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慈善變化知多少?社工、志願者、街坊訴心聲!

2021-01-20 廣州日報

「廣州的慈善工作做得非常紮實」「社會公眾對廣州慈善組織的信任度提高了」「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慈善隊伍,做公益更專業化了」……2016年,《慈善法》正式頒布,廣州率先響應並貫徹落實,啟動了創建「慈善之城」計劃,開展了多項行動。街坊市民對近些年來廣州慈善發展都有哪些印象?廣州慈善又對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隨著「十三五」廣州慈善回顧的開展,慈善組織從業人員、社工、志願者、街坊……不同的群體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2020年「99公益日」當天的活動之一。 「廣州的慈善工作做得非常紮實」(況由志 重慶市慈善總會副會長)

我對廣州慈善的印象是,廣州的慈善工作做得非常紮實,各方面做得非常細心、周到。比如廣州近幾年開設長者飯堂、居家養老等服務,全方位為老年人群考慮。還打造「初老服務老老」模式,發動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這些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社會公眾對廣州慈善組織的信任度提高了」(陳舒 廣州市慈善組織社會監督委員會第一、二屆副主任委員)

近年來,廣州持續進行透明度評價,促進了慈善組織的透明度發展,提升了慈善事業在社會的公信力。2019年,廣州地區共有142家慈善組織參與透明度評價,而最早的時候只有50多家參與,同時獲得透明度A等級的慈善組織也從最初的13家增長到42家。這些情況說明:第一,廣州的慈善組織建設獲得了好的發展,慈善組織數量越來越多;第二,廣州的慈善組織在透明度方面的努力和重視逐漸提高,尤其是和捐贈人的交流方面下了很大努力;第三,公眾對慈善組織的信任度越來越高。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州慈善組織還能取得這麼多的善款和成效,說明社會公眾對廣州慈善組織的信任度提高了。

「社工與慈善相結合,能幫助更多困難群眾」(黃麗雲 廣州市北達博雅社會工作資源中心助理主任)

廣州市民政局印發《廣州市實施「社工+慈善」戰略工作方案》,為社工參與慈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近兩年來,社工站積極參與推動社區慈善捐贈站點和發展社區慈善基金,籌集社會資源的方式更多元化,動員多元主體參與慈善更有號召力,營造的社區慈善文化氛圍更濃厚。社會工作的專業理念與慈善資源的相結合,拓寬了社區慈善服務的覆蓋面,深化了兜底困難群體的服務成效。比如,金花街社工站連結廣州市慈善會微心願項目資源,在半年多的時間內連結了資金56255.55元,募集公眾捐款和企業配捐33433.44元,幫助152戶困難家庭實現了微心願。

2020年「99公益日」當天的活動之一。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慈善隊伍,做公益更專業化了」(李燕玲 律師)

好幾年前,我在廣州也有加入志願者隊伍,參與公益活動。那個時候,參與公益活動的基本是固定的志願者和義工,組織比較少,活動也比較單一,做的都是比較簡單的事情。最近這幾年,我感覺公益團隊擴大了,幾乎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公益慈善隊伍,比如我們律師行業就有很多做公益的團隊,也出現了法律援助基金會。以前做志願者很少跟個人專業掛鈎,現在做公益更專業化了,比如我們律師是從法律的角度去做公益。除此,不同行業的團隊也會結合起來做公益,比如前段時間我參與了一個「唯愛媽媽」公益法律援助項目,那是廣州市法律援助基金會與唯品會合作共建的一個公益項目。

「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渠道,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想要參與的慈善項目」(林潔 主持人)

參與公益事業十餘年,我覺得現在廣州的公益項目、公益組織越來越多,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渠道和平臺參與公益。同時,公益項目分得更細了。比如現在有聚焦母乳、聚焦未成年人保護、聚焦白血病兒童的、聚焦家暴、聚焦視力保護等細分領域。我身邊想要參與公益的人不會「扎堆」,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我們很明確我們自己關注哪個方面,深耕哪個領域,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想要參與的公益項目。

「為了實現理想,我們成立了公益組織」(樺樹 設計師、廣州市暖加公益促進會會長)

我是一名設計師,同時也是一名公益人,在多年前工作之餘參與了不同的公益活動,由此開啟了公益之路。並在2016年年底,我和幾位小夥伴因為想實現自己對公益的理念,成立了廣州市暖加公益促進會。過去5年,作為參與者,我們看到廣州的慈善組織越來越多,作為其中一員,感覺到廣州對慈善組織的包容、鼓勵、培育和專業管理,慈善文化因此得到廣泛傳播。我相信,未來,年輕人依舊會是慈善文化的帶動者。我們暖加公益期待能通過有趣、開心、切實的公益去引導年輕人選擇慈善公益成為其生活中的一種方式,成為一個個的公益影響者。

「作為聽障人士,教健全志願者學手語也感到很幸福」(黃嘉淋 烘焙師)

我是一名烘焙師,業餘時間我經常參與舞蹈表演、視頻拍攝等公益慈善活動,主要關注聽障人士的公益慈善活動。我感覺廣州近年的公益活動變化很大,一是人數越來越多了,我以前參與關於聽障朋友的公益活動的志願者只有15人左右,如今我所在的揚夢之風藝術團已經有50多人了;二是廣州的公益慈善活動越來越豐富,內容更新鮮有趣,比如2020年有廣東省首屆國家通用手語技能大賽;三是越來越多年輕人、外地人加入廣州的公益慈善活動,很多都是大學生或者剛畢業的年輕人,20歲-35歲的群體很喜歡和聽障人士互動交流。他們覺得手語很好玩,我作為聽障人士,教志願者學手語也感到很幸福。

「我們一家人也都非常熱衷參與公益慈善活動」(曾瀾 街道工作人員)

我是昌華街街道辦事處黨建指導員,對我而言,過去5年廣州的公益慈善氛圍變化,在社區內就有體現:社區的公益慈善氛圍一天比一天濃厚。我們社區最初開設微心願,就是徵集困境群體的小心願,撬動社區資源幫助實現這些小心願。在這些年,廣州的慈善文化傳播越來越廣,社區內響應微心願的愛心街坊和企業也越來越多。如今,我們還常常組織社區志願活動,帶動街坊一同參與社區建設。我們一家人也都非常熱衷參與公益慈善活動,平時力所能及地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在我們看來,廣州搭建了一個參與公益慈善的好平臺,讓每個人參與公益慈善的熱情都增加了。

「更多社區媽媽加入了我們」(樹勇 辦公室文員)

我感覺廣州慈善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大家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從2019年5月開始,我參加了社區故事會、城市支教的橙汁書袋等公益活動。一開始,身邊的朋友或家長不太信任,所以沒有參與,如今,社區公益活動越來越頻繁,更多的社區媽媽加入了我們,我們通過活動相互溝通交流,聊工作、家庭、孩子等。隊伍已經接近有20個人,我相信未來也會越來越壯大。在社區的公益活動裡,我跟社區媽媽們輪流做繪本主講老師,希望通過慈善活動儘自己微薄之力,也很高興因此結識了一群朋友,平時一起聊聊天、聚聚餐,心情也會好。

「想到未來能在廣州從事公益,我們學生更有動力」(葉振豪 嶺南公益慈善學院學生)

我感覺近幾年廣州對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蠻大力支持。近幾年,廣州舉辦了慈善城市發展研究座談會、慈善法律與政策研究年會等等一些大型公益慈善類活動,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公益慈善在廣州發展的前景。再有,參加99公益日、善城匯愛等廣州品牌公益活動,能令我感受到廣州這座城市的溫暖。在年度的省市公益慈善相關獎項評選當中,也湧現不少廣州愛心企業及個人,大家有錢出錢,有物捐物,也反映了樂善好施的廣州慈善精神。這些對於我們想踏進這個行業的學生來說,給出了很多憧憬。想到未來能夠在有如此深厚慈善基礎的城市從事一份公益慈善相關的職業,我們會更有一份堅持向前的動力。

「親子活動很多,我們的生活更豐富了」(謝秀媚 民宿老闆)

以前我比較少參加公益活動。2020年從化區良口鎮設置了社工站,組織了很多公益活動。我是2020年疫情之後逐漸開始和鎮上的社工接觸的,他們組織了繪畫班、圍棋班,還有適合親子參與的活動,形式很豐富,我參加了不少,我的兒子最近還報名了社工組織的小導遊培訓班。這些活動很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了,而且都是免費的。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蘇贊、林琳 通訊員 廖培金、王夢華配圖:廣州日報圖片記者莫偉濃 攝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曹騰

相關焦點

  • 「廣州街坊·鳳陽守望臺」志願者帶你玩轉這場普法巡演遊園會!
    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群防群治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在鳳陽派出所、鳳陽街平安促進會「廣州街坊·鳳陽守望臺」牽頭下,聯合多部門共同孵化培育
  • 站前街這些優秀志願者獲表彰
    為表彰先進事跡,弘揚志願精神,12月19日,廣州粵穗社會工作事務所站前街社工服務站聯合站前街婦聯在轄內開展今年獲得「愛心大使」稱號的是熱心街坊梁婉珍,一直以來,梁姨都很熱心於慈善,自從加入站前街志願者之家以來,她多次愛心捐款,為社區裡的困境群眾送去了關懷和溫暖。會上,站前街道辦副主任楊麗冰對站前街2019-2020年度志願服務情況進行總結,並鼓勵更多社區居民加入到志願服務當中。
  • 廣州五山街坊熱捧扶貧產品
    將泡好的綠茶遞到街坊手中,他微笑著等待評價。「很清甜,真不錯。」李阿姨放下茶杯,馬上入手兩盒茶葉。素有煲湯絕技的廣州街坊,自然不會放過桂平的野生松茸、木耳、香菇等優質湯料,原本疊放在展臺上的一大堆乾貨,開展不到一小時,便所剩無幾。展臺上的螺螄粉、酸辣粉頗受年輕人青睞,聽聞樓下有扶貧集市,新天地廣場內的休班售貨員也來捧場,人手一盒廣西正宗螺螄粉,「這個茶好喝,也要一份!」
  • 廣州市實施「社工+慈善」戰略 鎮街可成立社區慈善基金會
    廣州市民政局近日印發了《廣州市實施「社工+慈善」戰略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按照《方案》,廣州將設立社區慈善捐贈站點、發展社區慈善基金(會)等。《方案》明確了九個方面的工作任務,將健全社區「社工+慈善」制度體系、設立社區慈善捐贈站點、發展社區慈善基金(會)、打造「社工+慈善」品牌服務項目、實施「社區公益微創投」活動、建設社區聯合勸募平臺、推動社區志願服務、完善評估和激勵機制、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等。設立社區慈善捐贈站點。
  • 2019年度廣州慈善榜等你「話事」
    11月29日,記者從廣州市慈善會了解到,「2019年度廣州慈善榜」自今年9月啟動徵集以來,社會各界踴躍申報,經廣泛徵集、綜合遴選,「廣州慈善影響力榜」和「廣州慈善歌曲榜」候選名單已新鮮出爐,自11月29日上午九時起接受公眾投票。
  • 致敬抗疫英雄︱請記住這些來自公益慈善領域的被表彰者(社工、志願...
    通過對名單的梳理發現,受表彰者中有出現了不少來自公益慈善領域(社工、志願者、公益組織、主管部門等)的身影。12名先進個人在1499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中有12名先進個人來自公益慈善領域。其中湖北3人,北京、山西、吉林、黑龍江、浙江、廣西、重慶、青海、寧夏各1人。主要涉及社會工作、應急救援、志願服務、紅十字事業等領域。
  • 暖心抗疫,素社街社工站一直在路上……
    ,實施「廣州社工紅棉守護行動」的倡議,開通「廣州社工紅棉守護熱線」,積極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防疫知識諮詢、應急諮詢和救助服務諮詢等,積極協助廣大社區居民做好家庭防範、應急工作。,持續引導慈善力量深入社區,積極連結社會各界資源,為困難家庭及時送上防疫物資及愛心捐贈。
  • 佛山禪城:打造「青年社區」志願者在線系統服務志願者
    為全面展示禪城創文過程中的努力和成績,從今日起,珠江時報《今日禪城》推出系列報導,由我們的記者走訪禪城多個角落,聆聽街坊們的講述,帶你見證禪城在創文中的點滴變化,感受禪城人民的文明風尚。敬請垂注。  駱慧賢退休之前曾擔任一居委會主任,退休之後的她「退而不休」,2013年以社工身份進駐祖廟街道塔坡社區,開展名為「塔坡社區網絡支援共融社群計劃」項目,熱情參與社區的大小事情。
  • 「臨湘市羊樓司鎮社工站」「社工服務,志願同行」志願者招募活動
    點擊上面「藍字」為了整合社會社區資源,將志願服務宣傳到整個社區,讓志願服務深入民心,發揮社會社區志願者的積極作用,讓便民服務真正走入群眾。11月20日上午,臨湘市羊樓司鎮社會工作服務站社工和青年志願者們在尖山市場開展的「志願社區 與愛同行」主題志願者招募活動,吸引了過往社區居民駐足觀看、諮詢。
  • 廣州將建慈善大樓
    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慈善會理事會2020年工作報告》《廣州市慈善會2020年財務報告》《廣州市慈善會監事會2020年工作報告》《廣州市慈善會章程(修訂草案)》等文件,並確認增補第四屆會員大會個人會員、廣州市尚丙輝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尚丙輝、三七文娛(廣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副總裁葉國營為第四屆理事會理事。
  • 2019年度廣州慈善榜榜單公示,捐贈金額達9.7億元
    12月16日,記者從廣州市慈善會官網獲悉,根據《廣州市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創建「慈善之城」2019年工作方案》的工作安排,由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慈善中心指導,廣州市慈善會、廣州市公益慈善聯合會於今年9月20日啟動2019年度「廣州慈善榜」徵集評選活動。
  • @困境街坊:你的微心願是什麼?員村街幫你實現
    今年6月是廣州第三個慈善為民月。此前,廣州啟動2020年廣州市慈善為民月暨廣東扶貧濟困日全民捐活動,推出35項重點慈善活動。 記者走訪了解到,最近多個街道已陸續開啟慈善為民月相關活動。其中,員村街黨工委、廣州市天河區啟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攜手調動社會資源,掀起一場社區圓夢行動。
  • 一份餐食,傳遞一份關愛|白鶴洞街社工站開展2020年夏季「溫暖耆...
    、廣州連鎖經營協會開展「愛心待餐券,溫暖耆童心」愛心待餐公益服務項目。「社工+志願者+門店」的接力模式,為社區困境長者提供送餐服務。而第二棒接力者是「社工+志願者」組合。考慮到本期餐食配送涉及5個社區,相隔距離較遠,社工通過招募,組織對應社區愛心志願者,進行送餐最後一棒接力,由志願者就近選擇結對關懷對象並持續為對象提供愛心待餐送上門的服務,動態跟進長者的近況,發現問題,及時向家屬及有關部門溝通反饋。阿華是本次受到幫助的長者之一,為了回饋社會,阿華主動提出加入志願者的行列,為社區的其他長者提供幫助。
  • 五山街坊走進廣州垃圾分類的「秘密花園」,見證垃圾「變身」之旅
    為提高社區居民愛護環境、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近日,五山街社工服務站組織社區骨幹志願者到熱力電廠的建成標誌著廣州生活垃圾處理告別了單一的填埋方式,邁上資源化利用的新臺階,大大緩解了垃圾圍城的壓力。在講解人員的引導下,居民們認真聽取講解員對垃圾處理的介紹,參觀了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藝流程、設施實物和模型,觀看相關科普影片。
  • 慈善志願者有家了 臨沂市頒發首批慈善志願者證
    琅琊新聞網4月26日訊慈善志願者有自己的家啦!4月26日,臨沂市慈善總會召開志願服務團隊負責人座談會,向23支加入市慈善總會的志願者團隊頒發了慈善志願者證。市慈善總會副會長莫鳳玲、秘書長李平等參加了會議。
  • 『實務』幫助露宿者回家,社工可以做什麼?
    隨著項目的推移,社工角色逐漸淡出。在廣州也存在著不少的來自各行各業的義工團體關注幫扶著這群露宿者,但因為其特點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及尚待改進之處,義工團體運營健康成長需要專業化的協調與管理。對於政府管理而言,第三方專業介入是政務服務與社會公益的最佳結合。
  • 專屬大沙街坊的雲上嘉年華來啦!黨群聚力,共創和諧「鄰」距離
    剛剛過去的2020年,大沙北社區聯合大沙街社工站多舉措創建和諧社區,通過黨建引領,聯動黨組織、黨員進一步關注社區發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營造了良好的社區氛圍。本次活動以網絡直播互動的形式,旨在倡導更多黨組織、黨員志願者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同時提升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能力,讓群策群力共建和諧社區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除了豐厚的禮品,活動還將向大家介紹大沙北社區的發展變遷、2020年的抗疫故事。
  • 志願者徒步兩千公裡手繪12卷廣州河湧綠地圖
    廣州日報10月21日報導 歷時五個月,500名搜客志願者徒步2000多公裡實地考察,手繪出一幅「廣州河湧綠地圖」,立體地記錄了廣州的12條河湧在治水工程中發生的巨大變化。日前,「亞運·我們的城市·我」綠色新生活搜客志願者行動成果在廣州市藝術博物院門前廣場展示,廣州河湧綠地圖為街坊提供親水活動的指引,受到市民熱捧。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新港街道開展「慈善為民主題月」系列活動
    為進一步做好慈善為民工作,大力弘揚慈善文化和傳統美德,營造「人人慈善為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6月,新港街道在轄內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慈善為民主題月」系列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慈善為民主題月」活動,從「百家食物銀行」連結到「百家米」,派送到轄內困境家庭中,將政府和社區的溫暖傳遞給困境群體。
  • 最美廣州街坊亮相「小蠻腰」
    為表彰在群防共治中有突出表現和貢獻的「廣州街坊」優秀品牌隊伍,分享他們的經驗,引領和帶動廣州群防共治工作邁上新臺階。繼2019年舉辦首屆評選之後,2020年7月28日,廣州市委政法委和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在廣州圖書館共同主辦2019年度最美「廣州街坊」暨「廣州街坊」十大品牌隊伍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