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夏津縣:黨建引領構建城市社區治理新格局

2021-01-20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4日訊德州市夏津縣為破解城市基層黨建難題,持續探索實施事務聯辦、管理「網格化」,資源聯享、服務「規範化」,組織聯建、治理「體系化」等「三聯三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思路,著力推動實現問題在一線解決、服務在一線開展、治理在一線推進。

近日,德州市夏津縣銀城街道豐華社區的居民們利用閒暇時間,自發來到社區黨群活動中心排練京劇劇目,力求把高質量的京劇表演奉獻給社區的群眾。

今年以來,德州市夏津縣統籌整合小區配套服務用房、政府閒置資產、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城市社區現有活動陣地等資源,規劃建設18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63個小區黨群服務站,構建起「城市市民中心—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站」四級黨員活動陣地,為群眾提供活動開展、文化娛樂、水電費代繳、快遞包裹接收等服務場所,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德州市夏津縣還整合12345市民熱線、綜治信息、數字城管、環保監管等系統,自主研發「區呼縣應」系統,搭建「多網合一」聯動服務平臺。 創設「鄃心辦」服務品牌,統籌各部門各領域職能職責和服務事項,制定城市社區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清單,推動政務服務下沉社區、小區 。

按照「相鄰相近、融合管理、聯建聯創」的原則,夏津縣結合黨員數量、區域分布等情況,採取單獨建、聯合建,行業統建、網格聯建,跨行業、跨領域共建,下派黨建指導員幫建等方式組建63個網格黨支部,以社區黨組織、共駐共建單位、轄區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居民代表為主體,聯合轄區各類社會組織,分「三級」依序組建街道「黨建促進會」、社區「黨建聯盟」、小區「居民議事會」等共管共享載體,搭建起黨建引領、多方聯動的「紅色議事」平臺,開闢聯繫群眾、優化決策、化解矛盾、改進工作的新途徑。

馬麗萍 牟玉秋

相關焦點

  • 構建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新格局
    構建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新格局
  • 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
    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為進一步整合區域黨建工作資源,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雙重管理工作
  • 四寶山街道華僑城社區推進「五長聯動」 構建多元治理新格局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6月9日訊 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華僑城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創新網格管理工作方法,以1+5+10+N網格管理工作法,建立「五長(網格站站長、網格長、組團長、樓棟長、單元長)聯動」工作機制,以「五長聯動」建設助推基層社區精準治理為核心,織密城市基層黨建網,築牢社區網格服務網
  • 李榮燦:全域黨建引領全域治理 開創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全域黨建引領全域治理 開創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 李榮燦編者按1月4日,《中國城市報》在城市黨建周刊刊登了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的署名文章:「全域黨建引領全域治理 開創城市黨建工作新局面」。
  • 撫州構建城鄉基層網格治理新格局
    本報撫州訊 (記者李耀文 通訊員黃芳) 今年以來,撫州市積極探索「黨建+網格治理」模式,全市3.24萬名普通黨員擔任網格員,聯繫群眾48.6萬戶,構建起城鄉基層網格治理新格局。  全面覆蓋,網格治理添活力。
  • 臺江寧化街道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來,臺江區大力開展整理「城市客廳」專項行動,廣泛發動全區幹部群眾參與社會治理,高標準、高要求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專項整理,促進城市環境面貌大改善、大提升,用實際行動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 ...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試點成果交流會在下城區舉行
    12月4日下午,全市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試點成果交流現場會在下城區舉行。中央第四巡視組巡視專員李進出席會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毛溪浩出席會議並講話。市政府副市長繆承潮主持。下城區委書記劉穎出席會議。
  • 拱墅祥符街道以黨建引領小區微治理
    7月16日,該街道第一批36個小區黨組織領導三方協同小區微治理工作室正式掛牌並實體化運作,36名小區專員下沉小區亮身份,設立固定的辦公地點,定人定點為居民做好服務工作。今年以來,祥符街道以「構建10分鐘服務圈」、「解決最後100米」為目標,創新小區黨組織治理體系,深化三方協同治理機制,選取申慧社區、阮家橋社區作為試點,著力解決力量下沉、黨建引領、幹群黏合、三方協同、數字賦能等五方面問題,努力構建黨組織領導三方協同小區「微治理」新格局。申慧社區作為先期試點,曾被評為杭州市文明(和諧)社區。
  • 白雲鶴龍組建「黨建三人小組」,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
    在本次活動上,鶴龍街駐片黨員幹部,市中級人民法院11個黨支部法官、庭長,鶴龍街轄內11家律師事務所黨員,共同組建了11個「黨建三人小組」,他們將分別對接幫扶鶴龍街轄內11個社區,積極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當日,鶴龍街黨工委還對10名優秀共產黨員、5名優秀黨務工作者和5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了表彰。
  • 昆明海祥社區:黨建引領有力量 社區共治聚合力
    近年來,昆明市海祥社區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服務居民群眾為出發點,創新管理模式,不斷深化和拓展城市基層各領域黨建互聯互動,竭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區治理新格局。構建區域化黨建大格局,以海祥社區黨支部為核心,有效整合海倫國際區域3個社區、5個公共單位及9個企業黨組織等公共單位資源優勢,建立海倫國際區域化「大黨委」,打造海倫國際樓宇黨群服務中心,全面推動樓宇黨建與經濟發展互促共進。依託黨群服務陣地,將街道社區的黨務政務服務延伸到樓宇。增強商務樓宇企業間的橫向聯繫、互動合作、雙向服務,實現樓宇企業間資源共享、互利互惠。
  • 激發城鎮社區 治理的「紅色動力」
    葉萬福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統籌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成為必須答好的一道時代命題,核心是要增強政治功能和提升組織力,著力把城鎮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推進城鎮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升城鎮社區居民獲得感、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 玉塘街道 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紅色精品
    在光明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玉塘街道聚焦社會治理的盲區和痛點,堅持以黨建凝聚發展力量,不斷探索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為實現發展目標提供治理保障,為打造「一區一中心」,實現獨具魅力的「光明南大門」提供治理保障。
  • 南湖街道實施「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新模式
    南湖新區南湖街道把小區作為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和工作著力,實施「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新模式,推動打通基層治理最末端,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小區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市基層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 淄博市淄川區「紅色領航」引領城市基層治理
    為更好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用,今年以來,淄博市淄川區實施城市基層黨建「紅色領航」工程,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依託區住房保障中心,成立中共淄川區物業服務行業委員會,制定和實施全區物業行業黨建工作規劃,指導鎮街「紅色物業」黨建聯盟開展工作。同時針對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由社區黨組織領辦公益性物業機構26個,實行兜底管理。
  • 南通板橋社區:推進網格化黨建,提升引領社區治理新路徑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以來,南通市崇川區城東街道板橋社區緊緊圍繞「黨建+基層治理」主題主線,通過加強支部與網格融合,築牢區域黨建共建體系,搭建「四梁八柱」基層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區服務力。網格員入戶宣傳「民法典」突出規範化,明確建設路徑。
  • 安徽合肥市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黨建創新引領社區治理 「五個一...
    合肥市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是合肥市街居體制改革設立的首個街道級社區,2013年2月掛牌成立,面積6平方公裡,人口13.7萬人。社區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黨建創新引領社區創新,聚焦「兩應」(黨組織對群眾有求必應,群眾對黨組織一呼百應)目標,探索形成了「五個一」、「大共治」的工作模式,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 福州長樂區以「近鄰」黨建激活社區微治理
    凝聚業委會、物業、社會組織等力量,倡導鄰裡之間互助互愛;黨員散發光和熱,帶頭打造社區溫馨家園,傳遞「友愛互幫」的城市溫度;運用智慧平臺,串聯鄰裡關係……近年來,長樂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市部署,把「近鄰」理念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理念,以大黨建激活微治理,打造黨組織引領下的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 南平延平區:「近鄰黨建」一家親 社區治理一條心
    南平市延平區四鶴街道延福社區居民康秀成道出了轄區居民共同的心聲。在延平區,「近鄰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探索實踐,讓轄區居民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南平延平區:「近鄰黨建」一家親 社區治理一條心。  四鶴街道馬坑社區深化「小區黨支部+物業+商戶團體」三位一體工作管理體系,全面落實居民自主自治,推進重點工作穩步開展。通過鄰裡共聚商議,整合「近鄰熱線」,微信公眾號、社區電話、樓棟微信群等渠道,引導群眾合理表達訴求,為社區治理建言獻策。
  • 蕭山北幹街道「鄰聚力」項目 構建基層城市治理新格局
    社區的「360民情圓桌會」、老舊小區的「準物業」機制、輻射全街道的「鄰聚力」項目……一項項行之有效的物業管理模式逐漸構建起基層社會治理新矩陣,讓北幹人安居樂業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 今天的北幹街道,城市各社區的「圓桌會」開展得風生水起,轄區內已經全面推廣實施升級版的「360民情圓桌會」,將社區、物業、業委會、居民四方面力量進一步凝聚,齊心協力破解社區痛點、難點,提升了社區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開始,北幹街道又率先從內部發力,在社區工作者中增加了一支新的隊伍:物管先鋒。
  •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犀牛」為愛而奔騰
    近兩年來,成都市郫都區犀浦街道犀牛社區黨委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堅持以創建高品質生活為宗旨、以提升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抓手,將「激發愛」「凝聚愛」「傳遞愛」「弘揚愛」等「四愛」文化植入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全過程,時時讓愛傳播文明理念,處處讓愛引領時代風尚,為愛而奔騰的「犀牛」深深地紮根在轄區有著3.8平方公裡、32個小區、6萬名居民的心中,讓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