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4月21日,北京周女士點了一份麥當勞的外賣,其中一份雞翅竟然發現有雞毛,女兒吃後出現乾嘔。目前,周女士已經拒絕了向麥當勞提出的賠償措施,並向食藥監部門投訴。
周女士稱,這份雞翅點的是外賣,「到家因為那個東西是裹著面炸的,然後外邊是看不出來有毛的」,周女士的女兒以為是多了一塊肉,咬了之後開始乾嘔。而這塊雞翅已經是最後一塊,之前吃的三塊不能確定是否有雞毛。
之後,周女士到店討要說法,麥當勞提出支付雞翅單價10倍的錢,外加300塊錢的餐券或現金。周女士拒絕,並向食藥監部門投訴。
從網上流傳出的視頻看,雞毛和雞翅的顏色確實十分接近,而仔細留意後,這一片雞毛十分明顯。連人民日報微博都忍不住吐槽:「多得都可以做成毽子了」,並質問「此前為何無人發現?」
有業內人士介紹,現代雞鴨屠宰生產線上,一般還是用機器褪毛加人工檢查挑選的方式。在如果機器和人工都運轉良好,那麼生產線應該可以保證看不到大片的羽毛。
也有網友介紹這樣在店面麥當勞雞翅的製作流程:
雖然「詭異」,但事情確實發生了。
上述業內人士還介紹,國家在《鮮、凍禽產品》國家標準(GB16869-2005)中有關於羽毛的規定,是可以容忍每10KG裡有一根硬杆毛(長度超過12mm的羽毛,或直徑超過2mm的羽毛根)。而且這是宰殺階段的標準,並不是烹飪後的產品標準。
對比來看,麥當勞這次的羽毛太過大片,不止是不符合國家標準,可以說是比較大的品質缺陷了!
麥當勞方面也發表了聲明,表示知悉此事並高度重視展開調查。
這次的事件不僅是麥當勞的員工,估計很多人也不敢相信,麥當勞這樣一個知名品牌會出現這樣的品質缺陷。真相到底如何,也希望食藥監部門能儘快給出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