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
貫穿北京南北中軸線的
地鐵8號線隧道區間工程
全線貫通
預計明年春節後
8號線三期工程北段
將開始機電安裝工程
明年6月開始鋪軌工作
距離8號線全線通車
指日可待!
以考古的方式修地鐵
在地鐵線路圖中,位居正中的地鐵8號線,基本與北京中軸線重合,是線網規劃中南北走向的骨幹線路。
不過,細心的乘客會發現,現如今8號線分南北兩段運營。根據北京地鐵公司公布的數據,8號線北段的工作日客運量可達36萬人次以上,而南段僅有8萬人上下。由於南北兩段無法貫通,乘客要從北段的鳥巢、什剎海等地前往南段的天橋、永定門,至少需要在地鐵路網換乘3次。
按照規劃,北京地鐵8號線工程共分4期建設,由於中心城區段開工晚、建設難度大等原因,目前僅剩餘金魚胡同站、王府井站、前門站3站和長達3.56公裡的兩段線路尚未完工。
想要打通這最後的3站地,最困難的部分在前門到王府井的這一段路。雖然地圖上只有短短1.65公裡的路程,但由於地處首都最核心地帶,這一區間的施工難度遠超其他區域。
2019年6月,兩臺盾構機正式從前門站始發,沿前門東大街向東、再沿臺基廠大街向北掘進,最終到達東長安街南側的接收井。
一年半的時間裡,盾構機下穿連接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的地下直徑線、地鐵2號線這兩個特級風險源,下穿鐵道博物館、規劃展覽館、法國使館舊址、法國兵營舊址等20個一、二級風險源,一路過去都是文物、都是風險源。
三個豎井打通前門站
在前門月亮灣東側,距離天安門廣場僅50米的一處工地下方,便是未來8號線前門站的所在地。記者注意到,儘管周邊遊人如織,路過這裡卻感受不到大型工程施工帶來的幹擾與不便。
「一邊是半個多世紀的2號線前門站,另一邊則是正在施工的8號線前門站。一新一老,體現的是從全人工到全機械施工的變化。」
現場施工人員介紹,當年2號線施工採取的是敞口和工字鋼支護明挖施工方法,隧道均為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結構。50多年後,修建8號線時再也不用「開膛明挖」,轉而走向車站暗挖施工和區間隧道盾構機施工。新的前門站在建設過程中,僅使用3個豎井,就完成了約25600平方米的大型地下車站建設,對於周邊環境和城市功能影響都達到了最低限度。當前,8號線前門站的建設也在同步加快推進。
除了施工工藝的進步,施工環保理念也在提升。自項目進場以來,工地採取全封閉管理,渣土堆、豎井口、泥水分離站等均用封閉場棚包裹在內,最大程度限制渣土揚塵與施工噪音的傳播汙染。
北京地鐵8號線全部通車後,將有利於打通南北公共運輸動脈,優化軌道交通格局,進一步方便北京市民出行,對拓展北京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率,提升北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連結:8號線延伸史
地鐵8號線是北京首批決定採用「建成一段,開通一段」的方式,分段開通試運營的地鐵線路之一。到目前為止,也是本市建設周期最長、分段開通次數最多的一條地鐵線路。截至2018年底,8號線已分6批次開通31座車站。
2008年7月19日,8號線一期工程(奧運支線)同10號線一期、首都機場線一起開通。
2011年12月31日,8號線二期工程北段(森林公園南門站至回龍觀東大街站)通車。
2012年12月30日,8號線二期工程南段(北土城站至鼓樓大街站)通車。
2013年12月28日,8號線二期工程南段剩餘段(鼓樓大街站至南鑼鼓巷站)、昌八聯絡線工程(回龍觀東大街站至朱辛莊站)通車。
2015年12月26日,安德裡北街站開通運營。
2018年12月30日,8號線三期工程(珠市口站至五福堂站)、8號線四期工程(五福堂站至瀛海站)和中國美術館站正式通車。
截至2020年12月,8號線三期工程北段(中國美術館站至珠市口站)實現隧道貫通。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