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口不斷引領廣大群眾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多種舉措培育文明家風,傳承家庭美德,以好家風引領文明新風尚。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海口出現一個又一個奮戰在抗疫前沿的小家庭。他們用言傳身教影響著身邊人,用良好家風帶動了社會正氣,用清風正氣匯聚成抗擊疫情的磅礴合力。榮獲2020年龍華區「十佳最美母親」的李娟家庭正是如此。在家裡,她是丈夫和女兒的主心骨;在崗位上,她是人人誇讚的好院長;在疫情面前,她是最美的逆行者。
□本報記者 馬譽嘉
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今年60歲的李娟是龍華區龍橋鎮衛生院副院長,一家4口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李娟第一時間回到衛生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是頭等大事,你不要擔心家裡,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李娟的愛人是軍人出身,在得知李娟的工作安排之後,非常支持她的選擇,並把照顧家庭的重擔攬了下來。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後,李娟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防疫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她索性直接住在了衛生院裡。
2月初,李娟組建了院內感染控制管理委員會,對全院所有醫務人員及龍橋鎮的鄉村醫生開展培訓教育工作,進行「七步洗手法」培訓及考試。同時組織開展消毒殺菌工作及衛生監督,全天候監管各項消殺工作,全力做到消殺無死角。
在防疫物資緊缺的狀態下,李娟反覆培訓教育職工提高個人防護知識。與此同時,李娟還自己動手,熬了兩個通宵做了100餘個防護面罩,提供給全院的醫護人員和鎮裡的鄉村醫生。「李院長就是我們的主心骨,有她在我們特別放心。」李娟的同事韋澤南告訴記者,每當工作遇到困難和疑惑,李娟總能第一時間幫助大家解決。
龍橋鎮下轄三角園、玉符、道貢等8個行政村,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李娟充分發揮團隊作用,聯合村醫、村兩委幹部組建了8個微信工作群,每天不間斷在群裡發送防疫知識,勸導大家不集聚、不串門,貼心的服務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媽媽是一名醫生,疫情面前,我要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這是作為一名醫生和院長的職責和擔當。」在一次通話中,李娟語重心長地告訴女兒。
以身作則弘揚傳統美德
李娟家裡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從女兒小時候起,她就十分注重家庭氛圍的培養。「孝道傳家」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風家訓,而「尊老愛幼、長幼有序、懂禮讓、講奉獻」是他們家堅守的原則。
2018年,李娟帶著一家人回老家探親,在動車站候車時,看到樓下有人突然暈倒在地,李娟立即跑過去對其進行急救。「當時沒想什麼,第一反應就是把人救過來,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名醫生的責任。」李娟告訴記者。而她的舉動也深深影響著雙胞胎女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做到身正為範,才能對子女有更好的說服力,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家風。」李娟告訴記者,她認為家風是最寶貴的財富,正直善良、樂於助人、孝老愛親這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需要通過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傳達給子女,引導他們做一位對國家、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