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開放仍然是中國做進口替代最好最便宜的途徑

2020-12-23 新華社新媒體

2020年12月20日,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教授在第五屆國家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就「進口替代」發表觀點。姚洋認為,進口替代曾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世界銀行對於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建議。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通過進口替代邊幹邊學。目前來看,開放仍然是中國做進口替代最好最便宜的途徑。

▲圖為姚洋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第五屆國家發展論壇發表演講。圖片來源:北大國發院。

以下為姚洋演講摘編:

如果大家關注五中全會以及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可能會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發展自主技術是我們雙循環和內循環的重中之重。我也注意到在五中全會的文件裡,出現了「進口替代」這個詞。

進口替代出現在二十世五十年代

進口替代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世界銀行對於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建議。那時候世界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發達國家,一部分是發展中國家。那時候也出現了一個理論叫「依附理論」,主要內容是發達國家有了技術進步,但技術進步並沒有惠及發展中國家,甚至沒讓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品(當時主要是原材料產品)的相對價格上升。

通常技術進步越快的國家,其生產產品的相對價格應該是下降的。由此帶來一項政策建議,就是進口替代,即發展中國家要做發達國家正在做的事情,要自己生產機器設備,要搞進口替代。

所以進口替代是當時世界銀行對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建議。實施進口替代的國家,也不僅是中國,整個拉美、印度,都在搞進口替代。

中國的進口替代是搞得比較好的

相對而言,中國的進口替代是搞得比較好的,我們至少用30年左右的時間建立起了一個比較強大的工業基礎。在當時,這一基礎也的確把我國工業水平推向比較高的高峰。

我記得關於進口替代,以造船為例,當時曾有過一場爭論。有一種觀點認為,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這從經濟學的道理來說好像也說得通,租船是最便宜的,就像現在的飛機公司很少買飛機,都是租飛機,因為最便宜。但另外一種觀點則堅持一定要造船。

最終結果我們已經知道,今天世界上約80%的噸位船都是在中國生產。如果那時候沒有堅持要造船的話,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所以中國搞進口替代還是相當成功的。

改革開放時期的進口替代,是邊幹邊學

再來看一下改革開放時期,我們有沒有過進口替代?事實上,我們在改革開放時期進口替代的速度比改革開放之前還要快得多,而且成本要低得多。

改革開放搞進口替代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幹中學,邊幹邊學,自己造不了的東西我們進口,進口來之後我們看著慢慢學就學會了,然後我們自己造了。

有種觀點認為,加工貿易的增加值太低,不應該做。在金融危機時還有觀點認為不應該搞加工貿易,因為加工貿易創造了太多的外貿盈餘,那時候中國的外貿盈餘太多了。

▲圖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第五屆國家發展論壇會議現場。圖片來源:北大國發院。

但如果仔細看一下中國出口產品的增加值,你就會發現廣東和全國不一樣,因為廣東是先行者。早期國內的增加值含量下降,全國也都是這樣的。但是廣東在做了20年加工貿易後,局面反轉了,國內增加值部分不斷提高。

事實上中國今天加工貿易也發生了同樣的轉變,我們自己本土貢獻的增加值已佔到40%左右。所以加工貿易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附加值,如果沒有附加值怎麼創造這麼多的外貿盈餘呢?2014年我們國家的外貿盈餘都是來自於加工貿易,這說明幹加工貿易還是有用的。

通過加工貿易我們不僅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積累了巨額的資本,這些資本轉化成我們的很多機器設備。所以通過改革開放,通過幹中學,我們很快地能夠學到國外先進的東西。

另外一方面,通過開放我們雖然跟國外的企業競爭,但是競爭過程會有合作,哪怕是競爭對手之間他們也是有合作的。比如說同一個領域的人,經常在一起開會,互相討論交流,慢慢大家會共同提高。我想開放仍然是中國做進口替代最好的、最便宜的一個途徑。(根據姚洋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編輯:周佳苗

校對:郭建偉

相關焦點

  • 姚洋:金融開放,恰逢其時
    導讀:11月28日下午,在2020觀傳媒大型年終秀《答案》現場,圍繞《中國金融開放會引來華爾街之狼嗎?》一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教授繼張之驤司長、丁一凡教授發表主題演講,認為目前中國的金融開放正當時,我們應該對未來的金融市場充滿信心。
  • 姚洋等學者:未來30年深圳有可能超越矽谷 成為世界創新中心
    深圳得益於政府服務創新與金融創新,是科技創新的領先城市,未來有望替代美國矽谷,成為世界創新中心。   但姚洋也坦言,中國科技創新仍面臨現有金融體系的挑戰,混合所有制改革需進一步推進。   因此,姚洋認為,中國未來的經濟鏈需要更多依賴於科技創新。「科技創新無外乎就是兩件事情,一個是錢,一個是人,這兩點恰恰是中國現在具有優勢的地方。」
  • 姚洋: 「十四五」有四個重點 未來中國城市化水平有望達到80%
    姚洋認為由於國際環境的變化,關鍵領域技術自主是「十四五」期間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不過他提醒 「建立一個在特殊情況下、極端情況下能夠自我運轉的產業鏈,只是我們的plan B,是一個備份,我們要注意不把備份最後做成主份。對於我們國家而言,一個開放共融的國際環境,仍然是中國要力爭取得的環境。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中國的技術進步速度才會最快」。
  • 專訪|姚洋:沒有必要搞赤字貨幣化,美日濫發貨幣是自殺性的
    中國到底有沒有必要選擇「財政赤字貨幣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5月16日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財政赤字貨幣化」背後的理論支撐是現代貨幣理論。而這一理論是錯誤的,美歐日的做法對中國也無參考價值。姚洋直言,像美國、日本這樣濫發貨幣是自殺性的。美國濫用其美元霸主地位,消耗其他國家的真實產出。
  • 對話姚洋:我們迫切需要向世界講清中國故事
    在後疫情時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學應該提供一種什麼樣的新敘事,去講述中國故事?如何讓世人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政治經濟」?觀察者網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教授。比如在抗疫領域,中美兩國疫苗做得都是最好的,我們可以在第三國合作。在氣候變化方面,拜登顯然也會做很多事情,我們國家也承諾2030年之前排放要達峰,這樣就構成了合作基礎。有了合作基礎,再去推進經貿領域的一些談判,最後達到中美之間的有序競爭,我覺得是可能的。  觀察者網:在您看來,前段時間籤署的RCEP,對於中美之間的經貿合作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開放日本核食進口 就能保證臺灣一定參與CPTPP?
    儘管民進黨當局高層宣稱,開放福島五縣食品並非當前最急迫議題,「短期不會處理」;但這一問題終將面對,民進黨當局究竟如何處理?固然是眾所矚目,但至少可以斷言,意圖以開放日本核食進口換取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篤定是「不可能的任務」。日本福島發生核災後,全球有五十四個國家或地區禁止日本核食進口。
  • 全球化:從替代型回歸互補型 | CCG研究
    農業是第一次產業,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是從農業社會發展而來,即使是最發達的國家,都會保持一定規模的農業生產,何況當今世界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佔多數,不少發展中國家農業仍然是主導產業。再加上大部分工業化國家都對本國農業實行保護,因此農產品貿易往往會產生替代效應,而且這種替代效應往往還很強。
  • 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出席WIM2020: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非常重大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教授蒞臨2020世界創新者年會·【科技創新領袖篇章】,並圍繞「從技術進步角度談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這一主題進行分享,他認為中國過去40年乃至70年科技進步方面的成就非常大,這個成就對於世界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對於發達國家也很有啟示。
  • 擴大開放美豬美牛進口 臺灣必將得不償失
    美豬美牛擴大開放進口後,除了豬農受到打擊,臺灣民眾的健康也面臨威脅。  就經濟方面來看,臺灣擴大開放美豬牛進口,最有可能實現的效益就是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恢復召開。首先,開放美豬美牛並不是加入CPTPP的要件;美國也不是CPTPP的成員,即使美國支持,仍然需要其他CPTPP成員的一致同意,臺灣才有可能加入,但在中國大陸與
  • 二手市場的iPhone如此便宜,都是從哪弄來的?這3個途徑你知道嗎
    推薦語:便宜沒好貨,二手不靠譜,各種問題誰說的清,錢少點就買便宜點的就好了下文轉載自作者:孫哥哥講科技導讀:二手市場的iPhone如此便宜,都是從哪弄來的?這3個途徑你知道嗎?眾所周知,iPhone手機一直以來都是最受歡迎的手機之一,當初賈伯斯創立蘋果手機之後,在他的那種匠心精神下製造出來的iPhone手機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喜歡,曾經賈伯斯還在的是,他發布的每一款iPhone手機都受到市場的追捧;雖然說最後庫克上臺之後iPhone手機的熱度有所下降,但是iPhone手機目前仍然還是市場上最好的手機品牌之一!
  • 粵芯陳衛:模擬晶片進口替代加速,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黃埔軍校」
    集微網(文/Kelven)9月17日,2020第23屆中國集成電路製造年會暨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廣州市半導體協會會長、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及執行長陳衛以《卓「粵」創芯,集「制」未來》為主題做報告,介紹了疫情下整個行業的趨勢情況與粵芯半導體的情況。
  • 中國「最暢銷」的幾種進口糖果,價格便宜味道好,你都吃過嗎?
    中國「最暢銷」的幾種進口糖果,價格便宜味道好,你都吃過嗎?現在人們的生活是過得越來越好了,所以說在我們身邊吃到的零食種類也是變得越來越多,尤其是進口食物,大家都是非常喜歡吃的,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下中國「最暢銷」的幾種進口糖果,價格便宜味道好,你都吃過嗎?
  • 329元一針,比進口便宜約一半
    目前,國產疫苗單支費用價格為329元/針,比進口同類疫苗便宜了近一半。 宮頸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2015年,我國宮頸癌新發病例約10萬人,死亡約3萬人,每天約84人死於宮頸癌。更嚴重的是,宮頸癌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35歲以下患者所佔比例逐年上升。 在甜甜成功接種後,母親楊女士緊跟其後,選擇了接種疫苗。
  • 進口替代政策失敗?俄羅斯媒體與克裡姆林宮給出不同結論
    2020年12月7日,俄羅斯《生意人報》在最新刊發的文章中參考了國家評級機構(NRA)進行的一項研究,認為俄政府已實施8年的進口替代政策並未成功,俄聯邦沒能實現對進口產品進行替代的階段性目標。
  • 「珠海造」自行車變速器有望替代進口
    南都記者在前日舉行的國產自行車變速器替代進口研討會上獲悉,該基地孵化出的項目———珠海藍圖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自行車變速器性能已達跨國公司產品9 5 %,而價格同比低30 %左右,基本可以替代進口,預計2020年產量有望達到250萬套左右,可佔國內市場10%。
  • PCR技術迭代 進口替代空間大
    LAMP的儀器更簡單更便宜,但LAMP的引物設計難度高,試劑成本會相應高於qPCR。qPCR可以更好的實現高通量檢測,對於qPCR而言,由於引物設計的成熟和螢光通道的多樣性,往往可以比較好的實現高通量檢測。另外,qPCR的檢測靈敏度高於LAMP,意味著,同樣的條件下,qPCR檢測的假陰性概率低於LAMP。
  • 最便宜的進口摩託車,售價1.69w的新款比亞喬Liberty One上市
    要問起國內最便宜的進口摩託車,你知道是哪款嗎?這就是來自Piaggio比亞喬的Liberty One,這是一款排量為125cc,售價為1.69w的歐風大輪踏板。車友們應該對它155cc的兄弟版本更熟悉,通常根據音譯戲稱它為「流鼻涕」,是個很容易記住的外號。
  • 白撿的便宜都不要?中國「擴大」鐵礦石進口後,印度卻火速叫停
    這些年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其實並不慢,而主要還是因為印度近些年一直都在大力扶持鋼鐵產業,他們通過出口鐵礦石以及鋼鐵產品來提升經濟方面的發展,單單只是去年我們中國就從印度進口了4100萬噸的鐵礦石,從這一點當中也是能夠看出
  • 克宮認為俄羅斯食品進口替代計劃是成功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克宮認為俄羅斯的食品進口替代計劃是成功的。2014年8月,為回應西方制裁,俄羅斯禁止從歐盟成員國等國進口肉類、奶製品、蔬菜、水果等食品。2020年12月7日,《生意人報》援引俄「國家評級機構」(NRA)的調查報導稱,俄政府的2020年前進口替代戰略通過8年來,只有肉類進口大幅減少65%,但降幅仍比戰略規定的目標少2.8個百分點。
  • 德國測試嬰兒奶粉:無論中國13款還是德國15款,最好的居然最便宜
    中國父母不信任國產嬰幼兒奶粉,因而大量購買進口奶粉,甚至境外採購,這導致了外國奶粉短缺。但中國奶粉的質量果真如人們質疑的那樣低劣嗎?為此,消費者個人購買了13款嬰兒配方奶粉,空運至德國實驗室,以便採用德國公立的商品測試基金會所制定的方案進行測試,同時與15款德國市場暢銷奶粉的測試結果比較。