘米,但就是在這裡大作家張恨水創作出了《啼笑姻緣》《金粉世家》等好幾部小說。當年的同樂軒戲園(後改造成同樂影院)也是人盡皆知。

和北京人聊門框胡同,總是離不開吃食的,但聽老輩兒講廊房二條過去多是經營玉器生意的,而與它一牆之隔的門框胡同經營的則是與玉器行相關的加工行當只是不知道從何時起,門框胡同與玉器一點也粘不上邊漸漸地成為了小吃一條街。

昔日,北京人來前門這一帶必定在門框胡同停留的時間最久,您說我就去逛逛,什麼也不吃那八成是不現實的,走在門框胡同裡,撲鼻而來的香味任誰都抗拒不了。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門框胡同的故事。

1、匯聚京城著名的小吃攤

當年的門框胡同匯聚了京城著名的小吃攤,從南到北依次有:

北京復順齋醬牛肉→年糕錢→豌豆黃宛→油酥火燒劉→餡餅陸→爆肚楊→賣年糕、炒餅、湯圓的廚子楊→年糕楊→豆腐腦白→爆肚馮→羊頭馬→奶酪魏→康家老豆腐→炒火燒沙→包子楊→同義館涮羊肉→瑞賓樓(原名祥瑞)褡褳火燒→德興齋的燒羊肉白湯雜碎→俊王爺燒餅等。(您讓我一下全說出來,我還真有點想不起來了。不全,待補充,如有誤請您指出,非常感謝呦!)

這些販賣小吃的小攤飯鋪雖然門臉不大,但幾乎每家都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說。

雖說門框胡同裡的這些小吃,門臉兒都不算大,但只要是吃過一次,那就再也忘不了了。尤其是那褡褳火燒,成了多人日思夜想,忘不了的味道。

色澤金黃,焦香四溢,鮮美可口,韭菜豬肉、豬肉大蔥、三鮮的,過去常來這兒的老主顧,他家所有的餡兒應該全都吃過一遍吧?那時候家裡要是外地親戚、朋友,指定是要帶他們來這兒吃上一頓的。

除了褡褳火燒,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門框滷煮了。老北京都知道門框滷煮老掌柜的在小腸陳當過學徒,但這兩家的味道,並不一樣。

在坊間,經常能看見有人在討論,是小腸陳好吃,還是門框好吃,您覺得呢?

現在,滿大街的「門框百年滷煮」,2013年那會兒,從廊坊一條到三條,恨不得家家戶戶都掛著「門框胡同滷煮老店」的牌子。想要在門框胡同回味過去的味道,還真是件難事兒。

門框滷煮隔壁就是另一家我要推薦的老店:門框鍋貼。

雖然也是蒼蠅館兒,但這家店就明顯多了,整個胡同找不出另一家黃色的店面了。鍋貼3兩12個起售,韭菜雞蛋和豬肉大蔥是我的最愛。

反正不管吃那種餡的,一定要配一碗小米粥才最地道。鍋貼是現烙的,需要等十分鐘左右,小米粥可以無限續。

花姐粥店就在滷煮和鍋貼的對面,但我本身對喝粥沒有特別的興趣,所以放到最後一家簡單介紹。這家店門面一樣不大,但也是比較出名的老店了,在地圖上可以直接找到定位。店裡除了各種粥還有生煎包可以吃。

早年的大柵欄地區不僅是京城的商業中心,還是一個娛樂中心,在這裡雲集了「廣和」、「廣德」、「三慶」、「中和」、「慶樂」等戲樓;「同樂」、「大觀園」等影院,很多戲曲文藝界的名流常出入此地,他們也是門框胡同小吃攤的常客。如裘盛榮、尚小雲、金少山、魯迅、常寶坤等,甚至當代詩人陳運和諸多文化界名人赴京也是這裡的忠實顧客。

2、歷史變遷

1949年以後人民政府對門框胡同的老字號實行了公私合營政策,很多傳承了數代的老號被收歸國有,一些門臉相繼合併或者關閉,那些生動鮮明的字號也逐漸消失了。隨著配給制在中國大陸的全面實施,食品成為受國家嚴格控制的商品,去飯館吃飯也逐漸遠離了北京市民,門框胡同僅存的飯館也逐一拔鍋滅灶徹底消失了。

1985年,爆肚馮的後人在門框胡同重開爆肚馮飯館,此後瑞明樓、月盛齋等老號也紛紛落戶門框胡同,門框胡同又與整個大柵欄一道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華,但新張開業的飯館早已沒有了昔日門框胡同的京腔京韻,與其他飯館沒有多大區別了。

3、馮廣聚:老北京小吃的「主心骨」

提起「爆肚馮」,老北京人無人不曉。作為京城著名的小吃,「爆肚馮」揚名於前門外門框胡同。

「爆肚馮」祖上山東陵縣,清光緒年間,馮廣聚的祖父馮立山在北京後門橋創立「爆肚馮」,專營爆肚。之後,他的父親馮金河接班,成為「爆肚馮」的第一代傳人。到父親這一代,「爆肚馮」已是名聲在外。後門橋的旗人多,很多太監也住在那兒,就推薦他家給宮裡送爆肚。後來,馮廣聚的父親將「爆肚馮」遷至前門外門框胡同,與當時爆肉馬、燙麵餃馬等五家組成了一個小吃店,被坊間譽為小六國飯店。

馮廣聚從小生活在大柵欄,成為「爆肚馮」第二代傳人,第三代掌門人。他製作的爆肚除採用傳統製作方法外,還大膽創新,爆肚越來越受大家的好評,魯迅、巴金、丁玲等都曾是門框胡同的常客。上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時「爆肚馮」的生意被迫中斷,他也進了一家工廠。

本以為「爆肚馮」的手藝在他這一代會失傳,沒想到事情發生了轉機。1985年,隨著政策的好轉,馮廣聚與兒子在「爆肚馮」原址恢復了這家老字號。重張的第一天起便門庭若市,每天很多人排隊來吃。

看著自家的生意一天天好起來,馮廣聚心裡開始惦記昔日同在門框胡同的老字號小吃。公私合營後,這些老字號都離開了門框胡同,很多人已經不知所蹤。為了找到他們的後人,馮廣聚每天騎著自行車打聽下落。

馮廣聚曾向北青報記者回憶,「爆肚馮」開業沒多久,老北京小吃「羊頭馬」的後代馬國義上門來捧場。馮廣聚勸馬國義把家裡的老手藝拾掇起來,重新開一家「羊頭馬」。但馬國義拒絕了,他還有工作,家裡也沒人做。

馮廣聚並沒有死心,足足勸了馬家10年。1998年馬國義提前退休,馮廣聚又跑上門去做工作,告訴他們,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可不能丟。這次,馬家動了心,但是沒場地,馮廣聚又幫著張羅門面,終於在這一年,「羊頭馬」開張了。

慢慢地,年糕錢、月盛齋、恩元居、豆腐腦白、德順齋、奶酪魏、小腸陳、茶湯李、門框褡褳火燒的後人都一一被他找到。在馮廣聚的攛掇下,門框胡同各家老字號小吃重新聚攏,恢復了往日的繁華。直到2006年門框胡同拆遷,以「爆肚馮」為首的眾小吃又轉到後海,繼續這樣的捆綁式經營,其間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只要有馮老爺子在,大家的心裡就有了主心骨,老北京小吃也才得以延續下去。馮廣聚曾說過,這輩子,他做過的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就是重振了老北京小吃。

2014年12月29日,百年老字號「爆肚馮」第二代傳人,老北京小吃的「主心骨」馮廣聚逝世。這位82歲的老人,一生都在做著一件事:重振北京小吃。

感謝馮老爺子為老北京小吃做的這一切!

如今,老北京小吃已紛紛「復出」,大家的味蕾得到了滿足,各家店面也多了。但關於門框胡同,在每個北京人心裡都有一家心儀的館子,一道難忘的小吃,一段和它有關的故事。

更多美文,敬請關注「遊遍北京」;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相關焦點

  • 在這14條胡同裡,藏著北京最地道的京味兒!
    要說北京哪是最有京味兒的地方那必須得是「北京的血管——胡同」胡同,是北京這座城市珍貴歷史的見證者更是咱北京人民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今兒個,咱就回到胡同裡好好吃喝玩樂看一番!吃輸入胡同北京人一說吃,就離不開這牛街排著大長隊的牛街讓北京人望而卻步只有輸入胡同還承載著牛街人的味蕾310米長的一條胡同,卻藏著無數老北京吃食
  • 牛街,這才是北京最好吃的胡同
    西安的回民街成了城市的美食名片,而北京的「回民街」還是半開發的寶藏。我們對牛街,都一知半解——牛街,從來不是從洪記小吃前的長隊開始,到聚寶源前更長的隊伍結束這短短五十米。想吃到真正的牛街味道,恐怕你要離它遠點。不多,就在拐角處的交叉口,藏著牛街真正的靈魂,北京最好吃的胡同。輸 入 胡 同輸入胡同這名字,一聽就是民國時雅化地名的傑作。
  • 北京牛街的特色美食小吃,來旅遊時,一定不要錯過!
    相信很多人都到過北京,說到北京的美食小吃,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是王府井的小吃街,而地地道道的北京美食當屬於北京的牛街,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北京牛街的特色美食,來旅遊時,一定不要錯過喲!來到牛街後,你會發現這裡的食物分為:正餐、簡單加工的食品、和小吃,在牛街上有一家火鍋每天都非常火爆,那就是聚寶源,在飯點的時候,門口總是會排起長長的隊伍,小編今天中午十一點鐘來到,發現前面已經有五十幾桌在排隊了,這裡的老北京銅火鍋在其他地方已經非常少見了,而且羊肉和牛肉每天都是新鮮的,味道鮮美無比。
  • 牛街,這才是北京最好吃的胡同
    西安的回民街成了城市的美食名片,而北京的「回民街」還是半開發的寶藏。我們對牛街,都一知半解——牛街,從來不是從洪記小吃前的長隊開始,到聚寶源前更長的隊伍結束這短短五十米。想吃到真正的牛街味道,恐怕你要離它遠點。不多,就在拐角處的交叉口,藏著牛街真正的靈魂,北京最好吃的胡同。輸 入 胡 同輸入胡同這名字,一聽就是民國時雅化地名的傑作。
  • 來北京旅遊必吃的史上最全美味小吃推薦
    來北京旅遊的朋友不僅要參觀遊覽名勝古蹟,吃美食也是一大樂趣,那麼北京都有什麼好吃的美食呢,具體都在哪呢?(原合義齋小吃店)如果想吃滷煮,可以去小腸陳、北新橋滷煮老店、門框胡同百年滷煮。如果想吃門釘肉餅,可以去護國寺的惠豐門丁肉餅店(原合義齋小吃店)、牛街的祥雲軒、學院南路的門丁李等。
  • 北京這條胡同竟然只有0.4米,據說是為了防賊?
    老北京有一條胡同特別窄,最窄處僅0.4米,北北估計絕大數人都沒逛過,如果你逛胡同成癮,一定知道京城這條最窄胡同-錢市胡同。各個國家的使館之前曾設立在這裡,日本公使館、法國哥德式教堂、英國都鐸式建築……各式各樣的外國建築,很適合在這條具有歷史感的胡同裡走一走。相對於其他胡同,東交民巷可以說是鬧市中的靜處,安安靜靜的巷子,獨特的建築群使這條胡同看起來充滿復古感,很適合拍照打卡。除了有趣的歷史故事,胡同裡的吃喝玩樂同樣有趣!
  • 牛街有太多的清真美食是不可錯過噠
    牛街有太多的清真美食是不可錯過噠 今天把牛街那些經典清真美食給大家盤點一下 有機會一起吃遍牛街!
  • 北京特色美食攻略大全——牛街(上)
    要說北京有哪些不坑的,適合外地人去的小吃一條街,那就不得不提北京牛街。牛街——本地人都去的小吃一條街。去了就感覺,給我一個行李箱,我能買下整個牛街,便宜實惠還好吃,性價比真的超級高。去旅遊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哦~下面給大家總結整理了一下牛街最值得去品嘗的幾個北京特色小吃。1、白記年糕 ¥25大名鼎鼎的白記年糕,牛街老字號,白記年糕在清真超市內和輸入胡同口處各有一家。他家的年糕的種類超級多,五顏六色的外表令人眼花繚亂。
  • 去北京旅遊必去的幾個美食街
    每個外出旅遊來到北京的遊客都想品嘗一下北京當地的美食,對於一個「吃貨」來說,如果沒有找到這個城市的美食街,大吃一頓,那是一種遺憾。但是也有許多人說北京的旅遊景點性價比很高,但是吃的東西性價比卻不高。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北京幾個比較不錯的美食街:1、去北京旅遊必去的幾個美食街、簋街第一名,當然要說的是簋街了,簋街位於東直門內,二環路東直門立交橋西段,西到交道口東大街東端,簋街周圍有許多大使館,這也是許多中外遊客來此的原因吧!
  • 舌尖上的回味 | 清真美食在牛街
    牛街的美食主要分為兩大類:小吃和正餐。到牛街覓食,總能看見附近的老街坊們三五成群,或在小吃店堂食,或在外賣窗口不緊不慢地排著隊。味道直接和人氣掛鈎,哪家人多,您去排隊就準沒錯了!在「聚寶源」吃涮肉,用的是傳統的炭火銅鍋,清湯做鍋底,更能吃出肉的原味。
  • 在大北京,牛街可是一條「有味道」的街道!
    一個是大柵欄,二就是牛街了! 牛街的小吃有兩大特點是: 牛羊肉料理和各式糕餅小吃~ 要想吃這正宗的北京小吃就得來牛街! 今天,大寶就帶大家去一下牛街, 探尋牛街的美食有哪些~ 清真·白記小吃
  • 北京牛街的特色美食小吃,來旅遊時,一定不要錯過!
    相信很多人都到過北京,說到北京的美食小吃,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是王府井的小吃街,而地地道道的北京美食當屬於北京的牛街,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北京牛街的特色美食,來旅遊時,一定不要錯過喲!來到牛街後,你會發現這裡的食物分為:正餐、簡單加工的食品、和小吃,在牛街上有一家火鍋每天都非常火爆,那就是聚寶源,在飯點的時候,門口總是會排起長長的隊伍,小編今天中午十一點鐘來到,發現前面已經有五十幾桌在排隊了,這裡的老北京銅火鍋在其他地方已經非常少見了,而且羊肉和牛肉每天都是新鮮的,味道鮮美無比。
  • 大柵欄這條胡同原來是久負盛名的小吃街,深藏著百年老店
    逛前門大柵欄經過這條「門框胡同」,原先居然沒留意過,看招牌就是個美食街。沿胡同一直往裡走,有的路段被外賣摩託車擋住半條道,行人得避讓著走。兩側的店鋪「中華老字號「、」非遺「的牌匾赫然掛著,都是老北京小吃。 原來,這條胡同的小吃聞名於世。
  • 前門與大柵欄正對著的美食一條街,北京值得遊覽的歷史街區之一
    鮮魚口胡同位於北京市前門地區。鮮魚口胡同在前門大街的東側,大柵欄在前門大街的西側,兩條街正對著。鮮魚口胡同的成名比大柵欄要早,但它的名氣卻沒有大柵欄大。去前門大街遊玩的遊客肯定會去大柵欄,但不一定去鮮魚口。但現在的鮮魚口一樣值得遊覽。
  • 中街不止冰點,瀋陽胡同裡的小吃經濟又美味,一定要吃的美食
    在家閉關數十天的你是不是躺到無聊,是不是早就想擁抱外界的美食了呢?別急記下這些美食,等疫情結束,我們一一去吃。今天,就說說瀋陽著名的商業步行街——中街,裡的一條特色胡同,這裡的小吃實惠又美味特別適合逛街的途中享用。你準備好了嗎?
  • 【傳統美食】《北京胡同裡的12家傳奇小店,又破又難找,卻排了幾十年的隊!》
    烤鴨分三吃和兩吃, 三吃是除了鴨架以外多個鴨湯,喜歡喝鴨湯的建議一定要點三吃哦,因為鴨湯真的很好喝 !地址:前門東大街北翔鳳胡同11號人均:162元門框鍋貼藏在大前門胡同幾十年的老店!「賈大爺」家滷煮店可是上過咱北京電視臺的,所說人家姓賈,但是這滷煮的味道可真不是假的,而且賈大爺在北京攝影圈也是鼎鼎有名。店裡裝修很有年頭了,但是木桌木椅木樓梯,越發顯得古色古香!
  • 老北京不止前門一處「大柵欄」 鐘聲胡同也曾叫大柵欄
    大柵欄原叫廊房四條因柵欄格外高大而更名在數以千計的柵欄中,位於前門外廊房四條胡同口上的柵欄最高大氣派。這是因為廊房四條胡同裡的店鋪很多,又都是家大業大,店主們更是害怕強盜的光顧,於是就紛紛出錢,要求把胡同口的柵欄製作的越大越堅固越好。
  • 想吃正宗老北京小吃,還得來牛街!
    老北京小吃歷來聞名,最早的北京小吃去處有兩個,一個是大柵欄,二就是牛街了!要想吃這正宗的北京小吃就得來牛街。 味道不錯,我比較喜歡,另外北新橋二條和天橋附近的尹三豆汁都挺好。 人均:19元 地址:牛街輸入胡同27號 聚寶源 這個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聚寶源的牛羊肉真的很棒,就是排隊有點長。
  • 北京範兒,是最地道的風味,細數在牛街的美食
    熱愛美食,享受生活,大家好,這裡是阿晴,每天給大家感受不一樣的美食文化。大家喜歡吃北京小吃街的零食嗎?那請記得當初在大學的時候,宿舍裡的舍友有兩個是北上廣的,天天在宿舍裡面超級股地道的北京範兒的普通話在各種各樣的聊天,就跟我吹水說,他們自己在在自己老家的地方是多麼多麼的厲害什麼的,但阿晴並不在乎這些,反倒是特別在意他們在說自己家鄉小吃街的美食。今天阿琴就帶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在北京的各種美食吧。白記年糕。
  • 深度遊攻略|逛吃逛吃,京味十足遊北京!
    說起去北京玩,人們腦海裡總是浮現出故宮、長城這類莊嚴十足的旅遊招牌,然而,僅僅去這些名聲在外但實際上總是人擠人的景點,實在太外行了!今天小編整理的乾貨簡直就是老北京生活圖鑑,讓你一次旅遊就能體驗京味兒十足的當地生活!在北京城裡,最不缺的就是胡同了。北京的條條胡同,不僅體現了北京城的獨特「京味兒」,更反映出了北京的歷史風貌和老北京人們生活最真實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