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寶山街道華僑城社區推進「五長聯動」 構建多元治理新格局

2020-12-15 魯中晨報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6月9日訊 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華僑城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創新網格管理工作方法,以1+5+10+N網格管理工作法,建立「五長(網格站站長、網格長、組團長、樓棟長、單元長)聯動」工作機制,以「五長聯動」建設助推基層社區精準治理為核心,織密城市基層黨建網,築牢社區網格服務網,搭建社區協商議事網,引導社區居民、物業公司等多方主體參與,激發居民自治活力,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層治理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織密基層黨建工作網

華僑城社區從組織隊伍、教育管理等方面對黨建工作進行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推進網格聯戶黨建,實現「紅色網格」全覆蓋。目前,社區共有黨員161人,設4個黨支部,將支部建在網格上,在網格上配備相應黨員活動室,實現黨員下樓即黨建。推進「黨員聯戶連心」新模式,每個黨員聯繫5-10名群眾,構建「社區黨組織—十字網格支部—紅色樓長—黨員—居民」五級服務網,架起聯繫群眾連心橋。

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實施「兩大工程」。開設「初心學堂」,以「我來講黨課」、有聲黨建、問政點評等形式提高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新時代感與吸引力,強化黨員的組織意識與歸屬感。建立「百分百工程」,實施「七個一」管理法,即每天一次學習、每周一次輪值、每月一次黨日活動、每季度一次志願服務、每半年一次黨性體檢、每年一塊黨員責任田、每年一件實事,實現黨員積分量化動態管理。

構建「同心圓」黨建聯盟,助力基層社區治理。以區域化黨建為統領,聯合區交警大隊、華僑城小學等「雙報到」單位,整合轄區公共服務資源,開展互聯共建活動。吸收轄區「雙報到」單位、社區民警、物業公司負責人擔任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納入社區「大黨委」管理,夯實基層組織建設,提升黨組織的向心力。

「五長」進社區,組團式服務進網格

社區堅持黨建引領,以居民服務需求為導向,以多元參與、多元治理、多元服務為路徑,總結既往工作經驗形成五大亮點工作,分別為組團式服務進網格、「組團·紅驛站」、「五民」工作法、 「紅文化」系列網格文明平臺、「四建」管理。

按照「人往格中去,事在網中辦」的思路,社區開啟「五長」進社區模式,為居民開展組團式服務。在社區網格站站長(即社區黨委書記)的統籌領導下,吸納「兩委」班子擔任網格長,社區片警、網格員、物業公司管家、業委會成員擔任組團長,熱心黨員、群眾、志願者擔任樓棟長與單元長。樓棟長、單元長,定期開展排查、走訪,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組團長。組團長能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交由網格長、網格站站長處理。為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裡」,社區黨委聯合物業公司探索將社區網格員、物業公司管家(即組團長)的辦公室建在組團裡,確保居民有事就找組團長,辦事就在家門口。

「組團·紅驛站」做實360網格代辦服務

建立「360紅色代辦」制度,「五長」進「組團紅驛站」,根據居民服務需求,為老年人、困難人群、殘疾人群等特殊群體以及上班族代跑代辦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事、瑣事,真正實現居民零跑腿。同時積極探索「全科社工」服務模式,做到「一人受理、全程辦理、首問負責」,提高為民辦事效率。開展錯時、延時、預約辦等服務,提供全年365天、全天24小時不間斷服務。推進「智慧社區」建設,通過微信群、小程序等方式暢通信息傳送渠道,制定服務事項清單表,優化服務流程,讓居民少跑腿、零跑腿。

「五民」工作法,協商議事有實效

民生事無小事。社區制定2020年十二大民生工程,紮實推進華僑城北區道路安全提升、魯興家園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怡心園垃圾分類等,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破解民生難題,樹立有解思維,深入開展「五民」協商議事,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民事民評,構建多元參與、協商共治的自治模式,實現社區協商共治的「五有」,即:參與有動力、議事有平臺、協商有章法、討論有共識、落實有效果,構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以華僑城北區為例,居民反映建築垃圾存放、殭屍車清理、石墩路障更換等問題,經過居民議事會協調得到了妥善解決。

搭建「紅文化」系列網格文明平臺

社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五長聯動」網格管理機制,積極開展紅色教育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加強陣地建設,建設新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2800㎡,設置舞美室、閱讀室、棋牌室、書畫室等十餘個功能區。加強社區社會組織培育服務中心建設,聯合3家社會組織進社區,推行社區協調服務,開展「社區共創」、「應急服務隊」、「幸福家園」等活動。加強社區居民活動骨幹培育,成立包括會成調解室、靜波非遺工作室等的社區名人工作站,成立合唱團、太極隊、形體隊等一批社團,讓居民成為活動的主導者和生力軍。開展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定期組織各類社團和居民廣泛開展「五個祝福禮」「十個節慶禮」活動,同時以孝德文化建設為紐帶,開展「立家規、傳家訓」、「好婆婆、好媳婦」、「道德模範」等大評選,倡樹孝德新風。

「四建」管理,規範「五長聯動」機制

社區還建立了定期協商制度、信息反饋制度、掛牌公示制度、「三考」管理機制來規範「五長聯動」機制。在「五長聯動」機制網格化管理工作中,華僑城社區充分發揮「五長」在「基礎信息採集員、社情民意信息員、黨建工作聯絡員、特殊群體服務員、社區事務監督員、居民事務代辦員、文明新風倡導員、政策法律宣傳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治安安全巡查員」十大員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作用,帶頭參與社區治理講解政策搞宣傳、聽取意見摸民情、幫助排憂解難事、調節矛盾保平安、管理衛生治環境等。既是「五長聯動」的參與者,又是「五長聯動」的見證人,社區繼續以點帶面,在華僑城北區8、9組團試點推行的基礎上,下一步將在各組團陸續推進各項工作開展。

社區還將繼續擴展工作領域,擴大工作成效,探索「六點鐘書記工作法」、「我與書記面對面」、「向群眾匯報」等社區書記工作法,發揮書記示範引領作用。在各個網格內招聘志願服務力量,連接公益性社會組織,建立「3+3輪值主任制度」,成立「夕陽紅」、「巾幗」、「紅袖章」、「小當家」等一批志願服務隊伍,開展治安巡查、環境整治、政策宣傳、糾紛調解等一批志願服務活動,提高居民參與度,增強居民歸屬感,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華僑城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建立「五長聯動」機制,通過1+5+10+N四部網格管理工作法,牢牢把握一個黨建中心,推動五大網格亮點工作開展,十大員持續發力,打通N種通道,以點帶面,多元合力,精準服務群眾,初步形成了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協同配合的多元治理服務新格局。(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英煜 通訊員 王漢芳 孫曉彤 報導)

相關焦點

  • 紡織路街道:落實矛盾多元化解機制聯動構建平安和諧防線
    紡織路街道:落實矛盾多元化解機制聯動構建平安和諧防線 2020-12-16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進轄區民生項目發展 淄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四寶山街道
    記者 劉英煜 康嵩 通訊員 孫曉彤 報導晨報淄博11月27日訊 為推進轄區民生項目又好又快發展,讓群眾在惠民政策中得到實惠,11月26日,淄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人大工委組織部分淄博市駐四寶山街道人大代表、
  • 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
    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為進一步整合區域黨建工作資源,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雙重管理工作
  • 臺江寧化街道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來,臺江區大力開展整理「城市客廳」專項行動,廣泛發動全區幹部群眾參與社會治理,高標準、高要求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專項整理,促進城市環境面貌大改善、大提升,用實際行動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 構建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新格局
    構建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新格局
  • 淄博高新區華僑城社區拆除「別墅島」違建
    根據淄博市違建治理工作安排,治理工作已進入強制整改階段,連日來,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華僑城社區聯合城管部門集中對轄區違建進行拆除治理行動,改善社區環境,保障了廣大社區居民的利益。行動前,華僑城社區做足了前期拆違工作,在各小區顯眼位置張貼《關於對華僑城違法建設進行集中拆除通知》,通過LED屏循環播放違法建設治理內容,社區違法建設治理氛圍濃厚。
  • 堅定文化自信 弘揚本地戲曲文化 四寶山街道華僑城社區舉辦金秋...
    淄博10月13日訊 12日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華僑城社區金秋文藝晚會在華僑城小區南門成功舉辦。來自藝術團、歌舞團、戲曲俱樂部的文藝愛好者輪番登場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晚會,晚會現場成立了「劉愛琴地方戲曲傳承工作室」。
  • 德州市夏津縣:黨建引領構建城市社區治理新格局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4日訊德州市夏津縣為破解城市基層黨建難題,持續探索實施事務聯辦、管理「網格化」,資源聯享、服務「規範化」,組織聯建、治理「體系化」等「三聯三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思路,著力推動實現問題在一線解決、服務在一線開展、治理在一線推進。
  • 一網共治,通海縣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玉溪市通海縣通過抓資源整合,強化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紅色陣地」,以黨建網為基礎,構建「黨建引領、多網融合、一網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制定《通海縣黨建引領「一網共治」實施方案》和網格化管理制度辦法,依託鄉鎮(街道)、村(社區)、村(居)民小組三級黨組織,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在鄉鎮(街道)、村(社區)、村(居民)小組劃定網格,鄉鎮(街道)設置為一級網格,黨工委書記為網格長;村(社區)設置為二級網格,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網格長;村(居民)小組設置為三級網格,村(居民)小組黨支部書記為網格長,在三級網格下再細分成多個網格單元,形成覆蓋城鄉的網格化管理格局
  • 四寶山街道辦事處:服務引領 凝聚群眾 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蔚然成風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是打通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有效舉措,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進一步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2020年以來,四寶山街道以黨建統領、創新模式、整合資源等舉措,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取得實效。
  • 自貢大安:實現聯調聯動 進一步推進城鄉社區訴源治理
    10月16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自貢市大安區委員會到大安區人民法院開展「城鄉社區訴源治理」專項視察,並召開座談會。大安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羅旭東,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郭紅英,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鐘聲榮及部分政協委員和區法院負責人參加會議。
  • 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12大措施爭創淄博市一流鎮辦
    記者 康嵩 陸曉茜通訊員 陳僳 畢誠軒 報導晨報淄博4月29日訊 今天下午2點,淄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2019年總結表彰及2020年一季度工作總結大會暨文明城市創建部署會順利召開,大會提出12大措施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辦事處班子成員出席會議。
  • 富陽深化社區「大黨委」制 構建多方參與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為鞏固和落實黨員進社區報到工作,推進其規範化和制度化,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區深化社區「大黨委」制暨黨建引領高水平社會治理工作動員部署會上,區加強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共建領導小組下發《關於深化區級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等文件,就今年「推進黨員幹部進社區活動,保障城市治理服務」工作進行部署。
  • 共建共治共享,構建北京社區治理新格局
    隨著社區治理新格局的構建,這樣的追問會得到日益豐富的回答——這個「大家」,不僅包含生活在社區裡的每一個小家,還有物業公司、屬地街道、資源共享的周邊單位、參與老舊小區更新的設計師、街巷長、小巷管家、社區服務商……這個名單還在逐漸拉長。參與社區建設的路徑同樣五花八門。
  • 福州象園街道連輝社區: 「三社聯動」匯聚治理合力
    ,廣泛宣傳各街鎮、社區推進近鄰黨建工作的典型經驗做法,分享近鄰故事,傳遞城市溫度。  當前,基層社會治理面臨社區服務供給、能力和資源不足與居民多元化需求脫節的問題,如何破解這一社區治理難題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課題新任務。
  • 蕭山北幹街道「鄰聚力」項目 構建基層城市治理新格局
    社區的「360民情圓桌會」、老舊小區的「準物業」機制、輻射全街道的「鄰聚力」項目……一項項行之有效的物業管理模式逐漸構建起基層社會治理新矩陣,讓北幹人安居樂業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 今天的北幹街道,城市各社區的「圓桌會」開展得風生水起,轄區內已經全面推廣實施升級版的「360民情圓桌會」,將社區、物業、業委會、居民四方面力量進一步凝聚,齊心協力破解社區痛點、難點,提升了社區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開始,北幹街道又率先從內部發力,在社區工作者中增加了一支新的隊伍:物管先鋒。
  • 「三駕馬車」聯動、以人民為中心,楓林街道激發基層治理創造力
    「三駕馬車」聯動、以人民為中心,楓林街道激發基層治理創造力 2020-10-04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都江堰 一座旅遊城市的社區發展治理路徑
    聚焦群眾需求構建「多元共治」悅享新格局2018年5月,灌口街道太平社區誕生了都江堰市第一家眾籌食堂「我們的飯菜」。隨後近30個眾籌食堂相繼開業,妥善解決了留守老人用餐難題,也提供了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深淘灘,低作堰」——都江堰著名的治水六字訣,也運用在其城鄉社區發展治理上。2017年灌縣古城開啟街區整治,來自吉林的「刺頭商戶」朱長武變身成為「民間街長」,帶動其他商戶直接參與街區管理整治工作。隨著楊柳河街的面貌煥新,遊客量迅速增長。現在都江堰市24條主要街道、340條背街小巷都有「雙街長」。形成了人人參與、責任共擔、合力共治的良好局面。
  • 讓社區居民更滿意 德州創新提出構建「和諧幸福社區」治理五大體系
    記者獲悉,《意見》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中心、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多元參與為保障,充分發揮民政部門職能作用,全面開展「推進五大體系建設、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主要內容的「和諧幸福社區」創建活動,努力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美麗家園。
  • 徐匯區凌雲街道:學習「四史」護航進博,構築社區治理新格局
    「四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徐匯區凌雲街道黨工委結合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進博先鋒·黨員先行」,聚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重點推進社區治理中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探索黨建引領下的社區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