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大盤點!(附最新名單)

2020-12-12 行動支付網

隨著國內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貫通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並橫跨亞歐大陸的「一帶一路」取得重大突破,出國旅遊、國外留學已經不再新鮮;海淘、代購等也愈發流行。中國進出口貿易迎來飛速發展的機會。增長快速的領域,產生的配套需求也是很大的。跨境支付就是其中最為必要的跨境配套服務。

跨境支付發展歷史回顧

2007年,銀聯成為國內首家開展跨境支付業務的第三方支付公司。2012年,世界貿易組織認定銀聯存在壟斷行為。國家為了更好地發展第三方支付市場,終於確定允許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進入跨境支付服務領域。2013年9月,國家外管局發放了首批17張跨境支付牌照。2014年,第二批共5家第三方支付平臺獲得跨境支付牌照。進入2015年,跨境支付走向了法制化和規範化道路。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發布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和《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允許部分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且支付業務為網際網路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展跨境業務試點。截止2015年底,獲得該資格的支付平臺數量為27家。隨後的2016年,跨境業務試點企業數量維持不變。直至2017年春季,外管局才批准3家參與跨境試點。自此,擁有跨境支付資格的支付平臺數量達到30家。

「數說」跨境支付

兩種模式

就目前而言,從事跨境支付業務的支付平臺主要採用兩種業務模式:

1.卡組織合作:跨境支付平臺與國際信用卡組織合作,貨幣轉換、清算資金由卡組織完成。

2.銀行合作:跨境支付平臺與境內、境外各個銀行達成合作,銀行協助買家購買外匯,並完成支付。

三種途徑

跨境支付包括境外線下消費、跨境轉帳匯款、跨境網絡消費三種途徑。而第三方支付中的跨境支付平臺也是跨境轉帳匯款3種主要途徑之一,另外2種途徑分別為商業銀行和專業匯款公司。

八座城市

從國內跨境支付平臺的城市分布來看,北京和上海以壓倒性的優勢領跑全國,其中北京的跨境支付平臺數量為10家,上海為9家。杭州、深圳、重慶處在第二梯隊,跨境支付公司數量分別為4家、2家、2家。而成都、海口、南京則分別佔據各1家。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跨境支付平臺的資源集中度較高,北上兩座城市的數量佔據總跨境支付平臺數量的64%。

什麼是跨境支付?

跨境支付:(Cross-border Payment)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國家或者地區之間因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及其他方面所發生的國際間債券債務藉助一定的結算工具和支付系統實現資金跨國和跨地區轉移的行為。如中國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國外商家產品或國外消費者購買中國商家產品時,由於幣種的不一樣,就需要通過一定的結算工具和支付系統實現兩個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資金轉換,最終完成交易。

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是指支付機構通過銀行為電子商務(貨物貿易或服務貿易)交易雙方提供跨境網際網路支付所涉的外匯資金集中收付及相關結售匯服務。

跨境支付政策:

2013年10月,正式下發了《關於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批覆》,(匯綜發【2013】5號)簡稱5號文件,批准1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

2014年2月18日,央行上海總部發布《關於上海市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的實施意見》,上海銀聯、通聯、東方電子、快錢、盛付通等5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取得了首批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資格。

2015年1月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匯發【2015】7號),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的試點,將跨境電商單筆限額由等值1萬美元提升至5萬美元。

根據規定,支付機構開展電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首先需要有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其次需要外匯管理局準許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批覆文件。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不需要外管局的批覆,由各地央行分支機構發布相關文件即可。

申請跨境支外匯支付業務所需資料:

支付機構申請試點開辦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應向,所在地外匯分局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報告,載明申請人名稱、住所、註冊資本、組織機構設置、已開展的支付業務和擬申請開展的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種類有關備情,以及準況和工作計劃等。

(二)業務運營方案含,包業務辦理流程詳細說明資金匯兌和支付整個環節、客戶實名制管理、交易真實性審核、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數據採集報送、備付金帳戶管理、業務風險控制等內容。

(三)《支付業務許可證》複印件

(四)與備付金開戶銀行的書面合作協議包含備付,金帳戶管理、支付指令管理、跨境收支申報管理、系統錄入管理、數據核對等內容明確方責任務,雙義

(五)內部操作規程含,包支付機構內部各部門業務分工、操作流程和要求等

(六)國家外匯管理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相關焦點

  • 第三方平臺拓展跨境電子支付
    目前世界範圍內主要的跨境電子支付方式有四種,分別是銀行卡組織、第三方支付模式、網銀支付模式和直接借記模式。跨境電子商務涉及結售匯問題,一般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跨境支付與收入,主要以信用擔保和直付兩種形式進行外匯結算。一是由第三方支付平臺統一購匯支付;二是境外的一些電子支付公司希望拓展我國巨大的網上支付市場,支持使用中國內地銀行卡實現境外網上支付。主要有兩種支付機構。
  • 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有哪些?2020跨境支付平臺匯總
    現在不單單是跨境電商呈現一片紅海的狀態,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場也是競爭激烈。本篇文章就來匯總下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有哪些。 1.寶付支付 寶付支付專注於電子支付和大金融領域,是國內領先的獨立第三方支付企業。寶付為個人及企業提供靈活、自助、安全的網際網路支付產品與服務。寶付產品包括:收款類產品、付款類產品、結算類產品、平臺類產品 6. Pingpong 杭州呯嘭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PingPong)是一家中國人創立的全球收款公司,致力於為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提供低成本的海外收款服務。
  • VISA 「QSP」名單更新,21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獲此資質
    獲得QSP資質的機構名單每月更新。  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開始布局國際卡收單業務。近日,蘇寧金融旗下蘇寧支付通過VISA國際卡網上收單服務提供商認證項目(下稱「QSP」)資質認證,實現線上全球收單,目前國內已有21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獲得該資質,該資質每月更新。
  • 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是否真能省錢省心
    電子支付時代,許多留學生選擇了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這些平臺是否真如網民「安利」的那樣省錢又便捷,資金安全如何保證?「中國網事」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出國留學學費怎麼繳?學生、家長煩心事不少眼下正值「offer豐收季」,許多學生已經拿到了海外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即將踏上留學徵程。
  • 跨境收款總是踩「坑」?這些第三方收款平臺值得一試!
    疫情期間,跨境電商得到了快速發展,賣家們對跨境電商相關的服務需求也暴漲,跨境收款、結匯、轉帳成為了令賣家們頭疼的問題。而伴隨著問題的產生,很多第三方跨境服務商湧現,但在如何選擇上,很多人陷入了困境。 所以對於廣大外貿人來說,無論是B2B還是B2C,沒有安全快速的收款途徑,成為了外貿出徵海外市場的絆腳石。
  • 第三方支付平臺如何避免成為「地下錢莊」的犯罪工具?
    下圖為換匯模式:  「地下錢莊」的交易模式與手段複雜多樣,由於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廣泛應用帶動了各種類型的線上交易。因其具有快速流轉、隱蔽、難以監測、非面對面等特點,正為「地下錢莊」從事非法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所需。據了解,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招攬「業務」,並藉助三方支付平臺完成資金收付已經成為部分「地下錢莊」較為青睞的交易形式。
  • 易票聯支付被罰533萬 監管機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
    央行廣州分行官網近日披露,易票聯支付有限公司因為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處罰約533萬元。這張「百萬級」罰單是2017年央行廣州分行開出的第一張罰單。此外,其他地區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陸續收到了央行開出的罰單。專家表示,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已然成為共識,面對監管趨嚴,支付機構調整業務方向、尋求新的增長點成為探索重點。
  • 第三方跨境支付企業PingPong獲盧森堡頒發的電子貨幣機構牌照
    據PingPong介紹,PingPong面向跨境電商的全球新經濟重要參與者,為其提供跨境收款、陽光退稅、VAT繳納、跨境收單等一站式綜合性服務。在2017年9月,該機構已經獲得盧森堡頒發的PI(PaymentInstitution支付機構)牌照,成為當時國內第一家拿下歐洲支付牌照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
  • 第三方跨境支付企業PingPong獲盧森堡頒發的電子貨幣機構牌照
    據PingPong介紹,PingPong面向跨境電商的全球新經濟重要參與者,為其提供跨境收款、陽光退稅、VAT繳納、跨境收單等一站式綜合性服務。在2017年9月,該機構已經獲得盧森堡頒發的PI(PaymentInstitution支付機構)牌照,成為當時國內第一家拿下歐洲支付牌照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
  • 第三方支付存在的三個安全問題
    跨境支付作為連接跨境交易雙方的關鍵環節,是實現資金跨地區轉移的媒介,是保證跨境電子商務順利完成的重要基礎,為了適應交易雙方跨境支付的需要,並且增加營業收入,國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紛紛涉足與跨境支付領域。1999年,國內出現了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此後第三方支付一發而不可收。
  • 第三方支付場景系列之12306購票平臺
    12306購票平臺於2010年1月30日開通試運行,2013年新增支付寶第三方支付通道,2017年新增微信第三方支付通道。在中國最大的兩家第三方支付平臺助力下,12306購票平臺的便捷性、安全性得到極大提升,對個人生活、鐵路行業、宏觀方面(PEST)都帶來積極影響,同時也存在一些風險。
  • 2020年中國第三方跨境支付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C端線下...
    原標題:2020年中國第三方跨境支付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C端線下規模有望超越線上   自2014年起,全球B2C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速保持在28.8%的高年複合增長率
  • 跨境支付模式、業務流程、業務範圍
    一、跨境支付的基礎概念跨境電子商務(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 跨境支付孕育新藍海 匯付天下跨境業務持續穩健增長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中信建投證券發布報告《支付基本面系列之一:第三方支付產業全景》,報告對支付產業進行全面細緻剖析。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基於近年來跨境電商市場規模的快速發展催生了跨境支付的繁榮,為獨立第三方跨境支付機構孕育較大的成長空間。
  • 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已到下半場,產業服務商成為升級方向
    編輯導讀: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這些常見的支付方式都屬於第三方支付,而在網際網路發展的下半場,第三方支付會走向何方呢?本文以第三方支付未來發展變遷方向洞察為重點,分析內容主要包括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變遷盤點和第三方支付行業變遷方向預判。
  • 越南第三方支付相關因素分析
    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迅速發展,為第三方支付的成長提供了條件,同時也意味市場競爭將會由百花齊放向寡頭壟斷轉變。2017年各大運營商開始大規模推廣4G網絡,目前註冊用戶630萬,活躍用戶350萬,3G用戶數440萬。目前仍有大量2G用戶,但是3G和4G用戶增長非常迅速。更好的網絡環境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市場迅速增長的催化劑,行動支付的硬體環境已趨於成熟。
  • 臺新銀行與四大支付企業合作 搶攻第三方支付市場
    國銀搶攻第3方支付,不只比特色、也比氣勢!臺新銀行宣布與支付連、歐付寶、藍新科技臺灣支付及智付寶,市場四大業者合作新支付服務,採多管齊下衝刺第三方支付,要在第三方支付戰局後發先至。  夏敏蘭分析,臺灣電子商務市場近年來每年都以15%以上的速度成長,2015年有機會挑戰成為兆元產業,藉由與各家第三方支付業者間的密切合作,打造臺灣更安全、便利、多元的消費環境與機制,達到多贏局面。
  • 永豐、中信、玉山銀 臺灣第三方支付各搶一片天
    第三方支付大戰進入白熱化階段,目前較積極的包括永豐、玉山、中信銀和第一銀行,其中永豐是以自行開發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豐掌柜」搶攻第三方支付商機;中信銀則與雅虎奇摩合作「輕鬆付」、玉山銀則是搶攻跨境第三方支付市場,各自在不同市場插旗。
  • 第三方支付平臺連連數字擬科創板上市,紅杉、「中金系」等參投
    「至2019年底,其跨境支付業務歷史交易額達3.6萬億元。」 連連數字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憑藉在支付及相關商業應用上的領先經驗及技術,致力於構建以全球支付及清算網絡為核心的基礎設施,服務客戶遍布於跨境貿易、電商、零售、商旅、物流、教育、房產、汽車等多個垂直行業。
  • 匯付天下、寶付網絡、拉卡拉等 先後擬IPO 第三方支付或迎上市潮
    匯付天下成立於2006年6月,主要業務包括第三方支付和金融科技業務。自2015年至2017年三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56億元、10.95億元、17.26億元;盈利方面,2015年虧損760萬元,2016年、2017年盈利1.19億元、1.33億元。    中國第三方支付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